《一种空压机节能控制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空压机节能控制器.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541711.X(22)申请日 2014.10.14F04C 28/00(2006.01)(71)申请人 烟台市金星空压机有限公司地址 265700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高新技术产业园朗源路 118 号(72)发明人 栾树栋 李凌丰(74)专利代理机构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37234代理人 刘志毅(54) 发明名称一种空压机节能控制器(57)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空压机节能控制器,其组成包括 :空压机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空压机智能控制器与空压机节能控制器的可编程控制器相连接,可编程控制器与无线数据收发。
2、器相连,空压机智能控制器控制 Y 接触器和接触器,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变频器,压力传感器与可编程控制器相连,变频器与工变频转换器相连,工变频转换器与空压机的主马达相连。有益效果是 :节能控制器的控制电柜配有人机交互界面,使节能控制器的运行状态和控制过程能够全面的展现,方便状态查询和参数修改,整个空压站的空压机的运行状态可进行集中显示和操作控制,方便对空压机的操作和监控,配有无线数据收发器,可以与上位机软件进行远程通讯,方便空压机数据的集中管控。(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8187。
3、9 A(43)申请公布日 2015.04.01CN 104481879 A1/1 页21.一种空压机节能控制器,其组成包括 :空压机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机智能控制器通过通讯信号线和通讯协议与空压机节能控制器的可编程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可编程控制器与无线数据收发器相连,所述空压机智能控制器控制 Y 接触器和 接触器,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变频器,压力传感器将测量的压力值反馈给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所述变频器与工变频转换器相连,所述工变频转换器与空压机的主马达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空压机节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当空压机在工频状态下运行时,将空压机节能控制器的工作状态选择到工频电模式。
4、,工变频转换器进行转换,将马达的运行电源转换到工频电,再启动空压机,这时空压机通过 Y 接触器和 接触器进行 Y-转换,马达降压启动,当启动过程完成时马达全功率运行,空压机达到最大的供气量。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空压机节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当空压机在变频状态下运行时,将空压机节能控制器的工作状态选择到变频电模式,工变频转换器进行转换,将马达的运行电源转换到变频电,同时, 接触器闭合,使空压机主马达的接线方式改为 接,再启动空压机,这时空压机马达通过变频器的线性输出频率使空压机的马达输出功率线性增加,直到达到设定的功率值,完成启动过程 ;当启动过程完成后,变频器的运行频率由启动频率自动切。
5、换到运行频率,此时安装在供气管线上的压力传感器将测量到的供气管线的压力反馈到空压机节能控制器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中,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根据设定的供气压力与压力传感器测量出来的供气压力相比较,通过一定的函数算法,控制变频器的输出频率,调节空压机主马达的输出功率,调节供气量,使供气压力接近设定的供气压力。4.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空压机节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无线数据收发器将空压机的运行数据和节能控制器的数据传送的上位机数据平台,以便对数据进行集中的存储和分析。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81879 A1/3 页3一种空压机节能控制器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控制器,尤其涉及一种空压机。
6、节能控制器,属于节能控制领域。背景技术0002 螺杆空压机工作原理 :空压机的工作原理是由一对相互平行啮合的阴阳转子 ( 或称螺杆 ) 在气缸内转动,使转子齿槽之间的空气不断地产生周期性的容积变化空气则沿着转子轴线由吸入侧输送至输出侧,从而实现空压机的吸气、压缩和排气的全过程。空压机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位于壳体的两端,阴转子的槽及阳转子齿被主电机驱动而旋转。0003 目前空压机在工频运行状态下,当用气量稳定时,需开的空压机数量与用气量很难匹配,一般都是供气量大于用气量才能保证正常用气,也就是说实际运行的空压机的供气量大于生产需要的用气量,这样空压机就会频繁的加载卸载,造成供气压力不稳定,同时空。
7、压机频繁的加卸载,对电能也是极大的浪费,对电网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0004 目前,也有对空压机进行节能改造的方案,但是现有的改造方案改造难度大,改造过程复杂,改造的地方多,改造后运行故障率高。发明内容0005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存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空压机节能控制器。0006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空压机节能控制器,其组成包括 :空压机智能控制器,所述空压机智能控制器通过通讯信号线和通讯协议与空压机节能控制器的可编程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可编程控制器与无线数据收发器相连,所述空压机智能控制器控制 Y 接触器和 接触器,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变频器,压力传感器将测量的压力值反馈。
8、给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所述变频器与工变频转换器相连,所述工变频转换器与空压机的主马达相连。0007 所述的空压机节能控制器,当空压机在工频状态下运行时,将空压机节能控制器的工作状态选择到工频电模式,工变频转换器进行转换,将马达的运行电源转换到工频电,再启动空压机,这时空压机通过 Y 接触器和 接触器进行 Y- 转换,马达降压启动,当启动过程完成时马达全功率运行,空压机达到最大的供气量。0008 所述的空压机节能控制器,当空压机在变频状态下运行时,将空压机节能控制器的工作状态选择到变频电模式,工变频转换器进行转换,将马达的运行电源转换到变频电,同时, 接触器闭合,使空压机主马达的接线方式改为 接,。
9、再启动空压机这时空压机马达通过变频器的线性输出频率使空压机的马达输出功率线性增加,直到达到设定的功率值,完成启动过程 ;当启动过程完成后,变频器的运行频率由启动频率自动切换到运行频率,此时安装在供气管线上的压力传感器将测量到的供气管线的压力反馈到空压机节能控制器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中,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根据设定的供气压力与压力传感器测量出来的供气压力相比较,通过一定的函数算法,控制变频器的输出频率,调节空压机主马达的说 明 书CN 104481879 A2/3 页4输出功率,调节供气量,使供气压力接近设定的供气压力。0009 所述的空压机节能控制器,无线数据收发器将空压机的运行数据和节能控制器的数。
10、据传送的上位机数据平台,以便对数据进行集中的存储和分析。00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1 1. 改造过程简单,只需将节能控制器的主店柜安装好即可0012 2. 不用对原有空压机控制电路进行更改,因为空压机的智能控制器和节能控制器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通过通讯信号线进行连接,实现他们之间的信号交换0013 3. 节能控制器的控制电柜配有人机交互界面,使节能控制器的运行状态和控制过程能够全面的展现,方便状态查询和参数修改0014 4. 可以对整个空压站的空压机的运行状态进行集中显示和操作控制,方便对空压机的操作和监控0015 5. 控制过程精准,节电效率更高0016 6. 配有无线数据收发器。
11、,可以与上位机软件进行远程通讯,方便空压机数据的集中管控附图说明0017 图 1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框图。具体实施方式0018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0019 一种空压机节能控制器,其组成包括 :空压机智能控制器 4,所述空压机智能控制器 4 通过通讯信号线和通讯协议与空压机节能控制器 2 的可编程控制器 3 相连接,所述可编程控制器 3 与无线数据收发器 1 相连,所述空压机智能控制器 4 控制 Y 接触器 5 和 接触器 6,所述可编程控制器 3 控制变频器 10,压力传感器 9 将测量的压力值反馈给所述可编程控制器3。
12、,所述变频器10与工变频转换器8相连,所述工变频转换器8与空压机的主马达相连 7。0020 所述的空压机节能控制器,当空压机在工频状态下运行时,将空压机节能控制器的工作状态选择到工频电模式,工变频转换器进行转换,将马达的运行电源转换到工频电,再启动空压机,这时空压机通过 Y 接触器和 接触器进行 Y- 转换,马达降压启动,当启动过程完成时马达全功率运行,空压机达到最大的供气量。0021 所述的空压机节能控制器,当空压机在变频状态下运行时,将空压机节能控制器的工作状态选择到变频电模式,工变频转换器进行转换,将马达的运行电源转换到变频电,同时, 接触器闭合,使空压机主马达的接线方式改为 接,再启动。
13、空压机这时空压机马达通过变频器的线性输出频率使空压机的马达输出功率线性增加,直到达到设定的功率值,完成启动过程 ;当启动过程完成后,变频器的运行频率由启动频率自动切换到运行频率,此时安装在供气管线上的压力传感器将测量到的供气管线的压力反馈到空压机节能控制器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中,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根据设定的供气压力与压力传感器测量出来的供气压力相比较,通过一定的函数算法,控制变频器的输出频率,调节空压机主马达的说 明 书CN 104481879 A3/3 页5输出功率,调节供气量,使供气压力接近设定的供气压力。0022 所述的空压机节能控制器,无线数据收发器将空压机的运行数据和节能控制器的数据传送的上位机数据平台,以便对数据进行集中的存储和分析。002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104481879 A1/1 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8187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