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与红外复合经皮给药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超声与红外复合经皮给药装置.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17139A43申请公布日20141029CN104117139A21申请号201410355157622申请日20140724A61M37/0020060171申请人河南科技大学地址471000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西苑路48号72发明人胡志刚李萍宋长浩蔺利峰宋霄薇雷茂生74专利代理机构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0代理人罗民健54发明名称一种超声与红外复合经皮给药装置57摘要一种超声与红外复合经皮给药装置,包括一个两端均呈喇叭状的外部壳体,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超声经皮给药系统和红外经皮给药系统,所述的红外经皮给药系统包括用于产生和发射红外线的红外线照射单元和用于。
2、控制红外线照射单元的调控器,所述的超声经皮给药系统包括超声探测单元、超声照射单元以及用于控制超声探测单元和超声照射单元的超声控制单元,壳体下端面外侧还设置有用于吸附药物的海绵层。本发明克服了现有的经皮给药装置给药速度慢、给药效果差、给药时与皮肤贴合不紧密等技术问题,加快了皮肤对药物的吸收速率,提高了大分子药物的通透性。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17139ACN104117139A1/1页21一种超声与红外复合经皮给药装置,设有一壳体(7),其特征在于该壳体(7)为上下对。
3、称结构,且上下两端均呈喇叭状,壳体(7)的内部设置有超声经皮给药系统和红外经皮给药系统,所述的红外经皮给药系统包括用于产生及发射红外线的红外线照射单元(4)和用于控制红外线照射单元(4)的调控器(1),所述的超声经皮给药系统包括超声探测单元(3)、超声照射单元(5)以及用于控制超声探测单元(3)和超声照射单元(5)的超声控制单元(2),所述的超声探测单元(3)、超声照射单元(5)和红外线照射单元(4)均贴在壳体(7)下端面的内侧面上,且红外线照射单元(4)呈与壳体(7)内侧圆周相配合的环形结构,超声探测单元(3)和超声照射单元(5)设置在环形结构的内侧,所述壳体(7)下端面外侧,对应于超声探测。
4、单元(3)和超声照射单元(5)的下方还设置有一个用于吸附药物的海绵层(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与红外复合经皮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层(6)的厚度为052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与红外复合经皮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7)的下端面呈向内侧凹陷的弧形,且弧度为22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声与红外复合经皮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7)的下端面为弹性材质。权利要求书CN104117139A1/3页3一种超声与红外复合经皮给药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经皮给药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用超声波振动和红外线照射的复合结构使药物经皮透过部分有机体的经皮给药装置。
5、。背景技术0002经皮给药系统是指在经皮肤给药后,药物穿透皮肤,进入循环系统而起治疗作用的治疗方式。经皮给药治疗具有超越一般给药方法的独特优点,可以不经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破坏,且皮肤间层还有储存作用,使药物浓度曲线平缓,避免了“峰谷现象”,维持稳定持久的血液浓度。经皮给药治疗设备及方法以其独特的优点,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医药工作者的研究热点,发展迅速。0003现在世面上的经皮给药装置有很多,但是都各自存在相应的不足,原因就是采用的手段单一,如专利号为“ZL2011205267909”、名称为“离子导入透皮给药装置”的专利,该装置只包含有离子导入功能;公开号为“CN102397621A”。
6、、名称为“封闭式激光冲击波透皮给药装置”的专利,采用激光方式工作;公开号为“CN1403173”、名称为“经皮给药电穿孔系统”的专利,采用了电致孔药物导入法;申请号为“CN2009103032253”、名称为“一种超声波与电场叠加靶位透药的方法和仪器,上述仪器都是采用了单一的超声、电致孔、离子法进行药物导入,治疗效果不佳。无法使药物快速有效地进行透过,特别是中药,因为成分复杂,其有效成分可能包含不同种类的药物分子。0004复合给药仅见于一种物理和一种化学促渗方法结合,少见两种物理给药方式复合。有关超声导入法和其他促透方法的协同作用的文献报道较少。发明内容0005为了克服现有的经皮给药装置给药速。
7、度慢、给药效果差、给药时与皮肤贴合不紧密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加快皮肤对药物吸收速率,提高大分子药物通透性的新型经皮给药装置。0006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分成两部分,分别是超声经皮给药系统和红外经皮给药系统。设有一壳体,该壳体为上下对称结构,且上下两端均呈喇叭状,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超声经皮给药系统和红外经皮给药系统,所述的红外经皮给药系统包括用于产生和发射红外线的红外线照射单元和用于控制红外线照射单元的调控器,所述的超声经皮给药系统包括超声探测单元、超声照射单元以及用于控制超声探测单元和超声照射单元的超声控制单元,所述的超声探测单元、超声照射单元和红外线照射单。
8、元均紧靠壳体的下端面设置,且红外线照射单元呈与壳体外侧圆周相配合的环形结构,超声探测单元和超声照射单元设置在环形结构红外线照射单元的内侧,所述壳体下端面外侧,对应于超声探测单元和超声照射单元的下方还设置有一个用于吸附药物的海绵层。海绵层的厚度为052CM。0007所述壳体的下端面呈向内侧凹陷的弧形,且弧度为227。说明书CN104117139A2/3页40008所述壳体的下端面为弹性材质。0009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超声与红外复合经皮给药装置在装置内分别设置超声经皮给药系统和红外经皮给药系统,使用时,先通过超声经皮给药系统促使皮肤角质层的胞间脂质松弛,将海绵层吸附的药物导入到有机体内,再通过红。
9、外经皮给药系统加快皮肤血液循环,增大皮肤的通透性,使大分子的药物顺利、快速地透过组织,进入更深的部位,使药物的吸收效率和速率成倍增加;两系统在功能上的协同作用显著提高了经皮给药的给药效率和给药效果,使药物作用更有效和持久,还可以避免传统化学促渗剂引起的诸如皮肤灼伤等皮肤病的发生,最终使药物安全有效的透过机体,更高效地被机体吸收。00102、本发明壳体的下端面被设置成弧形,且下端面的材质为硅胶、橡胶等具有可变形性的弹性材料,在与人体皮肤接触时,能够根据具体的皮肤结构状况,变换弧度和形状,以使装置与皮肤贴合更紧密,增强了装置的灵活性和给药效果,适用效果好。00113、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10、,便于控制,两端对称的喇叭状结构使装置中部构成了一个方便手持的圆弧面,同时也有效地增大了装置的作用面积。附图说明0012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仰视图;图3是本发明中的超声波发射电路图;附图标记1、调控器;2、超声控制单元;3、超声探测单元;4、红外线照射单元;5、超声照射单元;6、海绵层;7、壳体,8、电阻,9、电容,10、滑动变阻器,11、反向器,12、反向器,13、反向器,14、反向器,15、开关,16、电容、17、电容,18、换能器。具体实施方式0013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超声与红外复合经皮给药装置,设有一壳体7,该壳体7为上下对称结构,且上。
11、下两端均呈喇叭状,壳体7的内部设置有超声经皮给药系统和红外经皮给药系统,所述的红外经皮给药系统包括用于产生及发射红外线的红外线照射单元4和用于控制红外线照射单元4的调控器1,所述的超声经皮给药系统包括超声探测单元3、超声照射单元5以及用于控制超声探测单元3和超声照射单元5的超声控制单元2,所述的超声探测单元3、超声照射单元5和红外线照射单元4均紧靠壳体7的下端面的内侧面上设置,且红外线照射单元4呈与壳体7内侧圆周相配合的环形结构,超声探测单元3和超声照射单元5设置在环形结构红外线照射单元4的内侧,所述壳体7下端面外侧,对应于超声探测单元3和超声照射单元5的下方还设置有一个用于吸附药物的海绵层6。
12、。海绵层6的厚度为052CM。所述壳体7的下端面呈向内侧凹陷的弧形,且弧度为227,所述壳体7下端面的材质为硅胶、橡胶等具有可变形性的弹性材料。0014本发明的装置在具体使用时,超声探测单元3利用超声波用于诊断的特征,当向有机体施加超声波时,该超声探测单元3接收从有机体反射的超声波,以测量和检验药物所需要透过部位的深度,超声探测单元3的检测结果被送到超声控制单元2,以确定与超声说明书CN104117139A3/3页5探测单元3检测到的深度适合的超声波的照射条件。然后,基于超声控制单元2确定的照射条件,控制超声照射单元5中从超声波转换器发出超声波照射。此外,超声控制单元2具有控制从超声照射单元5。
13、中的超声波变换器施加的超声波的照射条件的电路,超声控制单元2控制包括频率、照射功率、开关电源、照射时间等超声波照射条件,照射条件通过超声控制单元2的控制操作可自动和手动进行。0015在图中的超声波发射电路中,反向器11,反向器12和反向器13组成的三门振荡器在反向器13处的输出为方波,其工作频率主要由电容9、电阻8和滑动变阻器10决定,并由滑动变阻器10来调节具体的频率。反向器13的输出激励换能器18的一端和反向器14,反向器14的输出激励换能器18的另一端,因此,加入反向器14使激励电压提高了一倍。其中,电路中反向器14的型号为T4016;反向器11、反向器12、反向器13和反向器14均采用。
14、CC4069六反向器;电源的电压为9V。0016红外经皮给药系统中的红外线照射单元4用于产生和发射红外线,调控器1用于控制红外线照射单元4的开关、功率、波长等参数设置。0017该红外线照射单元4施加在皮肤表面的红外线波长应不低于2UM且不高于20UM,进一步的优选的话,应施加波长为6UM10UM的红外线,因为此波段的红外辐射更容易与多肽和蛋白质中的肽键产生共振。红外照射单元的照射功率应维持在08W/CM2。0018超声控制单元2控制超声波照射单元5发射的超声波频率应不低于05MHZ,具体的话应维持在2MHZ7MHZ,此段频率的超声波可能避免诸如皮肤表面灼伤的皮肤病症的发生,并最终使药物安全有效。
15、地透过有机体。0019采用多种手段协同工作,比采用单一的导入方式更能提高工作效率,增强药物的导入效果,特别是超声,能显著增强经皮渗透量。为了克服现有的经皮给药装置不能很好的让人体皮肤对药物高效率地吸收,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经皮给药装置,该装置采用超声波与红外线复合,超声能使皮肤角质层的胞间脂质松弛,这样可以大大的提高药物的吸收率,而且装置中还运用到红外线,红外线能加快皮肤血液循环,增大皮肤的通透性,高效率地让药物被吸收,最大程度和最快地让人体吸收给皮药物。0020药物通过皮肤自然渗透进入人体,要通过皮肤表面的角质层,角质层由致密的细胞构成,药物分子极难透过,一般认为只有小分子量的亲脂性分子能自然。
16、渗透穿过角质层阻挡进入人体,但是实际药物分子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特别是蛋白质类,分子量特别大,所以这些分子很难被吸收,导致很多药物被浪费,甚至达不到治疗的效果。而本装置采用了超声与红外复合的技术,超声波能使皮肤角质层的细胞间脂质松弛,使药物有效地透过期望的透过部位。红外线可激发多肽药物肽键中的酰胺键和羟基的共振,对多肽甚至蛋白质类药物扩散性能产生非常显著的活化作用,另外,红外线也可以是其人体皮肤蛋白质中的酰胺键和羟基产生共振,使皮肤毛孔和角质层扩张,并使皮肤角质层的细胞间脂质松弛,活化人体皮肤,提高药物渗透力。因此,此装置使药物透过性能比现有给药装置高出数倍。0021本发明所列举的技术方案和实施方式并非是限制,与本发明所列举的技术方案和实施方式等同或者效果相同的方案都在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内。说明书CN104117139A1/2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17139A2/2页7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1713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