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开发特种动物纤维产品及生产技术,特别是纯牦牛绒衫及其成纱方法。 牦牛绒属特种动物纤维。该纤维数量在全世界的产量并不多,然而我国却得天独厚,产量数超过世界总拥有量的半数以上。由于牦牛绒手感比较滑糯柔软,有羊绒感;另一方面该纤维弹性好,不像羊绒那样易于起球。因此它的用途可以补充羊绒产品之不足。但是由于牦牛绒的长差率及短毛率均比其它特种动物纤维的高。因此,虽然有些厂家也生产牦牛绒纱,但都是用牦牛绒与其它纤维混纺以改善牦牛绒纤维的可纺性来达到开发利用牦牛绒纤维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纯牦牛绒衫及成纱方法,使纯牦牛绒纤维的各种优良特性得以充分展示。
本发明提出的牦牛绒衫,其原料为100%的牦牛绒。
本发明采取粗梳或半精梳工艺流程来纺制16-28S纯牦牛绒针织纱。
粗梳工艺流程为和毛(B262)→梳毛(BC272H)→细纱(BC584)→并线(1381B)→捻线(B601)→络筒(1332M)→打蜡(1332PD)→织片(针织横机79-1)→验片→机械缝合(GC8-2)→缩绒(SFNC2A)→烘干(HG757-Ⅱ)→熨烫→成衣→终检。
在和毛工序中采取人工或机械铺层,过和毛机加油水。其中和毛油为3-4%,水为16-18%,和毛油中不加抗静电剂。加过油水的牦牛绒闷放12小时以上,使其上机回潮率控制在30±2%。
在梳毛工序中喂入重量为190-210克,出条速度为12-20米/分。
在梳毛工序中缩小梳毛机第一、第二锡林与工作辊、剥毛辊与工作辊、剥毛辊与锡林之间的隔距。以上各工作辊与锡林及工作辊之间的隔距至少可以比粗梳毛纺常规工艺参数缩小2(1/1000英寸)。
半精梳工艺流程为:
A092给棉机
B262和毛机 B272梳毛机 A076成卷机 A186梳棉机
→ → →
和毛 梳毛 绒成卷 牛绒成条
A272F并条机 A272F并条机 A452G粗纱机 FA502A细纱机
→ → →
头并 二并 粗纱 细纱
A1332M络筒机 1381B并纱机 B601捻线机 1332M络筒机
→ → →
络筒 并纱 股纱 络筒
在牦牛绒成衫缩绒工序中,水温为50℃±2;缩绒时间14-15分钟;烘干温度75℃±2;烘干时间14分钟;加大缩绒助剂量。在所加助剂中每次加醋200g±2。浴比为1∶35。
本发明提供的产品,其绒面与手感近似羊绒,细腻而滑柔。保暖性强、外观丰满,穿着舒适,且售价较低,使牦牛绒的优良特性得以充分显示。另外,牦牛绒纱地强力,条干及衫的起球均符合国家企业标准一等水平。
下面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
1、牦牛绒经机械铺层过和毛机(B262)加油水。所加的油水比为3-4%的和毛油,16-18%的水,牦牛绒中无需加抗静电剂。和毛后的上机回潮率可控制在30±2%。
2、梳毛机(BC272H)的喂入重量为190克/分,出条速度12米/分。各锡林与工作辊之间隔距为
第一锡林:工作辊与锡林的隔距 17(1/1000英寸);
工作辊与剥毛辊的隔距 17(1/1000英寸);
剥毛辊与锡林的隔距 19(1/1000英寸);
第二锡林:工作辊与锡林的隔距 15(1/1000英寸);
工作辊与剥毛辊的隔距 15(1/1000英寸);
剥毛辊与锡林的隔距 17(1/1000英寸);
第三锡林:工作辊与剥毛辊的隔距 12(1/1000英寸);
工作辊与剥毛辊的隔距 12(1/1000英寸);
剥毛辊与锡林的隔距 15(1/1000英寸);
第四锡林同第三锡林。
3、细纱机(BC584)
锭速 3000转/分
钢丝号数 9-14#
捻系数 70
支数 16支
4、并线机(1381B)
并合根数 2根
滑纱隔距 0.8mm
5、捻线机(B601)
是单纱捻度的60-65%
6、络筒(1332M)
滑纱隔距 0.9mm
7、织片针织(横机79-1)
毛密度 横向40个
直向58个
8、缩绒
水温51℃,缩绒时间15分钟,烘干温度75℃,烘干时间14分钟,每次缩16公斤牦牛绒衫,缩绒助剂每次加醋200g,洗涤剂50g,浴比为1∶35。
上述的纯牦牛绒针织纱,也可以在半精梳工艺路线纺制,即先将牦牛绒上毛型精纺制条设备,在B262和毛机进行和毛后再上B272梳毛机。梳毛机下来的毛条再上棉纺设备经梳理、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并纱、捻线、络筒。完成半精梳成纱的工艺流程。该纱成衫工艺与粗纺毛纱成衫工艺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