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草鱼出血病的防治药物.pdf

  • 上传人:54
  • 文档编号:215366
  • 上传时间:2018-02-03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440.40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68633.8

    申请日:

    2014.07.30

    公开号:

    CN104189887A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 38/16申请日:20140730|||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8/16; A61P31/14; A61K36/898(2006.01)N; A61K33/06(2006.01)N; A61K31/194(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8/16

    申请人:

    严中明

    发明人:

    严中明

    地址:

    266011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市场二路振业大厦1044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草鱼出血病的防治药物,其中,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各组分:叶下株、黄柏、山茱萸各100-150g,石膏、栀子、黄芪、地榆、黄连、白芨、附子、白术、槐角、生地各60-80g,川楝子、延胡索、乌梅、诃子各40-60g,桔梗、苏梗各20-30g,氟苯尼考琥珀酸钠5-20g、植物血球凝聚素5-20mg。本发明配比简单,使用方便,专门针对草鱼出血病,治疗效果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草鱼出血病的防治药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各组分:
    叶下株、黄柏、山茱萸各100-150g,石膏、栀子、黄芪、地榆、黄连、白芨、附子、白术、槐角、生地各60-80g,川楝子、延胡索、乌梅、诃子各40-60g,桔梗、苏梗各20-30g,氟苯尼考琥珀酸钠5-20g、植物血球凝聚素5-20mg。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草鱼出血病的防治药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各组分:
     叶下株、黄柏、山茱萸各100-120g,石膏、栀子、黄芪、地榆、黄连、白芨、附子、白术、槐角、生地各60-70g,川楝子、延胡索、乌梅、诃子各40-50g,桔梗、苏梗各20-25g,氟苯尼考琥珀酸钠5-10g、植物血球凝聚素5-10mg。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草鱼出血病的防治药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各组分:
     叶下株、黄柏、山茱萸各120-150g,石膏、栀子、黄芪、地榆、黄连、白芨、附子、白术、槐角、生地各70-80g,川楝子、延胡索、乌梅、诃子各50-60g,桔梗、苏梗各25-30g,氟苯尼考琥珀酸钠10-20g、植物血球凝聚素10-20mg。

    说明书

    草鱼出血病的防治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草鱼出血病的防治药物。
     
    背景技术
    草鱼出血病是鱼种培育阶段一种流行地区广泛、流行季节长、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危害性大的病毒性鱼病。主要危害体长2.5-15cm的草鱼鱼种及1足龄的青鱼,有时2足龄以上的大草鱼也患病。流行水温在20-33℃,最适流行水温27-30℃;但当水质恶化,水中溶氧低,透明度低,水中总氮、有机氮、亚硝酸态氮和有机物耗氧量高,水温变化大,鱼体抵抗力低下,病毒的数量多及毒力强时,在水温12℃及34.5℃时也有发病。此病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西、福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四川、重庆等主要淡水鱼类养殖省、市、自治区都流行。该病可通过被污染的水、食物等进行水平传播,也可通过卵进行垂直传播。目前国标鱼药中用于预防鱼类出血病等病毒性疾病的药物有清热散等。该病病原为草鱼肠弧病毒GCRV,或者草鱼出血病病毒GCHV,病毒个体极小,呈颗粒状,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清。症状-红肌肉型,撕开病鱼的皮肤或对准阳光或灯光透视鱼体,可见皮肤下肌肉充血;肠炎型,病鱼肠道充血,常伴随松鳞、肌肉充血。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申请201210471907.7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草鱼出血病的药物,包含表没食子酸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没食子酸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为粉末状。使用时表没食子酸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浓度范围为5 至50μg/mL。再如中国专利申请2013106306891,用于防治草鱼出血病的饲料,包括黄芪、淫羊藿、枸杞子、苦参、穿心莲、侧柏叶、黄连、刺五加、五倍子、车前草、海金沙、川芎、山楂、薄荷、茵陈、白头翁、马齿苋、石斛、阿魏、白术、白酒草、节节花和甘草。中药或其提取物用于抗病毒,有一定的优越性,如药物残留物低,所以,研究中药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草鱼出血病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配比简单,使用方便,专门针对草鱼出血病,治疗效果好的一种草鱼出血病的防治药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草鱼出血病的防治药物,其中,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各组分:
       叶下株、黄柏、山茱萸各100-150g,石膏、栀子、黄芪、地榆、黄连、白芨、附子、白术、槐角、生地各60-80g,川楝子、延胡索、乌梅、诃子各40-60g,桔梗、苏梗各20-30g,氟苯尼考琥珀酸钠5-20g、植物血球凝聚素5-20mg。
       或者,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各组分:
       叶下株、黄柏、山茱萸各100-120g,石膏、栀子、黄芪、地榆、黄连、白芨、附子、白术、槐角、生地各60-70g,川楝子、延胡索、乌梅、诃子各40-50g,桔梗、苏梗各20-25g,氟苯尼考琥珀酸钠5-10g、植物血球凝聚素5-10mg。
       或者,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各组分:
       叶下株、黄柏、山茱萸各120-150g,石膏、栀子、黄芪、地榆、黄连、白芨、附子、白术、槐角、生地各70-80g,川楝子、延胡索、乌梅、诃子各50-60g,桔梗、苏梗各25-30g,氟苯尼考琥珀酸钠10-20g、植物血球凝聚素10-20mg。
    草鱼出血病的防治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上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组分(叶下株、黄柏、山茱萸、石膏、栀子、黄芪、地榆、黄连、白芨、附子、白术、槐角、生地、川楝子、延胡索、乌梅、诃子、桔梗、苏梗)分别研磨成细粉,混合,获得混合物,将混合物加入到6~8 倍量的水中进行煎煮,每次煎煮2~4 小时,煎煮3 次,每次煎煮完后过滤,将滤液混合,进行减压浓缩获得浸膏,将浸膏加入到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3 倍量的醇浓度为90%~95% 的乙醇溶液中,搅拌完全溶解,随后在4℃温度以下静置过夜,随后过滤,将滤液进行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的膏体粉碎,加入氟苯尼考琥珀酸钠、植物血球凝聚素后混合,所得物与淀粉、羟甲基纤维素按照质量比1:2:1混匀,用14 目筛制粒,烘烤30 分钟,获得颗粒状的药物,大小0.5-1mm。
        使用:此药物可以掺入颗粒状鱼料内喂食,按照0.5:1的质量比配比。
        进一步的、也可以在此颗粒药物(称为药物芯)的基础上,即此药物的外表上包裹饲料包衣,制备成以此药物为芯的鱼料,具体为:
    将基础饲料:(将豆粕100g,鱼粉50g,小麦粉300g,玉米粉500g,盐5g,维生素2g,)加水搅拌为含水量65%,加羟甲基淀粉钠增稠至粘稠状,将药物芯于粘稠液上反复滚过,干燥后复滚一会,使基础饲料包裹在药物芯的外壁上,厚度为0.3-0.5mm。干燥后即得以鱼料。
    本发明的优点为,配比简单,使用方便,专门针对草鱼出血病,治疗效果好,对草鱼呼肠弧病毒GCRV,或者草鱼出血病病毒GCHV有灭活作用,治疗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原理:
    本发明以直接灭活、抑制病毒的叶下株、黄柏;和促进免疫达到抗病毒作用的山茱萸为君药,同时大量使用对药作为臣药、佐药和使药。如,清心解毒对药石膏、栀子;益气止血对药黄芪、地榆;清肺止血对药黄连、白芨;温脾止血对药附子、白术;清肠止血对药槐角、生地;这些对药为臣药。疏肝清热对药川楝子、延胡索;涩肠止泻对药乌梅、诃子为佐药;桔梗、苏梗为使药。同时在此基础上,添加抗菌的氟苯尼考琥珀酸钠,和止血的植物血球凝聚素进一步增强效果。本发明中有效成分中蒽醌类对病毒具有直接的杀灭作用。黄酮类, 多糖及其衍生物、三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生物碱及苷类等, 都是通过阻止病毒颗粒对宿主细胞的吸附过程, 而发挥抑制病毒。同时,具有胞内抗病毒增殖作用,抗表达(溢出)再感染作用。 
     病鱼类型及病理数据

    治疗对比,随机选用出血性疾病的草鱼,分为5组,每组24只(三种发病类型,每组8只),喂食传统的大黄、板蓝根、黄芩、黄柏混合的中药粉为组一、投放生石灰、漂白粉和含氯消毒剂的为组二、使用植物血球抗凝血素的为组三,使用广谱抗菌药氟苯尼考琥珀酸钠为组四,使用本发明为组五,同等条件下,三天后观察。

     
    抗病毒实验数据:
    对草鱼的体内抗病毒实验
    取鱼,按体重随机分2组:病毒感染对照组和正常动物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将草鱼轻度麻醉,以15个LDSD的草鱼肠弧病毒侵染,每只0.1ml,从感染前一天开始给药,病毒感染对照组喂食本发明每天2次,连续5天,第六天,称取体重后固定,解剖,取肝脏计算肝指数值,计算肝指数抑制率
    肝指数=肝重(g)/体重(g)×100
    肝指数抑制率=(病毒对照组肝指数均值-实验组肝指数均值)/病毒对照组肝指数均值×100%
    肝指数越大,表示肝病变程度严重,(因出血病导致各脏器出血,选择一个脏器作为指标,也可以选择肺进行肺指数测定)
    肝组织用10%甲醛固定,乙醇系列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切片厚度4-5微米,HE染色,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选用广谱抗菌药(氟苯尼考琥珀酸钠)的抗病毒组作为对比,可以看出本发明效果明显优于广谱抗菌药。
     肝部验证(病毒观察)的影响(n=10)

        可以发现,本发明的对病毒抑制率明显高于直接使用广谱抗菌药。
     
    毒性对大鼠的实验:
    急性经口(LD50)〉500mg/kg,
    急性经皮(LD  50)〉2000mg/kg,
    属于低毒。
     
    具体例子1
    王家一养殖池塘,面积2000平米,水深约5米,放养草鱼1万尾,8月中开始发病陆续死鱼,每天死亡鱼的数量成倍增加,最多日死草鱼达500 多尾。检测病鱼,发现有部分红鳍红腮盖,意思患草鱼出血病,剖开后,各脏器小血管受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肠壁:粘膜层上皮细胞肿胀,固有膜出血,肠上皮破裂,诊断为草鱼出血病,使用本发明叶下株、黄柏、山茱萸各150g,石膏、栀子、黄芪、地榆、黄连、白芨、附子、白术、槐角、生地各80g,川楝子、延胡索、乌梅、诃子各60g,桔梗、苏梗各30g,氟苯尼考琥珀酸钠20g、植物血球凝聚素20mg。将上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组分(叶下株、黄柏、山茱萸、石膏、栀子、黄芪、地榆、黄连、白芨、附子、白术、槐角、生地、川楝子、延胡索、乌梅、诃子、桔梗、苏梗)分别研磨成细粉,混合,获得混合物,将混合物加入到6~8 倍量的水中进行煎煮,每次煎煮2~4 小时,煎煮3 次,每次煎煮完后过滤,将滤液混合,进行减压浓缩获得浸膏,将浸膏加入到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3 倍量的醇浓度为90%~95% 的乙醇溶液中,搅拌完全溶解,随后在4℃温度以下静置过夜,随后过滤,将滤液进行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的膏体粉碎,加入氟苯尼考琥珀酸钠、植物血球凝聚素后混合,所得物与淀粉、羟甲基纤维素按照质量比1:2:1混匀,用14 目筛制粒,烘烤30 分钟,获得颗粒状的药物,大小0.5-1mm。 
    上述用量为100只鱼的用量,根据鱼的数量乘以倍数去制备即可。
    使用:此药物可以掺入颗粒状鱼料内喂食,按照0.5:1的质量比配比。
    1 餐/ 天,连续6 天,在用药后的第1 天草鱼死亡数量为305 尾,第2 天草鱼死亡数量124尾,第3 天死亡52 尾,第4 天没有鱼发病死亡,之后再未发生草鱼出血病,总死亡率为0.48%。
     
    例子2
    林家鱼塘1200平米,放养8000尾,夏秋季节发现鱼类陆续死亡,最高日死亡468只,解剖发现,部分草鱼严重贫血,白细胞数为健康草鱼的40%,肝细胞胞浆内有嗜酸性包涵体,各脏器小血管受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此外,发现部分草鱼草鱼肠道严重充血, 轻刮肠道内壁无脱落现象,肝脏颜色浅淡或颜色不均,胆囊肿大,轻度烂鳃。诊断为草鱼出血病,使用本发明。
       叶下株、黄柏、山茱萸各100g,石膏、栀子、黄芪、地榆、黄连、白芨、附子、白术、槐角、生地各60g,川楝子、延胡索、乌梅、诃子各40g,桔梗、苏梗各20g,氟苯尼考琥珀酸钠5g、植物血球凝聚素5mg。
        将上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组分(叶下株、黄柏、山茱萸、石膏、栀子、黄芪、地榆、黄连、白芨、附子、白术、槐角、生地、川楝子、延胡索、乌梅、诃子、桔梗、苏梗)分别研磨成细粉,混合,获得混合物,将混合物加入到6~8 倍量的水中进行煎煮,每次煎煮2~4 小时,煎煮3 次,每次煎煮完后过滤,将滤液混合,进行减压浓缩获得浸膏,将浸膏加入到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3 倍量的醇浓度为90%~95% 的乙醇溶液中,搅拌完全溶解,随后在4℃温度以下静置过夜,随后过滤,将滤液进行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的膏体粉碎,加入氟苯尼考琥珀酸钠、植物血球凝聚素后混合,所得物与淀粉、羟甲基纤维素按照质量比1:2:1混匀,用14 目筛制粒,烘烤30 分钟,获得颗粒状的药物,大小0.5-1mm。
       此颗粒药物(称为药物芯)的基础上,即此药物的外表上包裹饲料包衣,制备成以此药物为芯的鱼料,具体为:
       将基础饲料:(将豆粕100g,鱼粉50g,小麦粉300g,玉米粉500g,盐5g,维生素2g,)加水搅拌为含水量65%,加羟甲基淀粉钠增稠至粘稠状,将药物芯于粘稠液上反复滚过,干燥后复滚一会,使基础饲料包裹在药物芯的外壁上,厚度为0.3-0.5mm。干燥后即得以鱼料。
    此例子为100只草鱼用,根据鱼尾数乘以倍数去制备即可。
        1 餐/ 天,连续8天,在用药后的第1 天草鱼死亡数量为278 尾,第2 天草鱼死亡数量104尾,第3 天死亡39 尾,第4 天死亡13尾巴,此后没有鱼发病死亡,总死亡率为0.54%。
     
    例子3,
    黄家鱼塘1000平米,放养6000尾,夏秋季节发现鱼类陆续死亡,最高日死亡392只,解剖发现,部分草鱼严重贫血,白细胞数为健康草鱼的40%,肝细胞胞浆内有嗜酸性包涵体,各脏器小血管受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此外,发现部分草鱼草鱼肠道严重充血, 轻刮肠道内壁无脱落现象,肝脏颜色浅淡或颜色不均,胆囊肿大,轻度烂鳃。诊断为草鱼出血病,使用本发明。
       叶下株、黄柏、山茱萸各120g,石膏、栀子、黄芪、地榆、黄连、白芨、附子、白术、槐角、生地各70g,川楝子、延胡索、乌梅、诃子各30g,桔梗、苏梗各25g,氟苯尼考琥珀酸钠8g、植物血球凝聚素8mg。
        将上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组分(叶下株、黄柏、山茱萸、石膏、栀子、黄芪、地榆、黄连、白芨、附子、白术、槐角、生地、川楝子、延胡索、乌梅、诃子、桔梗、苏梗)分别研磨成细粉,混合,获得混合物,将混合物加入到6~8 倍量的水中进行煎煮,每次煎煮2~4 小时,煎煮3 次,每次煎煮完后过滤,将滤液混合,进行减压浓缩获得浸膏,将浸膏加入到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3 倍量的醇浓度为90%~95% 的乙醇溶液中,搅拌完全溶解,随后在4℃温度以下静置过夜,随后过滤,将滤液进行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的膏体粉碎,加入氟苯尼考琥珀酸钠、植物血球凝聚素后混合,所得物与淀粉、羟甲基纤维素按照质量比1:2:1混匀,用14 目筛制粒,烘烤30 分钟,获得颗粒状的药物,大小0.5-1mm。
       此颗粒药物(称为药物芯)的基础上,即此药物的外表上包裹饲料包衣,制备成以此药物为芯的鱼料,具体为:
       将基础饲料:(将豆粕100g,鱼粉50g,小麦粉300g,玉米粉500g,盐5g,维生素2g,)加水搅拌为含水量65%,加羟甲基淀粉钠增稠至粘稠状,将药物芯于粘稠液上反复滚过,干燥后复滚一会,使基础饲料包裹在药物芯的外壁上,厚度为0.3-0.5mm。干燥后即得以鱼料。
    此例子为100只草鱼用,根据鱼尾数乘以倍数去制备即可。
    1 餐/ 天,连续8天,在用药后的第1 天草鱼死亡数量为206 尾,第2 天草鱼死亡数量172尾,第3 天死亡56尾,第4 天死亡24尾巴,此后没有鱼发病死亡,总死亡率为0.76%
    综上,本发明配比简单,使用方便,专门针对草鱼出血病,治疗效果好,对草鱼呼肠弧病毒GCRV,或者草鱼出血病病毒GCHV有灭活作用,治疗效果好。

    关 键  词:
    草鱼 出血病 防治 药物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草鱼出血病的防治药物.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21536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