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异构产品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兼容异构产品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22829A43申请公布日20141029CN104122829A21申请号201410398266622申请日20140813G05B19/042200601G05B15/0220060171申请人白铁兵地址300151天津市河东区华昌街47号金盾里7130272发明人白铁兵74专利代理机构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8代理人王顕54发明名称兼容异构产品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容异构产品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已有编码与指令的对应关系;编码匹配单元,用于将从指令接收端接收到的编码、所述对应关系和指令接收端进行匹配。
2、,得到该编码对应的指令以及与该指令对应的与所述指令接收端匹配的编码;编码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编码匹配单元得到的与所述指令接收端匹配的编码发送至所述指令接收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兼容异构产品的智能家居控制方法。通过本发明,能够实现不同品牌之间兼容,解决异构问题。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22829ACN104122829A1/1页21一种兼容异构产品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已有编码与指令的对应关系;编码匹配单元,用于将从指令发送端接收到的编码。
3、、所述对应关系和指令接收端进行匹配,得到该编码对应的指令以及与该指令对应的与所述指令接收端匹配的编码;编码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编码匹配单元得到的与所述指令接收端匹配的编码发送至所述指令接收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容异构产品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学习单元,当所述编码匹配单元无法在所述存储单元找到与从所述指令发送端接收到的编码匹配的对应关系时,根据该编码的操作结果获取与该编码对应的指令,并将该编码与该指令的对应关系发送至所述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存储从所述学习单元接收到的编码与指令的对应关系。3一种兼容异构产品的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202,存储已有编码与。
4、指令的对应关系;步骤204,将从指令发送端接收到的编码、所述对应关系和指令接收端进行匹配,得到该编码对应的指令以及与该指令对应的与所述指令接收端匹配的编码;步骤206,将得到的与所述指令接收端匹配的编码发送至所述指令接收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兼容异构产品的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在所述步骤204中无法找到与从所述指令发送端接收到的编码匹配的对应关系时,根据该编码的操作结果获取与该编码对应的指令,并储存该编码与该指令的对应关系。权利要求书CN104122829A1/4页3兼容异构产品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兼。
5、容异构产品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和一种兼容异构产品的智能家居控制方法。背景技术0002目前,在我国智能家居领域通常采用的无线通信技术主要有WIFI10211A、10211B、10211G、1021X等、蓝牙、红外、2G、3G、4G移动网络、ZIGBEE以及工作在ISMSRD频段的通信模块等,这些不同的通信技术已经都有了国际或国家的标准。某些专利技术已经解决了由于开发商分别采用不同的通信技术而形成的因通信技术平台不统一而导致产品通信不能兼容的问题。如一种多种无线通信兼容系统及其通信方法公开号103731932A。该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兼容多种无线通信方式的智能家居系统及其通信方法,也。
6、就是说这种技术解决了不同的通信技术之间相互兼容的问题。在这种技术的支持下,产生了多通信技术通用的无线网关、智能网关等产品。在这样的网关技术支持下,可以使WIFI、蓝牙、红外、2G/3G/4G、ZIGBEE甚至RFID等通信技术都可以相互平滑地兼容,使智能家居产品在无线通信兼容方面前进了一大步。0003但是,在我国由于在通信编码数据结构方面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各大品牌开发商在实际的研发过程中,是相互独立的,不同的研发商有不同的编、解码规则和指令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技术壁垒。因此,不同品牌的产品之间由于编码规则与指令集不同,形成了相互不能识别、不能兼容的现状。虽然是同一通信技术,或者通信技。
7、术相互可以兼容了,却因为开发过程中,通信编码规则及数据结构的不同,仍然会导致不同的品牌产品之间通信不兼容的问题,现实中也正是如此,这就是通信系统的异构问题。0004智能家居技术中每个品牌的开发商都会围绕着自已定义的数据结构及通信编码规则开发出系列的产品。但是由于智能家居的技术涉及面十分广泛,每一个品牌不可能含盖全部的技术需求,也不可能都做得最优秀,用户就会产生对不同品牌中优秀的或者独特需要的技术方面的融合需求。由于不同的智能家居品牌的产品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异构问题,它使不同的品牌产品不能相互兼容,严重影响了不同品牌产品之间在功能上的互补共存的需求,所以不能很好地满足现实中的客户需要。0005异构。
8、不是存在于不同的通信技术标准中,而是存在于不同开发商自主定义的通信协议和指令集中。就是说不同品牌的产品在相互通信时可以顺利地进行技术解码,但是对所解的编码含义由于定义不同却不能识别,因而导致不能互通,在目前智能家居市场上这种情况大量存在。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兼容异构产品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兼容异构产品的智能家居控制方法。0007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说明书CN104122829A2/4页40008一种兼容异构产品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已有编码与指令的对应关系;编码匹配单元,用于将从指令发送端接收。
9、到的编码、所述对应关系和指令接收端进行匹配,得到该编码对应的指令以及与该指令对应的与所述指令接收端匹配的编码;编码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编码匹配单元得到的与所述指令接收端匹配的编码发送至所述指令接收端。0009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各个品牌、厂家采用的编码规则预存到系统内,当系统接收到一个编码时根据预存的对应关系进行匹配,获得该编码对应的指令以及接收端所匹配的编码,从而实现不同品牌之间的兼容。0010例如,当需要发送指令“打开电视”以打开电视时,A品牌的电视对“打开电视”的编码是A1,而指令发送端却是B品牌的设备,该设备发出的“打开电视”的编码是B1,这样如果直接发送给电视就会导致A品牌的电视无。
10、法识别该指令,即所谓的异构问题;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A、B品牌的“打开电视”的对应的编码A1和B1以及它们与“打开电视”之间的对应关系预存到系统内,当B品牌的指令发送端发出B1指令后,编码匹配单元对其进行匹配,结果得出其代表的指令为“打开电视”,然后根据A品牌指令接收端的编码规则,将于“打开电视”指令对应的A品牌的编码A1发送给电视,电视识别该编码后完成动作,最终实现了A、B品牌之间的兼容。0011进一步,所述的兼容异构产品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还包括学习单元,当所述编码匹配单元无法在所述存储单元找到与从所述指令发送端接收到的编码匹配的对应关系时,根据该编码的操作结果获取与该编码对应的指令,并将该编。
11、码与该指令的对应关系发送至所述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存储从所述学习单元接收到的编码与指令的对应关系。0012由于现实中会不断地产生一些新的品牌,这些品牌的设备又会采用不同的编码规则,而且即使原先的品牌厂家通常也不会主动提供其采用的编码规则,所以直接在系统中预置编码与指令的对应关系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本技术方案中,可以通过学习单元实现系统的自主学习,首先学习单元接收新的编码,然后获取该编码对应的实际动作现有技术,再将该编码和该实际动作对应的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起来即可。下次再接收到该指令时,直接利用存储单元中的数据进行匹配即可。学习单元的使用不仅可以用于在产品研究阶段完善存储单元中的。
12、对应关系数据库,而且可以在产品出售以后有用户针对市面上新出现的品牌自主地完善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库,真正地实现所有品牌之间兼容。0013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兼容异构产品的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包括步骤202,存储已有编码与指令的对应关系;步骤204,将从指令发送端接收到的编码、所述对应关系和指令接收端进行匹配,得到该编码对应的指令以及与该指令对应的与所述指令接收端匹配的编码;步骤206,将得到的与所述指令接收端匹配的编码发送至所述指令接收端。0014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各个品牌、厂家采用的编码规则预存到系统内,当系统接收到一个编码时根据预存的对应关系进行匹配,获得该编码对应的指令以及接收端所匹配的编码。
13、,从而实现不同品牌之间的兼容。0015进一步,所述的兼容异构产品的智能家居控制方法还包括当在所述步骤204中无法找到与从所述指令发送端接收到的编码匹配的对应关系时,根据该编码的操作结果获取与该编码对应的指令,并储存该编码与该指令的对应关系。说明书CN104122829A3/4页50016在本技术方案中,可以实现系统的自主学习,首先接收新的编码,然后获取该编码对应的实际动作现有技术,再将该编码和该实际动作对应的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起来即可。下次再接收到该指令时,直接利用存储的数据进行匹配即可。该技术方案不仅可以用于在产品研究阶段完善存储单元中的对应关系数据库,而且可以在产品出售以后有用户针对市。
14、面上新出现的品牌自主地完善数据库,真正地实现所有品牌之间兼容。附图说明0017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兼容异构产品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框图;0018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兼容异构产品的智能家居控制方法的流程图;0019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兼容异构产品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工作方式的流程图;0020图4是图3中学习单元内的工作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0022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兼容异构产品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已有编码与指令的对应。
15、关系;编码匹配单元,用于将从指令发送端接收到的编码、所述对应关系和指令接收端进行匹配,得到该编码对应的指令以及与该指令对应的与所述指令接收端匹配的编码;编码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编码匹配单元得到的与所述指令接收端匹配的编码发送至所述指令接收端。0023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各个品牌、厂家采用的编码规则预存到系统内,当系统接收到一个编码时根据预存的对应关系进行匹配,获得该编码对应的指令以及接收端所匹配的编码,从而实现不同品牌之间的兼容。0024例如,当需要发送指令“打开电视”以打开电视时,A品牌的电视对“打开电视”的编码是A1,而指令发送端却是B品牌的设备,该设备发出的“打开电视”的编码是B1,这。
16、样如果直接发送给电视就会导致A品牌的电视无法识别该指令,即所谓的异构问题;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A、B品牌的“打开电视”的对应的编码A1和B1以及它们与“打开电视”之间的对应关系预存到系统内,当B品牌的指令发送端发出B1指令后,编码匹配单元对其进行匹配,结果得出其代表的指令为“打开电视”,然后根据A品牌指令接收端的编码规则,将于“打开电视”指令对应的A品牌的编码A1发送给电视,电视识别该编码后完成动作,最终实现了A、B品牌之间的兼容。0025进一步,所述的兼容异构产品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还包括学习单元,当所述编码匹配单元无法在所述存储单元找到与从所述指令接收端发送到的编码匹配的对应关系时,根据该编码。
17、的操作结果获取与该编码对应的指令,并将该编码与该指令的对应关系发送至所述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存储从所述学习单元接收到的编码与指令的对应关系。0026由于现实中会不断地产生一些新的品牌,这些品牌的设备又会采用不同的编码规则,而且即使原先的品牌厂家通常也不会主动提供其采用的编码规则,所以直接在系统中说明书CN104122829A4/4页6预置编码与指令的对应关系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本技术方案中,可以通过学习单元实现系统的自主学习,首先学习单元接收新的编码,然后获取该编码对应的实际动作现有技术,再将该编码和该实际动作对应的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起来即可。下次再接收到该指令时,直接利用存储。
18、单元中的数据进行匹配即可。学习单元的使用不仅可以用于在产品研究阶段完善存储单元中的对应关系数据库,而且可以在产品出售以后有用户针对市面上新出现的品牌自主地完善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库,真正地实现所有品牌之间兼容。0027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兼容异构产品的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包括步骤202,存储已有编码与指令的对应关系;步骤204,将从指令发送端接收到的编码、对应关系和指令接收端进行匹配,得到该编码对应的指令以及与该指令对应的与指令接收端匹配的编码;步骤206,将得到的与指令接收端匹配的编码发送至指令接收端。0028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各个品牌、厂家采用的编码规则预存到系统内,当系统接收到一。
19、个编码时根据预存的对应关系进行匹配,获得该编码对应的指令以及接收端所匹配的编码,从而实现不同品牌之间的兼容。0029进一步,所述的兼容异构产品的智能家居控制方法还包括当在所述步骤204中无法找到与从所述指令发送端接收到的编码匹配的对应关系时,根据该编码的操作结果获取与该编码对应的指令,并储存该编码与该指令的对应关系。0030在本技术方案中,可以实现系统的自主学习,首先接收新的编码,然后获取该编码对应的实际动作现有技术,再将该编码和该实际动作对应的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起来即可。下次再接收到该指令时,直接利用存储的数据进行匹配即可。该技术方案不仅可以用于在产品研究阶段完善存储单元中的对应关系数据。
20、库,而且可以在产品出售以后有用户针对市面上新出现的品牌自主地完善数据库,真正地实现所有品牌之间兼容。0031具体而言,下面以如图3和图4中所示流程对本发明中技术方案进行说明0032如图3所示,系统接收到通信数据后对其中的编码进行识别,判断编码与指令对应关系数据库中是否已有该编码,如果有则对其进行匹配,获取该编码对应的指令,调用相关指令集,然后根据接收方所需的编码规则在指令对应关系数据库中对该指令进行匹配,得到与接收方匹配的编码,最后发送给接收方处理;如果最初判断指令对应关系数据库中不存在所接收的编码,则进入如图4中所示的学习单元,学习单元读取该编码并根据该编码对应的实际操作结果得到其对应的指令,然后将该编码与该指令的对应关系储存到指令对应关系数据库中,当系统再次接收到该编码时便能够识别,实现系统的自学习功能。0033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内容并不局限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技术指导思想之内提出其他的实施例,但这种实施例都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4122829A1/2页7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22829A2/2页8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12282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