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重复合微生物蛋白饲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应用微生物工程进行畜禽、水产饲料加工的技术领域,具体说涉及的是一种多重复合微生物蛋白饲料。
背景技术:
近代利用生物发酵和酶类催化作用,对常规饲料进行处理,可提高畜禽消化吸收率,减少病害,改善养殖环境,降低饲养成本,生产无公害的肉、蛋、奶食品。但生物制品多以发酵剂、添加剂面市,其有益微生物种群聚合量不高,对废弃资源的处理能力也受到一定局限,且用户需另行配制、再次发酵方能饲喂,规模化养殖业尤感不便,难以普及,导致畜牧业整体水平提升缓慢,不适应生态农业的发展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生物聚合量高、对废弃资源处理能力强、方便养殖业直接饲喂的多重复合微生物蛋白饲料。
为达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多重复合微生物蛋白饲料,其质量配方为:
瘤胃微生物群及载体 5-50%
食用菌群及载体 10-50%
微生物集群营养载体 30-80%
氮源 4-8%
糖蜜 0.4-1.5%
有效微生物群(EM) 0.4-1.5%
全部风干料计100%,另需添加适量水份使其总含水量30-42%。
其中:
瘤胃微生物群可用已知的胃导管法采集后经两级扩繁的继代种,或用屠宰的健康牛羊瘤胃内容物,在40-45℃条件下干燥粉碎,作为瘤胃微生物群种源及载体。
食用菌群可用已发满菌丝的食用菌栽培袋料,或用采菇2-4潮的废袋料,晾干粉碎作为食用菌群种源及载体。
微生物集群营养载体可采用:①、酒糟酱渣糖渣、制革废油脂、残次杂饼类工业副产物;②、秸杆藤蔓荚壳、无毒低毒树叶杂草、残次果菜类种植废弃物;③、落地废饲料、畜禽粪便、屠宰畜禽下料(胃内容物、血、毛、残次肉骨)类养殖废弃物;④、残次鱼虾、鱼虾下料、藻类水产废弃物;⑤、残油泔水、变质粮、油、果、菜类生活废弃物;⑥、低值煤粉、泥炭类廉价有机物。这些微生物集群营养载体须分别进行沥水、打浆、干燥、粉碎处理。其宗旨是当地资源丰富、质量较稳定或有近似替代原料,且就近廉价易于采集,优选搭配后,可收整合简便、成本低廉、净化环境、消除污染、营养均衡、优势互补之利。
本发明所说的多重复合微生物蛋白饲料,其生产工艺为:
(1)按配方量称取糖蜜溶入35-40℃适量温水中,搅拌使之全部溶化;
(2)按配方量称取有效微生物群(EM液体菌液如EM原露)加入(1)中搅匀;
(3)取适量微生物集群营养载体处理过程中沥出的水份加入(2)中;
(4)按配方量称取氮源(尿素、硫酸铵)加入(3)中搅匀,使之溶合成为复合菌液水;
(5)将瘤胃微生物群及载体、食用菌群及载体、微生物集群营养载体分别进行沥水、打浆、干燥、粉碎处理后称重配合,搅拌均匀;
(6)将(4)加入(5)中,再次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7)将(6)分批装入发酵容器,逐层压实后用薄膜盖严确保密封;
(8)经室内常温5-10天完成静置厌氧发酵,成为多重复合微生物蛋白饲料产品。
对于本发明,其产品应检测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无氮浸出物、钙、磷、水份、PH值等理化指标,其它营养成份根据条件,在原料来源稳定、配方不变、工艺一致前提下,一般化验一次即可,以便在置换替代或配制中减少误差,保证质量和使用效果。合格成熟产品呈棕黄色,有略酸清香酒味溢出,PH值≤6,有效活菌数≥1亿个/g,粗蛋白质提高4倍以上达28-36%,粗纤维降解率40-80%。
对于本发明,多重复合微生物蛋白饲料从发酵容器中取出摊晾2-3小时,既可直接密封包装作为成品,供养殖业替代配用;还可针对不同养殖对象营养需求,添加玉米、矿物质及其它营养元素规模化配制全价生物饲料成品供养殖业直接饲用;暂时不用仍可继续密封存放于发酵容器中。由于庞大的多重复合有益微生物集群具有共生增殖群体连携优势,只要保持密封厌氧常温环境,保质存放期均可超过六个月。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1、以瘤胃微生物群、食用菌群、有效微生物群(EM)组装整合成为多重复合有益微生物集群,形成相容又共生增殖的庞大种群优势,生物活性更强更持久。2、由于多重复合有益微生物集群对粗纤维等潜在养份的高效转化作用,能大比例利用多类廉价废弃资源,如秸杆、树叶等农作副产物,酒糟、酱渣等工业副产物和鱼虾下料、残油泔水等生活废弃物,成本低廉,变废为宝净化生态一举数得。3、可直接作为成品替代常规饼粕类蛋白原料,且便于配制全价生物饲料,全部或部份置换传统全价料,尤利于规模化养殖业直接饲用。4、在发酵池、单一成品包装或配制成全价生物饲料产品后的室内常温密封厌氧环境中,多重复合有益微生物集群始终处于旺盛的繁殖增长态势,有利于延长保质存放周期,并优化和提高产品质量。5、多重复合有益微生物集群的群体连携作用,在生物发酵酶类转化过程中,分泌多种营养物质和促生长因子,能消解毒害成份,全面大幅提高饲料营养价值。6、产品饲喂畜禽后能增强吸收转化效率,减少病害节省药费降解残留,提高种用畜禽繁殖率强化良种遗传优势,消除栏舍恶臭实施生态养殖,降低饲养成本增加有效产出,生产安全健康无污染的优质绿色动物源性食品,兼具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利于可持续发展。
【附图说明】
附图为多重复合微生物蛋白饲料生产工艺流程
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例一:
瘤胃微生物群用已知地胃导管法采集后经两级扩繁的继代种,在40℃条件下干燥粉碎,作为瘤胃微生物群种源及载体。
食用菌群用采菇2-4批的废袋料,晾干粉碎作为食用菌群种源及载体。
微生物集群营养载体采用:①、工业副产物啤酒糟、高粱、玉米酒糟;②、种植废弃物蚕豆茎叶荚壳、槐树叶、青干草;③、水产废弃物鱼虾下料;④、生活废弃物残油泔水。
其中,质量配方为:
1、瘤胃微生物群及载体(在40℃下干燥、粉碎) 5KG
2、食用菌群及载体,(无霉变,晾干后粉碎) 10KG
3、微生物集群营养载体(风干料79.5KG),其中
3.1、蚕豆茎叶荚壳、槐树叶、青干草(干燥、粉碎) 32KG
3.2、啤酒糟、高粱、玉米酒糟(干燥、粉碎) 30KG
3.3、鱼虾下料、残油泔水(沥水至含水量65%,打浆) 50KG
4、氮源(尿素、硫酸铵各半) 4KG
5、糖蜜(红糖) 1.5KG
6、有效微生物群(EM) 1.5KG
合计134KG,其中风干料100KG。
多重复合微生物蛋白饲料,其生产工艺为:
(1)按配方量称取糖蜜溶入40℃、3KG温水中,搅拌使之全部溶化;
(2)按配方量称取有效微生物群(EM液体菌液如EM原露)加入(1)中搅匀;
(3)取配方3.3中沥出的带油脂水份8KG加入(2)中混合;
(4)按配方量称取氮源(尿素、硫酸铵)加入(3)中搅匀,使之溶合成为复合菌液水;
(5)将瘤胃微生物群及载体、食用菌群及载体、微生物集群营养载体分别进行沥水、打浆、干燥、粉碎处理后称重配合,搅拌均匀;
(6)将(4)加入(5)中,再次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7)将(6)分批装入发酵容器(缸),逐层压实后用薄膜盖严确保密封;
(8)经室内常温25℃、5天完成静置厌氧发酵,成为多重复合微生物蛋白饲料产品。
实施例二:
瘤胃微生物群用屠宰的健康牛羊瘤胃内容物,在40℃条件下干燥粉碎,作为瘤胃微生物群种源及载体。
食用菌群用已发满菌丝的食用菌栽培袋料,晾干粉碎作为食用菌群种源及载体。
微生物集群营养载体采用:①、工业副产物酒精末、酱渣、饴糖渣;②、种植废弃物花生秧、芦苇叶;③、养殖废弃物蛋鸡粪、;④、水产废弃物残次鱼虾;⑤、生活废弃物残油泔水;⑥、廉价有机物低值煤粉。
其中,质量配方为:
1、瘤胃微生物群及载体(在40℃下干燥、粉碎) 15KG
2、食用菌群及载体,(晾干后粉碎) 20KG
3、微生物集群营养载体(风干料56.5KG),其中
3.1、花生秧、蛋鸡粪、芦苇叶(干燥、粉碎) 11KG
3.2、酒精末、酱渣、饴糖渣(干燥、粉碎) 26KG
3.3、残次鱼虾、残油泔水(沥水至含水量65%,打浆) 51.6KG
3.4、低值煤粉 1.6KG
4、氮源(尿素、硫酸铵各半) 8KG
5、糖蜜(黄沙糖) 0.4KG
6、有效微生物群(EM) 0.4KG
合计134KG,其中风干料100KG。
多重复合微生物蛋白饲料,其生产工艺为:
(1)按配方量称取糖蜜溶入40℃、3KG温水中,搅拌使之全部溶化;
(2)按配方量称取有效微生物群(EM液体菌液如EM原露)加入(1)中搅匀;
(3)取配方3.3中沥出的带油脂水份8KG加入(2)中混合;
(4)按配方量称取氮源(尿素、硫酸铵)加入(3)中搅匀,使之溶合成为复合菌液水;
(5)将瘤胃微生物群及载体、食用菌群及载体、微生物集群营养载体分别进行沥水、打浆、干燥、粉碎处理后称重配合,搅拌均匀;
(6)将(4)加入(5)中,再次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7)将(6)分批装入发酵容器,逐层压实后用薄膜盖严确保密封;
(8)经室内常温15℃、10天完成静置厌氧发酵,成为多重复合微生物蛋白饲料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