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具可热封性的彩虹膜及其制法.pdf

  • 上传人:Y0****01
  • 文档编号:210872
  • 上传时间:2018-02-03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478.8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49324.6

    申请日:

    2003.06.26

    公开号:

    CN1565839A

    公开日:

    2005.01.1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32B7/02; B32B27/36; B29C47/04; //B29K105∶02

    主分类号:

    B32B7/02; B32B27/36; B29C47/04; //B29K105∶02

    申请人:

    庄新烈;

    发明人:

    庄新烈

    地址:

    台湾省台北市瑞安街208巷14弄24号3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周国城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为一种具热封性且具彩虹光彩的积层薄膜,上述的积层薄膜制造方式是采用挤压方式,以折射率差别在至少0.03以上的两种不同塑胶材料交互积层而成,使薄膜具有彩虹光彩的性能,并于成形加工时,于积层薄膜的至少一面附加一热封层,而使具有热封的功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具可热封性的彩虹膜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是将一高折射率
    层和一低折射率层的热可塑性塑胶,利用共挤压铸膜技术,使该高、低
    折射率层交互堆叠积层形成一多层结构,另将此积层薄膜的最外层的一
    面或双面设有一热封层,而形成具有热封功能的彩虹膜成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高折射率层材料
    与低折射率层材料的折射率差为0.0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高折射率层材料
    与低折射率层材料为聚对苯二甲二丁酯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BT/
    PMMA)、聚对萘二甲酸二乙酯与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PEN/PET)或对萘二
    甲酸二乙酯(PEN)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高、低折射率层
    的厚度为0.05-0.4μm之间,而热封层的厚度为0.2-50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热封层材料为一
    种熔点或软化点较积层薄膜材料为低10℃以上的热可塑性树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热封层为聚对萘
    二甲酸二乙酯及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的共聚物、PE、PP或EVA等。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高、低折射率层
    及热封层材料于进入压出机前,先进行烘干,使其水份降至50ppm以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高、低折射率层
    交互堆叠积层至少为20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热封层是由共挤
    压、涂布或贴合方式附着于该积层薄膜表面。
    10.一种具可热封性的彩虹膜,其特征在于,是将一高折射率层和
    一低折射率层的热可塑性塑胶,以共挤压方式形成交互堆叠积层,以形
    成一多层结构,将此积层薄膜的最外层的一面或双面设有一热封层而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可热封性的彩虹膜,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高折射率层材料与低折射率层材料的折射率差为0.03。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可热封性的彩虹膜,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高折射率层材料与低折射率层材料为聚对苯二甲二丁酯与聚甲基丙烯
    酸甲酯(PBT/PMMA)、聚对萘二甲酸二乙酯与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PEN/
    PET)或对萘二甲酸二乙酯(PEN)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可热封性的彩虹膜,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高、低折射率层的厚度为0.05-0.4μm之间,而热封层的厚度为0.2
    -50μm。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可热封性的彩虹膜,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高、低折射率层交互堆叠积层至少为20层。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可热封性的彩虹膜,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热封层是由共挤压、涂布或贴合方式附着于该积层薄膜表面。

    说明书

    具可热封性的彩虹膜及其制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为制造一种具两种不同塑胶材质共挤压而形成一积层薄
    膜,并将此积层薄膜外层设有一热封层,使该彩虹膜具可热封性,及其
    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所谓具有彩虹光彩的积层薄膜,主要是由两种透明但具大小不同折
    射率的塑胶材质,以适当的厚度两两交错平行堆叠而成,相邻的两层材
    质互为不同,积层薄膜的堆叠层数至少为10层以上,但一般应用均在70
    层以上,而组成积层的各层厚度通常介于0.03-0.5μm之间的范围,
    最常见的厚度为0.05-0.4μm之间的范围。此外,由先前的专利文献
    得知为求达到较佳的彩虹光彩的炫目效果,意即由积层薄膜所反射的彩
    虹般的颜色强度较强,进而导致积层薄膜散发出多采多姿的较佳成效,
    主要影响因素除了有:(1)组成积层薄膜的层数;(2)各层材质的光学厚
    度比;和(3)各层的厚度平坦度;尚有一重要因素,亦即是积层薄膜所选
    用的塑胶材质的折射率的差异,如差异愈大效果愈好,但因为一般塑胶
    材质的折射率多介于1.3-1.6之间,所以,一般所选用的塑胶材质的
    折射率差异为0.03,较常用者为0.06。另外,考虑到实用性的因素,
    一般常选用的塑胶材质的折射率皆介于1.5-1.6之间。

    至于积层薄膜的制法,从美国第3,565,985号专利案和第3,773,
    882号专利案可知,借由使用二部以上单(双)螺杆压出机和平铸模头的机
    器设备,另外再加上运用模头入料分流装置,可制作出平坦度的不同材
    料交互堆叠而成的极薄积层薄膜,而且可借由更换模头入料分流装置
    (feed block)改变积层薄膜的层数以及各层的厚度分布等。

    另美国第5,089,318号专利案揭露出利用一种以聚对苯二酸二丁
    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PET),聚碳酸酯(PC)等热可塑性取酯类
    材质为硬结构段(hard segment)和取乙醚乙二醇(PEG)、硅胶(Silicone)、
    橡胶(rubber)等软结构段(son segment)所组成的共聚物当作为积层薄膜
    的材质,而这种应用方式可明显改善层间粘合性和耐溶剂性的间题。

    美国第6,475,608号专利案更进一步揭露出使用萘环衍生物的聚
    酯类共聚物,例如萘二甲酸二丁酯共聚物为积层薄膜的材质,可得到较
    佳的耐热性、耐溶剂性,较佳的伸张强度,抗UV性以及增强层间粘合强
    度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可热封性的彩虹膜的制法,其是将一
    高折射率层和一低折射率层的热可塑性塑胶,利用共挤压铸膜技术,使
    该高、低折射率层交互堆叠积层形成一多层结构,另将此积层薄膜的最
    外层的一面或双面设有一热封层,并借由控制退火温度,使其具备收缩
    能力,而形成具有热封功能的彩虹膜成品。

    本发明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可热封性的彩虹膜,其是将一高折射
    率层和一低折射率层的热可塑性塑胶,以共挤压方式形成交互堆叠积层
    形成一多层结构,将此积层薄膜的最外层的一面或双面设有一热封层而
    成。其中,该热封层是为一种熔点或软化点较积层薄膜材料为低10℃以
    上的热可塑性树脂,其可由共挤压、涂布或贴合方式附着于该积层薄膜
    表面。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可热封性的
    彩虹膜的制法,其是将一高折射率层和一低折射率层的热可塑性塑胶,
    利用共挤压铸膜技术,使该高、低折射率层交互堆叠积层形成一多层结
    构,另将此积层薄膜的最外层的一面或双面设有一热封层,而形成具有
    热封功能的彩虹膜成品。

    所述的制法,其中该高折射率层材料与低折射率层材料的折射率差
    为0.03。

    所述的制法,其中该高折射率层材料与低折射率层材料为聚对苯二
    甲二丁酯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BT/PMMA)、聚对萘二甲酸二乙酯与聚对
    苯二甲酸二乙酯(PEN/PET)或对萘二甲酸二乙酯(PEN)与聚甲基丙烯酸甲
    酯(PMMA)。

    所述的制法,其中该高、低折射率层的厚度为0.05-0.4μm之间,
    而热封层的厚度为0.2-50μm。

    所述的制法,其中该热封层材料为一种熔点或软化点较积层薄膜材
    料为低10℃以上的热可塑性树脂。

    所述的制法,其中该热封层为聚对萘二甲酸二乙酯及聚对苯二甲酸
    二乙酯的共聚物、PE、PP或EVA等。

    所述的制法,其中该高、低折射率层及热封层材料于进入压出机前,
    先进行烘干,使其水份降至50ppm以下。

    所述的制法,其中该高、低折射率层交互堆叠积层至少为20层。

    所述的制法,其中该热封层是由共挤压、涂布或贴合方式附着于该
    积层薄膜表面。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可热封性的彩虹膜,其是将一高折射率层和一
    低折射率层的热可塑性塑胶,以共挤压方式形成交互堆叠积层形成一多
    层结构,将此积层薄膜的最外层的一面或双面设有一热封层而成。

    所述的具可热封性的彩虹膜,其中该高折射率层材料与低折射率层
    材料的折射率差为0.03。

    所述的具可热封性的彩虹膜,其中该高折射率层材料与低折射率层
    材料为聚对苯二甲二丁酯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BT/PMMA)、聚对萘二甲
    酸二乙酯与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PEN/PET)或对萘二甲酸二乙酯(PEN)与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所述的具可热封性的彩虹膜,其中该高、低折射率层的厚度为
    0.05-0.4μm之间,而热封层的厚度为0.2-50μm。

    所述的具可热封性的彩虹膜,其中该高、低折射率层交互堆叠积层
    至少为20层。

    所述的具可热封性的彩虹膜,其中该热封层是由共挤压、涂布或贴
    合方式附着于该积层薄膜表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彩虹膜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基本上,本发明的具可热封性的彩虹膜1的断面图,
    其是利用共挤寸甲铸膜的技术将两种大小(或高低)不同折射率的热可塑
    性塑胶,诸如折射率差为0.03以上的高折射率层11与低折射率层12,
    例如聚对苯二甲二丁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BT/PMMA),或者聚对萘二
    甲酸二乙酯/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PEN/PET)等交互堆叠积层至少20层
    以上,其中各层厚度控制于0.05-0.4μm之间,而且此积层薄膜的最
    外层的一面或双面设有一热封层13,例如聚对萘二甲酸二乙酯/聚对苯
    二甲酸二乙酯的共聚物为材料,且其厚度为0.2-50μm,该附着热封层
    13的积层薄膜可经延伸或不延伸工序,并控制退火温度,使其具备少许
    的收缩能力,经上述处理后此积层薄膜,即为具有热封功能的彩虹膜
    (iridescent film)成品。

    此外,以前述的公知技术先行制备包含高折射率层11与低折射率层
    12的积层薄膜(彩虹膜),然后再以低热可封性塑胶材料涂布于该积层薄
    膜的一面或双面,以形成热封层13,且其厚度为0.2-50μm。

    再者,以前述的公知技术先行制备包含高折射率层11与低折射率层
    12的积层薄膜(彩虹膜),然后再以热可封性塑胶材料,例如PE、PP或EVA
    等贴合于该积层薄膜的一面或双面,以形成热封层13,且其厚度为0.2-50
    μm。

    实施例一

    将聚对苯二甲酸二丁酯(PBT)的热可塑性聚酯以及取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等形成彩虹光彩效果的材质,与最外层材料(热封层)聚对萘二甲
    酸二乙酯与取对苯二甲酸二乙酯(重量1∶1混合)分别经由三支不同压出
    机的熔融后,进入装设有入料分流器的共挤压平铸模头,其中聚对苯二
    甲酸二丁酯(PBT)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分为121层,而最外层为聚对萘二
    甲酸二乙酯及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共聚物为1.0μm。以上所有聚酯材料
    在进入压出机前,需先经烘烤箱烘干后,使
    水份降至50ppm以下方能使用,随后将成形后的积层薄膜经190℃的延
    伸,例如纵向3倍及横向4倍延伸(亦可不经延伸程序,同时保有热封特
    性)。随后,再行控制适当的退火温度,使得此积层薄膜具少许的收缩能
    力,据以,形成厚度为20μm的热可封性的彩虹膜。其中,该彩虹膜双
    面具有热封能力。

    将前述所得的积层薄膜以110℃热封后,可得具有20N/15mm热封强
    度,如此应可足以应付一般包装应用的需要。

    实施例二

    将聚萘二甲酸二乙酯(PEN)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两种折射率差
    超过0.03的材料,与热封层材料的聚酯共聚物(copolyester)经由与实
    施例一相同的挤压制膜与延伸工序,据以形成总厚度为21μm的热可封
    性的彩虹膜。该热封层厚度两面各1.5μm。

    实施例三

    将聚对苯二甲酸二丁酯(PBT)的热可塑性聚酯以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经由两支不同压出机的熔融后,进入装设有入料分流器的共挤压
    平铸模头,经铸膜程序,制成具有121层的积层薄膜(彩虹膜),其总厚
    度为17μm。再将此积层薄膜双面经由涂布热封层材料的聚酯共聚物(如
    SunkyongKoreaES900)1.5μm,即制成具可热封性的彩虹膜。

    实施例四

    将实施例三制成的厚度为17μm的积层薄膜(彩虹膜),其双面以干
    式贴合法各贴合20μm的PE膜,形成总厚度为约59μm的可热封性的彩
    虹膜。

    所以,经由本发明的实施,该具可热封性的彩虹膜,主要是为改善
    先前的彩虹膜产品皆无法达到实用化的可热封性,以致已有的彩虹膜应
    用于产品包装时,皆无法具有良好的热封强度,或者必需辅助其他粘性
    材料如胶水、浆糊以及胶带方能完成包装贴合,以克服已有彩虹膜在使
    用上的不便。

    本发明所揭示者,乃较佳实施例的一种,举凡局部的变更或修饰而
    源于本案的技术思想而为熟习该项技艺的人所易于推知者,俱不脱离本
    案的专利权范畴。

    关 键  词:
    具可热封性 彩虹 及其 制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具可热封性的彩虹膜及其制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21087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