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9

综杆控制机构.pdf

  • 上传人:111****11
  • 文档编号:208972
  • 上传时间:2018-02-02
  • 格式:PDF
  • 页数:29
  • 大小:1.02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6110360.4

    申请日:

    1996.05.08

    公开号:

    CN1164586A

    公开日:

    1997.11.1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1.9.5|||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D03C1/00

    主分类号:

    D03C1/00

    申请人:

    邦纳斯机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J·B·D·拉什

    地址:

    英国英格兰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林长安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综杆控制机构包括至少一根在的第一和第二往复运动极限位置之间进行运动的伸长综杆;一综杆移动装置,它沿着平行于综杆纵轴的通道进行连续的往复运动;综杆受一偏压,通常停留在往复运动的第一极限位置;综杆和移动装置包括配合锁定装置,当移动装置沿所说通道朝着往复运动的第二极限限方向相对综杆运动时,配合锁定装置自动接合,当移动装置沿着所说通道按相反方向相对综杆运动时,该配合锁定装置自动脱离;以及当综杆停留在所说往复运动的第一极限位置时,综杆选择控制装置用于选择性地脱离配合锁定装置,当启动时,所说的综杆选择控制装置使配合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综杆控制机构,包括至少一根在第一和第二极限位置 之间作纵向往复运动的伸长综杆; 一个沿平行于综杆纵轴的通道作连续往复运动的综杆移动装 置; 通常被偏压停留在往复运动的第一极限位置的综杆; 综杆和移动装置包括配合锁定装置,当移动装置沿所说通道 第二往复运动极限位置方向相对综杆运动时,配合锁定装置自动接 合,当移动装置沿着所说通道按相反方向相对综杆运动时,该配合 锁定装置自动脱离;以及 当综杆停留在所说第一往复运动极限位置时,综杆选择控制装 置用于选择性地脱离配合锁定装置,当推动时,所说的综杆选择控 制装置使配合锁定装置活动,以便使移动装置将综杆移向所说的第 二往复运动极限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综杆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当综杆位于 其所说的第一往复运动极限位置时,综杆选择控制装置包括与综杆 相邻设置的防护罩,设置该防护罩是为了当移动装置和与其接合的 综杆接近所述的第一往复运动极限位置时,脱离配合锁定装置,在 此之后,防护罩用于隔离配合锁定装置,从而防止所说的自动接合
    3: 根据权利要求2的综杆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综杆选择 装置还包括综杆位移装置,用于使综杆从所说的第一往复运动极限 位置部分地移向所说的第二往复运动极限位置,以便将综杆移动到 中间位置,由此发生配合锁定装置的自动接合。
    4: 根据权利要求3的综杆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位移装置 和综杆控制装置同步设置,从而使配合锁定装置运动进入接合位置 同时,综杆被位移装置提升,到达所说的中间位置。
    5: 根据权利要求3的综杆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综杆位移 装置和综杆运动装置同步设置,这样,在与配合锁定装置接合以前 使综杆移至并保持在所说的中间位置。
    6: 根据任意一项前述权利要求的综杆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说的选择性操作的锁定装置位于综杆往复运动的通道上,当 综杆从所说的第二极限位置移向往复运动第一极限位置时,处于推 动位置上的选择性操作锁定装置用于中止综杆的运动,从而引起综 杆被选择操作的锁定装置压住,与此同时,自动地与运动装置分离
    7: 根据权利要求6的综杆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说的位 移装置包括选择操作锁定装置,它可以沿着与综杆纵轴平行的通道 往复移动,当综杆停留在其往复运动的第一极限位置时,在与选择 操作锁定装置相邻的位置上,选择操作的锁定装置与设置在综杆上 的位移锁定机构协同操作。
    8: 根据权利要求7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选择地操作锁定 装置被驱动地连接到综杆运动装置上以便引起所说的往复运动。
    9: 根据权利要求6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位移装置包括第 二综杆运动装置,该装置使综杆连续地从其第一极限位置位置向所 说的中间位置作往复运动,选择性操作锁定装置被固定安装,并且 当综杆停留在所说的中间位置时,在选择性操作锁定装置相邻的位 置上与设置在综杆上的位移锁定装置协同作用,当启动时,选择性 操作锁定装置使综杆停止在所说的中间位置,从而使协同作用的锁 定装置自动接合,将综杆移动至所说的往复运动的第二极限位置。
    10: 根据权利要求9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二综杆运动装 置包括凸轮装置,它可操作所有的综杆,从而将所有的综杆和谐地 移动至所说的中间位置。

    说明书


    综杆控制机构

        本发明涉及综控制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综杆控制机构,包括至少一根可在第一和第二极限位置之间进行往复运动的伸长综杆;

        一个综杆移动装置,它沿着平行于综杆纵轴的通道进行连续的往复运动;

        综杆受一偏压作用,通常停留在往复运动的第一极限位置;

        综杆和移动装置包括配合锁定装置,当移动装置沿所说通道朝着往复运动的第二极限位置方向相对综杆运动时,配合锁定装置自动接合,当移动装置沿着所说通道按相反方向相对综杆运动时,该配合锁定装置自动脱离;以及

        当综停留在所说往复运动的第一极限位置时,综杆选择控制装置可选择性地隔离配合锁定装置,当推动时,所说的综杆选择控制装置使配合锁定装置活动,以便使移动装置将综杆移向所说的第二往复运动极限位置。

        较好的是,当综杆位于其所说的第一往复运动极限位置时,综杆选择控制装置包括与综杆相邻设置的防护罩,设置防护罩,以便当运动装置和与其接合的综杆接近所述的第一往复运动极限位置时,脱离配合锁定装置,随后,防护罩用于隔离配合锁定装置,从而防止所说的自动接合。

        较好的是,综杆选择控制装置还包括综杆位移装置,用于使综杆从所说地第一往复运动极限位置部分地移向所说的第二往复运动极限位置,以便将综杆移动到中间位置,在此,就能发生配合锁定装置的自动接合。

        位移装置和综杆控制装置可以同步,这样,配合锁定装置运动进入接合装置,同时,综杆被位移位置提起,到达所说的中间位置。另外,综杆位移装置和综杆运动装置可以同步,这样,在与配合锁定装置接合以前,使综杆移至并保持在所说的中间位置。

        较好的是,综杆运动装置包括一对刀,这对刀在综杆相对两侧沿线性通道位相相差180°往复运动。

        较好的是,选择性操作的锁定装置沿综杆往复运动的通道设置当综杆从所说的第二极限位置移向往复运动第一极限位置时,处于推动位置上的选择性操作锁定装置可以中止综杆的运动,从而引起综杆被选择操作的锁定装置压住,与此同时,自动地与运动装置分离。

        位移装置可以包括所说的选择操作锁定装置,沿着与综杆纵轴平行的通道可移动地安置所说的锁定装置,以便进行往复运动,当综杆停留在其第一往复运动极限位置时,在与选择操作锁定装置相邻的位置上,选择操作的锁定装置与设置在综杆上的位移锁定机构协同操作。

        选择操作的锁定装置的往复运动可以通过凸轮驱动装置或综杆移动装置获得。

        另外,位移装置可以包括第二综杆运动装置,该装置使综杆连续地从其第一极限位置向所说的中间位置作往复运动,选择性操作锁定装置被固定安置,并且,当综杆停留在所说的中间位置时,在选择性操作锁定装置相邻的位置上与设置在综杆上的位移锁定装置协同作用,在启动时,选择性操作锁定装置使综杆停止在所说的中间位置,从而使协同作用的锁定装置自动接合,将综杆移动至所说往复运动的第二极限位置。

        较好的是,第二综杆移动装置包括凸轮装置,它可操作所有的综杆,从而将所有的综杆同步移动至所说的中间位置。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进行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综杆控制机构的示意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中当综杆处于其上极限位置HUL时的详细侧视图;

        图2a是图2所示第一个实施例下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3是图2的类似视图,表示综杆处于其下极限位置HLL时第一个实施例上部分的视图;

        图4是图2和图3所示的机构局部放大视图;

        图5a和图5b是表示另一种锁定装置的综杆放大的局部视图;

        图6是表示在第一个实施例中的综杆移动装置和综杆位移装置之间相对运动的曲线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示意侧视图;

        图8是表示第二个实施例中在综杆移动装置和综杆位移位置之间相对运动的曲线图。

        图9是第二个实施例的综杆控制机构更详细的侧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的示意侧视图。

        首先参考图1,其中示意性地表示了综杆控制机构10,它包括多个伸长综杆即钩11(在图1中只示出一个),每根综杆在往复运动的下极限位置HLL和上极限位置HUL之间可以作纵向运动。每根综杆11都是刚性的,而且在其下端通过综丝14与综杆眼12相连。综杆眼12通过综丝16和弹簧17依次与机构15的支架相连。

        综杆11包括止动结构20,通过与在机构支架上形成的静态止动块22接合,限制综杆11的向下运动。

        因此,在所示位置上,借助弹簧17使综杆11受一偏压,与止动块2 2连接,从而使其保持在往复运动的下极限位置HLL上。通常,选择该位置与综杆眼12的下脱落位置相对应。

        主杆移动装置30用于使综杆11分别在其上下极限位置HUL和HLL之间进行往复运动。

        较好的是,综杆运动装置30含有一对刀31、32,它们沿着与综杆11的纵轴平行的线性通道往复运动。刀31和32位于综杆11的二侧,在往复运动的上极限位置KUL和下极限位置KLL之间连续往复运动;刀31、32以相位相差180°往复运动。

        刀31、32各自带有锁定装置34,它们与在综杆11上形成的锁定装置35协同作用。

        因此,在刀31、32往复运动期间,当综杆保持静态时,协同作用的锁定装置34、35沿综杆11的纵向彼此做相对运动。协同作用的锁定装置34、35按如下方式设置;当锁定装置34沿朝着上极限位置HUL的方向相对棕杆11运动时,它们自动地与锁定装置35接合,从而由刀31或32支撑综杆11,在刀上装有接合的锁定34。

        协同作用的锁定装置34、35也可以按以下方式形成:当锁定装置34朝向下极限位置HLL的方向相对综杆11运动时,它们或者自动与锁定装置35脱离(如果配合锁定装置34、35被接合),或从锁定装置35旁通过,而没有接合。

        锁定装置34、35也按如下方式协同配合,当一把刀子上的锁定装置34与锁定装置35接合时,另把刀子上的锁定装置34就脱离与锁定装置35的接合。这种特征就防止综杆11在由一把刀子朝其KLL位置运行而向下运动时被接合,并且当两把刀子彼此通过时,防止综杆11被送至朝向其KUL位置传送的另一把上升的刀子。

        锁定脱离装置40被设置在相邻于下极限位置KLL的刀子31、3往复运动之通道的下部区域内,并且被固定住,以便在综杆11和各自的刀子31、32之间延伸。

        锁定脱离装置40具有两种作用,其一是当刀子31或32二者之一带动综杆11到达下极限位置KLL时,自动分开已经接合的配合锁定装置34、35。当分开时,在弹性17的拉力作用下;综杆11向其下极限位置HLL运动,同时,刀子31或32朝向其下极限位置KLL方向运动

        当综杆11处在其下极限位置KLL时,锁定装置35位于锁定脱离装置40之内,同时,在该位置上,使锁定装置不受31或32上的锁定装置34的影响。这就确定了锁定脱离装置40的第二个作用,即使锁定装置34和35相互隔离或使之相互防护,这样就能使综杆11保持在其下极限位置KLL上。

        这样,在选择综杆11朝向其上极限位置HLL上升以前,所有的综杆11一直保留在其下极限位置HLL上。

        被选的综杆11向其上极限位置HUL运动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用FS示意说明)包括使被选的综杆11从其下极限位置HLL方向运动,以便使锁定装置35移出锁定脱离装置40,到达中间位置,在此,锁定装置35能够与锁定装置34协同配合。

        第二阶段(用SS示意说明)包括使协同配合锁定装置34、35自动彼此接合,相联刀子的31或32随后带动综杆11到达其上极限位置HUL。

        在图1至图4的实施例中,在第一阶段FS期间,通过综杆位移装置50获得选择综杆11的运动,综杆位移装置50沿着平行于综杆11的纵轴的线性通道在上极限位置SUL和下极限位置SLL之间作连续往复运动。

        综杆位移装置50包括可选择地进行动作的锁定装置51,它与在综杆11上形成的位移装置52协同配合。

        锁定装置51通常处于非锁定状态,此时,在锁定装置51和52之间没有接合,因此,在选择综杆11被提升之前,它通常处于下极限位置HLL。

        极限位置SUL和SLL之间的往复运动通道按以下方式设置,当综杆11位于其下极限位置HLL时,与极限位置SLL相邻的往复运动通道的下部区域低于锁定装置52。

        当锁定装置51推动至锁定状态时,在综杆位移装置50的控制下锁定装置51和52协同配合,彼此接合,以便使选择综杆11从其下极限位置HLL朝向上极限位置DUL提升(与所说的中间位置相对应)。

        综杆位移装置50往复运动的频率被选定为每把刀31、32往复运动频率的2倍,并且二者同步,这样,综杆位移装置51就沿朝向HU位置提升,同时,每把刀子31或32从其下极限位置KLL向上提升,以便升高选择综杆11,并使其锁定装置35从护板40中移出,以便能在锁定装置34、35之间进行自动接合。这种同步运动应该能使锁定装置34、35接合,同时综杆11沿着朝向极限位置DUL方向运动,从而减少接合振动。另外,同步运动应该按如下方式进行,综杆11移向中间位置(与极限位置DUL相对应),并在锁定装置34、35之间接合之前保持在此不动。

        同步运动也可以按以下方式设计,在刀子31或32带动综杆11移至其上极限位置HUL期间,综杆位移装置50返回并最好停止在其下极限位置SLL,以备进行上脱落选择。然而,理想的情况应是,一旦当刀子31或32使综杆11接合提升至上脱落位置时,  极限位置SULSLL之间综杆位移装置50的位置对于上脱落选择来讲就不是决定性的了。

        上脱落选择较好的是用与形成在综杆11之上的脱落锁定装置56协同配合的同一锁定装置51获得。

        脱落锁定装置56被固定在综杆11上,以便当综杆11位于其上极限位置HUL时,脱落锁定装置56位于锁定装置51的上方。

        因此,如果锁定装置51被推动至其锁定状态,当综杆11从其上极限位置HUL下落时,协同配合锁定装置51和56便会内联,并会阻止综杆11进一步向下移动。

        刀子31或32被允许继续向下运动,因为只要综杆11的运动被锁定装置51、56之间的锁定阻止,配合锁定装置34、35便会自动脱离。

        综杆11保持在其上脱落位置,由配合锁定装置51、56压住,直到下一刀子31或32上升为止。当下一刀子上升时,其锁定装置34与锁定装置35配合,以便产生综杆11的自动接合,并使之从其上脱落位置US朝向其上极限位置HUL上升。

        综杆11的这种运动引起配合锁定装置51和56的脱离。所以,如果锁定装置51不被再次推至其锁定状态,综杆11就会由刀子带至其下极限位置HLL。

        锁定装置51、56和/或锁定装置51和52相配合,最好能产生预选择动作,即在位于锁定装置51和52或56之间锁定接合之前,按所需的预定时间将锁定装置51推至其被锁定状态。例如,在综钩11升至其上极限位置HLL的同时和在各自锁定装置52或56通过锁定装置51之前,可以将锁定装置51推动至其锁定状态。配合锁定装置51、52和56按以下方式设置,当综钩11朝着上极限位置HUL方向运动时锁定装置52、56通过被推动的锁定装置51而没有产生锁定接合,但是,在综钩11朝着下极限位置HLL运动期间,当锁定装置52、56到达锁定装置51时,则锁定装置52、56会锁定地接合被推动地的锁定装置51。

        预选择提供较长的时间以便使锁定装置从其非锁定状态移向其锁定状态,所以,当锁定装置51采用电磁体作为其推动力时,就可以用较低且少量的电磁能。

        图5表示刀子31、32和综杆位移装置50之间的合适的同步运动。在图5中,刀子31的往复运动用完成31′表示,刀子32的往复运动用虚线32′表示。这两种运动都为正弦波形,且其运动位相相差180°。

        综杆位移装置50的运动用线50′表示,运动包括被波谷管151分隔开的诸多波峰150。

        运动51′的皮长为运动31′和32′波长的一半,并按以下方式确定相位,每一波峰150的峰顶稍微滞后于连续波谷131、132的基线如线RL所示)。选定该滞后量时要确保在刀子31或32从其下极限位置KLL上升时使选择综杆11朝向其中间位置(相当于波峰150)提升从而确保锁定装置34、35之间的接合。

        当综杆11位于其下极限位置HLL时,锁定装置51位于锁定装置52下面的距离用运动50′上点A和B之间的间距SL表示。

        所以,在位移装置50升至点B以后,由于此时锁定装置51已经升至配合锁定装置52以上,就可以推动锁定装置51,在它再次下降以前不能与其进行锁定接合,这种情况如点B′所示。

        只要位移装置50已经被降至点B′以下,此时,锁定装置51就会被固定在锁定装置52之下,这样,随后的锁定装置51提升便会引起相联综钩11的上升。

        这样就使锁定装置51被推至点B和D波相之间的某一点上,选择的钩11的上升就会产生,D为与B相对应的相同点,只是在下一接连波形上。

        一旦当锁定装置34、35发生接合,综杆11就由刀31或32支撑,这用运动曲线31上的点F表示。

        在锁定装置51和56之间发生锁定用以使综杆11保持在上脱落位置的点用点G表示。

        所以,在F点以后,可以使锁定装置51失去作用,到达其非锁定状态,然后再在到达G点以前的适当时间将锁定装置51推至其锁定状态,或者,改变方式,可以使锁定装置51继续被推动在位于点F和之间的其锁定状态中。

        在G点之后,如果综杆11不被保留在上脱落位置上等待下一次选择机会,锁定装置51就会失去作用而处于其非锁定状态。

        如果综杆11被保留在上脱落位置以备下次选择机会,则锁定装置51就可维持作用,这样,当综杆11下次由刀子32提升至其上极限位置HUL时,锁定装置51就能将综钩11保持在上脱落位置上。

        另外,可以使锁定装置51失去作用,接着,在刀子32将综杆11从其上极限位置HUL降至点G′之前,在曲线32′上任何所需的点上推动锁定装置51。

        另一实施例100表示于图7,其中,与图1中装置相对应的部件用相同的参考序号表示。

        实施例100与实施例10的区别在于,锁定装置51不限定综杆位移装置50,即锁定装置51保持静止,根本不在极限位置SUL和SLL之间进行往复运动。而综杆位移装置50由止销22限定,该止动销22被设置成连续往复运动,以便使综杆11在其位置HLL和DUL之间进行连续运动。

        在实施例100中,当综杆11位于其下位HLL时,使锁定装置52定位在锁定装置51下面,而当综杆11位于位置DUL处,具有足够间距以使锁定装置51和52之间产生锁定接合。

        如果综杆11被选择以便提升到上脱落位置,同锁定装置51被动到其锁定状态,并将综杆11保持在其中间位置IP,用以与刀子3或32接合。

        在实施例100中,使所有综杆11在位置HLL和DUL之间同时并连续地进行往复运动,以便于选择。由于锁定装置51不进行往复运动这就避免由于往复运动而引起的振动,从而有助于用较低能电磁体进行可靠的选择。

        图8表示实施例100中刀子31、32和综杆位移装置50之间合适的同步运动。图8中所示的运动其不同点在于波峰150由平直曲线部分组成,而波谷为尖形状。

        在上述的实施例10,100中设置一单个锁定装置56用于形成上开口位置。

        应当明白,在锁定装置56与52之间内沿综杆11以一定间隔设置有类似于锁定装置56的几个开口锁定装置,通过驱动锁定装置51的获得不同的上开口位置,同时,综杆11从其上极限位置HUL下降,以接合所需的锁定装置56,作为一种变化形式,可以减少刀子31,32的行程以便降下极限位置KUL和HUL的位置以与选定的锁定装置56相对应操作。

        现参见图2-4描述实施例10中的一综杆控制机构的较好的详细结构。

        在图2-4的实施例中,设置有一排综杆11,综杆11并排设置,且在刀子31、32之间留有一定间隔。每根综杆11沿其长度方向具有恒定的外形尺寸,即具有恒定的宽度和厚度,较好的是具有带′U′形通道截面的第一伸长体部分60和"工"形横截面的第二伸长体部分60和61之间的过渡部62被设置在最靠下的上脱落锁定装置56的下面。

        壁厚最好约为1mm,外宽度和深度最好分别约为6mm和3mm%。

        这样,伸长体部分便具有深度为2mm、宽为4mm的通道;体部6具有两个设置在中间筋63各侧的通道,该通道宽4mm、深度为1mm。

        U形伸长体部分60能够使锁定装置56具有一个最大深度为2m的底部锁定肩角56′。

        但是,可以想象,综杆11也可以在其整个长度方向上具有恒定的"I"横截面,并且锁定装置52和56可以由综杆上带有的孔限定。

        用于每把刀子32、32的锁定装置34最好呈弹性舌头65形状,其一端固定在刀子上,并具有被偏压着与筋63进行滑动连接的端头。沿每把刀子31、32长度方向设有一排并排舌片65,这样,两个相对的舌片65被设置成用于与每根综杆11相配合。

        舌片端头66宽度不超过4mm,这样,端头66能够在综杆部分61的对面通道内滑动,并靠通道侧壁导向。

        第二伸长部分61的纵向长度最好超过极限位置KUL和KLL之间的刀子与极限位置HUL和HLL之间的综杆11之合计的往复位移量,这样,舌片66连续地在对面通道内滑动,而与刀子31、32或综杆11的位移无关,锁定装置35较好的是包括一槽35,它通过筋13,端头66被偏压进入槽中。

        舌片头66具有一肩部,它与槽35的上缘相接合,这样,便可带动综杆11。

        舌片头66具有一倾斜的导向面70,当舌片头66朝极限位置KL方向相对于综杆11运动时,该导向面70进入槽35中,并且,当端头6朝所述方向相对于综杆11连续地运动时,导向面70与槽的下缘相配合,以便将端头66推出槽35。

        在槽35中接合时的端头66最好能伸出筋63足够的距离,以便由位于综杆11的相对侧上的舌片头66覆盖住槽的上缘。

        所以,在任意时刻仅一个舌片头66能接合槽35的上缘。

        锁定装置34、35的另一种形式是它包括可移动地安装在综杆11上的偏转锁定件235(参见图5a、5b)。锁定件235含有基本为三角形截面的体部236,其顶部枢轴式地与综杆11相连。体部236停留在形成于综杆11中的窗口或孔238内,因此,它能够绕着枢轴式的接点运动侧综杆11的这侧或另一侧。

        体部236具有一下侧缘239,它形成锁定缘,以便与在刀子31、32上形成的锁定件240相配合。虽然锁定件235是可移动的,锁定件240最好是可偏转的,并且被弹性偏压,以便与综杆11相接触,其目的在于由锁定脱离装置40脱离锁定。锁定件235的下侧最好凹进,这样,与锁定件240的锁定接合可使锁定件235绕其枢轴向外摆动至锁定位置。锁定件240的这种运动引起综杆11相对一侧上的锁定缘239缩进窗口238内,从而防止其与位于那一侧上锁定件240′的接合(参见图5b)。

        当锁定件240不接合时,锁定件235停留在中间位置上,以便由综杆11的任意一侧进行锁定接合。锁定件235可以靠重力和/或弹性装置被偏压进入其中间位置。

        在图5a中,综杆处于被提升的位置上,以便于锁定件240和23之间的接合。当综杆11处于其下部位置HLL时,锁定件235停靠在锁定脱离装置40的上缘149上(如图5a中虚线所示)3上缘149比缘23宽,所以在此位置时,下缘239受到保护,而不能与锁定件240接合。

        锁定脱离装置40最好含有一对伸长体141、142,将之紧固在机架上。伸长体141、142并排设置,并被间隔开,以便限定用于滑动地接受伸长体部分61的中央筋的间距。伸长体141、142也包括相对凹槽,用以滑动地接受伸长体部分61的侧壁。

        所以,锁定脱离装置40用于滑动地导向一排综杆中每根综杆1的纵向运动。

        伸长体141,142分别包括一个锁定偏离件143,在其长度方向一斜面144。使用中当每把刀到达其下极限位置KLL时,位于每个舌片66上的倾斜面70接合表面144,稍后与每根综杆11偏离开。  所示的伸长体141、142包括辅助的锁定偏离件143a,用以与邻排综杆(未示出)相配合,为了适应舌片66在倾斜表面144、144a上的传送,特设置一通道145。

        综杆位移装置50包括一伸长锁定支撑体151,它被滑动地安装在机构架上,用于沿平行于一排综杆中,每根综杆纵轴的方向作垂直运动。

        在支撑体151沿着成排综杆11伸出,并带动用于成排的每根综杆的锁定装置51。支撑体151的每一端被都被连接到往复驱动装置160(仅示意一个)上,用以引起支撑体151的垂直往复位移。

        每个驱动装置160包括支撑体截体161,它被可滑动地安装在一对导向柱162上。导向柱162被安装在支撑件164中,支撑件固定在机架上。

        一凸轮166被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件164上,并与安装在载体161上的凸轮从动轮167配合。载体161靠弹簧168被偏压向支撑件164,这样,凸轮166转动便引起载体161往复运动。

        凸轮166与刀子31、32同步受到驱动,以便获得用于引起如前所述选择综杆11之第一阶段位移所需的时间。

        每一锁定装置51最好包括一个可弹性弯曲的舌片156,它具有一个用于或与位移锁定装置52或与脱落锁定装置56接合的端头157。

        端头157带有用于与锁定装置52、56接合的肩部158,并具有一导向倾斜表面159。

        较好的是端头15包括一个能与螺旋管171和配合的永磁体17通过连接件(未示出)将螺旋管171固定地安装在支撑体151上。螺旋管171最好为一空心螺旋管,即螺旋管根本不含有铁磁芯,但可以含有一顺成抗磁性材料的芯子。然而,也可以使用带有铁磁芯子的螺旋管。启动螺旋管171对永磁体170产生排斥力,从而引起端头157愉速移动至锁定位置。通过使螺旋管失去作用并依靠舌片15的弹力和/或使螺旋管171的极性反转,便可以获得端头157的回动以便吸住永磁体。最好是转换极性,因为可使螺旋管连续运行,从而减少热冲击。

        所以,或者通过接通和关掉螺旋管或者通过连续地移动螺旋管和控制其极性,便可以使锁定装置56在锁定和非锁定状态之间进行转换。

        现参考图9说明第二个实施例100的综杆控制机构的优选的详细结构。

        在图9中,与图2-4中相对应的部件用相同的序号表示。

        如同实施例10,锁定装置51被成排设置安装在伸长支撑体(未示出)上,但是,伸长支撑体的二端分别被安装在一对静止的支撑块250中,支撑块250位于伸长支撑体的每一端,并被紧固在机架(未示出)上。

        驱动装置260位于伸长支撑体的每一端,用于提升和降落综杆11。

        该驱动装置260包括一伸长支撑体261,它靠往复支撑块262(仅示出一种)来支撑其每一端,每一支撑块262在往复运动期间靠导向杆267志向,导向杆267一端在支架268中滑动,另一端在支撑块25中滑动。每一支撑块262都带有凸轮从动轮290,它与安装在支架292上作连续转动的凸轮291相配合。

        支撑块262受弹簧293偏压,所以,凸轮从动轮290保持与凸轮291相接触。支撑块261带有贯穿全身的导询,每根综杆11沿其导向滑动地穿过。每根综杆11的止动件20停靠在伸长支撑体261的上侧这样,支撑体261的往复运动引起所携带的综杆11作往复运动。

        图10示意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

        在图10中,采用了不同的设置结构,用以使锁定装置251运动,并引起选择综杆11的位移。在图10的实施例中,锁定装置251靠刀31、32移动。

        每根综杆11的锁定装置251包括一对反向臂253,它绕一支轴254作枢轴转动,这样,反向臂253的上部就能彼此移近或分离。反向臂253被安置成沿综杆11运动方向彼此独立运动。

        反向臂253的下端向下伸至低于上极限位置KUL的位置,这样,在每次刀子到达其极限位置KUL时,一支臂253与刀子接合,带动它上升。

        反向臂253的上部一般靠一对极性相反的对置永磁体257的磁力作用而被偏压离开。

        选择是通过启动电磁体258实现的,在启动电磁体258时,它使臂253极化,以便使其具有与永磁体257相反的极性。这就引起反向臂253的上部朝综杆11作枢轴转动,并与锁定装置52锁定。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当综杆11位于其HLL位置时,锁定脱离装置40为静态,并且使锁定装置34、35彼此遮盖。所以,为了在锁定装置34、35之间产生自动锁定,必须提升每根综杆11,这样,其锁定装置35便位于脱离装置40的外面,从而使其暴露在外,以便与锁定装置34进行锁定接合。

        应该想象,可以提供另一种实施例,其中,锁定脱离装置40可以以往复运动的形式被安装,以便其能在锁定益和开锁位置之间运动。在开锁位置中,脱离装置40按照实施例1-3中开锁和遮盖锁定装置34和35进行动作。

        但是,为了使选择的综杆移向其上极限位置HUL,与选择的综杆相连的脱离装置被移至其锁定位置,在此,它移至使与选择综杆1相连的锁定装置35被暴露在外的位置,用以与锁定装置34自动接合。

        采用这种布置结构,选择的综杆11不被移至中间位置IP,而是靠刀子31或32以一种连续运动方式从其下极限位置HLL移向其上极限位置HUL。

    关 键  词:
    控制 机构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综杆控制机构.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20897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