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一种流水式生态鱼池.pdf

  • 上传人:Y94****206
  • 文档编号:206084
  • 上传时间:2018-02-02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1.50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28569.8

    申请日:

    2014.08.27

    公开号:

    CN104145872A

    公开日:

    2014.11.1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A01K 63/00登记生效日:20151126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成立变更后权利人:潍坊新力蒙水产技术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61205 山东省潍坊市高新二路与健康街交叉口高新区生物科技园303室变更后权利人:261205 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健康东街以南高新二路以东研发中心420室|||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A01K 63/00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成立 于海瑞 何登菊 李守华 张峰 张立田变更后:成立 宫明霞 陈祥兰 王誉霖|||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K 63/00申请日:20140827|||公开

    IPC分类号:

    A01K63/00; A01G9/02

    主分类号:

    A01K63/00

    申请人:

    成立

    发明人:

    成立; 于海瑞; 何登菊; 李守华; 张峰; 张立田

    地址:

    261205 山东省潍坊市高新二路与健康街交叉口高新区生物科技园303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代理人:

    王秀芝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水式生态鱼池,包括鱼池;鱼池内分别套设有两排种植箱,两排种植箱交错设置鱼池的相对两侧,鱼池内种植箱以外的区域形成养鱼区;种植箱包括在鱼池底壁上竖向设置的箱侧壁,箱侧壁围成种植腔体,种植腔体内竖向设置有若干隔板,隔板和箱侧壁将种植腔体分隔为能透过养鱼区的水的渗水区、和不能透过养鱼区的水的种植区;与渗水区对应的箱侧壁的底端设有连通养鱼区和渗水区的渗水通道;鱼池的一端底部与鱼池的另一端之间通过循环管道连接,循环管道上设有循环水泵,循环管道上、循环管道的进口处、或者循环管道的出口处设有第一过滤装置。本发明,占地面积小、且能够在净化养鱼水体的同时,保证鱼池氧气,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流水式生态鱼池,包括鱼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鱼池内分别套设有两排种植箱,两排所述种植箱交错设置在所述鱼池的相对两侧,所述种植箱以外的鱼池内区域形成养鱼区;
    所述种植箱包括在所述鱼池底壁上竖向设置的箱侧壁,所述箱侧壁围成种植腔体,所述种植腔体内竖向设置有若干隔板,所述隔板和所述箱侧壁将所述种植腔体分隔为能透过所述养鱼区的水的渗水区、和不能透过所述养鱼区的水的种植区;
    与所述渗水区对应的所述箱侧壁的底端设有连通所述养鱼区和所述渗水区的渗水通道;
    所述鱼池的一端底部与所述鱼池的另一端之间通过循环管道连接,所述循环管道上设有循环水泵,所述循环管道上、或者所述循环管道的进口处、或者所述循环管道的出口处设有第一过滤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水式生态鱼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箱分别与相对两侧的鱼池侧壁紧贴设置,每个所述种植箱朝向所述相对两侧的鱼池侧壁的延伸长度,小于对应该种植箱处的所述相对两侧的鱼池侧壁之间的距离,且大于对应该种植箱处的所述相对两侧的鱼池侧壁之间的距离的一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水式生态鱼池,其特征在于:两排所述种植箱分别沿相对两侧的鱼池侧壁排列,所述种植箱分别与所述相对两侧的鱼池侧壁之间留有间隙,每排所述种植箱与所述相对两侧的鱼池侧壁中的一侧鱼池侧壁间设有隔水板,所述隔水板与所述种植箱朝向所述相对两侧的鱼池侧壁的延伸长度之和,小于对应该种植箱处的所述相对两侧的鱼池侧壁之间的距离,且大于对应该种植箱处的所述相对两侧的鱼池侧壁之间的距离的一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水式生态鱼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板的高度不低于所述箱侧壁的高度。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水式生态鱼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通道为在所述箱侧壁的底端开设的渗水口,所述渗水口处堵设有第二过滤装置。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水式生态鱼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鱼池的端部设有扩展口。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水式生态鱼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高度 低于所述箱侧壁的高度。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流水式生态鱼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鱼池底壁上对应所述种植箱处开设有上下贯通种植箱底部和鱼池底壁的透气孔。

    说明书

    一种流水式生态鱼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鱼和种植相结合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水式生态鱼池。
    背景技术
    种植花草及景观树木等植物和养殖观赏是人们的两大休闲娱乐方式。目前,人们通常采用花盆来种植花草、以及景观树木等植物;采用鱼池或者鱼缸来进行养鱼。花盆和鱼池或者鱼缸是独立设置的。其中,在花盆中种植花草及景观树木等植物需要时常施肥,以满足花草和景观树木等植物的生长需要。而在养鱼的过程中,鱼在鱼池或者鱼缸中会经常往水中排泄粪便,造成鱼池或者鱼缸中的水体污染、以及周围环境的污染。另外,为了满足鱼儿的洁净生长环境和呼吸氧气的需要,需要养鱼者经常给鱼池或者鱼池更换新鲜的水体、以及经常给鱼池或者鱼缸进行充氧,这些工作加大了养鱼者的劳动负担。再者,独立设置的花盆和鱼池或者鱼缸占地面积较大,不能适应于一些面积较小的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种植和养殖为一体双向互补的流水式生态鱼池,该流水式生态鱼池能够在净化养鱼水体的同时,保证鱼池氧气,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流水式生态鱼池,包括鱼池;
    所述鱼池内分别套设有两排种植箱,两排所述种植箱交错设置在所述鱼池的相对两侧,所述种植箱以外的鱼池内区域形成养鱼区;
    所述种植箱包括在所述鱼池底壁上竖向设置的箱侧壁,所述箱侧壁围成种植腔体,所述种植腔体内竖向设置有若干隔板,所述隔板和所述箱侧壁将所述种植腔体分隔为能透过所述养鱼区的水的渗水区、和不能透过所述养鱼区的水的种植区;
    与所述渗水区对应的所述箱侧壁的底端设有连通所述养鱼区和所述渗水区的渗水通道;
    所述鱼池的一端底部与所述鱼池的另一端之间通过循环管道连接,所述循 环管道上设有循环水泵,所述循环管道上、或者所述循环管道的进口处、或者所述循环管道的出口处设有第一过滤装置。
    优选的,所述种植箱分别与相对两侧的鱼池侧壁紧贴设置,每个所述种植箱朝向所述相对两侧的鱼池侧壁的延伸长度,小于对应该种植箱处的所述相对两侧的鱼池侧壁之间的距离,且大于对应该种植箱处的所述相对两侧的鱼池侧壁之间的距离的一半。
    优选的,两排所述种植箱分别沿相对两侧的鱼池侧壁排列,所述种植箱分别与所述相对两侧的鱼池侧壁之间留有间隙,每排所述种植箱与所述相对两侧的鱼池侧壁中的一侧鱼池侧壁间设有隔水板,所述隔水板与所述种植箱朝向所述相对两侧的鱼池侧壁的延伸长度之和,小于对应该种植箱处的所述相对两侧的鱼池侧壁之间的距离,且大于对应该种植箱处的所述相对两侧的鱼池侧壁之间的距离的一半。
    优选的,所述隔水板的高度不低于所述箱侧板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渗水通道为在所述箱侧壁的底端开设的渗水口,所述渗水口处堵设有第二过滤装置。
    优选的,所述鱼池的端部设有扩展口。
    优选的,所述隔板的高度低于所述箱侧壁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鱼池底壁上对应所述种植箱处开设有上下贯通种植箱底部和鱼池底壁的透气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种植和养殖为一体双向互补的流水式生态鱼池,该流水式生态鱼池能够在净化养鱼水体的同时,保证鱼池氧气,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是一种使养殖和种植相得益彰的新型种养模式。鱼池和种植箱组合为一个整体,整体鱼池内腔体分为三个部分:养鱼区、渗水区和种植区。在养鱼区养鱼,在种植区种植花草、景观树木等植物,以供观赏,美化了环境,满足了人们的两大娱乐。
    本发明在使用时,在养鱼区养鱼,在种植区种植花草、景观树木等植物,养鱼区的水和鱼的粪便通过箱侧壁底端的渗水通道深入渗水区的土壤中,由于植物生长的向水性,种植区的植物的须根会跨过隔板的顶端延伸入渗水区吸收 水分和鱼的粪便,保证了种植区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使种植区植物减少通过人工施肥和浇水的次数就能够茁壮成长。另外隔板阻止了渗水区的水涌入种植区,从而能够防止植物被淹死和水土流失。而且鱼在养鱼区排泄的粪便在渗水区分解后被植物的须根吸收,从而净化了养鱼区的水体环境,形成生态循环。另外,通过循环管道、循环水泵将水从鱼池的一端抽出,经过过滤装置的过滤,再在鱼池的另一端输入鱼池内,过滤装置阻截的污物积累的更多时,可以定期处理。由于两排种植箱在鱼池内逐个错开设置,因此,水从鱼池的一端抽出,从鱼池的另一端进入鱼池内,再在鱼池内流回到抽出端,在鱼池内形成动态循环。通过上述生态循环和动态循环,保证了养鱼区的水体纯净,从而减少了养鱼者更换养鱼区的水的次数,而且鱼池内的水在动态循环的过程中,由于水的流动性好,使鱼池内的水中的氧气充足,不用再单独通过人工对鱼池内的水进行充氧,降低了养鱼者的劳动强度。而且鱼池内的水由于流动性好,不容易腐化,有利于养鱼区内的鱼儿和种植区内的种植植物的良好生长。
    当采取以下结构:所述种植箱分别与相对两侧的鱼池侧壁紧贴设置,每个所述种植箱朝向所述相对两侧的鱼池侧壁的延伸长度,小于对应该种植箱处的所述相对两侧的鱼池侧壁之间的距离,且大于对应该种植箱处的所述相对两侧的鱼池侧壁之间的距离的一半。这种结构的鱼池内的水流路径形成S形,更利于鱼池内的水形成流动状态。
    当采取以下结构:两排所述种植箱分别沿相对两侧的鱼池侧壁排列,所述种植箱分别与所述相对两侧的鱼池侧壁之间留有间隙,每排所述种植箱与所述相对两侧的鱼池侧壁中的一侧鱼池侧壁间设有隔水板,所述隔水板与所述种植箱朝向所述相对两侧的鱼池侧壁的延伸长度之和,小于对应该种植箱处的所述相对两侧的鱼池侧壁之间的距离,且大于对应该种植箱处的所述相对两侧的鱼池侧壁之间的距离的一半。这种结构的鱼池内的水流路径形成S形,更利于鱼池内的水形成流动状态。
    鱼池底壁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种植箱底部和鱼池底壁的透气孔,能够使种植区种植的植物的根系呼吸,保证植物的生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种植箱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种植箱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的种植箱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鱼池;11、鱼池侧壁;12、出水口;13、循环管道;14、进水口;15、循环水泵;16、第一过滤装置;2、种植箱;21、箱侧壁;22、渗水口;23、隔板;24、第二过滤装置;3、养鱼区;4、渗水区;5、种植区;6、植物;61、须根;7、隔水板;8、扩展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种植箱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图1中的种植箱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俯视示意图;图6是图1中的种植箱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以及图6所示,一种流水式生态鱼池,包括顶部开口的鱼池1,鱼池1包括一鱼池底壁(图中未示出)和沿着鱼池底壁的周边竖向设置的鱼池侧壁11,鱼池底壁和鱼池侧壁11围成顶部开口的鱼池内腔体。
    鱼池内腔体分别套设有两排种植箱2,每排包括若干个种植箱2,两排种植箱2交错设置在鱼池1的相对两侧,种植箱2以外的鱼池1内区域形成养鱼区3。
    种植箱2包括在鱼池底壁上竖向设置的箱侧壁21,箱侧壁21围成种植腔体,种植腔体内竖向设置有若干隔板23,隔板23和箱侧壁21将种植腔体分隔为能透过养鱼区3的水的渗水区4、和不能透过养鱼区3的水的种植区5。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养鱼区3填充水用以养鱼,种植区5和渗水区4填充种植土壤用以种植花草、以及景观树木等植物。
    种植箱还可以采取以下结构:隔板23与其中的一块箱侧壁21为一体式结构,在该箱侧壁21的上端部开设有缺口,缺口至该箱侧壁21底端的部分作为 隔板23,这样隔板23的高度低于其所在的箱侧壁21的高度,隔板23的外侧还围设有竖向设置的箱侧壁21。隔板23外侧围设的箱侧壁21的底端开设有渗水口。隔板23将所有的箱侧壁21围成的种植腔体分为两部分,能透过养鱼区3的水的渗水区4、和不能透过养鱼区3的水的种植区5。
    与渗水区4对应的箱侧壁21的底端设有连通养鱼区3和渗水区4的渗水通道。
    鱼池1的一端底部设有出水口12,鱼池1的另一端设有进水口14,出水口12与进水口14之间通过循环管道13连接,循环管道13上设有循环水泵15,出水口12与循环水泵15之间的循环管道13上、或者出水口12处设有第一过滤装置16,也可以不设置进水口14和出水口12,而直接将循环管道的出口端连接至鱼池的另一端的上端开口处,将循环管道的进口端连接至鱼池的一端的底部,直接使鱼池的循环水从鱼池1的另一端的上端开口处直接流入鱼池1内,也能实现鱼池内的水的循环。第一过滤装置16可以采用过滤网,也可以采取其它市场上在售的过滤装置。
    鱼池可以采用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或者其它的一些形状,种植箱可以采用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或者其它的一些形状。
    本实施例中,种植箱2分别与鱼池1的相对两侧的鱼池侧壁11紧贴设置,每个种植箱2朝向相对两侧的鱼池侧壁11的延伸长度,小于在隔水板延伸方向上对应该种植箱2处的相对两侧的鱼池侧壁11之间的距离,且大于在隔水板延伸方向上对应该种植箱2处的相对两侧的鱼池侧壁11之间的距离的一半。这样,使养鱼区3内的水体形状大体形成S形,更容易使鱼池1内的水循环流动。
    鱼池1的端部设有扩展口8,可以通过扩展口8将若干个鱼池1串联起来使用。
    本实施例中,渗水通道为在箱侧壁21的底端开设的渗水口22,渗水口22处堵设有第二过滤装置24。第二过滤装置24能够防止渗水区4的土壤流失到养鱼区3。第二过滤装置24可以采用纤维布等能透过水且能防止土壤流失的材料制作。
    在图2和图4中没有示出第二过滤装置24。如图2和图4所示,渗水口22可以采取在箱侧壁21下端部留缝隙的办法,如图6所示,也可以在箱侧壁21 的下端部开缺口。而如果隔板23的数量为三个或4个,分别设于种植箱2的三个侧边,则渗水口22最好采用如图6所示的开缺口的方式,以免在箱侧壁21的下端整体留缝隙使种植箱2在鱼池底壁上不够牢固。当然,可以直接在箱侧壁21的底端开设若干微孔,通过微孔作为连通养鱼区3和渗水区4的渗水通道。这样就不用再另外添加第二过滤装置24。而微孔的孔眼大小以能透过水,但能防止渗水区4的土壤流失为宜。
    鱼池1、种植箱2以及隔板23可均采用透明的材料制成,也可采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
    隔板23的高度低于箱侧壁21的高度,且高于/等于养鱼区3的水面高度。
    鱼池底壁对应种植箱2处开设有上下贯通种植箱2的底部和鱼池底壁的透气孔(图中未示出)。能够使种植箱2内种植的植物的根系透气呼吸,保证植物的生长。
    本实施例中,鱼池1为方形鱼池,种植箱2为方形种植箱或者长方形种植箱。种植箱2可以通过鱼池1的其中一个鱼池侧壁11当做一个箱侧壁21,这样可以再另外单设三个箱侧壁21即可。当然,方形种植箱2也可以设置于方形鱼池1的内侧,设置四个箱侧壁21。另外,鱼池1和种植箱2并不局限于采取方形的形状,也可以采取圆形、椭圆形或者其它形状,且鱼池1和种植箱2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隔板23的数量为一块、两块、三块或者其它数量。当隔板23的数量为一块时,则其中的一个箱侧壁21的底端开设有渗水口22,渗水口22处堵设有第二过滤装置24,隔板23的两个竖向侧边与箱侧壁21之间的连接缝进行密封连接,隔板23的底边与鱼池底壁之间的连接缝也进行密封连接,以不透水为目的。则开设有渗水口22的箱侧壁与隔板23之间形成渗水区4,养鱼区3的水能够通过渗水口22渗入渗水区4,其它的箱侧壁21与隔板23之间形成种植区5,种植区5与养鱼区3之间通过箱侧壁21和隔板23进行不透水式隔离。
    对于隔板23的数量为两个或者其它数量的情况,不再一一详述。
    实施例二: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两排种植箱2分 别沿相对两侧的鱼池侧壁11排列,种植箱2分别与相对两侧的鱼池侧壁11之间留有间隙,每排种植箱2与相对两侧的鱼池侧壁11中的一侧鱼池侧壁间设有隔水板7,隔水板7与种植箱2朝向相对两侧的鱼池侧壁11的延伸长度之和,小于对应该种植箱2处的相对两侧的鱼池侧壁11之间的距离,且大于对应该种植箱2处的相对两侧的鱼池侧壁11之间的距离的一半。其中,隔水板7的高度不低于箱侧壁21的高度。这种结构的鱼池内的水流路径形成S形,更利于鱼池内的水形成流动状态。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种植和养殖为一体双向互补的流水式生态鱼池,该流水式生态鱼池能够在净化养鱼水体的同时,保证鱼池氧气,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是一种使养殖和种植相得益彰的新型种养模式。鱼池1和种植箱2组合为一个整体,整体鱼池内腔体分为三个部分:养鱼区3、渗水区4和种植区5。在养鱼区3养鱼,在种植区5种植花草、景观树木等植物,以供观赏,美化了环境,满足了人们的两大娱乐。
    本发明在使用时,在养鱼区养鱼,在种植区种植花草、景观树木等植物,养鱼区的水和鱼的粪便通过箱侧壁底端的渗水通道深入渗水区的土壤中,由于植物生长的向水性,种植区的植物的须根会跨过隔板的顶端延伸入渗水区吸收水分和鱼的粪便,保证了种植区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使种植区植物减少通过人工施肥和浇水的次数就能够茁壮成长。另外隔板阻止了渗水区的水涌入种植区,从而能够防止植物被淹死和水土流失。而且鱼在养鱼区排泄的粪便在渗水区分解后被植物的须根吸收,从而净化了养鱼区的水体环境,形成生态循环。另外,通过循环管道、循环水泵将水从鱼池的一端抽出,经过过滤装置的过滤,再在鱼池的另一端输入鱼池内,过滤装置阻截的污物积累的更多时,可以定期处理。由于两排种植箱在鱼池内逐个错开设置,因此,水从鱼池的一端抽出,从鱼池的另一端进入鱼池内,再在鱼池内流回到抽出端,在鱼池内形成动态循环。通过上述生态循环和动态循环,保证了养鱼区的水体纯净,从而减少了养鱼者更换养鱼区的水的次数,而且鱼池内的水在动态循环的过程中,由于水的流动性好,使鱼池内的水中的氧气充足,不用再单独通过人工对鱼池内的水进行充氧,降低了养鱼者的劳动强度。而且鱼池内的水由于流动性好,不容易腐化,有利于养鱼区内的鱼儿和种植区内的种植植物的良好生长。
    本发明中,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做出一些变形,例如,将方形的鱼池1和/或方形的种植箱2改为圆形或者椭圆型,或者其它形状,都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类似对上述结构的变形也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本发明的一种流水式生态鱼池结构的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一种 流水 生态 鱼池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流水式生态鱼池.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20608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