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漏式去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去水器,尤其是一种可与盆用去水装置相连接的地漏式去水器。背景技术
现有的地漏式去水器,是在环槽形盘座上盖有带栅格的盖板,盖板底面附着倒扣的碗状物体,该碗状物体置于盘座的内槽壁与外槽壁之间,相互之间留有间隙。污水经栅格流进环槽形盘座,绕过碗状物体后从环槽形盘座的内壁溢流进下水道排走。实现其去水、隔臭、防害虫的功能。这种结构由于落差、间隙小而造成了去水缓慢。在与洗盆一起使用时,由于去水速度差异大而导致污水先漫开而后缓慢漏走,造成了地面的潮湿,污水中的残渣留在地面,或积聚在地漏去水器,堵塞地漏去水器。残渣在潮湿的环境中还会腐败变质,很不卫生。为避免影响环境卫生而要经常清洗,很不方便。另外,存水干枯后,臭气、害虫也会从间隙中跑出来,影响了生活环境的卫生。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可靠、与洗盆去水速度相同的地漏式去水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地漏式去水器,包括座管、与座管配合连接的盖板,盖板的面部设有接口。
为防止较大地杂物跌进下水道、加快排水速度、制造和使用方便,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座管的底部设有栅条,栅条的数量为2至4条且与座管构成一体。
为保证密封和位置稳定,进一步采取的措施是:所述盖板的底部绕中心设有与座管内径相适配的凸环且与盖板构成一体。
为与市场上现有的去水器材配套、制造和使用方便,进一步采取的措施是:所述接口为圆筒形,纵向贯穿于盖板中,且与盖板构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盖板的面部设有接口,再配予市场上现有的“S”型弯管、波纹软管和洗盆的去水装置活动连接成去水通道,污水经此通道集中进入接口、经过接口和盖板到达座管,最后从座管底部的栅条之间的空间迅速漏进下水道快速排走,巧妙地解决了洗盆与地漏去水器一起使用时因去水速度差异大所造成的卫生问题。长期不用时,只要关闭去水装置,就能实现隔臭、防害虫,解决了现有地漏式去水器的隔臭、防害虫性能的不足。需要清洗地面时,只要把盖板拔起放在一边,清洗完后放回原处即可。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可靠、与洗盆去水速度相同、能保持环境干净、卫生,可广泛配套于各种盆、池和槽的排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可广泛配套于各种盆、池和槽排水的地漏式去水器,包括座管1、与座管1配合连接的盖板2,盖板2面部设有接口21。座管1的底部设有栅条11,栅条11的数量为2至4条且与座管1构成一体;盖板2的底部绕中心设有与座管1内径相适配的凸环22且与盖板2构成一体;接口21为圆筒形,纵向贯穿于盖板2中且与盖板2构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当盆、池或槽的去水装置打开时,从盆、池或槽的去水装置里排出的污水通过连接的“S”型弯管、波纹软管进入接口21,然后经过接口21和盖板2到达座管1,最后从座管1底部的栅条11之间的空间迅速漏进下水道快速排走。由于高差的作用,一部分水留存在“S”型弯管或波纹软管里,加上盖板2的底部设有与座管1内径相适配的凸环22,隔断臭气和防止害虫进入生活空间,保持生活环境的干净、卫生。
值得指出的是,如要增强座管1与凸环22的密封性,可在它们之间设置密封圈,或者采用纵剖面为楔形的结构。接口21还可以设在盖板2的底部。在盖板2设一连接安装圆孔也同样有效。栅条11可以自构成一个与座管1内径相适配的物体,且置于座管1的下部。在具体使用时,稍长的波纹软管会自然弯曲形成存水密封,可省去“S”型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