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9

电子装置以及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pdf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9538
  • 上传时间:2018-01-12
  • 格式:PDF
  • 页数:19
  • 大小:1.27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043026.4

    申请日:

    2014.01.29

    公开号:

    CN104809086A

    公开日:

    2015.07.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13/36申请日:20140129|||公开

    IPC分类号:

    G06F13/36

    主分类号:

    G06F13/36

    申请人:

    群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谢彦吏; 蔡明宏; 蔡宏明

    地址:

    中国台湾台北市大同区长安西路106号3楼之3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6

    代理人:

    徐金国; 田景宜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装置包含传输接口、开关单元以及控制单元。传输接口包含信号参考接点以及信号传输接点。开关单元耦接于信号参考接点与接地层。控制单元耦接开关单元。当控制单元控制开关单元连接信号参考接点与接地层时,信号传输接点用于传输第一信号。当控制单元控制开关单元断开信号参考接点与接地层时,信号参考接点用于传输第二信号。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传输接口,包含一信号参考接点与一信号传输接点;
    一开关单元,耦接于该信号参考接点与一接地层;以及
    一控制单元,耦接该开关单元,当该控制单元控制该开关单元连接该信号参考接点与该接地层时,该信号传输接点用于传输一第一信号,当该控制单元控制该开关单元断开该信号参考接点与该接地层时,该信号参考接点用于传输一第二信号。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信号的传输频率小于该第一信号的传输频率。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信号的传输频率小于等于1.5吉赫。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控制单元控制该开关单元断开该信号参考接点与该接地层之后,该控制单元提高该信号参考接点的电位至一预设电位。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处理单元,耦接该控制单元与该传输接口,该处理单元用于传输该第一信号与该第二信号,当该处理单元传输该第二信号至该信号参考接点时,该控制单元控制该开关单元断开该信号参考接点与该接地层,当该处理单元传输该第一信号至该信号传输接点时,该控制单元控制该开关单元连接该信号参考接点与该接地层。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开关单元还包含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与一第三端,该第一端耦接该信号参考接点,该第二端耦接该控制单元,该第三端耦接该接地层,当该控制单元控制该开关单元断开该信号参考接点与该接地层时,该第一端与该第三端浮接,当该控制单元控制该开 关单元连接该信号参考接点与该接地层时,该控制单元致能该第二端以导通该第一端与该第三端。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信号传输接点与该信号参考接点分别于一时间间隔内的不同时间点传输该第一信号或该第二信号。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具有待机功能,以选择性地处于一待机模式或一开机模式,当该电子装置处于该开机模式时,该控制单元控制该开关单元连接该信号参考接点与该接地层,当该电子装置处于该待机模式时,该控制单元控制该开关单元断开该信号参考接点与该接地层。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信号为一开机信号,当处于该待机模式的该电子装置的该信号参考接点接收到该开机信号时,该控制单元依据该开机信号控制该电子装置由该待机模式转为该开机模式。

    10.
      一种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包含一传输接口,该传输接口包含一信号参考接点与一信号传输接点,该操作方法包含:
    连接该信号参考接点与一接地层;
    利用该信号传输接点传输一第一信号;
    断开该信号参考接点与该接地层;以及
    利用该信号参考接点传输一第二信号。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信号的传输频率小于该第一信号的传输频率。

    12.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信号的传输频率小于等于1.5吉赫。

    13.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在断开该信号参考接点与该接地层之后,提高该信号参考接点的电位至一预设电位。

    14.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还包含一处理单元,该操作方法还包含:
    当该处理单元传输该第一信号至该信号传输接点时,将该信号参考接点与该接地层连接;以及
    当该处理单元传输该第二信号至该信号参考接点时,将该信号参考接点与该接地层断开。

    15.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具有待机功能,以选择性地处于一待机模式或一开机模式,该操作方法还包含:
    当该电子装置处于该开机模式时,将该信号参考接点与该接地层连接;以及
    当该电子装置处于该待机模式时,将该信号参考接点与该接地层断开。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信号为一开机信号,该操作方法还包含:
    当处于该待机模式的该电子装置的该信号参考接点接收到该开机信号时,将该电子装置由该待机模式转为该开机模式。

    说明书

    电子装置以及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利用传输线传输开机信号的电子装置以及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数据流通的量越来越大,电子装置本身的储存容量也需跟着增大。因此,若原本的电子装置的储存容量不够大时,则可利用外接的硬盘扩充装置增加储存的容量。
    为了降低硬盘扩充装置的功率消耗,硬盘扩充装置可设计为具有待机功能,因此硬盘扩充装置在没有使用的状态下通常会处于待机模式。在硬盘扩充装置需由待机模式转为开机模式时,电子装置可藉由传输线传输开机信号至硬盘扩充装置中,使硬盘扩充装置接收开机指令,并进行开机的动作。
    目前,开机信号是藉由传输线中的高速信号线来传递。然而,开机信号是属于低速信号,而高速信号线则是为了传递高速信号而设计。更详细而言,高速信号线设计时需考量阻抗匹配的问题,制造成本较高。因此,若利用高速信号线来传递低速信号会造成成本的浪费。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包含传输接口、开关单元以及控制单元。传输接口包含信号参考接点以及信号传输接点。开关单元耦接于信号参考接点与接地层。控制单元耦接开关单元,当控制单元控制开关单元连接信号参考接点与接地层时,信号传输接点用于传输第一信号。当控制单元控制开关单元断开信号参考接点与接地层时,信号参考接点用于传输第二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电子装置包含传输接口。此传输接口包含信号参考接点与信号传输接点。此操作方法包含连 接信号参考接点与接地层,利用信号传输接点传输第一信号,断开信号参考接点与接地层,利用信号参考接点传输第二信号。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可选择性地利用信号传输接点传输第一信号或利用信号参考接点传输第二信号。因此本发明的电子装置所使用的传输线不需另外客制化高速信号线来传递第二信号(例如开机信号),以避免造成传输线的成本的浪费。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及其优点更明显易懂,附图的说明参考如下:
    图1绘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电路方块图。
    图2绘示图1的电子装置的传输接口的端子阵列俯视图。
    图3绘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电路方块图。
    图4绘示图3的电子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电路方块图。
    图5绘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连接系统的一实施例的电路方块图。
    图6绘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20:电子装置
    30:传输线装置
    99:电子装置连接系统
    100:第一传输接口
    101:第一信号参考接点
    102:第一信号传输接点
    103:第一信号差动对
    104:第一接地层
    120:第一开关单元
    121:第一端
    122:第二端
    123:第三端
    140:第一控制单元
    160:第一处理单元
    170:第一电源供应单元
    180:第一储存单元
    200:第二传输接口
    204:第二接地层
    220:第二开关单元
    240:第二控制单元
    260:第二处理单元
    270:第二电源供应单元
    280:功能单元
    290:第二储存单元
    Q:晶体管
    G:栅极
    S:源极
    D:漏极
    H1:第一信号
    L1:第二信号
    H2:数据存取信号
    L2:开机信号
    S11~S15: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详述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应了解到,下述实施例提供许多可应用的发明概念,而这些发明概念可具体表现在各种广泛的运用。以下讨论到的特定实施例仅作为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以及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更详细而言,下述实施例提供一种可透过传输线中的“信号参考层”传递或接收开机信号的电子装置以及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下述实施例的好处在于电子装置所使用的传输线不需额外客制化一条高速信号线来传递属于低速信号的开机信号,因此可节省下客制化传输线的成本。
    此外,在部分实施例中,电子装置具有待机功能,因此电子装置可选择性 地处于待机模式或开机模式。在电子装置处于待机模式时,因为其传输接口的信号传输接点并不需要用来接收来自传输线的高速信号线的开机信号,所以可降低电子装置在待机模式时的功率消耗。更详细而言,由于信号传输接点可用于传输高速信号,因此信号传输接点需要使用较复杂的控制装置来控制。若电子装置需要在待机模式时透过信号传输接点接收来自高速信号线的开机信号,将需要将前述的较复杂的控制装置持续处于“活动”的状态。如此一来,将使得电子装置在待机时消耗掉过多的功率,无法符合欧洲制定的耗能产品(Energy Using Product2.0,EUP2.0)规范。亦即,电子装置在待机(Standby)时,其功率消耗需小于0.5瓦的规范。
    详言之,在部分实施例中,处于待机模式的电子装置,可利用信号参考接点接收开机信号。接着,电子装置可利用耦接于该信号参考接点的简单的控制逻辑或电路判断此开机信号,以使电源供应单元供应电源至处理单元以及储存单元,以将电子装置由待机模式转为开机模式。因此,部分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在待机模式时,可不需供电于前述的较复杂的控制装置,并且仅需供电于简单的控制逻辑或电路,以减低电子装置待机时的功率消耗,进而符合EUP2.0的规范。
    首先,下述实施例公开一种可利用传输接口中的信号参考接点传递或接收信号的电子装置。换言之,该电子装置可透过传输线的信号参考层传递或接收信号。请参考图1,其绘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电路方块图。电子装置10可为电脑、网络附加储存(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服务器,但不以此为限。如图所示,电子装置10包含第一传输接口100、第一开关单元120、第一控制单元140、第一处理单元160、第一电源供应单元170以及第一储存单元180。
    第一储存单元180用以储存各种程序码、数据及文件。第一储存单元180可以由任意的挥发性储存媒体与非挥发性储存媒体所组成。举例而言,第一储存单元180可为挥发性记忆体、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r;SSD)、硬盘机(Hard disk)、快闪记忆体(Flash memory)装置或其组合,但不以此为限。
    第一电源供应单元170,用以选择性地供给电源至第一控制单元140、第一处理单元160以及第一储存单元180,以维持电子装置10的运作。第一电源供应单元170可为电源供应器(Power supply)或电池,但不以此为限。
    第一处理单元160耦接第一传输接口100、第一控制单元140与第一储存单元180。第一处理单元160可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微处理器(micro processor),但不以此为限。第一处理单元160用以读取并执行第一储存单元180中的程序码,并执行相应的功能。
    第一传输接口100为一种可用来传输高速信号的连接端口。举例而言,第一传输接口100可为CX4传输线(CX4cable)的连接端口,但不以此为限。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传输接口100可为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es Bus,USB)3.0的连接端口。请一并参考图1与图2,以第一传输接口100为CX传输线的连接端口为例,图2绘示图1的第一传输接口100的端子阵列俯视图。如图2所示,第一传输接口100包含多个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与多个第一信号传输接点102。其中,每两个第一信号传输接点102组成一组第一信号差动对103,用以传输高速信号。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设置于相邻的两组第一信号差动对103之间,用以防止串音干扰(cross talking)。
    以下将详细说明此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如何选择性地藉由第一信号传输接点102传输第一信号H1或藉由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传输第二信号L1。请再参考图1与图2,第一开关单元120耦接于第一传输接口100的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与第一接地层104之间,该第一开关单元120用以选择性地将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与第一接地层104连接或断开。在此实施例中,第一接地层104可为电子装置10的金属外壳,且金属外壳与大地电性连接。当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与第一接地层104连接时,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的电位趋近于零,但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接地层104可为电子装置10中的另一参考电位,此时若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连接于第一接地层104,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的电位趋近于该参考电位。
    第一控制单元140可为逻辑电路、复杂可程序逻辑装置(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但不以此为限。第一控制单元140耦接第一开关单元120,第一控制单元140用以控制第一开关单元120选择性地连接或断开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与第一接地层104。当第一控制单元140控制第一开关单元120将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与第一接地层104连接时,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的电位趋近于零,但不以此为限。如此,第一信号传输接点102可用于传输第一信号H1,而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可用于减少第一信号传 输接点102之间的串音干扰,并且接收响应该第一信号H1的回流电流(return current)。当第一控制单元140控制第一开关单元120断开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与第一接地层104之后,第一控制单元140提高该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的电位于一预设电位。换言之,第一控制单元140可将该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的电位提高为高准位。其中,第一控制单元140可直接将该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的电位提高或者控制其它的电子线路将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的电位提高,本发明并不对此设限。如此,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可用于传输第二信号L1。依据本实施例的一变化例,第二信号L1的传输频率小于第一信号H1的传输频率。举例而言,该第一信号H1可为高速信号,该第二信号L1可为低速信号,亦即第一信号传输接点102用于传输高速信号,而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用于传输低速信号。依据本实施例的另一变化例,该第一信号H1的传输频率大于1.5吉赫(GHz),第二信号L1的传输频率则小于等于1.5吉赫(GHz),但本发明并不对此设限。顺带一提,该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知道,可用于传输高速信号的第一信号传输接点102亦可兼容于传输低速信号。
    于此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可透过第一传输接口100连接至一传输线(图未显示),进而透过该传输线连接于一外部电子装置(图未显示),其中该外部电子装置可为硬盘扩充装置,但不以此为限。进一步地,使用者可操作电子装置10传输第一信号H1与第二信号L1至该外部电子装置。详言之,使用者可操作电子装置10使第一处理单元160产生第一信号H1,其中该第一信号H1用以传输至第一信号传输接点102,以透过传输线传递至该外部电子装置。当第一处理单元160传输第一信号H1至第一信号传输接点102时,第一控制单元140控制第一开关单元120将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与第一接地层104连接。如此,第一信号传输接点102可用于传输第一信号H1,而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则用于减少第一信号传输接点102之间的串音干扰,并且接收响应该第一信号H1的回流电流(return current)。因此,第一处理单元160可藉由第一信号传输接点102传输第一信号H1至该外部电子装置。此外,使用者可操作电子装置10使第一处理单元160产生第二信号L1,其中该第二信号L1用以传输至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以透过传输线传递至该外部电子装置。当第一处理单元160传输第二信号L1至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时,第一控制单元140控制第一开关单元120将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与第一接地层104断开,并将 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的电位提高至一预设电位(亦即高准位)。如此,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可用于传输第二信号L1,使得第一处理单元160可藉由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传输第二信号L1至外部电子装置。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单元160直接将第二信号L1传递至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但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第一控制单元140可耦接于第一传输接口100,因此第一处理单元160可透过第一控制单元140传递第二信号L1至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于一具体实施例中,该外部电子装置具有待机功能,而第二信号L1可为开机信号,其中开机信号属于低速信号。电子装置10可藉由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传输开机信号至处于待机模式的外部电子装置,以控制该外部电子装置由待机模式转为开机模式。
    此外,应知道的是,于电子装置10透过第一信号传输接点102传输第一信号H1时,第一控制单元140需要控制第一开关单元120连接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与第一接地层104。于电子装置10透过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传输第二信号L1时,第一控制单元140需要控制第一开关单元120断开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与第一接地层104。因此,第一信号传输接点102与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于同一时间点,不能同时用来传输第一信号H1与第二信号L1。换言之,第一信号传输接点102与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分别于一时间间隔内的不同时间点传输第一信号H1或第二信号L1。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单元120可包含第一端121、第二端122以及第三端123,其中第一端121耦接第一传输接口100的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第二端122耦接第一控制单元140,第三端123耦接第一接地层104。当第一控制单元140控制第一开关单元120断开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与第一接地层104时,第一端121与该第三端123浮接,当第一控制单元140控制第一开关单元120连接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与第一接地层104时,第一控制单元140致能第二端122以导通该第一端121与该第三端123。详言之,第一开关单元120内可包含有晶体管Q,晶体管Q的源极S耦接第一端121,晶体管Q的栅极G耦接第二端122,晶体管Q的漏极D耦接第三端123。第一控制单元140可控制第一开关单元120的第一端121与第三端123浮接或导通。举例而言,当第一控制单元140致能第二端122,使晶体管Q的栅极G与源极S间的电压大于一临界电压时,此时源极S以及漏极D导通。因为第三端123连接于第一 接地层104,所以与第一端121耦接的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也会跟着接地,以使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的电位趋近于零。此外,当第一控制单元140没有致能第二端122时,第一端121与该第三端123浮接,使得第一开关单元120断开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与第一接地层104。
    接着,请参考图3,其绘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电路方块图。于图3的实施例中,电子装置20具有待机的功能,使得电子装置20可选择性地处于开机模式或待机模式。此外,电子装置20具有一功能单元280,电子装置20为可连接于电脑或NAS服务器,以提供电脑或NAS服务器附加功能的外接电子装置,例如硬盘扩充装置,但不以此为限。接着请一并参考图3与图4,图4绘示图3的电子装置20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电路方块图。于图4的实施例中,电子装置20以硬盘扩充装置为例作说明,因此功能单元280可为第二储存单元290。如图4所示,电子装置20包含第二传输接口200、第二开关单元220、第二控制单元240、第二处理单元260、第二电源供应单元270以及第二储存单元290。
    第二储存单元290可以由任意的挥发性储存媒体与非挥发性储存媒体所组成。举例而言,第二储存单元290可为挥发性记忆体、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r;SSD)、硬盘机(Hard disk)、快闪记忆体(Flash memory)装置或其组合,但不以此为限。第二储存单元290用以储存各种程序码、数据及文件。于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储存单元290为具有多个硬盘机或固态硬盘的独立磁碟冗余阵列(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RAID)。
    第二处理单元260可为中央处理器或微处理器,但不以此为限。第二处理单元260用以读取并执行第二储存单元290中的程序码,并执行相应的功能,以维持电子装置20的运作。举例而言,第二处理单元260可接收第一信号H1,并响应该第一信号H1而驱动第二储存单元290执行对应该第一信号H1的功能。于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信号H1可为数据存取信号,第二处理单元260可接收此数据存取信号,并依据该数据存取信号存取储存于第二储存单元290的数据。
    第二传输接口200包含多个第二信号参考接点(图中未显示)与多个第二信号传输接点(图中未显示)。于此实施例中,电子装置20的第二传输接口200、第二开关单元220、第二接地层204、第二控制单元240与第二电源供应单元 270分别与图1的实施例中的电子装置10的第一传输接口100、第一开关单元120、第一接地层104、第一控制单元140与第一电源供应单元170相似,相同的部分于此不再赘述。
    一般而言,于该些第二信号传输接点传输第一信号H1时,该些第二信号参考接点用以接收响应该第一信号H1的回流电流。然而,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20的第二传输接口200的该些第二信号参考接点更可用以传输第二信号L1。依据本实施例的一变化例,第二信号L1的传输频率小于第一信号H1的传输频率。举例而言,该第一信号H1可为高速信号,该第二信号L1可为低速信号,亦即第二信号传输接点用于传输高速信号,而第二信号参考接点用于传输低速信号。依据本实施例的另一变化例,该第一信号H1的传输频率大于1.5吉赫(GHz),第二信号L1的传输频率则小于等于1.5吉赫(GHz),但本发明并不对此设限。
    以下将详细说明此实施例的电子装置20如何选择性地藉由第二信号传输接点传输第一信号H1或藉由第二信号参考接点传输第二信号L1。
    由于电子装置20具有待机功能,因此电子装置20可选择性地处于开机模式或待机模式。当电子装置20处于开机模式时,电子装置20的第二控制单元240控制第二开关单元220将第二信号参考接点与第二接地层204连接。如此,电子装置20可藉由第二信号传输接点传输第一信号H1,而第二信号参考接点可用于减少第二信号传输接点之间的串音干扰。于此实施例中,电子装置20可透过第二传输接口200连接至一传输线(图未显示),进而透过该传输线连接于一外部电子装置(图未显示),其中该外部电子装置可为电脑或NAS服务器,但不以此为限。进一步地,使用者可操作电子装置20使第二处理单元260产生第一信号H1,并藉由第二信号传输接点将第一信号H1传递至该外部电子装置。或者,电子装置20的第二处理单元260可接收该外部电子装置传递至第二信号传输接点的第一信号H1,并响应该第一信号H1以执行对应该第一信号H1的功能。例如,若第一信号H1为数据存取信号,第二处理单元260可接收此数据存取信号,并依据该数据存取信号存取第二储存单元290的数据。
    当电子装置20处于待机模式时,电子装置20的第二电源供应单元270不主动供电于第二处理单元260与第二储存单元290,第二电源供应单元270仅供电于第二控制单元240。换言之,当电子装置20处于待机模式时,电子 装置20的各元件中只有第二控制单元240处于“活动”状态。此时,电子装置20的第二控制单元240控制第二开关单元220将第二信号参考接点与第二接地层204断开,并将该第二信号参考接点的电位提高至一预设电位(高准位),使第二信号参考接点可用于传输第二信号L1。
    依据本实施例的一变化例,第二信号L1可为开机信号。处于待机模式的电子装置20可藉由第二信号参考接点接收该外部电子装置所传递的开机信号。接着,第二控制单元240可自第二信号参考接点接收该开机信号,并依据该开机信号控制电子装置20由待机模式转为开机模式。特别是,第二控制单元240可自第二信号参考接点接收该开机信号,并依据该开机信号控制第二电源供应单元270供给电源至第二处理单元260与第二储存单元280,以将电子装置20由待机模式转为开机模式。而当电子装置20由待机模式转为开机模式后(亦即当电子装置20处于开机模式时),第二控制单元240控制第二开关单元220将第二信号参考接点与第二接地层204连接,使得第二信号传输接点可用于传输第一信号H1。
    需特别注意的是,由于电子装置20于待机模式时需藉由第二控制单元240接收第二信号(例如开机信号),因此电子装置20处于待机模式时,第二电源供应单元270需持续供给电源至第二控制单元240,使第二控制单元240处于活动状态。于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二信号L1的传输频率小于等于1.5吉赫(GHz)。因此实作上第二控制单元240可采用功率消耗较低的逻辑电路或复杂可程序逻辑装置(CPLD),使得电子装置20于待机模式时所消耗的功率小于0.5瓦,以符合EUP2.0的规范。
    综合图1与图4的实施例所述,图1的实施例中的电子装置10以第一处理单元160传输第一信号H1至第一信号传输接点102的时间点或传输第二信号L1至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的时间点作为第一控制单元140控制第一开关单元120将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与第一接地层104连接或断开的判断条件。而图4的实施例中的电子装置20以电子装置20处于开机模式或待机模式作为第二控制单元240控制第二开关单元220将第二信号参考接点与第二接地层204连接或断开的判断条件。
    为了更于了解上述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如何利用第一信号参考接点传输开机信号,以控制处于待机模式的一外部电子装置由待机模式转为开机模式; 以及上述实施例的电子装置20如何于待机模式时,自第二信号参考接点接收开机信号,以由待机模式转为开机模式。请一并参考图1、图4与图5,图5绘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一连接系统的一实施例的电路方块图,其中电子装置连接系统99以图1的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透过传输线装置30连接至图4的实施例的电子装置20为例作说明。此外,下文中以第一信号H1为数据存取信号H2以及第二信号L1为开机信号L2为例作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对此设限。
    如图5所示,电子装置连接系统99包含电子装置10、电子装置20与传输线装置30,传输线装置30连接于第一传输接口100与第二传输接口200。如图1与图4的实施例所述,第一传输接口100与第二传输接口200可为CX4传输线的连接端口,此时传输线装置30可为CX4传输线,但并不以此为限。以传输线装置30为CX4传输线为例,传输线装置30包含多条高速信号线、多个信号参考层与一包覆层,其中各信号参考层分别包覆每一高速信号线,且各信号参考层彼此互相接触且电性连接。包覆层可为绝缘的材料且包覆住高速信号线与信号参考层,高速信号线与信号参考层可为可导电的金属所制成,例如铜,但不以此为限。当传输线装置30连接于电子装置10与电子装置20时,信号参考层的一端与第一传输接口100中的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电性连接,信号参考层的另一端与第二传输接口200中的第二信号参考接点电性连接。相似地,高速信号线的一端与第一传输接口100中的第一信号传输接点102电性连接,高速信号线的另一端与第二传输接口200中的第二信号传输接点电性连接。
    当电子装置20处于待机模式时,电子装置20的第二控制单元240控制第二开关单元220将第二信号参考接点与第二接地层204断开,并将该第二信号参考接点的电位提高至一预设电位(亦即高准位),使得第二信号参考接点可用于传输开机信号L2。此时,使用者可操作电子装置10传输开机信号L2至电子装置20,以将电子装置20由待机模式转为开机模式。由于电子装置10是透过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传输开机信号L2至传输线装置30,因此当电子装置10的第一处理单元160要传递开机信号L2至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时,电子装置10的第一控制单元140控制第一开关单元120将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与第一接地层104断开,并将该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的电位提高至预设电位(亦即高准位)。如此,第一处理单元160可传输开机信号L2至第一信号参考 接点101,并透过传输线装置30的信号参考层传输至电子装置20的第二信号参考接点。接着,电子装置20的第二控制单元240可自第二信号参考接点接收该开机信号L2,并依据开机信号L2控制电子装置20由待机模式转为开机模式。特别是,第二控制单元240可自第二信号参考接点接收该开机信号,并依据该开机信号控制第二电源供应单元270供给电源至第二处理单元260与第二储存单元290,以将电子装置20由待机模式转为开机模式。
    当电子装置20由待机模式转为开机模式之后,亦即电子装置20处于开机模式时,电子装置20的第二控制单元240系控制第二开关单元220将第二信号参考接点与第二接地层204连接,使得第二信号传输接点可用于传输数据存取信号H2。此时,使用者可操作电子装置10传输数据存取信号H2至电子装置20,以存取电子装置20的第二储存单元290的数据。由于电子装置10是透过第一信号传输接点102传输数据存取信号H2至传输线装置30,因此当使用者操作电子装置10使第一处理单元160产生数据存取信号H2,并传递数据存取信号H2至第一信号传输接点102时,第一控制单元140控制第一开关单元120将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与第一接地层104连接,使得第一信号传输接点102可用于传输数据存取信号H2,而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可用于减少第一信号传输接点102之间的串音干扰,并且接收响应该数据存取信号H2的回流电流。如此,第一处理单元160可传输数据存取信号H2至第一信号传输接点102,并透过传输线装置30的高速信号线传输至电子装置20的第二信号传输接点。接着,第二处理单元260可自第二信号传输接点接收该数据存取信号H2,并依据该数据存取信号H2存取第二储存单元290的数据。
    接着,将更进一步公开一种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请参考图6,其绘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该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可应用于图1至图5所示的电子装置10与电子装置20,但并不以此为限。该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包含以下步骤:连接信号参考接点与接地层(步骤S11)以及利用信号传输接点传输第一信号(步骤S12),与断开信号参考接点与接地层(步骤S13)、提高信号参考接点的电位(步骤S14)以及利用信号参考接点传输第二信号(步骤S15)。
    值得一提的是,图5虽然以箭头绘示步骤S11到步骤S15,但本实施例的步骤S11至S15并不限定为箭头所绘示的顺序关系。举例而言,在部分实施例 中,步骤S11至步骤S12的顺序可与步骤S13至步骤S15互换。
    以下将配合图5所示的电子装置连接系统99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其中电子装置10与电子装置20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与图4的各个实施例的说明。
    于此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的第一控制单元140可控制第一开关单元120选择性地将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与第一接地层104连接或断开。当电子装置10的第一处理单元160传递第一信号H1至第一信号传输接点102时,第一控制单元140控制第一开关单元120连接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与第一接地层104(步骤S11),使得第一信号传输接点102可用于传输第一信号H1,而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可用于减少第一信号传输接点102之间的串音干扰,并且接收响应该第一信号H1的回流电流。如此,第一处理单元160可传输第一信号H1至第一信号传输接点102,并利用第一信号传输接点102传输该第一信号H1至传输线装置30的高速信号线(步骤S12),进而藉由传输线装置30的高速信号线将第一信号H1传输至电子装置20的第二信号传输接点。
    当电子装置10的第一处理单元160传递第二信号L1至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时,第一控制单元140控制第一开关单元120断开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与第一接地层104(步骤S13),并提高该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的电位至一预设电位(步骤S14)。如此,第一处理单元160可传输第二信号L1至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并利用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传输该第二信号L1至传输线装置30的信号参考层(步骤S15),进而藉由传输线装置30的信号参考层将第二信号L1传输至电子装置20的第二信号参考接点。
    另一方面,电子装置20具有待机的功能,使得电子装置20可选择性地处于开机模式或待机模式。当电子装置20处于开机模式时,电子装置20的第二控制单元240控制第二开关单元220连接第二信号参考接点与第二接地层204(步骤S11),使得第二信号传输接点可用于传输第一信号H1。因此,电子装置20可利用第二信号传输接点传输第一信号H1(步骤S12)。当电子装置20处于待机模式时,电子装置20的第二控制单元240控制第二开关单元220断开第二信号参考接点与第二接地层204(步骤S13),并提高该第二信号参考接点的电位至一预设电位(步骤S14),使得第二信号参考接点可用于传输第二信号L1。因此,电子装置20可利用第二信号参考接点传输第二信号L1(步骤 S15)。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第二信号L1的传输频率小于第一信号H1的传输频率。举例而言,该第一信号H1可为高速信号,该第二信号L1可为低速信号,亦即第一信号传输接点102与第二信号传输接点用于传输高速信号,而第一信号参考接点101与第二信号参考接点用于传输低速信号。依据本实施例的一变化例,第二信号L1的传输频率小于等于1.5吉赫(GHz)。因此,实作上第二控制单元240可采用功率消耗较低的逻辑电路或复杂可程序逻辑装置(CPLD),使得电子装置20于待机模式时所消耗的功率小于0.5瓦,以符合EUP2.0的规范。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第二信号L1为开机信号L2,使用者可操作电子装置10传输开机信号L2至电子装置20。当处于待机模式的电子装置20的第二信号参考接点接收到开机信号L2时,电子装置由待机模式转为开机模式。更详细而言,当处于待机模式的电子装置20的第二信号参考接点接收到开机信号L2时,第二控制单元240可自第二信号参考接点接收该开机信号L2,并依据该开机信号L2控制第二电源供应单元270供给电源至第二处理单元260与第二储存单元290,以将电子装置20由待机模式转为开机模式。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电子装置可利用传输接口的信号参考接点传输低速信号(如开机信号),并且在需要传输高速信号的时候,将信号参考接点接地,使得电子装置可透过信号传输接点传输高速信号。如此一来,当传输线与上述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对接时,不需另外客制一组高速信号线来传递开机信号,可避免传输线成本的浪费。此外,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电子装置更可利用简单的电子逻辑(如控制单元与开关单元)选择性地将信号参考接点与接地层连接或断开。因为此简单的电子逻辑所需消耗的功率较小,因此电子装置在待机时可符合EUP2.0的规范。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书保护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关 键  词:
    电子 装置 以及 操作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电子装置以及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953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