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暗开式防盗保险锁.pdf

  • 上传人:Y948****062
  • 文档编号:1949695
  • 上传时间:2018-07-28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578.5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20080517.7

    申请日:

    2006.01.23

    公开号:

    CN2864010Y

    公开日:

    2007.01.3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7.1.31|||授权

    IPC分类号:

    E05B37/20(2006.01); E05B17/20(2006.01); E05B17/14(2006.01); E05B15/00(2006.01); E05B75/00(2006.01); E05G5/02(2006.01)

    主分类号:

    E05B37/20

    申请人:

    陈新立;

    发明人:

    陈新立

    地址:

    252514山东省聊城市冠县辛集乡洼陈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汝银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暗开式防盗保险锁,属于五金锁具,主要解决防盗问题。其特征在于,固定在门上的锁体分上下两层,上层的齿轮轴套装着一串齿轮和隔套,齿轮和隔套在齿轮轴上可沿轴向滑动;齿轮轴的两端均装有手柄,开锁齿条与锁闩连为一体,捕捉齿条通过捕捉钢索连接一捕捉机构;在齿轮和隔套的两端设有固定在解密齿条上的前拨叉和后拨叉,解密齿轮与解密齿条常啮合、手感器和弹子锁锁头与解密齿轮同轴;锁体下层设有开锁管道,弹子锁锁头位于该管道内,捕捉机构设置于管道断面中。本实用新型暗开式、可靠性高、防盗能力强,窃贼无法利用万能钥匙或其他破坏锁的工具进行破解或破坏,一旦行窃即被擒。适于各种门、各种仓库、金库等场所。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暗开式防盗保险锁,其特征在于,锁体固定在门的内侧,锁体分上下两层,位于锁体上层的齿轮轴套装着一串齿数和模数完全相同的3至6个齿轮和与齿轮厚度完全相同的5至8个隔套,齿轮和隔套在齿轮轴上可沿轴向滑动;齿轮轴的两端均装有开锁用的手柄,与齿轮组相啮合的有两根齿条,一根是开锁齿条,另一根是捕捉齿条;开锁齿条与锁闩连为一体,捕捉齿条通过捕捉钢索连接一捕捉机构;在齿轮和隔套的两端设有固定在解密齿条上的前拨叉和后拨叉,解密齿轮与解密齿条常啮合、手感器和弹子锁锁头与解密齿轮同轴;锁体下层设有两端分别为门内开锁洞、门外开锁洞的弯曲开锁管道,弹子锁锁头位于该管道内,捕捉机构设置于管道断面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暗开式防盗保险锁,其特征在于,捕捉机构设置在连接于锁体上的固定架上,左铐板与右铐板由销轴铰接,在左铐板上设有弹簧控制的止回棘爪与右铐板上设有的棘齿相配合,收紧弹簧连接在左铐板与右铐板相应的挂簧爪上,止回棘爪连接解铐钢索;在左铐板与右铐板上部重叠部分设有相通的锁孔,位于锁孔内的锁舍通过弹簧设置在锁舌座内,捕捉钢索与锁舍相连。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暗开式防盗保险锁,其特征在于,解铐钢索连接一隐藏于锁体暗处的解铐锁头组件。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暗开式防盗保险锁,其特征在于,手感器由槽轮、钢球、弹簧座、定位弹簧组成,槽轮方形内孔套接在弹子锁锁芯上,弹簧座固定在手感器外壳上,定位弹簧及钢球位于弹簧座内并对应于带弧形凹槽的槽轮表面,槽轮每旋转过一槽,齿轮组移动相当一个齿轮厚度的距离。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暗开式防盗保险锁,其特征在于,开锁齿条通过钢索与安装在其它地方的带弹簧的锁舌相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暗开式防盗保险锁,其特征在于,在锁体上还设有一与开锁齿条下面的两个孔相配合的锁止插销。

    说明书

    说明书暗开式防盗保险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特别是具有暗箱开启和抓贼功能的保险锁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锁具全部是明开,因此窃贼可以利用万能钥匙或其他破坏锁的工具进行破解或破坏,可靠性差,保险程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靠性高、防盗能力强的暗开式防盗保险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暗开式防盗保险锁,其特征在于,锁体固定在门的内侧,锁体分上下两层,位于锁体上层的齿轮轴套装着一串齿数和模数完全相同的3至6个齿轮和与齿轮厚度完全相同的5至8个隔套,齿轮和隔套在齿轮轴上可沿轴向滑动;齿轮轴的两端均装有开锁用的手柄,与齿轮组相啮合的有两根齿条,一根是开锁齿条,另一根是捕捉齿条;开锁齿条与锁闩连为一体,捕捉齿条通过捕捉钢索连接一捕捉机构;在齿轮和隔套的两端设有固定在解密齿条上的前拨叉和后拨叉,解密齿轮与解密齿条常啮合、手感器和弹子锁锁头与解密齿轮同轴;锁体下层设有两端分别为门内开锁洞、门外开锁洞的弯曲开锁管道,弹子锁锁头位于该管道内,捕捉机构设置于管道断面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的技术方案是,捕捉机构设置在连接于锁体上的固定架上,左铐板与右铐板由销轴铰接,在左铐板上设有弹簧控制的止回棘爪与右铐板上设有的棘齿相配合,收紧弹簧连接在左铐板与右铐板相应的挂簧爪上,止回棘爪连接解铐钢索;在左铐板与右铐板上部重叠部分设有相通的锁孔,位于锁孔内的锁舍通过弹簧设置在锁舌座内,捕捉钢索与锁舍相连。捕捉机构还可是设置于弯曲开锁管道内的其他结构,只要盗窃分子误操作,捕捉齿条通过捕捉钢索连接的捕捉机构就可以在不损伤其身体的前提下采用索套、有限挤压等方式将其手臂锁止在开锁管道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的技术方案还可是,解铐钢索连接一隐藏于锁体暗处的解铐锁头组件。当发现贼被抓后,由警方通过隐藏于暗处的解铐锁头组件,用钥匙旋动解铐锁头锁芯旋转,牵动解铐钢索,止回棘爪克服扭簧的弹力而张开,窃贼的手即可抽出,然后交警方处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的技术方案还可是,手感器由槽轮、钢球、弹簧座、定位弹簧组成,槽轮方形内孔套接在弹子锁锁芯上,弹簧座固定在手感器外壳上,定位弹簧及钢球位于弹簧座内并对应于带弧形凹槽的槽轮表面,槽轮每旋转过一槽,齿轮组移动相当一个齿轮厚度的距离。每旋转过一槽,钢球在定位弹簧的推动下落入槽中,会发出响声,主人以此判断旋过几下,以便寻找正确位置。每旋转过一槽,齿轮组移动相当一个齿轮厚度的距离。手感器的作用在于使主人判断齿轮组移动的位置,这种判断方式可以是语音、灯光等方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的技术方案还可是,开锁齿条通过钢索与安装在其它地方的带弹簧的锁舌相连接,可以实现多处同时开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的技术方案还可是,在锁体上还设有一与开锁齿条下面的两个孔相配合的锁止插销,实现开启位置或锁闭位置的铁定锁止,此时,谁都无法开启本锁。
    使用者从外部开启时,从门上的洞口将手伸入锁体的下层特制的开锁管道中,摸到锁孔后,沿着弹子锁组件的锁孔方向,向上插入钥匙并旋动钥匙,通过手感器记住响声,使钥匙的转角与设定相同并持住钥匙,另一只手旋动门外的手柄,即可将门打开。
    使用者从内部开启时,由锁体上的洞口将手伸入锁体的下层,摸到锁孔后,沿着弹子锁锁头组件的锁孔方向,向上插入钥匙并旋动钥匙,通过手感器记住响声,使钥匙的转角与设定相同并持住钥匙,另一只手旋动门内的手柄,即可开门。
    窃贼如果用万能钥匙旋动弹子锁组件试行开锁,由于是暗箱操作,所以开启会比明式开锁困难的多,一旦能够旋动锁芯后,由于无法解密,此时不但无法开锁,还会触发捕捉机构动作,将窃贼的手铐在门内的,使其无法离开。
    上述机构的工作原理是:当本锁锁闭后,齿轮组在弹簧作用下退到原始位置。此时,开锁齿条和捕捉齿条均不与齿轮组中的任何一个齿轮相啮合。所以,旋动门内外的手柄只会使齿轮组空转,对开锁没有实际意义。既不能开锁,也不会捕捉,这就防止了误捕顽皮孩童。
    主人开门时,通过手感器的提示,令钥匙的转角与个人预先设定的位置相同,而该位置是唯一能满足开锁齿条与齿轮组相啮合,同时捕捉齿条与齿轮组不啮合的位置,所以当主人转动门外手柄时,只有开锁齿条动作,门可以被打开。
    窃贼开锁时,由于是暗箱操作,如果他无法旋动弹子锁锁头组件,也就不会被捕捉机构抓住,所以本锁决不会误抓局外好人。窃贼如果能够旋动弹子锁组件中的锁芯开锁,由于无法解密,即不知哪个角度是能够开锁的正确位置,如果在错误位置旋动了门外的手柄,由于错误位置是开锁齿条与齿轮组不啮合,而捕捉齿条却与齿轮组相啮合的位置,旋动门外的手柄不但不能开锁,却必然引起捕捉齿条移动,从而牵动捕捉机构动作,而将窃贼的手铐在门内。
    捕捉机构安装在锁体的下层内开锁管道的弯曲处,安装开锁管道的目的是:防止窃贼使用工具破坏弹子锁锁头组件,捕捉机构由左铐板、右铐板、收紧弹簧、止回棘爪、解铐钢索、解铐锁头组件等零件组成。平时,左、右铐板呈张开状,隐藏在管道的开槽中,右铐板的下部制有棘齿,该棘齿受控于止回棘爪,止回棘爪固定在左铐板上,左、右铐板上部开有止锁孔洞。
    平时,由于捕捉锁舌伸在左、右铐板上部的止锁孔洞中,虽有收紧弹簧把左、右铐板向中间方向拉紧,但由于捕捉锁舌的定位作用,左、右铐板却无法向中间靠拢。当窃贼非法扭转弹子锁组件,并误旋动门外手柄时,捕捉齿条通过捕捉钢索牵动捕捉锁舌抽出锁孔,捕捉锁舌失去定位作用,左、右铐板在弹簧的拉动下,迅速向中间靠拢,将窃贼的手脖卡住。由于右铐板的下部棘齿和左铐板下部止回棘爪的共同作用,左、右铐板无法张开。将窃贼的手紧铐在门内的,无法逃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使用者开启必须将手伸入暗箱中进行,而暗箱中由于空间狭小,无法使用大型破锁工具,所以窃贼无法破坏。另外,本锁开启还必须通过手感器和钥匙共同进行解密后才能实现,窃贼由于不知解密方法,如果使用万能钥匙强行开启,就会引起捕捉机构动作,从而将案犯锁在门外无法逃脱。因而可靠性高、防盗能力强,盗贼无法破坏。
    附图说明:
    下边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锁上层沿齿轮轴剖视图。
    图2是本锁下层剖面图。
    图3是手感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捕捉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锁体,2.齿轮轴,3.门外的手柄,4.门内的手柄,5.隔套,6.齿轮,7.开锁齿条,8.捕捉齿条,9.捕捉钢索,10、11.开锁钢索,12.齿条导套,13.导套支架,14.解密齿条,15.前拨叉,16.后拨叉,17.回位弹簧,18.解密齿轮,19.手感器,20.弹子锁锁头,21.门,22.门内开锁洞,23.锁止插销,24.开锁管道,25.左铐板断面,26.右铐板断面,27.锁闩,28.捕捉锁舌组件,29.弹子锁锁头的位置,30.手感器槽轮,31.钢球,32.弹簧座,33.定位弹簧,34.固定架,35.销轴,36.左铐板,37.右铐板,38.锁孔,39.锁舌座,40.锁舌,41.右挂簧爪,42.棘齿,43.收紧弹簧,44.左挂簧爪,45.止回棘爪,46.扭簧,47.解铐钢索,48.门上的开锁洞。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在锁体1的上部,安装着若干齿轮6和若干隔套5,(隔套数等于齿轮数加2,隔套与齿轮厚度相同,隔套比齿轮外径小)。齿轮6内孔呈正方形,套装在一根断面为正方形的齿轮轴2上,齿轮6和隔套5在齿轮轴2上可以沿轴向滑动。齿轮轴2的两端均装有开锁用的门外的手柄3和门内的手柄4,与齿轮组相啮合的有两根齿条,一根是开锁齿条7,另一根是捕捉齿条8。开锁齿条7与锁闩27制成一体,同时通过两条钢索10和11与安装在其他地方的带弹簧的锁舌(图中未示出)相连接,可以实现多处同时开锁。开锁齿条7的一端位于导向的齿条导套12内,齿条导套12设置在固定于门21上的导套支架13上。捕捉齿条8通过钢索9与下层的带弹簧的捕捉锁舌40相连接,该捕捉锁舌40控制的是捕捉机构(图4)。
    由于齿轮组在轴2上可以滑动,它们的定位依靠两端的前拨叉15和后拨叉16来进行,这两个拨叉15和16固定在另外一根解密齿条14上,与解密齿条14常啮合的解密齿轮18与手感器19和弹子锁锁头20同轴,它们共同构成弹子锁组件,上述零件全部装在锁体1的上部,该锁体1固定在门21的内侧。
    使用者从外部开启时,由门上的开锁洞48将手伸入锁体的下层特制的开锁管道24中,摸到锁孔后,沿着弹子锁组件的锁孔方向,向上插入钥匙并旋动钥匙,通过手感器19记住响声,使钥匙的转角与设定相同并持住钥匙,另一只手旋动门外的手柄3,即可将锁打开。
    使用者从内部开启时,由锁体1上的门内开锁洞22将手伸入锁体的下层,摸到锁孔后,沿着弹子锁锁头组件的锁孔方向,向上插入钥匙并旋动钥匙,通过手感器19记住响声,使钥匙的转角与设定相同并持住钥匙,另一只手旋动门内的手柄4,即可开门。
    上述机构的工作原理是:当本锁锁闭后,齿轮组在弹簧17作用下退到原始位置。此时,开锁齿条7和捕捉齿条8均不与齿轮组中的任何一个齿轮相啮合。所以,旋动门内外的手柄3只会使齿轮组空转。
    主人开门时,通过手感器19的提示,令钥匙的转角与个人预先设定的位置相同,而该位置是唯一能满足开锁齿条7与齿轮6相啮合,同时捕捉齿条8与齿轮组中的任一齿轮不啮合的位置,所以当主人转动门外手柄3时,只有开锁齿条7动作,门可以被打开。
    窃贼开锁时,如果能够旋动弹子锁组件20中的锁芯开锁,但由于无法解密,找不到能够开锁的正确位置(可以调整到开锁力矩与捕捉力矩完全相同,使窃贼无法判别),如果在错误位置旋动了门外的手柄,由于错误位置是开锁齿条7与齿轮组不啮合,而捕捉齿条8却与齿轮组相啮合的位置,旋动门外的手柄不但不能开锁,却必然引起捕捉齿条8移动,从而牵动捕捉机构动作(图4),而将窃贼的手铐住。
    捕捉机构(图4)安装在锁体1的下层内开锁管道24的弯曲处,捕捉机构由左铐板36、右铐板37、收紧弹簧43、止回棘爪45、解铐钢索47、解铐锁头组件(图中未示出)等零件组成。捕捉机构设置在连接于锁体1上的固定架34上,左铐板36与右铐板37由销轴35铰接,在左铐板36上设有弹簧控制的止回棘爪45与右铐板37上设有的棘齿42相配合,收紧弹簧43连接在左铐板与右铐板相应的左挂簧爪44、右挂簧爪41上,止回棘爪45连接解铐钢索47。在左铐板与右铐板上部重叠部分设有相通的锁孔38,位于锁孔38内的锁舍通过弹簧设置在锁舌座39内,捕捉钢索9与锁舍40相连。
    平时,左、右铐板36、37呈张开状,隐藏在管道24的开槽中,右铐板37的下部制有棘齿42,该棘齿42受控于止回棘爪45,止回棘爪45固定在左铐板36上,左、右铐板上部开有锁孔38。图2捕捉机构设置于开锁管道断面中,图中捕捉锁舌组件28主要由锁舌座39、锁舌40及弹簧组成。25为左铐板断面,26为右铐板断面。29为弹子锁锁头的位置,锁孔向下。
    平时,由于捕捉锁舌40伸在左、右铐板36、37上部的止锁孔洞38中,由固定架34支撑;虽有收紧弹簧43把左、右铐板36、37向中间方向拉紧,但由于捕捉锁舌40的定位作用,左、右铐板36、37却无法向中间靠拢。当窃贼非法扭动弹子锁组件20,并误旋转门外手柄3时,捕捉齿条8通过捕捉钢索9牵动捕捉锁舌40抽出锁孔38,左、右铐板迅速向中间靠拢,将窃贼的手脖卡住。由于右铐板37的下部棘齿42和左铐板36下部止回棘爪45的共同作用,左、右铐板无法张开。将窃贼的手紧铐在门21内的,无法逃脱。
    图3,手感器19由槽轮30,钢球31,弹簧座32,定位弹簧33组成,槽轮30内孔呈方形,与锁芯同时旋转,每旋转过一槽,钢球31在定位弹簧33的推动下落入槽中,会发出响声,主人以此判断旋过几下,以便寻找正确位置。每旋转过一槽,齿轮组移动相当一个齿轮厚度的距离。
    锁止插销23的作用是:与开锁齿条7下面的两个孔相配合,实现开启位置或锁闭位置的铁定锁止,此时,谁都无法开启本锁。
    当发现贼被抓后,首先报警拨打“110”,等警察到来后,通过隐藏于暗处的解铐锁头组件(图中未示出),用钥匙旋动解铐锁头锁芯旋转,牵动解铐钢索47,止回棘爪45克服扭簧46的弹力而张开,窃贼的手即可抽出,然后交警方处理。
    由于以上设计,窃贼很难对本锁进行破解或破坏,所以本锁可靠性好,保险程度高。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在不违反本设计结构原理的情况下,根据安装需要将整个锁体安装在门框所依靠的一边墙壁内;开锁齿条7和锁闩27理论上可以无限加长,甚至可以实现远距离启闭锁。

    关 键  词:
    暗开式 防盗 保险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暗开式防盗保险锁.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94969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