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睡桩功的练功器材与方法.pdf

  • 上传人:1****2
  • 文档编号:194729
  • 上传时间:2018-02-01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215.0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0136367.0

    申请日:

    2000.12.16

    公开号:

    CN1359738A

    公开日:

    2002.07.2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2000.12.16

    IPC分类号:

    A63B26/00

    主分类号:

    A63B26/00

    申请人:

    黄宁海;

    发明人:

    黄宁海

    地址:

    338000江西省赣新中路18号(市建行大院内)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主要是为练功者修练“睡桩功”而设计的的练功器材,它由踏板、至少一根弹性拉条组成,并可配合多次唤醒装置或循环唤醒装置使用。使用时将踏板两侧弹性拉条于练功者两侧如床头两侧固定或连接或绕过,躺着用脚踩住踏板并将弹性拉条适度拉伸(简称睡桩),还可睡桩—练睡功—睡桩……反复练习。本发明及方法克服了现有练功方法练功者功力增进缓慢的缺陷,同时还可用于健身和帮助运动员增强体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睡桩功的练功器材,由踏板、至少一根弹性拉条组成。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桩功练功器材,其特征在于:踏板上尤其是踏板两 侧可固定或连接有增加其使用稳定性的组件如支架,增加使用稳定性的组件与踏 板也可由同一完整材料经切割或切割后弯制而成;踏板两侧还可连接有带、绳或 其他软质线性材料。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睡桩功练功器材,其特征在于:弹性拉条各有一端 或弹性拉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踏板两侧或踏板两侧的组件;可配合多次唤醒装置 或循环唤醒装置使用。
    4: 一种睡桩功练功器材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包括下列几个步骤:(1)如弹性 拉条尚未连接,则先将其和踏板或踏板上的组件相连接;将踏板两侧弹性拉条于 练功者两侧如床头两侧固定或连接,或绕过(套在床头),以使练功者躺着时可用 脚踩住踏板并将弹性拉条适度拉伸(简称睡桩);(2)设定多次唤醒装置或循环唤醒 装置工作时间段(如0:00-0:01,0:30-0:31,1:00-1:01,1:30-1:31,2:00-2:01 .....),接通电源;(3)平躺或侧卧练习睡桩,还可睡桩——练睡功——睡桩…… 反复练习;(4)练功初始阶段也可不配合唤醒装置使用,如两者配合则相邻工作时 间段之间的时间间隔设定不应过长,否则练睡功时易昏沉或进入睡眠,不利于练 功过程的持续;(5)夜间、早上醒后、午睡时或其他时间都可采用这一方法练功, 如是夜间则可达到一定的练功时间再选择进入睡眠;(6)随着练功进展,可逐步延 长相邻工作时间段之间的时间间隔及练功时间。

    说明书


    睡桩功的练功器材与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练功器材及其使用方法,特别适用于为本发明而创编的“睡桩功”的修炼。

        目前世界上拥有众多的练功者,尤其作为中华民族瑰宝的气功、武术在中国更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而由于其健体强身的神奇功效,也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其中。然而一般练功者要想使这种修炼更进一步却非常困难,其重要原因之一便是难以有效延长练功时间尤其是夜间练功时间,而睡眠时,人体气的运行减慢,功力减退,按这种方式练功功力增进缓慢。现尚无练功方法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练功强度大的如静坐、行功、站桩等虽有助于气的运行,但易造成身体、精神的过度疲劳,再延长练功时间尤其是在夜间非一般人所能承受,而练功强度小的如睡功虽有助于疲劳的延缓、恢复,但练功者易昏沉并转而进入睡眠,从而造成练功过程的过早中断。本人也曾设想并研究过仅结合使用多次唤醒装置(或循环唤醒装置)的练功方法:如①静坐——练睡功——静坐……或②静坐——练睡功,试图解决这一矛盾,结果发现采用这两种或类似方法虽然也可能成功,但可操作性不强:由于重力的影响,练睡功与静坐两种状态,后者练功强度远大于前者,练功者要想从练睡功转换到静坐状态尤其在夜间相对疲劳、昏沉的情况下非常困难;练睡功时练功者易昏沉或进入睡眠。另外目前市面上的练功器材虽可使练功者练功过程中气的运行有所增强,但同样难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及方法之目的是给出一种可以帮助练功者有效延长练功时间尤其是夜间练功时间的练功器材及方法。

        本发明及方法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由踏板、至少一根弹性拉条组成;踏板上尤其是踏板两侧可固定或连接有增加其使用稳定性的组件如支架,增加使用稳定性的组件与踏板也可由同一完整材料经切割或切割后弯制而成;踏板两侧还可连接有带、绳或其他软质线性材料;弹性拉条各有一端或弹性拉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踏板两侧或踏板两侧的组件,弹性拉条与踏板或其上组件也可在使用时再行连接。另外本发明还可配合使用多次唤醒装置(或循环唤醒装置),如由多路时间定时器(或循环定时器)及录音机组成的装置或多次振动装置(或循环振动装置)。本发明的使用方法:(1)如弹性拉条尚未连接,则先将其和踏板或踏板上地组件相连接;将踏板两侧弹性拉条于练功者两侧如床头两侧固定或连接,或绕过(套在床头),以使练功者躺着时可用脚踩住踏板并将弹性拉条适度拉伸(简称睡桩);(2)设定多次唤醒装置或循环唤醒装置工作时间段(如0:00-0:01,0:30-0:31,1:00-1:01,1:30-1:31,2:00-2:01……),接通电源;(3)平躺或侧卧练习睡桩,还可睡桩——练睡功——睡桩……反复练习。由于睡桩使身体各部分产生一定的兴奋度再加上唤醒装置的多次或循环唤醒,能帮助练功者克服昏沉或睡眠,从而可避免练功过程过早中断;睡桩、练睡功两种练功状态之间身体各部分所承受的压力强度、姿势相差并不大,因此从练睡功转换到睡桩状态较为容易;睡桩练功强度相对较小且唤醒装置工作时间段很短(对练功者干扰小),再加上周期性的转换到练睡功状态利于疲劳的延缓、恢复,从而可使练功过程持久。

        本发明及方法的优点:1、有效加快练功进程;2、现代人工作、生活日渐忙碌,很难抽出专门的时间练功,这一发明及方法具有现实的意义;3、适用范围广,还可用于健身和帮助运动员增强体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及方法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3分别是本发明实施例2、3的结构示意图。

        见图1,实施例1组合结构如下:(1)为踏板,它可以是木板、钢板或其他硬质板,(2)为弹性拉条,它可以是橡胶条或弹簧。使用时将弹性拉条(2)两端分别绑于踏板(1)两侧,如安置于床上使用,则将绑好的弹性拉条(2)套在床头即可。

        见图2,实施例2结构如下:(3)为V形支架,它可以是钢筋或其他硬质材料,能增加踏板使用稳定性,弹性拉条(2)连接于其上,如安置于床上使用,则将两弹性拉条(2)各一端分别固定或连接于床头两侧。

        见图3,实施例3结构如下:(4)为两侧有凹口的踏板,(5)为框形支架,带、绳或其他软质线性材料(6)连接于踏板两侧上下端,弹性拉条(2)连接于其上,这种连接方式能增加踏板使用稳定性。

        本发明使用方法实施例:(1)如弹性拉条尚未连接,则先将其和踏板或踏板上的组件相连接;将踏板两侧弹性拉条于床头两侧固定或连接,或套在床头,以使练功者躺着时可用脚踩住踏板并将弹性拉条适度拉伸(简称睡桩);(2)设定多次唤醒装置或循环唤醒装置工作时间段(如0:00-0:01,0:30-0:31,1:00-1:01,1:30-1:31,2:00-2:01……),接通电源;(3)平躺或侧卧练习睡桩,还可睡桩——练睡功——睡桩……反复练习;(4)练功初始阶段也可不配合唤醒装置使用,如两者配合则相邻工作时间段之间的时间间隔设定不应过长,否则练睡功时易昏沉或进入睡眠,不利于练功过程的持续;(5)夜间、早上醒后、午睡时或其他时间都可采用这一方法练功,如是夜间则可达到一定的练功时间再选择进入睡眠;(6)随着练功进展,可逐步延长相邻工作时间段之间的时间间隔及练功时间。

    关 键  词:
    睡桩功 练功 器材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睡桩功的练功器材与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9472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