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挠性集控钥匙的收置圆盘 本实用新型涉及钥匙的收置装置,尤指一种可挠性集控钥匙的收置圆盘。
早期的钥匙收集装置大都以双层紧贴的金属环所构成,其无论装入或取出个别钥匙,均需扳张环圈,相当费力而不方便。
因此,现今常用的钥匙收集装置大都使用圆盘结构,请参见图1、图2,此类现有的钥匙圆盘大致设有一所需大小直径的圆盘10,在该圆盘10接近外周缘处设有环向槽道11,而在盘内径向位置设有一止挡杆件12,该止挡杆件12内底端设有弹簧13,另端14则含有配合槽道11所需的薄勾片形状。整个止挡杆件12能结合一偏轴向的外露按钮15加以带动,使该止挡杆件12能因按钮15施力拖动后退,而打开出入口,供组合或卸出连接杆16。此止挡杆件12在按钮15未施力时,将因弹簧13的弹力而弹张封闭出入口。
而台湾第79207685号「钥匙收置圆盘之结构改良」”新型专利案,则为另一种无需使用上述控制按钮的钥匙圆盘,如图3至图5所示,其同样设有一含周向槽道21的圆盘20,而其盘体内部则同样设有一止挡件22,此止挡件22一端设有弹簧23,另端24同样设有配合周向槽道21的薄勾片形状,供控制出入口的开启或闭合。而该止挡件22的后端则组合一控制拉杆25,该控制拉杆25由圆盘20的周边外露,以拉动止挡件22。此一钥匙圆盘结构虽无需使用设于圆盘表面的小型按钮,但其内部仍需在圆盘20内部采用含有较不易加工制作的止挡件薄勾片端24。
再者,无论如图1所示的通用型钥匙圆盘,或如图3至图5所示的外拉控制式钥匙圆盘,其均需使用一端为球状端161、261,而另端则组接双层式金属圈162、262地连接杆16、26,供置入整组的多数支钥匙。为达到方便在这些环圈组卸钥匙之前,多数支钥匙仍然必需采用扳张双层金属圈162、262的方式来加以组合,使用上不尽理想,而有再加以改善的必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可挠性集控钥匙的收置圆盘,使可简化内部止挡杆件结构,能以一可挠性条方便的控制组卸钥匙。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挠性集控钥匙的收置圆盘,是设有一含周向槽道的圆盘,一拉杆则使其控制帽端以外露状态结合于圆盘外周,其特征是:该圆盘于内部设有一横向通孔,并于此通孔两相对位置分别设有定位孔及出入口,且此横向通孔朝向定位孔设有一连通的小径孔;上述拉杆则设有主杆身组合于定位孔,并于此主杆身前端延伸另段小径杆身,该小径杆身套设一弹簧并经由上述圆盘小径孔插配于横向通孔,使其局部长度伸入一端套予以结合;另设有一适当长度的可挠性条,其两端设有可组接于圆盘周向槽道的球状端,使该二球状端组接于上述圆盘的周向槽道内形成收集钥匙的环状。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下述方案进一步实施:
该端套设有一中央孔,而上述小径杆身局部长度则设有棘齿部,该棘齿部紧密插配于端套中央孔。
该拉杆小径杆身套设的弹簧一端压靠于圆盘内部横向通孔与小径孔交接处,另端则抵压于端套。
从以上技术方案中可以明显看出,本实用新型无需使用如前述的双层金属环,即可将钥匙装入或卸出此一收置圆盘,相当快捷方便。再者仅需制出含有不同径的端套,而无需制作薄勾片端,加工程序更精简,且更适于量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简化钥匙的收集圆盘内部结构,使其易于制作组装成型,能藉可挠性条方便的组卸钥匙。
本实用新型的新颖性及其他特点将于配合以下附图实施例的详细说明而趋于明了,如图所示:
图1是已知钥匙圆盘立体剖视图。
图2是图1的断面剖视图。
图3是另一种已知钥匙圆盘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元件分解图,且剖视盘体部份。
图5是图3的断面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图。
图7是图6的元件分解图,其中圆盘及控制块均加以剖视。
图8是图6的断面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动作示意图。
图10图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立体图。
请参见图6,本实用新型大致亦设有一圆盘30,此一拉杆40的控制端则以外露状态结合于圆盘30外周,而一设为适当长度的可挠性条50则使其两端组接于圆盘30的周向槽道31。
现请详参图7及图8,圆盘30除设有所需的周向槽道31之外,并于两相对位置分别设有定位孔32及出入口33。而其内部设有一适当大小直径的横向通孔34,使该横向通孔34一端连通一小径孔35并朝向定位孔32。其另端则朝向上述出入口33。
而拉杆40帽端延伸特定长度主杆身41,此主杆身41与帽端以弧状部42衔接,使整根拉杆40组合于圆盘30定位孔32时,能以一适当隆起高度,方便施力拉动。沿上述主杆身41前端则延伸另段小径杆身43,该小径杆身43的直径设为略小于圆盘内部小径孔35,使其可经由该小径孔35插配于横向通孔34。且该小径杆身接近端部预设插接定位的棘齿部44。
一端套60则使其外径略小于圆盘30横向通孔34,其设有一含前开口中央孔61,使上述拉杆40小径杆身43在套设弹簧70后,该小径杆身43的端部可插入该中央孔61使其棘齿部44以紧密配合方式与端套60中央孔61结合在一起(参见图8)。同时并使弹簧70一端压靠于圆盘内部横向通孔34与小径孔35交接处,另端则抵靠于端套60。
而可挠性条50为适宜的可挠性材料,并设为合适的长度,于其两端则可分别组接配合圆盘周向槽道31的球状端51、52。使该等球状端51、52可分别如前述连接杆般组合于圆盘周向槽道31,并使可挠性条50因两端定位而成图6、图8所示的环状,供准备收集钥匙。
现请参见图9,在拉杆40沿箭头所示方向拉动时,端套60将迫压弹簧70,使整个端套60因而被拉入横向通孔34中,而可打开圆盘30周向槽道的出入口33,供将可挠性条50的球状端51、52置入或移出周向槽道31,准备装入或卸出钥匙。反之,若可挠性条50的球状端51、52置入周向槽道31并拨离出入口33后,将拉杆40的施力释放时,该拉杆40即又因弹簧70的弹性恢复力弹回原位封闭出入口33。
如图10图所示,由于无需使用盘体表面的控制按钮,以及使用环状可挠性条,因此特适于将圆盘30上下表面设为全弧面301、302,除可增加其美感性,亦使抓握操控或携带均更为容易。
以现有使用于此类收置圆盘的组接部份球状端而言,其一般所制出的直径约为4mm左右,而常用的钥匙在柄端所预设的收集孔,无论其为长槽孔或圆孔,其宽度或直径通常均在6mm以上,因此无需使用如前述的双层金属环,即可将每一个别的钥匙装入或卸出此一收置圆盘,确属相当快捷方便。再者,其仅需制出含有不同径的端套,而无需制作薄勾片端,加工程序将更精简,且更适于量产,具有产业上利用价值,于是依法具文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