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筋快速强力连接器。 在建筑工程既有的钢筋连接方法有用钢丝绑扎、电焊连接及用一个套筒将钢筋插入,以锥形螺纹相互连接的方法,但是采用钢丝绑扎方法,因其连接应力不合要求,早已废弃不用,采用焊接法,虽可提高其连接处强度,但往往因焊接时产生高温,使钢材变质影响整体结构强度,并且施工时、因施工地点的不同要搬动焊接器材、费工费时;而采用螺纹连接方法,因锥形螺纹,加工困难,并且钢筋与套筒间,不易配合,容易松动,不易保证质量,所以以上诸连接方法,都不够方便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钢筋连接器,它使用方便,连接后牢固可靠,不易松动,保证连接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钢筋快速强力连接器是由压紧螺帽、两半圆形夹固件和主连接体所构成,夹固件组合后为一外侧具有上下两个锥面并与钢筋以螺纹啮合的构件,使用时,将连接钢筋插入圆筒形主连接体的两端,每根钢筋上套上夹固件,主连接体两端再以螺帽拧紧,利用主连接体两端及螺帽螺纹后所具有的锥面,与夹固件的两个锥面相吻合,从而将两根钢筋牢固的连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提高钢筋连接处强度,并使连接牢固可靠:因连接的钢筋端部不受任何损害,并使钢筋头在主连接体和螺帽前后双重作用下,通过螺纹和锥面紧密啮合在夹固件内,固定不动,并进一步通过主连接体而加强。
2.连接质量可靠:因两根钢筋均插入主连接体内,使连接后钢筋顺直。
3.两半圆形夹固件内螺纹,可与被连接钢筋上既有的螺纹相配合,从而简化生产工艺,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早期以钢丝绑扎钢筋连接示意图。
图2是以焊接法连接钢筋示意图。
图3是锥形螺纹连接钢筋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各部元件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组装后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两半圆形夹固件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两半圆形夹固件咬合于钢筋上时的俯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各部元件分解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组合后剖视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参照图4-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该钢筋快速强力连接器由压紧螺帽1、两半圆形夹固件2、及主连接体3组装而成,压紧螺帽1分别以螺纹11锁合于两端插有连接钢筋4的连接体3地两端,螺帽1的端部内壁为一向内收敛的锥面12,该锥面12与两半圆形夹固件的外壁上的一个锥面22相吻合;主连接体3为一两端带有钢筋插入孔31的非贯通套管,两端外壁带有与螺帽1相吻合的螺纹32,两端内孔边缘33为一收敛的锥面与半圆形夹固件1外壁上的另一锥面21相吻合;两半圆形夹固件2共两组,分别套设于两个连接钢筋4的端部,夹固件外壁顺连接钢筋方向,两端分别带有收敛的锥面21、22,分别与主连接体内孔边缘锥面33和压紧螺帽端部的锥面12相吻合,夹固件的内壁带有与连接钢筋4的螺纹41相吻合的螺纹23;使用时,将连接钢筋4插入圆筒形主连接体3的两端,每根钢筋4上套上夹固件2,然后在主连接件3的两端再以螺帽1拧紧,利用主连接体两端及螺帽螺纹后所具有的锥面,与夹固件上下两个锥面相吻合,从而将两根钢筋牢固地连成一体。
图8、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示意图,该实施例是将部分螺帽,旋入主连接体3内,即在主连接体的两端内壁上,设与螺帽外侧一端相吻合的螺纹32,在螺纹尾部形成锥面32-1,与夹固件的一个锥面相吻合,螺帽1的螺纹部分套合于主连接体3的内侧,螺纹尾部的锥面1-1与夹固件的另一个锥面相吻合。从而减少钢筋连接后占用的空间,便于在钢筋密布情况下使用。
此外,为简化加工工艺,降低成本,可在两半圆形夹固件2的内壁上,设与钢筋4本身制式相符的纹理40,可以同样达到相互咬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