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构造简单、调整容易的梁柱预留孔用的伸缩套管。 一般的大楼在灌注混凝土之前,必须在梁、柱的预定位置处先行预留日后可供电线、水管等穿过的预留孔;就以往的预留孔成形方式而言,主要有三种:
其一、是利用纸管先行装设在钢筋间格所形成的空间内,但是,一旦灌注混凝土于其上时,则纸管会被腐蚀而凹陷,以致于纸管内部的管径与原先设计的尺寸相差太大,在穿设水管、电线管时倍加困难,甚至发生无法穿过的事情。
其二,为了解决上述纸管的缺点,另一种方式是利用塑料管,其是在装设之前依照梁或柱的宽度加以裁切成适当长度,那么,如图1所示,当欲装设塑料管1时,必须先在板模2内侧以钉体固设呈半圆形且开口朝上的下固定环3,且将裁切得相当准确的塑料管1跨置在下固定环3上,接着,再以上固定环4对准于上固定环3且以钉体5钉固在板模2上,以将塑料管1限位固定在板模2之间(如图2所示),如果塑料管1的长度控制不准确根本无法置入,如果裁切得相当准确,则欲放置在钢筋间格所形成的空间内时必须使塑料管板模平稳地置入,否则如果稍微产生偏斜,在装设时就相当困难,相反的,如果为了使置入方便而使其长度略短时,则在上下固定环3、4与塑料管1之间便会产生缝隙,那么在灌注混凝土时,混凝土会从缝隙流入预留孔中,一旦凝固时清除相当不易。
通常欲放置塑料管1之前,在板模2之间早已设有钢筋,那么在装设塑料管1时,由于塑料管1具有相当的长度,使得装入时相当困难。
其三、为了解决长度控制的问题,也有人采用蛇腹管,诚然蛇腹管可作适度长度的伸缩,但是与第一点相同的是,当灌注混凝土于蛇腹管上时,位于中央位置的强度是最弱之处,因此,会使蛇腹管地中央位置处产生弯曲、变形、凹陷,使得预留孔的孔径变小(如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梁柱预留孔用的伸缩套管,其是利用不同管径的前、后套管与延长管套接,可依梁、柱的宽度而适当地调整至最准确的长度,使管体内部所形成的预留孔达到预先设计的标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达到的:
一种梁柱预留孔用的伸缩套管,其是以至少二个可互相套接的中空管体串接而成,该伸缩套管包括前套管、后套管及延长管,前、后套管的端缘外侧设有凸缘,凸缘内侧面形成较小圆径的定位块,在筒体末端设有嵌扣部位;延长管配合前、后套管的筒体而设,且恰可套设在前、后套管的筒体上,其上对称于前、后套管的嵌扣部位处设有可使延长管沿着前套管或后套管作径向伸缩的导引部位,导引部位恰限制在所述的嵌扣部位上,且可沿着嵌扣部位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如下方式达到:所述的前、后套管的嵌扣部位呈凸块状,而所述的延长管的导引部位呈导槽状,导引部位包括长槽,长槽近末端处呈h形,其直角弯曲状的部位是长槽的开口,开口侧边的长槽其中一端设有封闭的卡制部。
所述前、后套管的筒体末端可以设有环状的突起部,所述延长管上与该突起部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环状的卡止部。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梁柱预留孔用的伸缩套管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以往预留孔成形方式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以往预留孔成形方式的组合示意图。
图3是利用蛇腹管形成以往预留孔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部份分解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伸长操作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预留孔成型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收合示意图。
请配合参阅图4、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梁、柱预留孔用的伸缩套管,主要包括前套管10、后套管20及预定数目的延长管30。
前套管10,是在筒体11的一端向外设置适当宽度的凸缘12,且在凸缘12内侧面与筒体11衔接处设置预定数目的定位块13,定位块13上均装设有呈稍微迫紧状态的钉体40(即钉体40装设在定位块13上时不致于脱落),且在筒体末端内周面上设有呈环状的突起部14,在突起部14上设有预定数目呈凸块状的嵌扣部位15(本实施例设有三个)。
后套管20是与前套管10具有相同的形状构造,也在筒体21一端形成凸缘22,凸缘22内侧面也设有三只定位块23,其上也装设有钉体40,且在筒体21末端内周面上设有呈环状的突起部24,且在突起部24上设有三个呈凸块状的嵌扣部位25。
预定数目的延长管30是制成不同管径的中空筒状,并且其可相互套接,其外周面的适当位置配合前、后套管10、20的突起部14、24而设有呈凸出环状的卡止部34,且对称于嵌扣部位15、25处也设有三个呈h形导槽状的导引部位31,其是由两端封闭且沿轴向延伸适当长度呈长条状的长槽311及开口312所构成,且长槽311底端设有封闭的卡制部3117,另外,在延长管30内周面上又设有环状的突起部33,突起部33上相对于长槽311的卡制部3117而设有呈凸块状的嵌扣部位32。
本实用新型梁柱预留孔用的伸缩套管所能预期达成的功效陈述如后:
首先,当欲组合时,先将二个延长管30具开口312的一端,分别自前、后套管10、20具凸缘12、22的一端套入,且使得延长管30导引部位31的开口312对准前、后套管10、20筒体11、21末端的嵌扣部位15、25,当继续推动延长管30时,可使得导引部位31的开口312套入呈凸块状的嵌扣部位15、25上,直到嵌扣部位15、25滑动至开口312底部时,则可将延长管30转动适当角度,使得嵌扣部位15、25恰限入于长槽311中,而沿着长槽311的长度方向继续拉动延长管30,则可使得延长管30自前、后套管10、20的筒体11、21末端处延伸出适当的长度;而延长管30与延长管30之间的套接方式也与上述的说明相同,且当延长管30拉出的长度至最大状态时,前、后套管10、20的嵌扣部位15、25恰抵止在长槽311的封闭处,而卡止部34恰扣止在突起部14、24而使延长管30不会脱出。
那么,藉由前、后套管10、20的嵌扣部位15、25与延长管30的导引部位31的互相嵌合扣接,使得延长管30可沿轴向延长适当的长度,且利用突起部14、24与卡止部34的互相扣接,使得延长管30与前、后套管10、20的结合性佳,并且不会脱出,在使用上相当方便。
接着,如图5、6、7、8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情形,当欲在梁、柱处设预留孔时,先将本实用新型的延长管30稍微缩入后套管20的内部,且依钢筋间隔大小也可使延长管30完全缩入后套管20内(如图8所示),而当穿过钢筋而置入钢筋间格形成的空间后,使得前套管10的凸缘12先贴置在板模上,且利用榔头将钉体40向下敲击,使得凸缘12贴合固定在板模上;再将后套管20自延长管30上拉出,使其凸缘22也贴处在另一侧边的板模上,又以榔头将钉体40向下敲击,使得后套管20固定在板模上,将混凝土灌注在板模之间,即可由前、后套管10、20及延长管30共同形成预留孔,而由图5所示,虽然预留孔是成阶梯状,但是其尺寸主要是以中间延长管30的内径为主,因此预留孔的尺寸控制相当容易;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藉着凸缘12、22的作用,使得混凝土不会漏至预留孔内,且以钉体40钉固在板模上,可使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较容易。
藉由以上所述,可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
一、本实用新型由前、后套管10、20及预定数目延长管30互相套接而成的管体,可任意调整、变换长度,且只要延长管30的数目增加,便可连接约二公尺左右的长度,因此,在使用时调整方便。
二、本实用新型预留孔的尺寸控制相当准确,其可依设计而制成,在穿设水管、电线管时相当简易。
三、本实用新型的可调长度极具弹性,并且呈凸块状的嵌扣部位不一定要到达预定位置才能达到定位,藉着本身的塑料材料特性,便可促使嵌扣部位与导引部位之间也具有相当的卡止效果。
四、本实用新型的前、后套管10、20与延长管30于套接组合后,如果要搬运及收藏时,可将其收缩压合至最小体积状态,可达到减少搬运、收藏空间的效果,且收合及伸张的操作也相当简易方便。
五、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构造简单、制造容易,且施工、操作的速度快,而可降低施工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揭露的构造,其构造简单、操作容易,且可达到预期的伸缩长度控制的功效;所以本实用新型确实具有产业上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