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折角模块.pdf

  • 上传人:n****g
  • 文档编号:1910190
  • 上传时间:2018-07-24
  • 格式:PDF
  • 页数:12
  • 大小:543.20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20135630.X

    申请日:

    2008.09.28

    公开号:

    CN201265205Y

    公开日:

    2009.07.0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避免重复授权放弃专利权IPC(主分类):E04C 1/00申请日:20080928授权公告日:20090701放弃生效日:20080928|||授权

    IPC分类号:

    E04C1/00; E04C1/39

    主分类号:

    E04C1/00

    申请人:

    北京四方如钢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梁 彬

    地址:

    100085北京市朝阳区林翠倚林佳园19号楼11单元201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角模块。该折角模块由两块互呈镜像对称或者手性对称的模块构成,每块模块的前面(1)由两个互成一定角度的平面(3、4)构成,后面(2)由两个互成一定角度的平面(5、6)构成,平面(3)与平面(5)平行,平面(4)与平面(6)平行,平面(3)的延长面与平面(4)之间的夹角和平面(5)的延长面与平面(6)之间的夹角相等。该折角模块可以用来构筑折角墙体,通过调整和控制平面(3)的延长面与平面(4)之间的夹角以及平面(5)的延长面与平面(6)之间的夹角可以制作出不同弯曲程度的折角模块,用于构筑不同弯曲程度的墙体。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折角模块,由两块模块构成,所述两块模块分别包括前面(1)和后面(2)、上安置面(7)和下安置面(8)以及端表面(9、1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1)由两个平面(3、4)构成,所述后面(2)由两个平面(5、6)构成,所述平面(3)与平面(5)平行,所述平面(4)与平面(6)平行,所述两块模块上所述平面(3、4)和平面(5、6)布置形式能够使所述两块模块呈镜像对称或者手性对称。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角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3)的延长面与平面(4)之间的夹角以及所述平面(5)的延长面与平面(6)之间的夹角相等,且均为5°—45°。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角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3)的延长面与平面(4)之间的夹角以及所述平面(5)的延长面与平面(6)之间的夹角均为5°、7.5°、15°、22.5°、30°或者45°。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角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表面(9)垂直于平面(3)和平面(5),所述端表面(10)垂直于平面(4)和平面(6)。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角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3)的长度大于所述平面(4)的长度,所述平面(5)的长度大于所述平面(6)的长度。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角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安置面(8)上设置有凹入所述下安置面(8)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沿平行于模块中心线的方向从一个端表面(9)延伸至另一个端表面(10),所述上安置面(7)上与所述凹槽(1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凸台(12),所述凸台(12)沿平行于模块中心线的方向从一个端表面(9)延伸至另一个端表面(10),所述凸台(12)的形状适于与相邻层模块下安置面(8)上的凹槽(11)一起使相邻层的折角模块对齐。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角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为半圆柱形凹槽。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角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的深度大于所述凸台(12)的高度,使得在砌筑墙体时浇入墙体内的混凝土或者沙浆能够流过相邻层模块的凹槽(11)和凸台(12)之间的空腔,并在该空腔内形成横向的强度构件。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角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表面(9、10)上分别设置有凹入所述端表面(9、10)的半孔(13),所述半孔(13)从上安置面(7)延伸至下安置面(8)。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角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折角模块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从上安置面(7)延伸至下安置面(8)的通孔(14)。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角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置面(7)和下安置面(8)上邻近所述前面(1)和后面(2)的位置分别设有凸缘(15)。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折角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15)的顶部为一个平面。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角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端表面(9、10)之一上设置自所述上安置面(7)至所述下安置面(8)的榫槽(16),而在相对的所述端表面(9、10)上设置有与所述榫槽(16)配合的自所述上安置面(7)至所述下安置面(8)的榫头(17)。

    说明书

    说明书折角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构筑墙体的建筑材料,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构筑折角或者弯曲墙体的建筑材料。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些构筑平面墙体和井壁墙体所使用的模块。美国专利US5802797A公开了一种长方体砌体材料,该砌体材料可以构筑平面墙体;中国专利CN1206429C公开了一种井壁墙体模块,该模块能够构筑圆形墙体。
    现实中,有很多墙体需要在某一地方按照一定的角度弯曲或者折角,目前的施工方法是对长方体砌块进行切割和加工以后用于墙体折角部位,这种施工方式工序复杂、构筑的墙体强度很低而且外观不整齐;另一种施工方法是构筑两堵在折角处接触在一起的墙体,这种施工方式不仅工序复杂,而且由于两堵墙体互相独立导致整个墙体很容易从折角处出现裂缝,甚至从折角处断裂。
    此外,因为周围环境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有些地方需要构筑类圆弧形墙体,即墙体整体上呈现圆弧形,但其表面又具有一些凸棱和平面,目前的施工方式是用井壁墙体模块构筑出圆弧形墙体,然后在圆弧形墙体表面加工出平面和凸棱,这种施工方式不仅工序复杂,而且构筑出的墙体表面不整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角模块,该模块可直接用于墙体的折角或弯曲部位,而且可直接用于构筑整体为圆弧形但表面具有平面和凸棱的墙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折角模块有两块模块构成,其中每一块模块均包括一个前面,一个后面,一对端表面,一个上安置面,一个下安置面;所述前面和后面均由互成一定角度的两个平面构成;构成所述前面和后面的相对应的平面互相平行;所述两块模块上构成所述前面和后面的平面的布置形式能够使两块模块成镜像对称或者手性对称,也就是说,两块模块的对称方式就像物体通过平面镜成像一样,物体和其像无限接近可以互相重合,但无法完全重合地叠放在一起,或者说,两块模块的对称方式就像左手和右手的关系,他们无法完全重合地叠放在一起,但当它们相互接近并接触时能够互相重合。
    构成前面的一个平面的延长面与另一个平面的夹角与构成后面的一个平面的延长面与另一个平面的夹角相等,且均为5°—45°,进一步地,前述夹角均为5°、7.5°、15°、22.5°、30°或者45°。
    两个端表面分别垂直于前面和后面上与其相交的平面,这样在砌筑墙体时,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可以很方便地与长方体模块连接。
    构成前面和后面、位于同一侧的两个平面分别长于位于另一侧的两个平面,这样能够使折角两侧的部分长度不同,在砌筑墙体时,相邻层模块的较长部分和较短部分接触,能够起到压缝的作用,即同一层上相邻模块之间的接缝与相邻层上相邻模块之间的接缝不会形成一条直线,能够提高墙体的强度。
    下安置面上设置有凹入其中的凹槽,该凹槽沿平行于模块中心线的方向从一个端表面延伸至另一个端表面,在上安置面上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凸台,该凸台沿平行于模块中心线的方向从一个端表面延伸至另一个端表面,所述凸台的形状适于与相邻层模块下安置面上的凹槽一起使相邻层的模块对齐。所述凹槽可以是半圆柱形的凹槽。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凸台的高度,使得在砌筑墙体时浇入墙体内的混凝土或者沙浆能够流过相邻层模块的凹槽和凸台之间的空腔,并在该空腔内形成横向的强度构件。
    所述端表面上分别设置凹入所述端表面的半孔,所述半孔从上安置面延伸至下安置面。在折角模块的中间位置设置从上安置面延伸至下安置面的通孔。一方面,可以减轻模块的重量,另一方面,在砌筑墙体时,浇入墙体内的混凝土或者沙浆能够流过所述半孔和通孔,形成纵向的强度构件;该纵向的强度构件与流过凹槽和凸台之间的空隙的混凝土或沙浆形成的横向强度构件在墙体内部形成网状结构的强度构件。
    所述上安置面和下安置面上邻近所述前面和后面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凸缘。在采用该模块构筑墙体时,上层模块下安置面上的凸缘与下层模块上安置面的凸缘接触,这样在上层模块下安置面与下层模块上安置面之间形成一个容纳混凝土或者灰浆的空间。进一步地,所述凸缘的顶部为一个平面,能够保证上、下层模块之间的平稳连接。
    为了使相邻模块之间能够牢固连接,所述端表面之一上设置自上安置面至下安置面的榫槽,而在相对的端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榫槽配合的自所述上安置面至所述下安置面的榫头。
    本实用新型的折角模块由互成镜像对称或者手性对称的两块模块构成,其中的每一块模块的前面和后面分别由两个互成一定角度的平面构成,该模块整体上由互成一定角度的两部分组成,这样在墙体的折角部位直接使用该模块砌筑,不仅施工工序简单,而且能够提高墙体的强度,又能够使墙体外观整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折角模块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折角模块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折角模块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折角模块的立体图;
    图4是显示图3所示折角模块下安置面布置形式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折角模块反向连接构筑折角墙体的局部平面示意图;
    图6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折角模块构筑的梯形墙体的局部平面示意图;
    图7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折角模块构筑的圆弧形墙体的局部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折角模块包括两块模块,每一块模块均包括一个前面1和一个后面2、一个上安置面7和一个下安置面8以及一对端表面9和10,前面1由两个平面3和4构成,后面2由两个平面5和6构成,平面3与平面5平行,平面4与平面6平行,两块模块上所述平面3、4和平面5、6布置形式能够使所述两块模块呈镜像对称或者手性对称。
    参见图1和图2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折角模块的对称方式,两块模块的对称方式就像物体通过平面镜成像一样,物体和其像无限接近可以互相重合,但无法完全重合地叠放在一起,或者说,两块模块的对称方式就像左手和右手的关系,两只手无法完全重合地叠放在一起,但当两只手相互接近并接触时能够互相重合。
    参见图2所示,平面3的延长面与平面4之间的夹角和平面5的延长面与平面6之间的夹角相等,该夹角为5°—45°。进一步地,平面3的延长面与平面4之间的夹角和平面5的延长面与平面6之间的夹角可以具体确定为5°、7.5°、15°、22.5°、30°或者45°。
    参见图1和图2,端表面9垂直于平面3和平面5,端表面10垂直于平面4和平面6;这样,在折角模块的两端均可以方便地连接长方体模块,以便根据实际需要构筑所需长度的墙体。平面3的长度大于平面4的长度,平面5的长度大于平面6的长度;这样在砌筑墙体时,相邻层模块的较长部分和较短部分接触,能够起到压缝的作用,即同一层上相邻模块之间的接缝与相邻层上相邻模块之间的接缝不会形成一条直线,能够提高墙体的强度。
    参见图3和图4,下安置面8上设置有凹入所述下安置面8的凹槽11,该凹槽11沿平行于模块中心线的方向从一个端表面9延伸至另一个端表面10,上安置面7上与所述凹槽1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凸台12,该凸台12沿平行于模块中心线的方向从一个端表面9延伸至另一个端表面10,所述凸台12的形状适于与相邻层模块下安置面8上的凹槽11一起使相邻层的折角模块对齐。所述凹槽11可以为半圆柱形凹槽。所述凹槽11的深度大于所述凸台12的高度,使得在砌筑墙体时浇入墙体内的混凝土或者沙浆能够流过相邻层模块的凹槽11和凸台12之间的空腔,并在该空腔内形成横向的强度构件。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端表面9和10上分别设置有凹入所述端表面9和10的半孔13,所述半孔13从上安置面7延伸至下安置面8。在折角模块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从上安置面7延伸至下安置面8的通孔14。一方面可以减轻模块的重量,另一方面在砌筑墙体时,浇入墙体内的混凝土或者沙浆能够流过所述半孔13和通孔14,形成纵向的强度构件。该纵向的强度构件与凹槽和凸台之间的横向的强度构件在墙体内部形成网状结构的强度构件。
    上安置面7和下安置面8上邻近所述前面1和后面2的位置分别设有凸缘15;在采用该模块构筑墙体时,上层模块下安置面上的凸缘15与下层模块上安置面上的凸缘15接触,这样在上层模块下安置面与下层模块上安置面之间形成一个容纳混凝土或者灰浆的空间。进一步地,所述凸缘15的顶部为一个平面,能够保证上、下层模块之间的平稳连接。所述端表面9和10之一上设置自所述上安置面7至所述下安置面8的榫槽16,而在相对的所述端表面9和10上设置有与所述榫槽16配合的自所述上安置面7至所述下安置面8的榫头17;该榫槽和榫头结构能够保证相邻模块之间的牢固连接。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两块模块反向连接可以构筑连续折角或者连续弯曲墙体;当然,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两块模块之间连接长方体模块。
    如图6所示,利用本实用新型的两块模块可构筑梯形模块,图中实线部分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虚线部分为长方体模块;当然,根据实际需要,本实用新型的两块模块之间可以连接更多的长方体模块,也可以不连接长方体模块。
    如图7所示,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折角模块可构筑圆弧形墙体,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模块构筑的圆弧形墙体整体上为圆弧形,但墙体表面具有平面和凸棱结构。图中实线部分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虚线部分为长方体模块。根据实际需要,可在本实用新型的模块之间连接更多的长方体模块或不连接长方体模块。
    很显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有很多变通与改变。例如,凹槽11除了可以是半圆柱形以外,还可以是长方体形状以及其他形状。榫槽16可以是槽口与槽底相同宽度的平口式、槽口宽于槽底的企口式、槽口窄于槽底的滑键式以及其他结构形式,相应地榫头17也有不同的形状。凸台12的顶部还可以有放置加强件的凹槽。当平面3的延长面与平面4之间的夹角和平面5的延长面与平面6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是可以构筑折角墙体,当平面3的延长面与平面4之间的夹角和平面5的延长面与平面6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时,可构筑锥形墙体,当平面3的延长面与平面4之间的夹角和平面5的延长面与平面6之间的夹角为直角时,可构筑直角墙体,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方便说明所作的举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作出不同形式的变换或者组合,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精神引申或指引出的显而易见的变换或者组合均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模块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折角模块.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91019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