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叶窗叶片控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百叶窗,特指一种百叶窗叶片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以下列举美国核准的发明专利证第US664804B2号,如图1所示,为习式的平面图,其百叶窗10分别设有第一梯绳11及第二梯绳12依序组设于每一叶片13,并呈ㄩ状穿绕于下梁14,而上梁15的两侧分别设有定位滑柱151及第一、第二滑轮座152、153,供第一梯绳11及第二梯绳12的两端穿绕而下,当第一梯绳11被拉动时,叶片13则会呈现两两并叠而使透光空间增大(如图2所示,为习式的使用状态图),而当第二梯绳12被拉动时,则将叶片13持续往上收合,而上梁15的内部组设一具调整体的固定座,供一梯绳跨置定位令叶片13可作角度的旋动(图中未绘出)。
如上所述的习式结构有下列缺失:一、其第一梯绳11及第二梯绳12由上梁15的同一侧垂伸而下,故在使用上往往因判断上的错娱而须重新操作,且一旦第一梯绳11或第二梯绳12的两端因拉动的力道不一时,则会使叶片13产生倾斜的情形,致使使用上较为不便;二、其第一梯绳11穿绕于下梁14,故一旦拉扯的力道过大时,则会带动下梁14上升而使每一叶片13依序往上呈重迭收合状,并无法确实呈现两两并迭状,故在操作上较不易控制;三、其百叶窗10的第一梯绳11穿绕于下梁14地内部,故在操作上须先拉动下梁14方能使第一梯绳11顺利经第一滑轮座152拉伸而下,致使操作上较为耗力;四、其百叶窗10须在上梁15内部分别组设二定位滑柱151及第一、第二滑轮座152、153供第一梯绳11及第二梯级12穿绕,故所需的材料成本较高,且组装上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百叶窗叶片控制结构,其百叶窗在上梁的固定座同一侧组设有导滑片而同时供第二梯绳及作动绳固结以产生相互连动,进而仅须拉动作动绳即可使导滑片同步将第二梯绳往上作动,不虞因力道不平均而造成叶片倾斜的情形,且利用拉绳与作动绳分别组设于上梁两侧的设计,不虞消费者因判断错误而须重新操作的情形,以便达到最佳使用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百叶窗叶片控制结构,其利用作动绳的定位挡件与上梁具束槽的枢孔及钩环相互配合抵挡定位及第二梯绳跨设于最下端叶片的设计,令作动绳于拉动时,可防止下梁随作动绳连动,亦可迅速由定位挡件确定作动绳的拉伸位置,促使第二梯绳的作动更为精确,令操控上更为简易、明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百叶窗叶片控制结构,仅须拉动作动绳,即会拉动导滑片牵动第二梯绳带动叶片往上,令操作上更为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百叶窗叶片控制结构,利用导滑片及钩环与定位挡件相抵挡限位的设计,即可令第二梯绳达到定位及省力操作的效益,进而可节省繁杂的组装程序及材料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百叶窗叶片控制结构,其百叶窗于上、下梁间组设第一梯绳供每一叶片等距枢穿抵靠定位并穿绕定位于上梁内部两侧具调整轮的固定座,令叶片可作不同角度的旋转,并设一拉绳枢穿于每一叶片的穿绳孔而由上梁内部一侧的滑轮座穿绕而下,令叶片可随拉绳的作动作收合及展开,上梁内部于固定座的同一侧枢置一可移动的导滑片,导滑片的表面预定处贯设二连动孔及一牵动孔分别供第二梯绳及作动绳固结定位,且第二梯绳由固定座的梯绳穿孔枢穿而下并呈ㄩ状跨设于最下端的叶片,于第二梯绳的定位阶设呈间隔横跨于单数或偶数的叶片,且上梁的另一侧设一枢孔供作动绳由上梁的内部穿设而下,令作动绳、导滑片及第二梯绳可产生相互连动,进而仅须拉动作动绳即可使导滑片同步将第二梯绳往上作动。
所述的百叶窗叶片控制结构,上梁内部于枢孔的相对侧设一圆弧形的钩环,可供作动绳由上梁的内部往钩环拉伸穿绕形成一导滑限位的作用。
所述的百叶窗叶片控制结构,作动绳的预定处设一珠状的定位挡件,该定位挡件的外径小于枢孔。
所述的百叶窗叶片控制结构,上梁的枢孔一侧凹设一束槽。
所述的百叶窗叶片控制结构,定位挡件可随作动绳的操作状态分别与钩环及枢孔的束槽产生相互挡靠定位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习式的平面图。
图2为习式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梁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请同时参考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梁局部放大立体图,百叶窗20于上、下梁21、22间组设第一梯绳23供每一叶片24等距枢穿抵靠定位,并设一拉绳25枢穿于每一叶片24的穿绳孔241,于拉绳25的上端并由上梁21内部一侧的滑轮座211穿绕而下,而第一梯绳2 3的上端穿绕定位于上梁21内部两侧具调整轮261的固定座26,以令叶片24可作不同角度的旋转,并于二固定座26的同一侧枢置一可移动的导滑片27,导滑片27的表面预定处贯设二连动孔271及一牵动孔272分别供第二梯绳23’及作动绳28的一端固结定位,且第二梯绳23’由固定座26的梯绳穿孔262枢穿而下并呈ㄩ状跨设于最下端的叶片24,于第二梯绳23’的定位阶231’设呈间隔横跨于单数或偶数的叶片24,且上梁21的另一侧相对设一圆弧形的钩环212及一枢孔213供作动绳28由上梁21的内部往钩环212拉伸穿绕并延枢孔213穿设而下,于作动绳28的预定处设一珠状的定位挡件281与钩环212相抵挡限位,令第二梯绳23’恰定位于平整下垂状,且定位挡件281的外径小于枢孔213,而枢孔213的一侧凹设一束槽2131。
当消费者欲将叶片24的透光空间增大时,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仅需将作动绳28顺钩环212及枢孔213往下拉动,且会同时带动导滑片27令第二梯绳23’随连动孔27的滑移而被往上牵动,令抵靠于定位阶231’的单数或偶数叶片24被往上带动与上方的叶片24相并叠,此时,定位挡件281恰由枢孔213枢穿而出,再将作动绳28拉扯入束槽2131内,令定位挡件281挡抵于束槽2131外,使作动绳28及定位挡件281同时受束槽2131的牵制,即可令第二梯绳23’确实定位,令百叶窗20的叶片24呈现两两并叠而使透光空间增大以达到调整室内光线的目的,且利用导滑片27同时供第二梯绳23’及作动绳28固结而产生相互连动的设计,仅须拉动作动绳28即可使导滑片27同步将第二梯绳23’往上作动,不虞因力道不平均而造成叶片24倾斜的情形发生,达到最佳使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