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网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抗冲击的防护网。
背景技术
在高速公路及其他公路中,经常需要防护网用于隔离并保护这种高速作业的周边环境,同时,防护网也可用于房屋花园围栏,公园、学校围栏等领域。防护网由横向网丝与纵向网丝编织而成,整个网面为一个平面。通常,当车辆与防护网发生冲击时,防护网抗冲击的能力差,易于被冲击破坏,防护性能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的防护网,能够提高防护网的抗冲击能力,提高防护网的防护性能。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防护网,由横向网丝与纵向网丝通过焊接进行交错布置而成,每根纵向网丝沿纵向在相同的位置制造出若干凸起,在该凸起处的顶端设置一根横向网丝与各纵向网丝相连。
由于在每根纵向网丝沿纵向在相同的位置制造出若干凸起,并在该凸起处的顶端设置一根横向网丝与各纵向网丝相连,使网面形成了横向凸起,该凸起处起到了加强筋的作用,使这种防护网抗冲击性能高。
将该网平面旋转90度,使原有的网丝的横向与纵向调换位置,网面就形成了纵向凸起,同样可以起到加强筋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纵向网丝的两端增加直线纵向网丝,直线纵向网丝与部分横向网丝焊接。
这种防护网可以利用其两端的直线纵向网丝与防护网立柱上的勾形曲面相配合实现防护网面与立柱的快速连接。纵向网丝的凸起形状为三角形、圆弧形等容易实现的常用形状。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纵向网丝的凸起沿纵向均匀分布。
这种防护网网面上的凸起布置均匀,抗冲击性能高。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纵向网丝的凸起沿纵向两端稀疏中间密集分布。
这种防护网提高了中部抗冲击性能。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纵向网丝的凸起沿纵向下部密集布置,上部无凸起。
这种防护网提高经常受冲击部位也即网面下部的刚度,大大提高了防护网下部的抗冲击能力。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附图与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示意图(局部);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5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左视图;
图8为图6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见图1至图2,在本实施例中,防护网由横向网丝2,纵向网丝3组成。各网丝的直径均为6mm,纵向网丝间距60mm,各横向网丝的垂直间距为200mm,防护网面积为3m×2.4m。每根纵向网丝3都沿纵向均匀制造出四个三角形凸起4,凸起4的高度为48mm,在该凸起处的顶端设置有一根横向网丝2与各纵向网丝相连,横向网丝2与纵向网丝3通过焊接进行交错布置。在进行机械化的网面制造时,首先按照纵向网丝间距60mm横向网丝间距200mm的位置焊接好网面,(在准备设置凸起的位置,两横向网丝之间的距离在焊接时实际为216mm,)而后以液压的方式在预定的位置制成凸起4。采用这种方式制成的防护网与防护网立柱以普通的螺栓方式可以实现连接;在与防护网立柱上的勾形曲面相配合以实现防护网面与立柱的快速连接时,可以利用剪刀将第一根纵向网丝上的凸起部剪去,只留下该网丝的直线部分与立柱上的曲面进行连接。
实施例2:见图3至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防护网由横向网丝2、纵向网丝3、直线纵向网丝1组成。纵向网丝3沿纵向上部、下部各制造出两个圆弧形凸起4,中部制造出四个圆弧形凸起4,凸起4的高度为32mm。横向网丝2与纵向网丝3通过焊接进行交错布置,直线纵向网丝1与部分横向网丝2焊接。这种防护网可以直接利用其两端的直线纵向网丝与防护网立柱上的勾形曲面相配合实现防护网面与立柱的快速连接。实施例3:见图6至图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纵向网丝3上部无凸起,下部制造出四个三角形凸起4,凸起4的高度为32mm。横向网丝2与纵向网丝3通过焊接进行交错布置,直线纵向网丝1与部分横向网丝2焊接。这种防护网提高经常受冲击部位也即网面下部的刚度,大大提高了防护网下部的抗冲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