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建筑改造加建电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层楼房改造加建电梯结构。多层建筑改造加建电梯,是为了解决我国大片区6~9层建筑,尤其是住宅建筑,没有电梯,不满足现代住户使用要求的问题,提出的不是搬迁重建而是直接改造加建电梯的整套实用技术。
背景技术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我国城市建筑基本上是3~5层,七十年代开始出现6~9层的建筑,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对外开放,经济发展迅速,大量兴建了6~9层的建筑,尤其是6~9层的住宅区建筑,成为我国城市建筑的主体。这些住宅建筑主要是为满足人们住房面积的基本需求而兴建,根据当时的经济条件和建设标准,一般都没设置电梯。九十年代后期及近年来,经济水平提高了,人们的需求和建设标准也高了,6~9层的多层建筑要求设置电梯。
为了解决既有的大片区6~9层建筑,尤其是住宅建筑,没有电梯的问题,有人提出逐渐拆除重建,这种方案在刚刚发展起来的现有经济条件下,不仅使初期建设既有投资产生巨大浪费,而且拆建速度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还会产生巨量建筑垃圾无法处理、大量人居搬迁带来的社会问题。故拆除重建的方案几乎是不可行的。
本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解决目前低层建筑,尤其是6~9层住宅建筑,没有电梯,不懑足现代住户使用要求地问题,提供一种多层楼房改造加建电梯结构,其不用搬迁重建,而是直接改造加建电梯。多层建筑改造加建电梯的整套实用技术,可以实现既有多层建筑住户拥有电梯的时尚梦想,与拆除重建的方案相比较,综合社会效益巨大,节省投资难以用数字衡量。
多层建筑改造加建电梯的整套实用技术,可以实现既有多层建筑住户拥有电梯的时尚梦想,与拆除重建的方案相比较,综合社会效益巨大,节省投资难以用数字衡量。
本实用新型的多层楼房改造加建电梯结构主要包括多层建筑结构、候梯厅结构和电梯间结构,其特征是在多层建筑结构的原楼梯间旁设置候梯间结构,侯梯厅楼板采用钢筋混凝土楼板或钢梁混凝土楼板组合结构,在侯梯厅楼板与原有建筑楼梯间楼板或休息平台之间,设置竖向滑动水平限位装置;加建的电梯间结构采用混凝土筒体或钢框架支撑结构,电梯间结构悬挑出梁或桁架支承侯梯厅楼板,电梯间内设置电梯。
此外在多层建筑改造加建电梯结构中,在原有建筑楼梯间楼板层或休息平台层的外墙上,加设与新加侯梯厅连通的消防防烟门。
在上述的侯梯厅楼板与原有建筑楼梯间楼板或休息平台之间,设置的竖向滑动水平限位装置为如下3种形式之一:
1)在原混凝土构件上植锚单排钢筋与侯梯厅楼板拉结,并在新旧楼板之间嵌入弹性材料,可以是橡胶、塑料、泡沫、沥青麻丝等。
2)在原混凝土构件上植锚钢板,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扁钢,与侯梯厅楼板拉结。
3)在原混凝土构件上植锚钢板,焊上留有竖向长椭圆孔的垂直钢板,与侯梯厅组合楼板钢梁螺栓联结。
在所述的电梯间内设置电梯,其电梯安装形式是以目前现有技术的方式进行安装。
多层建筑改造加建电梯的整套实用技术,基于我国既有多层住宅结构多为砖混结构,也有一些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实际情况考虑的。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通过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的描述,使得对本实用新型有更加清楚地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层楼房改造加建电梯结构示意图;
图2为加设电梯间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侯梯厅楼板与原有建筑楼梯间楼板或休息平台之间,设置的竖向滑动水平限位装置的一个实施例;
图4为侯梯厅楼板与原有建筑楼梯间楼板或休息平台之间,设置的竖向滑动水平限位装置的另一实施例;
图5为侯梯厅楼板与原有建筑楼梯间楼板或休息平台之间,设置的竖向滑动水平限位装置的另一实施例。
实施方式
参看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多层楼房改造加建电梯结构主要包括多层建筑结构、候梯厅结构3和电梯间结构1构成,其中所加建的电梯间1靠近原多层建筑结构的楼梯间2,同时满足正常使用和消防使用要求,相应加设侯梯厅3。在原楼梯间楼板或休息平台外墙上开洞加设消防防烟门4是必要的,并有结构改造技术保证。在电梯间结构1内设置有电梯(未图示),其安装形式是以目前现有技术的方式配置安装。
原有建筑结构承载力,根据原有荷载设计,不宜增加外荷载。如图1,新加电梯间1采用钢筋混凝土筒体或钢框架支撑结构5,并悬挑出梁或桁架6,支承侯梯厅楼板7,使电梯井及其上的机房和侯梯厅等竖向荷载,全部由电梯间1结构本身承受,不向原结构增加负荷。通过设置竖向滑动水平限位装置8与原有楼梯间2的楼板或平台板4相连,保证新增的竖向荷载不向原有结构传递,但使新老结构协同工作,增强水平抗侧力整体刚度。
新建侯梯厅3楼板除其自身建筑使用功能外,兼有新建电梯间筒体与原有主体结构的拉接作用,采用钢筋混凝土楼板或钢梁混凝土板组合结构,混凝土板配置双层双向通长钢筋。
多层建筑改造加建电梯中,在侯梯厅楼板与原有建筑楼梯间楼板或休息平台之间,设置的3种形式之一的竖向滑动水平限位装置,其实施例分别如图3~5所示。
在实施例1中,如图3所示,在原混凝土构件31上植锚单排钢筋32与侯梯厅楼板33拉结,并在新旧楼板之间嵌入弹性材料34。在嵌有弹性材料缝宽内,单排钢筋在竖向刚度较弱,可以保证新旧楼板相对滑移(变形),但有足够的水平拉结作用。图中35为候梯间楼板钢筋。
在实施例2中,如图4所示,在原混凝土构件31上植锚钢板或角钢42,用螺栓连接或焊接拉结钢板43,与侯梯厅楼板3上的埋件44拉结。拉结钢板43在竖向刚度较弱,可以保证新旧楼板相对滑移(变形),但有足够的水平拉结作用。图中45为拉结钢板。
在实施例3中,如图5所示,在原混凝土构件31上植锚钢板52,焊上留有竖向长椭圆孔的垂直钢板53,与侯梯厅3组合楼板钢梁54用螺栓55联结。原结构上的植锚钢板52与新结构的钢梁54可在竖向长椭圆孔范围内产生竖向相对滑移变形,但水平向不会产生相对滑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