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乱可变号码挂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乱可变号码挂锁,尤指一种号码锁,在闭锁与变号位置时,号码轮可以转动;但在开锁位置时号码轮并无法转动,因而可防止开锁状态时,因操作失误或误触号码轮而形成乱码现象。
背景技术
目前市售可变号码挂锁,由于不需钥匙便能开关锁具,而且可以依自己喜好而重新设定开锁号码,因而深受大众喜爱,该挂锁大多是利用锁钩相对于锁体的特定的变号位置(有别于闭锁位置及开启位置)来执行变换开启号码(变号)的功能。
然而,习用如美国专利US.PAT.NO.4733548号的可变号码挂锁的锁钩相对于锁体虽也有闭锁、开启变号的区分,但因其先天构造的缺失,造成操作上使用者须特别费神以提防混乱的产生,其实非消费者之福。
究其原因,在开启位置竟与闭锁、变号位置相同,号码轮均可无阻碍自由地被转动,若使用者在其开启位置时不慎触碰转动了号码轮,必须再将其归回原开启号码,方可进入闭锁或变号位置颇为不便。更有甚者:若使用者想变号藉由推动锁钩挤压弹簧的弹力而由开启位置进入变号位置并拨转号码轮至新号码,在转动号码轮的同时若不慎松手,因弹簧的回复力,致使锁钩由变号位置被推回开启位置,使用者若不察还继续转动号码轮就会造成“乱码”亦即使用者将会不知其确实的开锁号码而故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人有鉴于此,累积从事此行多年的经验,精心研究并再三测试改良,如今终于创作出一种新型的防乱可变号码挂锁,可以摒除习用产品缺点,以增进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乱可变号码挂锁,除非必须转动号码轮的位置(如闭锁、变号)以外,号码轮是不能被转动的;也就是在开锁位置时,号码轮根本无法转动,用以明确区别各位置并防止使用者操作失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是:一种防乱可变号码挂锁,包括三号码轮、三缺口轮、锁钩、锁杆、上挡片及弹簧等构件,其中号码轮内缘具有可供缺口轮外缘的齿啮合的内齿孔,以便号码轮带动缺口轮旋转,号码轮与缺口轮并跨置于锁体的凸槽内,中空的缺口轮供锁钩及锁杆贯穿,其特征在于:
锁钩上具有三缺槽,缺口轮内缘具有一凸环,该凸环一端形成有一缺口,缺口轮中心地具有供锁钩及锁杆同时贯穿的穿孔,锁杆一端具有供锁钩靠置的弧形边、其底板上具有供锁钩贯穿的圆孔,底板下方具有供弹簧卡掣的凸柱,锁杆顶端抵靠上挡片,上挡片具有供锁钩贯穿的钩孔;欲开锁时,缺口轮的缺口对准锁钩的缺槽,锁钩可上拉,使缺槽自缺口轮的缺口处移出,该缺口则被锁钩卡住而无法因号码轮的带动而旋转,因而可防止号码轮在开锁状态时被拨动而造成使用者不知其确实开锁号码而故障。
另外,锁钩上可以具有上、下凸粒,开锁时上凸粒可由锁体顶端的凸粒孔伸出,下凸粒被拉至锁体凸粒孔下方的上死点,以使锁钩被限位。
上挡片可以设有可伸入锁体的舌片内的舌片,变号时可供锁钩的上凸粒下压以推动缺口轮下移,令缺口轮的齿与号码轮的内齿孔分离,旋转号码轮便可设定新开锁号码。
缺口轮中心的穿孔可以是二大、小相交圆外形的穿孔。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兹佐以图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闭锁的平面图。
图2:本实用新型闭锁的部分上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闭锁的部分剖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开锁的平面图。
图5:本实用新型开锁的部分上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开锁的部分剖视图。
图7:本实用新型变号的平面图。
图8:本实用新型变号的部分剖视图。
图9: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锁体1内容置有三号码轮2、三缺口轮3、锁钩4、锁杆5、上挡片6及弹簧7等构件,其中号码轮2内缘的内齿孔21可供缺口轮3外缘的齿31啮合(如图2),以便号码轮2带动缺口轮3旋转,号码轮2与缺口轮3一同跨置于锁体1的凹槽11内,号码轮2的号码并伸出锁体1外以便于拨动号码轮2,缺口轮3基本上为一圆筒体,其外缘有齿31可与号码轮2的内齿孔21咬合,圆筒内缘设一凸环32,凸环32设一缺口321,其形状为圆弧的一部分,且与圆筒的内缘相切,可供部分(截面)锁钩4穿过;缺口轮3中心的穿孔33为一大、小圆孔直径相交的外型,可分别供锁杆5及锁钩4贯穿,锁杆5一端的弧形边51可供圆柱形锁钩4靠置、其底板52上的圆孔521可供锁钩4贯穿,底板52下方的凸柱522可供弹簧7卡掣,锁杆5顶端抵靠上挡片6,该上挡片6的钩孔61可供锁钩4贯穿,该钩孔61的孔径较底板51的圆孔521孔径大,上挡片6顶端凸伸的舌片62伸入锁体1的舌片孔12内(如图9),该舌片62且紧靠锁钩4。
另外,锁钩4正面钩杆上具上、下凸粒41、42、侧面底端具三缺槽43(如图4),如图1~图3所示,当号码轮2并非为正确开锁号码时,锁钩4的三缺槽43分别供缺口轮3的凸环32卡掣住,锁钩4无法上拉,而呈闭锁状态。
如图4~图6所示,号码轮2为正确开锁号码时,缺口轮3的凸环32并非卡掣住锁钩4的缺槽43,而由缺口轮32的缺口321对准锁钩4的缺槽43,如此锁钩4便可上拉,锁钩4的上凸粒41可由锁体1顶端的凸粒孔13而伸出(如图9),形成开锁状态,锁钩4的下凸粒42限制锁钩4在开锁上拉的位置,即锁钩4在开锁后上拉,当下凸粒42被拉至锁体1凸粒孔13下方的上死点131便无法再上拉以脱离锁体1(如图4)。
如图7及图8所示,欲变号时,锁钩4由图4开锁状态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并下压,锁钩4的上凸粒41可推动上挡片6的舌片62向下并同时挤压缺口轮3向下,使缺口轮3与号码轮2由原先齿31与内齿孔21咬合的状态而分离,如此旋转号码轮2至新号码并靠弹簧7的回复力将锁钩4回复至原位,便完成变号手续。
参阅图4~图6所示的开锁位置,锁钩4被拉出,锁钩4上的缺槽43自缺口轮3的缺口321处移开,该缺口321被锁钩4实心(未有缺槽43部分)卡住而无法因号码轮2的带动而旋转,此是本实用新型主要特征的所在,除非必须转动号码轮2的位置(如闭锁及变号位置)以外,当号码轮2在开锁位置时是不能被转动的,因而可明确区别各位置以防止使用者、操作失误而转动号码轮造成不知其确实开锁号码而故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防乱可变号码挂锁,可以改良习用可变号码挂锁的缺点而增进功效,其实用功效当无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