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晶显示面板.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属于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其可解决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在暗态时漏光较严重的问题。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互对盒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夹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间的液晶,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均包括基底,所述基底包括玻璃,且所述基底的玻璃中的最大应力小于等于0.4MPa。。
CN201510033138.6
2015.01.22
CN104536173A
2015.04.22
实审
审中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2F 1/13申请日:20150122|||公开
G02F1/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柳在健; 贾倩
100015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12
柴亮; 张天舒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属于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其可解决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在暗态时漏光较严重的问题。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互对盒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夹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间的液晶,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均包括基底,所述基底包括玻璃,且所述基底的玻璃中的最大应力小于等于0.4MPa。
权利要求书1.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互对盒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 板,以及夹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间的液晶,所述第一基板和第 二基板均包括基底,所述基底包括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底的玻璃中的最大应力小于等于0.4MPa。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底由玻璃构成。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底的厚度小于等于0.5mm。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底的厚度在0.1~0.5mm。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 括: 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远离液晶一侧的偏光片, 所述偏光片的杨氏模量小于等于2500MPa。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光片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偏光片。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暗态下,所述液晶的Δnd值在373~405nm,其中Δn为所 述液晶对寻常光和非寻常光的折射率的差,d为液晶的厚度。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 括: 设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间的隔垫物,所述隔垫物包括 第一隔垫物和第二隔垫物,第一隔垫物底端连接在第一基板上, 第二隔垫物底端连接在第二基板上,且第一隔垫物的顶端与第二 隔垫物的顶端具有相互配合的凹凸结构。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底包括树脂和分布在所述树脂中的玻璃纤维,且所述 玻璃纤维的弹性系数与所述树脂的弹性系数的比大于等于25。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为高级超维场转换模式的液晶显示面板。
说明书液晶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晶显示,具体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互对盒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如阵列 基板和彩膜基板),而两基板间设有液晶,在两基板外侧还设有偏 光片。来自背光源的光经过一个偏光片后成为线偏振光,之后在 液晶层中偏振方向发生改变,从而当其经过另一偏光片射出时即 发生不同程度的滤光,实现显示。 但是,在实践中发现,液晶显示面板在暗态(即显示纯黑画面) 时的漏光(即会显示出一定的亮度)较严重,尤其是对于高级超维场 转换模式(ADS模式)的液晶显示面板,漏光更加明显,而这种漏 光的原因目前没有相关文献解释。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在暗态时漏光较严重的问 题,提供一种暗态时漏光很少的液晶显示面板。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晶显示面 板,其包括相互对盒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夹在第一基板 和第二基板间的液晶,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均包括基底,所 述基底包括玻璃,且 所述基底的玻璃中的最大应力小于等于0.4MPa。 优选的是,所述基底由玻璃构成。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基底的厚度小于等于0.5mm。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基底的厚度在0.1~0.5mm。 优选的是,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基 板和第二基板远离液晶一侧的偏光片,所述偏光片的杨氏模量小 于等于2500MPa。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偏光片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偏光片。 优选的是,在暗态下,所述液晶的Δnd值在373~405nm,其 中Δn为所述液晶对寻常光和非寻常光的折射率的差,d为液晶的 厚度。 优选的是,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基板和 第二基板间的隔垫物,所述隔垫物包括第一隔垫物和第二隔垫物, 第一隔垫物底端连接在第一基板上,第二隔垫物底端连接在第二 基板上,且第一隔垫物的顶端与第二隔垫物的顶端具有相互配合 的凹凸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基底包括树脂和分布在所述树脂中的玻璃纤 维,且所述玻璃纤维的弹性系数与所述树脂的弹性系数的比大于 等于25。 优选的是,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为高级超维场转换模式的液晶 显示面板。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中,基底的玻璃中的应力受到了限 制,而发明人发现,玻璃中的应力是导致暗态漏光的最重要的原 因,因此通过采用应力较小的基底即可起到降低暗态漏光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 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延迟与漏光的 对应关系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第一基板;2、第二基板;3、液晶; 4、偏光片;51、第一隔垫物;52、第二隔垫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 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相互 对盒的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以及夹在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 2间的液晶3,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均包括基底,基底包括玻 璃。 也就是说,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互对盒的第一基板1和第 二基板2(如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两基板间设有液晶3。而每个 基板均包括起到承载作用的基底,基底上设有各种用于进行显示 的结构(如栅极线、数据线、薄膜晶体管、像素电极、公共电极、 彩膜等),该基底至少部分是玻璃材料的。 其中,液晶显示面板优选为高级超维场转换模式(ADS模式) 的液晶显示面板。 这是因为该模式的液晶显示面板在暗态下的漏光比较严重。 在本实施例中,均用ADS模式的液晶显示面板为例进行说明。但 应当理解,本发明也可用于其它模式的液晶显示面板。 在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中,基底的玻璃中的最大应力小 于等于0.4MPa。 通常情况下,玻璃是透明的,不会对透射光的状态产生影响。 但发明人发现,当玻璃中存在应力时,其会变为双折射材料,从 而使透射光产生延迟(以下称为基底延迟),该基底延迟会引发不希 望的漏光。在要显示有一定亮度的常规内容时,这种漏光所占的 比例很小,对显示影响不大,但在暗态(即显示纯黑画面)下,该漏 光就比较明显,成为影响显示的重要因素。因此,减小玻璃中的 应力可减小其变形,从而达到降低暗态漏光的效果。在常规的液 晶显示面板中,基底(玻璃)中的应力一般都在1MPa以上。经研究 发现,当该应力小于等于0.4MPa时,可大幅降低漏光。 优选的,根据本实施例的一种方式,基底完全由玻璃构成, 下面以此为例进行描述。 优选的,基底的厚度小于等于0.5mm,更优选在0.1~0.5mm。 通过减小基底的厚度,一方面可降低其中的应力,另一方面, 基底延迟也与厚度有关,在应力相同情况下厚度越小则延迟越小, 因此,优选采用厚度较薄的基底。但同时,基底厚度也不能太薄, 否则强度不够,故比较优选的厚度范围在0.1~0.5mm。 优选的,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设于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 间的隔垫物,该隔垫物包括第一隔垫物51和第二隔垫物51,第一 隔垫物51底端连接在第一基板1上,第二隔垫物51底端连接在 第二基板2上,且第一隔垫物51的顶端与第二隔垫物51的顶端 具有相互配合的凹凸结构。 也就是说,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中,隔垫 物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两部分分别设在两基板上,且端部通过 凹凸结构的配合而“对接在一起”。 为了维持两基板间的距离(盒厚),故两基板间需要设置许多隔 垫物,而隔垫物通常设在一个基板上,顶端与另一基板相接触。 这样,当液晶显示面板发生细微变形时,隔垫物和其所接触的基 板间就会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即隔垫物会对基板施加摩擦力,导 致基底中的应力增加,引起漏光。而根据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 板,其隔垫物分为两部分,故摩擦力主要集中在两个隔垫物相接 触的位置,从而降低了基底所受的摩擦力和应力。 优选的,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分别设于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 板2远离液晶3一侧的偏光片4,偏光片4的杨氏模量小于等于 2500MPa;更优选的,该偏光片4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偏光片4。 经研究发现,采用更软的偏光片4也可起到减小基底延迟的 作用。其中,现有的偏光片4多为TAC(三醋酸纤维素酯)偏光片4, 其杨氏模量通常在3200MPa左右,硬度较大,而若采用杨氏模量 小于等于2500MPa的偏光片4,则可明显降低漏光。其中,上述 较软的偏光片4可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亚克力)偏光片4,聚甲基 丙烯酸甲酯偏光片4的杨氏模量通常在2100MPa左右。另外,聚 甲基丙烯酸甲酯偏光片4还具有更好的防水性和更低的光弹性, 也对降低漏光有利。 优选的,在暗态下,两基板间的液晶3的Δnd(液晶延迟)在 373~405nm,其中Δn为液晶3对寻常光和非寻常光的折射率的差, d为液晶3的厚度。 由于液晶3也是双折射材料,故其也会引起光的延迟,且延 迟量等于Δn×d,其中Δn是液晶3对寻常光(o光)和非寻常光(e光) 的折射率的差(指液晶显示面板为暗态时的值),d为液晶3的厚度。 经研究发现,适当增大液晶3引起的光线延迟(液晶延迟),反而可 降低液晶显示面板的漏光。 表1液晶显示面板性能对比 制备采用不同基底厚度、液晶延迟、偏光片4的ADS模式的 液晶显示面板,并测试其暗态下的漏光等级。其中,液晶的厚度d 相同,故其Δn的值即可代表延迟Δnd,而漏光等级的范围从0级 到5级,0级为完全无漏光,5级为漏光非常严重。 可见,与对比例相比,实施例1、2的基底厚度更小,液晶延 迟(以Δn代表)更大,偏光片4更软,而它们的漏光等级也比对比 例的低,这证明其以上的变化可降低漏光。同时,实施例1的液 晶延迟更大,而漏光等级也比实施例2更低,表明增大液晶延迟 可降低漏光。 在其它情况不变的情况下,制备液晶延迟和基底延迟不同的 液晶显示面板,并测试它们的漏光,结果如图2所示。可见,在 液晶延迟一定的情况下,基底延迟越大则漏光越多;而在基底延 迟一定的情况下,液晶延迟越大则漏光越少。这表明,降低基底 延迟而提高液晶延迟对减小漏光是有益的。 优选的,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方式,基底也可不是完全由 玻璃构成,而只是包括部分玻璃材料。优选的,基底包括树脂和 分布在树脂中的玻璃纤维,且玻璃纤维的弹性系数与树脂的弹性 系数的比大于等于25。 也就是说,基底也可采用透明树脂(如聚酯树脂、聚乙烯树脂 等)为主体材料,同时在其中加入玻璃纤维作为增强,显然,这些 玻璃纤维中的应力同样会造成漏光。这种复合材料的基底中玻璃 含量较小,故其造成的延迟当然也较低;同时,当玻璃纤维的弹 性系数与树脂的弹性系数的比大于等于25时(即玻璃远比树脂 硬),可使基底中的应力主要集中在树脂上(树脂受应力不会引起漏 光),从而降低玻璃的应力,减小漏光。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 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 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0 金币 0人已下载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