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碳及碳化硅复合材料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t****
  • 文档编号:1891521
  • 上传时间:2018-07-21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500.10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563533.0

    申请日:

    2014.10.21

    公开号:

    CN104402486A

    公开日:

    2015.03.1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4B 35/83申请公布日:20150311|||公开

    IPC分类号:

    C04B35/83; C04B35/80; C04B35/565; C04B35/622

    主分类号:

    C04B35/83

    申请人:

    重庆市旭星化工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祖渝

    地址:

    400900重庆市双桥区经开区双龙东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及碳化硅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碳纤维或其织物预制增强体进行化学气相沉积得到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A;将碳纤维或其织物预制增强与热固性树脂浸渍、固化,再进行循环碳化得到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B;将碳纤维或其织物预制增强与沥青浸渍循环碳化得到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C;将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A、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B、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C进行石墨化处理得到碳及碳化硅复合材料。本制备方法简单、精密程度高,原材料充分利用,可快速高效的制备碳及碳化硅复合材料。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碳及碳化硅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碳纤维或其织物预制增强体进行化学气相沉积得到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A;
    将碳纤维或其织物预制增强与热固性树脂浸渍、固化,再进行循环碳化得到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B;
    将碳纤维或其织物预制增强与沥青浸渍循环碳化得到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C;
    将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A、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B、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C进行石墨化处理得到碳及碳化硅复合材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碳及碳化硅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碳纤维或其织物预制增强与热固性树脂浸渍、固化,再进行循环碳化得到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B步骤的具体实现如下:
        将碳纤维或其织物预制增强与热固性树脂浸渍、固化,再900~1500℃温度下进行循环碳化得到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B。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碳及碳化硅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碳纤维或其织物预制增强与沥青浸渍循环碳化得到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C步骤的具体实现如下:
       将碳纤维或其织物预制增强与沥青浸渍,在900~1500℃温度下循环碳化得到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C。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碳及碳化硅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A、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B、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C进行石墨化处理得到碳及碳化硅复合材料步骤的具体实现如下:
        将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A、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B、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C,在2100~2800℃温度下进行石墨化处理得到碳及碳化硅复合材料。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碳及碳化硅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及碳化硅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碳化硅材料产业是典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关系到国家安全,具有不可替代性。随着航空、航天及国防事业的发展,材料的服役条件越来越苛刻,对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碳/碳化硅材料研发资源丰富,产业优势突出,众多国家级的科研单位、企业和投资商投人大量人力、物力、资金全力开发,碳/碳化硅材料技术体系逐步形成,正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我国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在碳及碳化硅复合材制备工艺上与发达国际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存在工艺繁琐、制造成本高、周期长、能效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备方法简单、精密程度高,原材料充分利用,可快速高效的制备碳及碳化硅复合材料的碳及碳化硅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碳及碳化硅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碳纤维或其织物预制增强体进行化学气相沉积得到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A;
    将碳纤维或其织物预制增强与热固性树脂浸渍、固化,再进行循环碳化 得到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B;
    将碳纤维或其织物预制增强与沥青浸渍循环碳化得到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C;
    将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A、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B、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C进行石墨化处理得到碳及碳化硅复合材料。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将碳纤维或其织物预制增强与热固性树脂浸渍、固化,再进行循环碳化得到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B步骤的具体实现如下:
    将碳纤维或其织物预制增强与热固性树脂浸渍、固化,再900~1500℃温度下进行循环碳化得到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B。
    进一步,所述将碳纤维或其织物预制增强与沥青浸渍循环碳化得到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C步骤的具体实现如下:
    将碳纤维或其织物预制增强与沥青浸渍,在900~1500℃温度下循环碳化得到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C。
    进一步,所述将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A、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B、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C进行石墨化处理得到碳及碳化硅复合材料步骤的具体实现如下:
    将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A、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B、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C,在2100~2800℃温度下进行石墨化处理得到碳及碳化硅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制备方法简单、精密程度高;
                        2.材料充分利用;
                        3.可快速有效的得到碳及碳化硅复合材料;
                        4.可有效的降低制备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碳及碳化硅复合材料制备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碳及碳化硅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碳纤维或其织物预制增强体进行化学气相沉积得到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A;
    将碳纤维或其织物预制增强与热固性树脂浸渍、固化,再进行循环碳化得到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B;
    将碳纤维或其织物预制增强与沥青浸渍循环碳化得到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C;
    将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A、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B、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C进行石墨化处理得到碳及碳化硅复合材料。
    实施例1:
    将碳纤维或其织物预制增强体进行化学气相沉积得到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A;将碳纤维或其织物预制增强与热固性树脂浸渍、固化,再在900℃沉积温度下,进行循环碳化得到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B;将碳纤维或其织物预制增强与沥青浸渍在900℃沉积温度循环碳化得到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C;将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A、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B、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C在2100℃沉积温度下,进行石墨化处理得到碳及碳化硅复合材料。
    实施例2:
    将碳纤维或其织物预制增强体进行化学气相沉积得到未石墨化碳/碳复 合材料A;将碳纤维或其织物预制增强与热固性树脂浸渍、固化,再在1200℃沉积温度下,进行循环碳化得到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B;将碳纤维或其织物预制增强与沥青浸渍在1000℃沉积温度循环碳化得到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C;将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A、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B、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C在2500℃沉积温度下,进行石墨化处理得到碳及碳化硅复合材料。
    实施例3:
    将碳纤维或其织物预制增强体进行化学气相沉积得到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A;将碳纤维或其织物预制增强与热固性树脂浸渍、固化,再在1500℃沉积温度下,进行循环碳化得到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B;将碳纤维或其织物预制增强与沥青浸渍在1500℃沉积温度循环碳化得到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C;将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A、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B、未石墨化碳/碳复合材料C在2800℃沉积温度下,进行石墨化处理得到碳及碳化硅复合材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一种 碳化硅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碳及碳化硅复合材料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89152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