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丹参总酚酸的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1***
  • 文档编号:188870
  • 上传时间:2018-02-01
  • 格式:PDF
  • 页数:9
  • 大小:446.51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68592.X

    申请日:

    2014.09.16

    公开号:

    CN104189073A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537申请日:20140916|||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537

    主分类号:

    A61K36/537

    申请人: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发明人:

    易进海; 秦翠林; 刘玉红; 刘云华; 黄志芳; 陈燕

    地址: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南路四段5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51100

    代理人:

    濮家蔚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丹参总酚酸的制备方法。将粉碎后的丹参在温度≥20℃的条件下,用体积含量80±5%乙醇渗漉提取,收集的渗漉液除去乙醇后调pH值≤4,沉淀并固液分离,水溶液用大孔树脂吸附后,先用水洗脱除杂,再用体积含量为40~80%的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并除去溶剂,得到丹参总酚酸提取物。该丹参总酚酸的制备方法通过在所述条件下,可以经一次提取即能得到高提取转移率的丹参总酚酸提取物,并显著提高了丹参酚酸的纯度。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同时得到丹参总酚酸和总丹参酮的提取物。该方法操作简便可行,能显著减少溶媒的用量,节能降耗,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书

    1.  丹参总酚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粉碎后的丹参在温度≥20℃的条件下,用体积含量80±5%乙醇渗漉提取,收集的渗漉液除去乙醇后调pH值≤4,沉淀并固液分离,水溶液用大孔树脂吸附后,先用pH值≯7、优选pH值2~7、特别是pH值4~7的水洗脱除杂,再用体积含量为40~80%的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并除去溶剂,得到丹参总酚酸提取物。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渗漉用的丹参粉碎至不大于过10目筛的粒度。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收集与丹参的体积-重量比为6~12倍量的乙醇渗漉液。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吸附用的大孔树脂为HPD100、HPD300、D101、AB-8、DM130、HZ818、ZTC-1、X-5或NKA型大孔吸附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5.
      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将粉碎至过10目筛的丹参在温度30±5℃条件下,先用体积含量80%的乙醇浸润膨胀后,再用同样含量的乙醇浸渍5~10小时,然后以2~4 mL/min·kg的速度渗漉,收集10倍量的渗漉液后,减压除去乙醇,加水稀释至以生药计为0.5g/mL,调节pH值3.0后静置沉淀,固液分离,水溶液上HPD100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涤后,再用体积含量50%的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除去溶剂,得到丹参总酚酸提取物。

    6.
      丹参总酚酸和总丹参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粉碎后的丹参在温度≥20℃的条件下,用体积含量80±5%乙醇渗漉提取,收集的渗漉液除去乙醇后调pH值≤4,沉淀并固液分离,得到总丹参酮提取物沉淀;固液分离后的水溶液用大孔树脂吸附后,先用先用pH值≯7、优选pH值2~7、特别是pH值4~7的水洗脱除杂,再用体积含量为40~80%的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并除去溶剂,得到丹参总酚酸提取物。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渗漉用的丹参粉碎至不大于过10目筛的粒度。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收集与丹参的体积-重量比为6~12倍量的乙醇渗漉液。

    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吸附用的大孔树脂为HPD100、HPD300、D101、AB-8、DM130、HZ818、ZTC-1、X-5或NKA型大孔吸附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10.
      如权利要求6至9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按下述方式进行:
    1)将粉碎至过10目筛的丹参在30±5℃温度条件下,先用体积含量80%的乙醇浸润膨胀后,再用同样含量的乙醇浸渍5~10小时,然后以2~4 mL/min·kg的速度渗漉,收集10倍量的渗漉液后,减压除去乙醇,加水稀释至以生药计为0.5g/mL,调节pH值3.0后静置沉淀,固液分离,得到总丹参酮提取物沉淀;
    2)固液分离后的水溶液上HPD100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涤后,再用体积含量50%的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除去溶剂,得到丹参总酚酸提取物;
    3)将得到的总丹参酮提取物沉淀用80~95%乙醇溶解,加入丹参总酚酸提取物溶解混合后,除去乙醇,干燥,得到丹参总酚酸和总丹参酮提取物的固体分散物。

    说明书

    丹参总酚酸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丹参中有效组分丹参总酚酸,以及丹参总酚酸与总丹参酮的提取、分离、纯化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主要含有脂溶性成分丹参酮和水溶性成分丹参酚酸。丹参酮具有抗肿瘤、抗菌消炎、抗氧化作用,特别是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有较强的药理活性,其主要代表性有效成分为丹参酮ⅡA。丹参酚酸主要具有抑制细胞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防止脂质沉积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肝肾等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主要代表性有效成分为丹酚酸B。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亦是以丹参酮ⅡA、丹酚酸B作为含测指标来控制和评价丹参药材的质量。丹参为中成药的常用原料药材,其常规的提取方法有:单用水或不同浓度的乙醇回流提取,不能较好地同时提取完全丹参酮和丹参酚酸两类有效成分,或用水和乙醇分两步交替提取,能较好地提取丹参酮和丹参酚酸成分,但生产工艺复杂,溶媒用量较大,生产效率低。
    丹参酮的分离纯化方法多采用水沉法,即根据丹参酮难溶于水,在水溶液中沉淀析出;也可以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分离法,但生产成本高。中国药典收载的丹参酮提取物,其制备方法为:丹参加95%乙醇回流提取三次,醇提液浓缩至稠膏,用热水洗涤,干燥,即得总丹参酮提取物,该方法损失了丹参酚酸有效成分。
    丹参酚酸的分离纯化方法多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即将含有丹参酚酸的水溶液,上大孔吸附树脂柱分离,分别用水和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回收除去溶剂,即得到丹参总酚酸提取物,但目前文献报道的丹参水提液或醇提物的水溶液,按常规方法经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得到的丹参总酚酸提取物的含量较低,如封帆等报道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丹参总酚酸的工艺研究(中南药学,2013,11(1):27-30)),得到丹参总酚酸提取物中总酚酸的含量约为35%;魏冬青等报道丹参总酚酸大孔树脂纯化工艺(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3):42-44)),得到丹参总酚酸提取物中总酚酸的含量约为62%。现行版中国药典收载的丹参总酚酸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丹参加水于80℃提取两次,水提液浓缩,加乙醇使含醇量为70%,醇沉,上清液浓缩、干燥,即得丹参总酚酸提取物,该方法损失了丹参酮有效成分,且丹酚酸B含量低。
    在CN101953887B的中国专利中,申请人曾提出了一种经两步操作提取得到总丹参酮和丹参总酚酸的制备方法,即丹参先用体积含量≥70%的乙醇提取后,提取液经浓缩沉淀,得到总丹参酮提取物(沉淀),母液备用;经乙醇提取后的丹参药渣再以水或体积含量<70%的乙醇-水混合溶剂提取,水提液或除去乙醇后的混合溶剂提液与备用的丹参酮过滤母液合并,再经大孔树脂柱吸附和水洗涤除杂后,用体积含量为50~80%的乙醇-水混合液洗脱,收集洗脱液并除去乙醇,浓缩,干燥,得到有效成分的丹参总酚酸提取物。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该方法尚存的一些不足,是对丹参的水提液或低浓度乙醇(<70%)提取物的水溶液,调pH值至弱酸性(≤4)时要产生大量鞣质或至少含有鞣质的沉淀,会吸附或包裹大量的丹参酚酸类成分,导致丹酚酸严重损失,即使用水反复洗涤沉淀,效果仍不理想;如果丹参的水提液或低浓度乙醇(<70%)提取物的水溶液,不调节pH值就直接用大孔树脂柱吸附,不仅树脂的吸附容量小,而且得到的丹参总酚酸提取物中的丹酚酸B含量和总酚酸含量均较低,即分离纯化的效果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经一步渗漉提取,即可得到丹参总酚酸提取物的改进方法;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经一步渗漉提取,即可同时提取完全丹参酮和丹参酚酸两种有效组分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可行,显著减少溶媒用量,节能降耗,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
    本发明所述的丹参总酚酸的制备方法,是将粉碎后的丹参在温度≥20℃的条件下,用体积含量80±5%乙醇渗漉提取,收集的渗漉液除去乙醇后调pH值≤4,沉淀并固液分离,水溶液用大孔树脂吸附后,先用先用pH值≯7、优选pH值2~7、特别是pH值4~7的水洗脱除杂,再用体积含量为40~80%的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并除去溶剂,得到丹参总酚酸提取物。
    本发明上述制备方法的进一步优选条件可包括:渗漉用的丹参粉碎至不大于过10目筛的粒度,更好的是过10~60目的颗粒度;和/或收集与丹参的体积-重量比为6~12倍量的乙醇渗漉液,即:乙醇渗漉液的体积(L):丹参重量(kg)为6~12倍量。
    上述方法中,所述吸附用的大孔树脂选择目前通常使用的各类大孔树脂都是允许的,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HPD100、HPD300、D101、AB-8、DM130、HZ818、ZTC-1、X-5或NKA型大孔吸附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例如,作为一种可优选的制备方法,可以采用将丹参粉碎成过10目筛大小的颗粒度,在30±5℃温度条件下,先用体积含量80%的乙醇按常规方式充分浸润膨胀后(例如浸润3~5小时即可,以避免装入渗漉容器后因膨胀发生堵塞),装入渗漉筒或渗漉柱等渗漉容器中,再用同样含量的乙醇按常规方式先充分浸渍(例如浸渍5~10小时即可,以提高后续渗漉提取效率),然后以2~4 mL/min·kg的速度渗漉,收集10倍量的渗漉液后,减压除去乙醇,加水稀释至以生药计为0.5g/mL,调节pH值3.0后静置沉淀,固液分离,水溶液上HPD100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涤后,再用体积含量50%的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除去溶剂,得到丹参总酚酸提取物。
    由于丹参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丹参酮和水溶性成分丹参酚酸,在本发明上述丹参总酚酸制备方法的基础上,同样可以同时制备得到丹参总酚酸和总丹参酮两种成分。其基本制备过程,是将粉碎后的丹参在温度≥20℃的条件下,用体积含量80±5%乙醇渗漉提取,收集的渗漉液除去乙醇后调pH值≤4,沉淀并固液分离,得到总丹参酮提取物沉淀;固液分离后的水溶液用大孔树脂吸附后,先用上述的pH值≯7的水洗脱除杂,再用体积含量为40~80%的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并除去溶剂,得到丹参总酚酸提取物。
    在此制备方法基础上,各项可进一步选择的优选条件,分别与上述对丹参总酚酸的制备过程相同。
    例如,作为一种同时制备丹参总酚酸和总丹参酮提取物的优选方法,可以按下述方式进行:
    1)将粉碎至过10目筛的丹参在30±5℃温度条件下,先用体积含量80%的乙醇充分浸润膨胀后,装入渗漉筒或渗漉柱等渗漉容器中,再用同样含量的乙醇浸渍5-10小时,然后以2~4 mL/min·kg的速度渗漉,收集10倍量的渗漉液后,减压除去乙醇,加水稀释至以生药计为0.5g/mL,调节pH值3.0后静置沉淀,固液分离,得到总丹参酮提取物沉淀;
    2)固液分离后的水溶液上HPD100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涤后,再用体积含量50%的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除去溶剂,得到丹参总酚酸提取物;
    3)将得到的总丹参酮提取物沉淀用80~95%乙醇溶解,加入丹参总酚酸提取物溶解混合后,除去乙醇,干燥,得到以丹参酚酸为载体的丹参酮固体分散物。该丹参总酚酸和总丹参酮提取物的固体分散物,可显著提高丹参酮的溶出度,更有利于药物吸收和发挥疗效。
    上述方法中对pH值的调节,除优选以工业生产中最为常用和易得的盐酸外,也可以使用包括磷酸等其它酸性成分,特别是药学中可允许和接受的酸性成分进行酸化调节。
    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发现,本发明上述的制备方法,不仅可一次性提取完全丹参酚酸(以及包括丹参酮)类成分,而且更有利于丹参总酚酸的分离纯化,得到高纯度的丹参总酚酸提取物,而且固液分离后的水溶液即使调pH值2-4后,也不再产生沉淀,有效避免了因产生沉淀导致丹酚酸的损失,显著提高了丹参总酚酸提取物的提取转移率。
    以下通过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再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丹参粉末(粉碎过10目筛),在温度30-35℃条件下,按渗漉法常规操作,先用适量80%乙醇(均为体积含量,以下同)浸润,密闭放置3-6 h,使药粉均匀润湿和膨胀,装入渗漉筒,加80%乙醇浸渍5-10 h后,以2-4 mL/min·kg的速度渗漉,收集6-8倍量的渗漉液,减压回收除尽乙醇,加水稀释至0.5 g/mL(以生药计,以下同),调节pH值3(优选用盐酸),静置沉淀,过滤或离心,得到总丹参酮提取物;过滤或离心后的水溶液上HPD100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2倍柱床体积的水洗涤后,再用3倍柱床体积的5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回收除去溶剂,得到丹参总酚酸提取物。总丹参酮提取物用95%乙醇溶解,加入丹参总酚酸提取物,混合均匀,回收乙醇,干燥,得到丹参总酚酸和总丹参酮提取物。
    实施例2
    丹参粉末(粉碎过20目筛),在温度20-25℃条件下,按渗漉法常规操作,用适量75%乙醇浸润,密闭放置2-4 h,使药粉均匀润湿和膨胀,装入渗漉筒,加75%乙醇浸渍3-6 h后,以2-3 mL/min·kg的速度渗漉,收集8-10倍量的渗漉液,减压回收除尽乙醇,加水稀释至0.2 g/mL生药,用盐酸调节pH值4,静置沉淀,过滤或离心,得到总丹参酮提取物;过滤或离心后的水溶液上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3倍柱床体积且pH值4的酸水洗涤后,再用4倍柱床体积的4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回收除去溶剂,得到丹参总酚酸提取物。总丹参酮提取物用80%乙醇溶解,加入丹参总酚酸提取物,混合均匀,回收乙醇,干燥,得到丹参总酚酸和总丹参酮提取物。
    实施例3
    丹参粉末(粉碎过40目筛),在温度25-30℃条件下,按渗漉法常规操作,用适量85%乙醇浸润,密闭放置1-3 h,使药粉均匀润湿和膨胀,装入渗漉筒,加85%乙醇浸渍过夜,以1-3 mL/min·kg的速度渗漉,收集10-12倍量的渗漉液,减压回收除尽乙醇,加水稀释至1 g/mL生药,用盐酸调节pH值2,静置沉淀,过滤或离心,得到总丹参酮提取物;过滤或离心后的水溶液上AB-8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2倍柱床体积且pH值2的酸水洗涤后,再用3倍柱床体积的8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回收除去溶剂,得到丹参总酚酸提取物。总丹参酮提取物用90%乙醇溶解,加入丹参总酚酸提取物,混合均匀,回收乙醇,干燥,得到丹参总酚酸和总丹参酮提取物。
    以下的相关试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本发明方法所具有的显著效果。
    试验1:渗漉提取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称取丹参粉末(粉碎过10目筛)各500g,共三份,分别在温度14±1℃、21±1℃、31±1℃条件下,按渗漉法常规操作,用按与单丹参粉末的体积-重量比为约1倍量的80%乙醇浸润,密闭放置3 h,使药粉均匀润湿和膨胀,装入渗漉筒,加80%乙醇浸渍5 h后,以3 mL/min·kg的速度渗漉,收集8倍量的渗漉液。按2010版中国药典丹参药材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操作,测定丹参粉末和各渗漉液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计算提取转移率,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渗漉提取温度对丹参酚酸提取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当温度≥20℃时,更有利于丹参酚酸的提取。
    表1  渗漉提取的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温度渗漉液中丹参酮ⅡA的总量(g)丹参酮ⅡA提取转移率(%)*渗漉液中丹酚酸B的总量(g)丹酚酸B提取转移率(%)*14±1℃1.0494.516.774.221±1℃1.0696.420.390.231±1℃1.0797.321.193.8

    *注:500g丹参粉末中丹参酮ⅡA的总量为1.10g,丹酚酸B的总量22.5g(以下各表除注明外均同此)。
    试验2:乙醇浓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称取丹参粉末(粉碎过10目筛)各500g,共五份,在温度31±1℃条件下,按渗漉法常规操作,分别用约1倍量的70%、75%、80%、85%、90%乙醇浸润,密闭放置3 h,使药粉均匀润湿和膨胀,装入渗漉筒,分别加70%、75%、80%、85%、90%乙醇浸渍5 h后,以3 mL/min·kg的速度渗漉,收集8倍量的渗漉液。按2010版中国药典丹参药材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操作,测定各渗漉液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计算提取转移率,结果见表2。
    由表2可见,乙醇浓度对丹参提取效果有显著的影响,以80±5%乙醇渗漉提取为佳,能同时提取完全丹参酮和丹参酚酸有效成分。其中,虽然70%乙醇渗漉的丹酚酸B的提取转移率大于90%,但丹参酮ⅡA的提取转移率却小于80%;同理,虽然90%乙醇渗漉的丹参酮ⅡA的提取转移率大于90%,但丹酚酸B的提取转移率却小于80%。因此按照提取转移率通常可接受的理想标准应≥90%评价,70%乙醇和90乙醇的综合平衡效果仍不够理想。
    表2   乙醇浓度对渗漉提取效果的影响
    乙醇浓度渗漉液中丹参酮ⅡA的总量(g)丹参酮ⅡA提取转移率(%)*渗漉液中丹酚酸B的总量(g)丹酚酸B提取转移率(%)*70%0.8779.121.696.075%1.0191.821.394.780%1.0898.220.992.985%1.0999.120.390.490%1.0797.317.276.4

    试验3:丹参粉碎粒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丹参适度粉碎,称取500g,在温度31±1℃条件下,按渗漉法常规操作,用约1倍量的80%乙醇浸润,密闭放置3 h,使药粉均匀润湿和膨胀,装入渗漉筒,80%乙醇浸渍5 h后,以3 mL/min·kg的速度渗漉,收集8倍量的渗漉液。丹参药渣挥尽乙醇,60℃烘干,过分样筛,得到药渣Ⅰ(>5目筛)、药渣Ⅱ(5-10目筛)、药渣Ⅲ(10-20目筛)、药渣Ⅳ(20-40目筛)、药渣Ⅴ(40-60目筛)、药渣Ⅵ(<60目筛)。按2010版中国药典丹参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操作,测定各药渣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计算提取转移率,结果见表3。
    由表3可见,丹参粉碎过≤10筛的渗漉提取效果好,丹参药渣中残留成分少,提取转移率高。

    试验4:上柱药液PH值对树脂吸附容量的影响
    丹参粉末(粉碎过10目筛),在温度30-35℃条件下,按渗漉法常规操作,用适量80%乙醇浸润,密闭放置3 h,使药粉均匀润湿和膨胀,装入渗漉筒,加80%乙醇浸渍5 h后,以3 mL/min·kg的速度渗漉,收集8倍量的渗漉液,减压回收除尽乙醇,加水稀释至0.5 g/mL生药,药液静置,备用。根据成分的性质调整上柱药液的pH值,可以达到理想的吸附效果,丹酚酸B为弱酸性成分,为增大其吸附率,可适当的调节上柱药液的pH值。平行量取药液4份,每份120 mL,用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分别为2.0、3.0、4.0、5.0,上70ml HPD100大孔树脂柱进行吸附,分别用140ml水洗脱,收集水流出液、水洗脱液,采用HPLC法测定上柱前药效、水流出液和水洗脱液中丹酚酸B的含量,计算丹酚酸B总量,结果见4。表明上柱药液pH值对树脂的吸附容量有显著影响,上柱药液pH值为2-4时,树脂吸附能力强、吸附容量大,pH5.0的药液树脂吸附能力弱、吸附容量小,水流出液和水洗脱液损失严重,故药液应调节pH≤4上柱,可明显提高树脂的吸附容量。
    表4   上柱药液pH值对树脂吸附容量的影响
    上柱药液pH2.03.04.05.0上柱药液丹酚酸B总量(g)2.482.492.502.49水流出液丹酚酸B总量(g)0.48水洗脱液丹酚酸B总量(g)0.210.53

    试验5:不同制备方法对总丹参酮提取物和丹参总酚酸提取物的影响
    制备方法Ⅰ(实施例1):称取丹参粉末(粉碎过10目筛)500 g,在温度30-35℃条件下,按渗漉法常规操作,用适量80%乙醇浸润,密闭放置3 h,使药粉均匀润湿和膨胀,装入渗漉筒,加80%乙醇浸渍5h后,以3 mL/min·kg的速度渗漉,收集8倍量的渗漉液,减压回收除尽乙醇,加水稀释至0.5 g/mL生药,用盐酸调节pH值3.0,静置沉淀,过滤,得到总丹参酮提取物;滤液上700mL HPD100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2倍柱床体积的水洗涤后,再用3倍柱床体积的5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回收除去溶剂,得到丹参总酚酸提取物。
    制备方法Ⅱ(实施例2):称取上述丹参粉末500 g,在温度20-25℃条件下,按渗漉法常规操作,用适量75%乙醇浸润,密闭放置3 h,使药粉均匀润湿和膨胀,装入渗漉筒,加75%乙醇浸渍5 h后,以3 mL/min·kg的速度渗漉,收集10倍量的渗漉液,减压回收除尽乙醇,加水稀释至0.2 g/mL生药,用盐酸调节pH值4.0,静置沉淀,过滤,得到总丹参酮提取物;滤液上700mL 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3倍柱床体积的水洗涤后,再用4倍柱床体积的4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回收除去溶剂,得到丹参总酚酸提取物。
    制备方法Ⅲ(实施例3):称取上述丹参粉末500 g,在温度25-30℃条件下,按渗漉法常规操作,用适量85%乙醇浸润,密闭放置3 h,使药粉均匀润湿和膨胀,装入渗漉筒,加85%乙醇浸渍过夜,以3 mL/min·kg的速度渗漉,收集10倍量的渗漉液,减压回收除尽乙醇,加水稀释至1 g/mL生药,用盐酸调节pH值2.0,静置沉淀,过滤,得到总丹参酮提取物;滤液上700mL AB-8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2倍柱床体积的水洗涤后,再用3倍柱床体积的8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回收除去溶剂,得到丹参总酚酸提取物。
    制备方法Ⅳ:称取上述丹参粉末500 g,在温度30-35℃条件下,按渗漉法常规操作,用适量95%乙醇浸润,密闭放置3 h,使药粉均匀润湿和膨胀,装入渗漉筒,加95%乙醇浸渍5 h后,以3 mL/min·kg的速度渗漉,收集10倍量的渗漉液,减压回收除尽乙醇,加水稀释至0.5 g/mL生药,静置沉淀,过滤,得到总丹参酮提取物;滤液备用。药渣继续用60%乙醇渗漉提取,收集8倍量的渗漉液,减压回收除尽乙醇,加水稀释至0.5 g/mL生药,过滤,滤液与上述滤液合并,上700mL HPD100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2倍柱床体积的水洗涤后,再用3倍柱床体积的5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回收除去溶剂,得到丹参总酚酸提取物。
    制备方法Ⅴ:称取上述丹参粉末500 g,在温度10-15℃条件下,按渗漉法常规操作,用适量80%乙醇浸润,密闭放置3 h,使药粉均匀润湿和膨胀,装入渗漉筒,加80%乙醇浸渍5 h后,以3 mL/min·kg的速度渗漉,收集8倍量的渗漉液,减压回收除尽乙醇,加水稀释至0.5 g/mL生药,静置沉淀,过滤,得到总丹参酮提取物;滤液备用。药渣再用80℃热水渗漉提取,水溶液(渗漉液)与上述母液(滤液)合并,用盐酸调节pH值至2.0,过滤,并用水反复洗涤沉淀,滤液和水洗液上700mL HPD100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2倍柱床体积的水洗涤后,再用3倍柱床体积的5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回收除去溶剂,得到丹参总酚酸提取物。
    制备方法Ⅵ:称取上述丹参粉末500 g,用8倍量的8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除尽乙醇,加水稀释至0.5 g/mL生药,用盐酸调节pH值3.0,静置沉淀,过滤,得到总丹参酮提取物;滤液上700mL HPD100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2倍柱床体积的水洗涤后,再用3倍柱床体积的5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回收除去溶剂,得到丹参总酚酸提取物。
    采用HPLC法测定上述提取物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丹参酮和丹参总酚酸的含量,结果见表5。

    由表5可见,本发明制备方法Ⅰ~Ⅲ得到的总丹参酮提取物、丹参总酚酸提取物的收率和含量相近,其中丹酚酸B和总酚酸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制备方法Ⅳ~Ⅵ。研究还发现,丹参水提液或低浓度乙醇(如60%等)提取物的水溶液,调pH值至弱酸性(≤4)产生大量沉淀,该沉吸附或包裹大量丹参酚酸类成分,导致丹酚酸严重损失,即使用水反复洗涤沉淀效果仍不理想。若丹参水提液或低浓度乙醇(如60%、50%等)提取物的水溶液,不调pH值而直接上大孔树脂柱吸附处理,不仅树脂吸附容量小,而且得到的丹参总酚酸提取物中丹酚酸B含量和总酚酸含量均较低,即分离纯化效果差。若丹参粉未用80%乙醇回流提取,回收除尽乙醇后的水溶液,调pH值3.0,亦产生较多的沉淀,导致总丹参酮提取物含量低,且丹酚酸损失严重。上述结果同时表明,经大孔树脂吸附后,用采用pH值≯7的中性常水或酸水洗脱,对本丹参总酚酸的提取结果并无明显影响。
    综上,采用本发明的一步渗漉法提取制备丹参总酚酸,或同时提取制备完全丹参酮和丹参酚酸两种有效组分,可以得到显著优于现有制备方法的总丹参酮提取物和高纯度的丹参总酚酸提取物。该方法操作简便可行,显著减少溶媒用量,节能降耗,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 键  词:
    丹参 总酚酸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丹参总酚酸的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8887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