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透明表面保护层.pdf

  • 上传人:111****112
  • 文档编号:18859
  • 上传时间:2018-01-12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1.52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80006319.9

    申请日:

    2013.09.26

    公开号:

    CN104066889A

    公开日:

    2014.09.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21H 27/18申请日:20130926|||公开

    IPC分类号:

    D21H27/18; B44C5/04; D21H27/24; D21H27/26; B32B29/00; B32B27/04; E04F15/00

    主分类号:

    D21H27/18

    申请人:

    研磨剂与耐火品研究与开发中心C.A.R.R.D.有限公司

    发明人:

    M·C·迪达维德; R·孔茨

    地址:

    奥地利菲拉赫

    优先权:

    2012.10.10 DE 102012109660.0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代理人:

    王海宁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基于包含透明固体颗粒的合成树脂的透明表面保护层,该透明固体颗粒包含至少三个不同的粒度级并且具有至少4的莫氏硬度,该透明固体颗粒被纳入所述合成树脂基质中,其中每种情形中的粒度级包含单峰的粒度分布并且所述固体颗粒作为包含粗粒级、中粒级和细粒级的三峰粒度分布存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基于包含透明固体颗粒的合成树脂的透明表面保护层,该透明固体颗粒包含至少三个不同的粒度级并且具有至少4的莫氏硬度,该透明固体颗粒被纳入合成树脂基质中,其中在每种情形中的粒度级具有单峰粒度分布并且该透明固体颗粒作为包含粗粒级、中粒级和细粒级的三峰粒度分布一起存在,
    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粒级包括含有根据FEPA标准的F150至F280粒度的单个或两个邻近的粒化组织,所述中粒级包括含有根据FEPA标准的F320至F1200粒度的单个或两个邻近的粒化组织,并且所述细粒级包括含有在0.1μm和2μm之间的d50平均粒度的粒化组织。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表面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粒级具有处在5%和35%之间的平均粒度d50并且所述细粒级具有处在0.3%和3%之间的平均粒度d50,在每种情形中均基于粗粒级的平均粒度d50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表面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粒级的平均粒度d50在30μm和100μm之间,所述中粒级的平均粒度d50在2μm和20μm之间,以及所述细粒级的平均粒度d50在0.2μm和0.5μm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的表面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固体颗粒选自如下:α-氧化铝、熔融刚玉、烧结刚玉、充分退火的氧化铝、溶胶-凝胶刚玉、铝硅酸盐、玻璃球、硅砂和它们的混合物。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的表面保护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粗粒级由α-氧化铝或熔融刚玉或者熔融刚玉或α-氧化铝与至多30重量%玻璃球的混合物组成,
    -所述中粒级由α-氧化铝、熔融刚玉、充分退火的氧化铝、溶胶-凝胶刚玉或者它们的混合物组成,以及
    -所述细粒级由α-氧化铝、熔融刚玉、充分退火的氧化铝、铝硅酸盐、玻璃球、石英砂或它们的混合物组成。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的表面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粒级和中粒级的透明固体颗粒的莫氏硬度≥6,特别优选地≥8。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的表面保护层,其特征在于,纳入的透明固体颗粒在合成树脂基质中的总量在5体积%和70体积%之间,基于整个表面保护层而言。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一的表面保护层,其特征在于,纳入的透明固体颗粒在合成树脂基质中的总量在2g/m2和100g/m2之间。

    9.
      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的表面保护层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含步骤:
    -用第一树脂悬浮液对包覆纸进行芯部浸渍,
    -将第二树脂悬浮液施加到湿的包覆纸的正面上,该第二树脂悬浮液包含粗粒级的透明固体颗粒,
    -将第三树脂悬浮液施加到湿的包覆纸的背面,该第三树脂悬浮液包含中粒级和细粒级的透明固体颗粒,
    -将涂覆的包覆纸干燥至约6%的残余水分,
    -将涂覆的包覆纸以包括粗粒级的透明固体颗粒的其侧面将其施加到装饰纸上,该装饰纸用第一树脂悬浮液进行芯部-浸渍并且被干燥,和
    -将包覆有涂覆的包覆纸的装饰纸压到木质纤维板上,其中已经以这种方式形成的表面保护层的最上层包含中粒级和细粒级的透明固体颗粒。

    10.
      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的表面保护层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含步骤:
    -用第一树脂悬浮液对装饰纸进行芯部浸渍,
    -将至少一种其它树脂悬浮液施加到湿的装饰纸上,所述其它树脂悬浮液包含至少一种粒度级的透明固体颗粒,
    -将涂覆的装饰纸干燥至约6%的残余水分含量,
    -将干燥的装饰纸压到木质纤维板上。

    11.
      根据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多个步骤中将所述至少三个粒度级的透明固体颗粒施加到该装饰纸上,其中使用不同粒度级或者不同粒度级混合物的包含透明固体颗粒的树脂悬浮液,其中施加树脂悬浮液的顺序以如下方式进行:以该方式获得的表面保护层的最上层包含细粒级的透明固体颗粒。

    12.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一的表面保护层作为耐磨地板覆盖物、镶花地板、地板层压制品、家具表面或工作板的装饰表面的用途。

    说明书

    透明表面保护层
    本发明涉及基于包含透明固体颗粒的合成树脂的透明表面保护层,所述透明固体颗粒被纳入合成树脂基质并且其具有至少4的莫氏硬度,还涉及它的制造方法以及它的用途。
    对家具部件、地板、陶瓷制品或其它日用品的表面进行密封并由此保护它们抵抗磨损是通常已知的。能够在温度或辐射的影响下硬化的硬质塑料、热塑性塑料或弹性体塑料经常被用于该目的作为基质材料。蜜胺树脂、脲醛树脂、酚醛树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氨基塑料、聚氨酯以及这些塑料的混合物特别适合作为可热硬化和/或可辐射硬化的合成树脂或涂料体系。
    在过去,成功地尝试了通过将硬质材料颗粒纳入合成树脂基质来改善此类表面涂层的耐磨性。
    US 3,928,706 A因此描述了耐磨损装饰层的制造,该层由芯纸、装饰纸、耐磨层和包覆纸构成。将包含硬质材料的可热硬化的合成树脂的耐磨层施加到该装饰层的表面上或者该包覆纸的表面上,所述硬质材料微细分散在所述合成树脂中并且包含至少7的莫氏硬度。所有三种纸均用可热硬化的合成树脂浸渍并且以通常方式加工以形成均匀叠层,其中在约150℃的温度下在高度抛光的压板之间对它们进行压制。
    EP 0 519 242 A1描述了一种具有特别透明和明亮的磨损保护层,该磨损保护层是通过纳入涂有硅烷的硬质材料而获得。
    然而,上述方法与如下问题相关联:通过用高度抛光压板的压制对此类层的加工导致压板因与硬质材料颗粒接触而致的显著磨损。
    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解决该问题:除了硬质材料之外,优选将玻璃球装入基质中,借此可减少压板磨损,而不会因此过度减小涂层的耐磨性。EP 1 339 545 Bl中、WO 2008/128702 A1中和WO 2010/075922 A1中描述了此类方法。借助上述文献中所述的组合物,能够解决具有合成树脂的表面涂层的一些磨损问题,由此能够特别实现高的耐磨蚀性。
    然而,表面的不同机械应力也导致不同的磨损机制,其中在耐磨蚀性、耐擦伤性和耐擦拭性之间进行了区分。
    耐磨蚀性(其根据所谓的Taber法评价)涉及表面的粗糙磨损,因为其发生在例如公共建筑或工厂的地板区域中。在测试期间,确定覆盖层对擦拭的耐受性。针对测试,由于试样在受力的圆柱形摩擦轮(其覆盖有限定的砂纸)下旋转,从而实现磨蚀。测量转数,该转数必须达到预定的磨蚀等级。
    对于根据DIN EN 13329的该测试,从层压地板元件去除尺寸约为100mmx100mm的试样并且通过标记装置划分为4个象限。将诶住覆盖有限定砂纸的两个摩擦轮,在精确限定的条件(压力、旋转等)下加工试样的表面,其中在每种情形中在200次旋转后替换砂纸的条带。持续测试直到达到所谓的初始磨蚀点(IP)。这是如下的点:在该点处装饰印刷物以清楚可辨别的方式首次被磨透,并且在该点处在四个象限中的三个内露出底层。以这种方式将层压地板划分为磨蚀级别AC-1至AC-5,其对应于≥900至≥6000的IP值。
    耐擦伤性涉及较小粗糙的磨损,其队表面保护层的外观具有影响。高的耐擦伤性意味着,对于相应的应力而言,视觉上优异的外观维持长久时间。根据DIN EN 16094通过所谓的马丁代尔测试来进行耐擦伤性的测试。在这方面,将摩擦材料以平移方式在限定压力下抵靠利萨如(Lissajous)图形形式的试样移动,其是通过将两个正弦振动垂直叠加重叠而形成,其极限状态是圆形和直线,并且其代表摩擦板的移动路线。可以将接纳摩擦材料的试样支架绕其轴线自由旋转,所述轴线被设置为垂直于试样平面。通过摩擦材料产生对试样的压迫直至预定的周期数。使用涂覆有Al2O3颗粒的非织造材料(ScottBrite 3M CF-HP 7440;Scotch Brite 3M CF-HP 7447)作为摩擦材料。经由亮度变化的测量或根据擦伤图像的分类进行评价。
    耐擦拭性涉及如下磨损:该磨损响应于低的表面压迫而发生,正如在响应于表面清洁的情况。与耐磨蚀性和耐擦伤性的两种上述测试方法相反,还没有用于测定耐擦拭性的已制定测试,但是特别在木材和层压地板的制造商处使用了基于上述两种测试的测试方法。在该应用的背景下,因此以如下方式测定耐擦拭性:将包覆有等级1的钢丝绒的1kg锤子的平坦撞击面在没有附加压力的情况下跨待测表面来回移动。在10个来回(stroke)之后,通过擦拭图像进行该表面的第一次视觉评价。重复该过程直到三次,以致于进行总数为30个来回。由于在该方法情形中产生的擦拭痕迹成线性延伸,它们难以在显微图像上识别,所以根据磨损阶段做出视觉评价,通过显微图像对其进行额外支持。在阶段0,没有可见的变化能够被识别,阶段1示出一些擦拭痕迹(其仅能被模糊地看到),阶段2示出若干清晰可见的擦拭痕迹,在阶段3中可识别出很多清晰可见的擦拭痕迹,在阶段4中可以看到类似磨蚀的磨损的首次出现,并且在阶段5中大面积的磨蚀是清晰可见的。
    EP 1 719 638 Bl中描述了具有优异的耐磨蚀性和耐擦伤性的耐磨蚀的装饰性层压制品,其中涂层包含粘合剂基质,所述粘合剂基质包含颗粒尺寸在3μm至8μm范围内的第一材料颗粒以及颗粒尺寸低于1.0μm的第二矿物颗粒。
    EP 1 719 638 Bl描述了一种木材板,其表面具有装饰层,该装饰层被透明树脂层覆盖,所述透明树脂层包含高稳定性的颗粒,例如金刚砂,并且另外包含颗粒尺寸为至多100nm的火成二氧化硅以增加耐磨蚀性。响应于根据马丁代尔法(Martindale)的耐擦伤性测试,这样的木材板仅显示出少量光泽损失和仅一些可见擦伤。
    装饰层的磨损机理的更深入研究已显示出耐擦伤性(其是基于日常操作中的正常磨损)和耐擦拭性(其表征响应于表面的低压迫的磨损,正如其在响应表面的清洁或擦洗时呈现的)是通过不同的磨损机理来表征,以致于确保高耐擦伤性的措施不会自动带来高的耐擦拭性。这也适用于耐磨蚀性。其在此也证明引起高耐磨蚀性的措施也并 不自动确保高的耐擦伤性或耐擦拭性。
    问题是现有技术没有公开与获得表面保护层的措施(这包括类似的高耐磨蚀性、高耐擦伤性和高耐擦拭性)相关的方法或相应的信息。
    依靠包含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透明表面保护层解决了该问题。有利的实施方案和其它发展是相应的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优化表面保护层彼此的耐磨蚀性、耐擦伤性和耐擦拭性而不使所用树脂的粘度增加到加工性变差的程度并且不会使期望层的透明度受损的许多尝试已经显示:当将包含至少三个不同粒级(grain sizefraction)并且具有至少4的莫氏硬度的透明固体颗粒纳入基于合成树脂的表面保护层的基质中时,对于所有三种上述特性均达到了最佳且令人满意的结果,其中在每种情形中各个粒级包括单峰的粒度(grain size)分布并且固体颗粒作为包含粗粒级、中粒级和细粒级的三峰粒度分布而存在。
    粗粒级从而包含单个或两个相邻的粒化组织(granulation),其包含根据FEPA标准的粒度F150至F280,中粒级包含单个或两个相邻的粒化组织,其包含根据FEPA标准的粒级F320至F1200,并且细粒级包含含有介于0.1μm和2μm之间的d50平均粒度的粒化组织。
    在本发明的有利实施方案的情形中,中粒级包含介于5%和35%之间的平均粒度d50并且细粒级包含介于0.3%和3%之间的平均粒度d50,在每种情形中均基于粗粒级的平均粒度d50
    本发明的进一步有利实施方案规定粗粒级的平均粒度d50在30μm和100μm之间,中粒级的平均粒度d50在2μm和20μm之间,以及细粒级的平均粒度d50在0.2μm和0.5μm之间。
    优选地,所述透明固体颗粒是选自如下的材料:α-氧化铝、熔融刚玉、烧结刚玉、充分退火的氧化铝、溶胶-凝胶刚玉、铝硅酸盐、玻璃球、硅砂和它们的混合物。各个粒度级因此也能包括不同的固体颗粒并且能够由固体颗粒的混合物组成。本发明的有利实施方案规定粗粒级由α-氧化铝或熔融刚玉或者α-氧化铝或熔融刚玉与至多30重量%玻璃球的混合物组成,中粒级由α-氧化铝、熔融刚玉、充分退 火的氧化铝、溶胶-凝胶刚玉或它们的混合物组成,以及细粒级由α-氧化铝、熔融刚玉、烧结刚玉、充分退火的氧化铝、溶胶-凝胶刚玉、铝硅酸盐、玻璃球、石英砂或它们的混合物组成。通常,粗粒级和中粒级的固体颗粒的莫氏硬度优选地≥6,特别优选地≥8。当所有三种粒度级由α-氧化铝、熔融刚玉、或充分退火的氧化铝组成时,获得特别好的结果。
    有利地,纳入的固体颗粒的总量基于整个表面保护层在5体积%和70体积%之间,并且从而在约2g/m2和约100g/m2之间。以重量%表示,纳入的固体颗粒的部分优选在10重量%和80重量%之间,也是基于整个表面保护层。
    已知通过用偶联剂对固体颗粒进行化学表面处理来改善其中纳入透明固体颗粒的磨损保护层的透明度。因此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规定在纳入塑性基质之前使固体颗粒经受使用有机或无机偶联剂的化学表面处理,其中偶联剂优选为硅烷,特别是有机硅烷例如氨基烷基烷氧基硅烷或氨基烷基硅烷。硅烷部分因此典型在0.001重量%和5重量%之间,基于总的固体颗粒部分。
    本发明的主题还在于制造上述类型的透明表面保护层的方法,其中首先用第一树脂悬浮液对包覆纸进行芯部浸渍(core-impregnated)。在第二步骤中,将第二树脂悬浮液施加到湿的包覆纸的正面上,其中第二树脂悬浮液包含莫氏硬度为至少4的粗粒级透明固体颗粒。随后将第三树脂悬浮液施加到包覆纸的背面上,其中第三树脂悬浮液包含莫氏硬度为至少4的中粒级和细粒级透明固体颗粒。将以该方式涂覆的包覆纸干燥至约6%的残余水分含量并且然后以包括粗粒级透明固体颗粒的其侧面将其施加到装饰纸上,该装饰纸被芯部-浸渍有第一树脂悬浮液并且被干燥。将包覆有涂覆的包覆纸的装饰纸压到木质纤维板上,其中已经以这种方式形成的表面保护层的最上层包含中粒级和细粒级的所述透明固体颗粒。
    在根据发明的表面保护层的替代性制造方法的情形中,在第一步骤中用第一树脂悬浮液对装饰纸进行芯部浸渍并且随后将至少一种 其它树脂悬浮液(其包含所述具有至少4的莫氏硬度的透明固体颗粒的至少一个粒级)应用到湿的装饰纸上。如果第二树脂悬浮液包括所有的有待纳入的粒度级,则随后可将涂覆的装饰纸直接干燥至约6%的残余水分含量并且可被压到木质纤维板上。
    在该替代性方法的有利替代的情形中,以多个步骤中将所述至少三个粒度级的透明固体颗粒的施加到装饰纸上,其中对于每个单独的步骤使用不同粒度级的透明固体颗粒。由此包含不同粒度级的透明固体颗粒的多种树脂悬浮液的施加顺序以如下方式发生:在该方式中获得的表面保护层的最上层包含细粒级的透明固体颗粒。
    根据本发明的表面保护层特别用于耐磨的地板覆盖物、镶花地板、底板层压制品、家具表面或工作板。
    下面将通过几个选定的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中使用包含以下组成的树脂悬浮液A和B。
    树脂悬浮液A

    树脂悬浮液B

    将莫氏硬度为9的不同粒度级的白刚玉(用硅烷对其进行部分处理,标识为ZWSK-ST、ZWSK和WSK,由Treibacher Schleifmittel GmbH提供)以及莫氏硬度为约6的 Swarco提供的玻璃球用作固体颗粒。分别使用的固体颗粒的粒度汇总在下表1中。
    表1

    *测量仪器:具有分散OASIS(激光衍射)的Sympatec Helos BF
    实施例1(对比)
    用树脂悬浮液A对包覆纸进行芯部浸渍。随后进行用悬浮液B对该包覆纸进行涂覆,该悬浮液B包括33重量%的ZWSK-STF180作为固体颗粒。在145℃下将包覆纸干燥至6.2%的残余水分含量并然后以颗粒侧将其放置到装饰纸上,该装饰纸被芯部浸渍以树脂悬浮液A并且被干燥,以及随后在350N的压力下在180℃下被压到HDF木质纤维板上12秒。
    实施例2至8
    将包覆纸首先用树脂悬浮液A芯部浸渍并且然后用树脂悬浮液B在正面上涂覆,该悬浮液B包括33重量%的ZWSK-ST 180作为固体颗粒。随后用树脂悬浮液B对包覆纸的背面依次进行“湿叠 湿”涂覆,该悬浮液B包括不同数量的中粒级和/或细粒级的固体颗粒。为了该目的,对于实施例4、7、8,将树脂悬浮液B中的表面活性剂的量增加至1.5g,以便确保细粒级的可分散性。将以该方式获得的不同涂覆的包覆纸在每种情形中在145℃下干燥至6.2%的残余水分含量并且然后以正面放置到装饰纸上,该装饰纸被芯部浸渍以树脂悬浮液A并且将其干燥,以及随后在350N的压力下在180℃下被压到HDF木质纤维板上12秒。所用中粒级和细粒级的固体颗粒的量汇总于下表2中。
    表2

    根据上述方法执行磨损数据的评价。
    根据DIN EN 13329确定Taber值,其中表3中给出的Taber值在每种情形中是4次Taber测试的平均值。
    根据DIN EN 16094确定耐擦伤性,其中通过擦伤图像进行评价并且使用Scotch Brite 3M CF-HP 7440作为试验介质。为每次测试进行10个利萨如移动(160周期)。
    为了确定耐擦拭性,对于每个实施例进行4次擦拭测试,对所述测试进行视觉评价(擦伤图像)并且将其结合以形成表3中的平均值。基于根据DIN EN 16094的耐擦伤性测试,为擦伤图像选择6个阶段(0-5),其中在阶段0中不能识别到可见的改变。响应于磨损测试而确定的Taber值、耐擦伤性的值和耐擦拭性的评价汇总于下表3中。
    表3

    由现有技术已知相对较粗粒级的固体材料的存在是高耐磨损性的要求,该固体材料包含特定的最低硬度。不包含粗部分的实施例4的低Taber值800证实了这一点。由于高耐磨损性被认为是磨损保护层(其有待被发展)的基本要求,在所有剩余实施例的情形中始终使用具有33重量%的粗粒级,基于作为基础的各自树脂悬浮液B。因此维持粗粒级的量以便是恒定的,从而确保获所得结果的可比较性。以33重量%,选择粗粒级的量使得能够达到高的Taber值,而没有因响应中粒级和/或细粒级的添加而损失表面保护层的透明度的风险。粗粒级的粒度和其比例与能够达到的Taber值等级相关。例如,在树脂液体中具有33重量%的粗粒级F180(实施例7)导致4100Taber,在树脂液体中具有33%部分的较不粗粒级F280(实施例8) 导致2000 Taber。
    还对不包括任何固体颗粒并且据预期具有低耐磨损性、耐擦伤性和耐擦拭性的层压制品(实施例0)进行测量用于比较并作为参照数据。比较例1显示仅在覆盖纸的正面上具有粗粒级而在背面上没有附加的细部分时既不能可接受的耐擦伤性,也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耐擦拭性。由比较例2推断,包覆纸的背面上的中等粒度级的附加部分导致高的耐擦伤性。正如在实施例3中,当选择极细的粒度级作为用于涂覆所述包覆纸背面的细部分时,令人意外的是很低的耐擦伤性结果,但是非常好的耐擦拭性。在进一步的测试(实施例5)中确认了该结果,其中在细粒级中使用玻璃球代替刚玉。即使玻璃球具有低硬度,但这对于耐擦拭性仅具有很小的影响。在比较例6中,与作为细粒级的ZWSK F1200一起使用相对较粗的磨料粒级,由此仅获得了平均耐擦拭性。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7和8中获得包含最佳的耐擦拭性和最佳的耐擦伤性的耐磨蚀表面。在这两种情形中,该表面包含至少三个不同粒度级的固体颗粒,其中在每种情形中的粒度级包含单峰的粒度分布并且固体颗粒作为包含粗粒级、中粒级和细粒级的三峰粒度分布存在。由此,粗粒级包含处在根据FEPA标准的F150至F280的粒度范围内的单个或两个邻近的粒化组织,中粒级包含处在根据FEPA标准的F320至F1200的粒度范围内的单个或两个邻近的粒化组织,并且细粒级包含含有在0.1μm和2μm之间的平均粒度d50的粒化组织。在实施例7中,发现使用粒度F180作为粗粒级对于要检验的所有三种标准而言均发现了最佳值,尽管使用较细的粗粒级的实施例8中的耐磨损性已经显著降低,但仍然显示出2000 Taber的可接受值。
    为了完成描绘(picture),进一步测试的结果以及从其得出的结论将大体上总结如下,而不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更详细地另外解释各个结果。
    出人意料地,发现即使不使用包覆纸也能获得具有高耐磨损性、良好的耐擦伤性和良好的耐擦拭性的表面保护层。因此产生进一步的 实施例并对其进行评价,其中将芯部浸渍的装饰纸直接“湿叠湿”涂覆并且将随后经干燥的涂覆装饰纸与HDF木质纤维板一起直接压制。
    在第一测试中,首先将所有的至少三个粒度级的固体颗粒以一个层施加到芯部浸渍的装饰纸上,随后将其干燥并且然后将其压到木质纤维板上。以该方式获得的表面保护层对于所有三种评价标准均具有良好结果。
    另外,对于直接涂覆做进一步的测试,在该情形中在各个步骤以各个粒度级或者以两个粒度级的组合逐渐地施加固体颗粒。特别地,最后的测试已经显示特别是当细粒级也被包括在最上层中时实现了良好的耐擦拭性。当首先将粗粒级单独地施加到第一层中的装饰纸上并且随后施加包含中粒级和细粒级的第二层时,因此获得了非常好的结果。
    在直接涂层的情形中(正如在实施例7和8中)使用可比较量的粗粒级、中粒级和细粒级,其中应注意树脂的粘性不会影响其可加工性并且特别是保持表面保护层的透明度。
    总而言之,由所有这些测试得出结论,当根据本发明的表面保护层的最上层至少部分地包含细粒级的透明固体颗粒时,达到了令人满意的耐擦拭性。

    关 键  词:
    透明 表面 保护层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透明表面保护层.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885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