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一种治疗眼疲劳的中药滴眼液及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1520****312
  • 文档编号:188470
  • 上传时间:2018-02-01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386.69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524587.6

    申请日:

    2014.10.04

    公开号:

    CN104208437A

    公开日:

    2014.12.17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61K 36/898申请公布日:2014121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98申请日:20141004|||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8; A61K9/08; A61P27/02; A61K35/36(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898

    申请人:

    李殿光

    发明人:

    李殿光; 李红光; 徐晓胜

    地址:

    262100 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健康路259号安丘市人民医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眼疲劳的中药滴眼液及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本发明中药滴眼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为:胡桃枝、凤尾茶、槟榔、红门兰、荷叶、合萌根、花椒、过坛龙、决明子、魔芋、金沙草、苦瓜、马蹄、龙胆草、荔枝和蔓荆子;本发明中药滴眼液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并具有祛瘀止痛、益气养血、清热明目、消肿散结之功效,对治疗眼疲劳引起的眼干、眼涩、眼酸胀、视物模糊以及视力下降等症状具有显著的疗效,疗程短,见效快,使眼疲劳患者摆脱烦恼,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无任何毒副作用,用药期间可正常工作和生活,总有效率高达97.1%。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眼疲劳的中药滴眼液,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滴眼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胡桃枝55~79份  凤尾茶53~77份  槟榔52~76份  红门兰49~73份
    荷叶47~71份  合萌根46~70份  花椒46~70份  过坛龙44~68份
    决明子43~67份  魔芋43~67份  金沙草40~64份  苦瓜38~62份
    马蹄38~62份  龙胆草37~61份  荔枝33~57份  蔓荆子28~52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眼疲劳的中药滴眼液,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滴眼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胡桃枝59~75份  凤尾茶57~73份  槟榔56~72份  红门兰53~69份
    荷叶51~67份  合萌根50~66份  花椒50~66份  过坛龙48~64份
    决明子47~63份  魔芋47~63份  金沙草44~60份  苦瓜42~58份
    马蹄42~58份  龙胆草41~57份  荔枝37~53份  蔓荆子32~48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眼疲劳的中药滴眼液,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滴眼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胡桃枝63~71份  凤尾茶61~69份  槟榔60~68份  红门兰57~65份
    荷叶55~63份  合萌根54~62份  花椒54~62份  过坛龙52~60份
    决明子51~59份  魔芋51~59份  金沙草48~56份  苦瓜46~54份
    马蹄46~54份  龙胆草45~53份  荔枝41~49份  蔓荆子36~44份。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眼疲劳的中药滴眼液,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滴眼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胡桃枝67份  凤尾茶65份  槟榔64份  红门兰61份
    荷叶59份  合萌根58份  花椒58份  过坛龙56份
    决明子55份  魔芋55份  金沙草52份  苦瓜50份
    马蹄50份  龙胆草49份  荔枝45份  蔓荆子40份。

    5.
      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治疗眼疲劳的中药滴眼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胡桃枝、红门兰、荷叶、决明子、魔芋、金沙草和马蹄洗净,放入容器内,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浓缩成60℃下相对密度为1.10~1.13的稠膏,备用;
    (2)将凤尾茶和花椒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末,过180目细粉,备用;
    (3)将槟榔、过坛龙、苦瓜和荔枝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4)将合萌根、龙胆草和蔓荆子洗净,浸入5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浓缩为65℃下相对密度为1.12~1.16的稠膏,备用;
    (5)将上述步骤(1)~(4)所制得的稠膏、细粉以及汁液混合,制成药水,即得所述的治疗眼疲劳的中药滴眼液。

    说明书

    一种治疗眼疲劳的中药滴眼液及制备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眼疲劳的中药滴眼液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眼疲劳是一种眼科常见病,它所引起的眼干、眼涩、眼酸胀,视物模糊甚至视力下降直接影响着人的工作与生活。眼疲劳主要是由于人们平时全神贯注看电脑屏幕时,眼睛眨眼次数减少,造成眼泪分泌相应减少,同时闪烁荧屏强烈刺激眼睛而引起的,它会导致人的颈、肩等相应部位出现疼痛,还会引发和加重各种眼病。
    引起眼疲劳的原因主要包括眼睛屈光异常、眼睛过度密合、患有眼部疾病、眼发育异常、体质及生活因素以及年龄环境因素等。
    此外,在视力下降的同时,一般伴有视物易疲劳,眼酸痛胀不适等症状,即伴随眼疲劳,随着患者的人数不断增加,人们普遍反应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眼疲劳药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存在见效慢,副作用大,价格过高等诸多问题。
    中药在治疗眼疲劳方面有着其独到的治疗效果,成为治疗眼疲劳方面的重要手段,为此研制一种新的药物对缓解及治疗眼疲劳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眼疲劳的中药滴眼液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滴眼液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并具有祛瘀止痛、益气养血、清热明目、消肿散结之功效,对治疗眼疲劳引起的眼干、眼涩、眼酸胀、视物模糊以及视力下降等症状具有显著的疗效,疗程短,见效快,使眼疲劳患者摆脱烦恼,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无任何毒副作用,用药期间可正常工作和生活,总有效率高达97.1%。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一种治疗眼疲劳的中药滴眼液,制成所述中药滴眼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胡桃枝55~79份  凤尾茶53~77份  槟榔52~76份  红门兰49~73份
    荷叶47~71份  合萌根46~70份  花椒46~70份  过坛龙44~68份
    决明子43~67份  魔芋43~67份  金沙草40~64份  苦瓜38~62份
    马蹄38~62份  龙胆草37~61份  荔枝33~57份  蔓荆子28~52份。
    制成所述中药滴眼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胡桃枝59~75份  凤尾茶57~73份  槟榔56~72份  红门兰53~69份
    荷叶51~67份  合萌根50~66份  花椒50~66份  过坛龙48~64份
    决明子47~63份  魔芋47~63份  金沙草44~60份  苦瓜42~58份
    马蹄42~58份  龙胆草41~57份  荔枝37~53份  蔓荆子32~48份。
    制成所述中药滴眼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胡桃枝63~71份  凤尾茶61~69份  槟榔60~68份  红门兰57~65份
    荷叶55~63份  合萌根54~62份  花椒54~62份  过坛龙52~60份
    决明子51~59份  魔芋51~59份  金沙草48~56份  苦瓜46~54份
    马蹄46~54份  龙胆草45~53份  荔枝41~49份  蔓荆子36~44份。
    制成所述中药滴眼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胡桃枝67份  凤尾茶65份  槟榔64份  红门兰61份
    荷叶59份  合萌根58份  花椒58份  过坛龙56份
    决明子55份  魔芋55份  金沙草52份  苦瓜50份
    马蹄50份  龙胆草49份  荔枝45份  蔓荆子40份。
    一种治疗眼疲劳的中药滴眼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胡桃枝、红门兰、荷叶、决明子、魔芋、金沙草和马蹄洗净,放入容器内,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浓缩成60℃ 下相对密度为1.10~1.13的稠膏,备用;
    (2)将凤尾茶和花椒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末,过180目细粉,备用;
    (3)将槟榔、过坛龙、苦瓜和荔枝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4)将合萌根、龙胆草和蔓荆子洗净,浸入5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浓缩为65℃下相对密度为1.12~1.16的稠膏,备用;
    (5)将上述步骤(1)~(4)所制得的稠膏、细粉以及汁液混合,制成药水,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眼疲劳的中药滴眼液。
    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胡桃枝:味苦、涩,性平。杀虫止痒,解毒散结。主疥疮,瘰疬,肿块。《辨证施治》载:“对肿瘤能改善症状,增进食欲,镇痛补血。外洗治全身发痒。”
    凤尾茶:味辛,性平。发散外邪,理气和胃。主感冒,咽喉红肿,目赤肿痛,口腔炎,牙痛,肝炎,消化不良。《云南中草药》载:“发散解表,理气和胃。治外感风寒,头身痛,咽喉痛,消化不良。”
    槟榔:味苦、辛,性温;归胃、大肠经。杀虫消积,降气行水,截疟。用于绦虫、蛔虫、姜片虫病,虫积腹痛,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疟疾。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槟榔水浸液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煎剂和水浸剂对流感病毒甲型某些株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红门兰:味甘,性平;归心、肾、胃经。强心补肾,生津止渴,健脾胃。主治烦躁口渴,不思饮食,月经不调,虚劳贫血,头晕,眼花。《内蒙古中草药》载:“强心,补肾,生津,止渴,健脾胃,治烦躁口渴,不思饮食,阴液不足,月经不调。”
    荷叶:味苦,性平;归肝、脾、胃经。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用于暑热烦渴,暑湿泄泻,脾虚泄泻,血热吐衄,便血崩漏,降血压,降血脂。现 代研究表明,荷叶有降血脂作用。
    合萌根:味甘、苦,性寒;归肺、胃、膀胱经。清热利湿,消积解毒。主血淋,泄泻,痢疾,疳积,目昏,牙痛,疮疖。《江西草药》载:“清热利湿,消肿止血。”
    花椒:味辛、性热;归脾、胃经。芳香健胃,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解腥。用于脾胃虚寒,食欲减退,或脘腹冷痛,呕吐,腹泻,蛔虫引起的腹痛。《神农本草经》载:“主风邪气,温中,除寒痹,坚齿发,明目。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
    过坛龙:味苦、辛,性凉;归肝、膀胱、大肠经。清热利湿,消瘀散肿。治急性传染性肝炎,痢疾,腹泻,砂淋,吐血,便血,瘰疬,跌打损伤,烫伤,外伤出血,疔疮。《岭南采药录》载:“治痰火结核,功胜夏枯草。理湿热便血,治夹色,均水煎服。捣烂外敷治百足咬伤,理跌打损伤肿痛。”
    决明子:味甘、苦、咸,性微寒;归肝、大肠经。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载:“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治肝炎,肝硬化腹水,高血压,小儿疳积,夜盲,风热眼痛,习惯性便秘。”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决明子的水浸液具有降压作用。
    魔芋:味辛、苦,性寒,有毒。消肿散结,解毒止痛。用于肿瘤,颈淋巴结结核;外用治痈疖肿毒,毒蛇咬伤。
    金沙草:味甘、微苦,性寒。清热利湿,舒筋活络,止血。主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肾炎水肿,肝炎,痢疾,目赤肿痛,风湿痹痛,筋骨麻木,跌打骨折,外伤出血。
    苦瓜:味苦,性寒;入心、脾、胃三经。清暑涤热,明目解毒。治热病烦渴引饮,中暑,痢疾,赤眼疼痛,痈肿丹毒,恶疮。《泉州本草》载:“主治烦热消渴引饮,风热赤眼,中暑下痢。”
    马蹄:味甘,性寒,无毒。开胃消食,清热生津,凉血解毒,温中益气。主 治消渴,祛体内痹热,呃逆。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马蹄中含的磷是根茎类蔬菜中较高的,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生理功能的需要,对牙齿骨骼的发育有很大好处,同时可促进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的代谢,调节酸碱平衡甘、寒,能清肺热,又富含黏液质,有生津润肺、化痰利肠、通淋利尿、消痈解毒、凉血化湿、消食除胀主治热病消渴、黄疸、目赤、咽喉肿痛、小便赤热短少、外感风热、痞积等病症。
    龙胆草:味苦,性寒;归肝、胆经。清热燥湿,泻肝定惊。主治湿热黄疸,小便淋痛,阴肿阴痒,湿热带下,肝胆实火之头胀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肿,胁痛口苦,热病惊风抽搐。《纲目》载:“疗咽喉痛,风热盗汗。相火寄在肝胆,有泻无补,故龙胆之益肝胆之气,正以其能泻肝胆之邪热也。但大苦大寒,过服恐伤胃中生发之气,反助火邪,亦久服黄连反从火化之义。”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龙胆草对根瘤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根癌病土壤杆菌等有作用。龙胆草水浸剂在试管内对石膏样毛癣菌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荔枝:味甘、酸,性温;归脾、肝经。养血健脾,行气消肿。主病后体虚,津伤口渴,脾虚泄泻,呃逆,食少,瘰疬,疔肿,外伤出血。《泉州本草》载:“壮阳益气,补中清肺,生津止渴,利咽喉,治产后水肿,脾虚下血,咽喉肿痛,呕逆等证。”
    蔓荆子:味辛、苦,性微寒;归肺、膀胱、肝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除湿处关节。主治外感头痛,偏正头风,昏晕目暗,赤眼多泪,目睛内痛,齿龈肿痛,湿痹拘挛。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药滴眼液具有祛瘀止痛、益气养血、清热明目、消肿散结之功效,对治疗眼疲劳引起的眼干、眼涩、眼酸胀、视物模糊以及视力下降等症状具有显著的疗效。
    2、本发明中药滴眼液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疗程短,见效快,使眼疲劳患者摆脱烦恼,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无任何毒副作 用,用药期间可正常工作和生活,总有效率高达97.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发明中药滴眼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胡桃枝75g  凤尾茶73g  槟榔72g  红门兰69g
    荷叶67g  合萌根66g  花椒66g  过坛龙64g
    决明子63g  魔芋63g  金沙草60g  苦瓜58g
    马蹄58g  龙胆草57g  荔枝53g  蔓荆子48g。
    本发明中药滴眼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胡桃枝、红门兰、荷叶、决明子、魔芋、金沙草和马蹄洗净,放入容器内,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浓缩成60℃下相对密度为1.10~1.13的稠膏,备用;
    (2)将凤尾茶和花椒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末,过180目细粉,备用;
    (3)将槟榔、过坛龙、苦瓜和荔枝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4)将合萌根、龙胆草和蔓荆子洗净,浸入5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浓缩为65℃下相对密度为1.12~1.16的稠膏,备用;
    (5)将上述步骤(1)~(4)所制得的稠膏、细粉以及汁液混合,制成药水,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眼疲劳的中药滴眼液。
    用法用量:外用滴眼,每日滴2次,早晚各1次,每次2滴,5天为1个疗程,1~3个疗程即可恢复正常,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实施例2
    本发明中药滴眼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胡桃枝71g  凤尾茶69g  槟榔68g  红门兰65g
    荷叶63g  合萌根62g  花椒62g  过坛龙60g
    决明子59g  魔芋59g  金沙草56g  苦瓜54g
    马蹄54g  龙胆草53g  荔枝49g  蔓荆子44g。
    本实施例的中药滴眼液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发明中药滴眼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胡桃枝67g  凤尾茶65g  槟榔64g  红门兰61g
    荷叶59g  合萌根58g  花椒58g  过坛龙56g
    决明子55g  魔芋55g  金沙草52g  苦瓜50g
    马蹄50g  龙胆草49g  荔枝45g  蔓荆子40g。
    本实施例的中药滴眼液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本发明中药滴眼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胡桃枝63g  凤尾茶61g  槟榔60g  红门兰57g
    荷叶55g  合萌根54g  花椒54g  过坛龙52g
    决明子51g  魔芋51g  金沙草48g  苦瓜46g
    马蹄46g  龙胆草45g  荔枝41g  蔓荆子36g。
    本实施例的中药滴眼液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本发明中药滴眼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胡桃枝59g  凤尾茶57g  槟榔56g  红门兰53g
    荷叶51g  合萌根50g  花椒50g  过坛龙48g
    决明子47g  魔芋47g  金沙草44g  苦瓜42g
    马蹄42g  龙胆草41g  荔枝37g  蔓荆子32g。
    本实施例的中药滴眼液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
    作为治疗眼疲劳的中药滴眼液,选择确诊的眼疲劳患者138例临床观察,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69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35例,年龄12~43岁,平均年龄27.5岁,病程平均3年;对照组69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34例,年龄11~44岁,平均年龄27.5岁,病程平均2年。
    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的病程、症状轻重程度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2、药物选择:
    治疗组使用本发明中药滴眼液,外用滴眼,每日滴2次,早晚各1次,每次2滴,5天为1个疗程,1~3个疗程即可恢复正常,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对照组使用复方门冬维甘滴眼液,滴眼,每次1~2滴,每日4~6次,疗程视病情而定。
    3、疗效判定:
    (1)治愈:眼疲劳症状全部消失,视力恢复正常。
    (2)显效:眼疲劳症状明显减轻,视力有所好转。
    (3)有效:眼疲劳症状有所减轻,视力明显好转。
    (4)无效:通过治疗后眼疲劳症状无减轻或加重。
    4、结果:
    选用本发明药物的治疗组中,治愈35例,显效21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治愈率50.7%,总有效率97.1%。
    对照组中治愈19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25例,治愈率27.5%,总有效率63.8%。
    以上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典型病例举例:
    1、唐某,女,17岁,广东潮州人。患者视力下降半年有余求诊,伴有视物易疲劳,眼酸痛胀不适,查远视力右为0.7、左0.7,近视力右为1.5、左为1.5,经阿托品散瞳检影后,呈正视眼,确诊为近视,全身症见面色恍白,疲惫,舌淡脉弱。治宜滋阴补肾,养肝明目。给予本发明中药滴眼液治疗,使用1个疗程后,症状有所好转,视力有所恢复,继续使用1个疗程后,症状消失,视力恢复正常。
    2、冯某,女,25岁,上海卢湾区人。患者每天工作连续用电脑8小时,去年眼睛没事,可今年开始眼睛越来越疲劳,出现视力下降,患者本来就有中度近视,以前看远处模糊,现在看近处也出现模糊现象了,停止用电脑一个月,感觉恢复不少,但只要一用电脑,一天下来,眼睛就有严重了,有时用着半截电脑眼睛会哗哗流泪,而且用完电脑后眼睛怕光,有光照会觉得非常刺眼,患者的工作又离不开电脑,来我院就诊,服用本发明中药滴眼液治疗,使用1个疗程后,症状消失,连续使用电脑也不会出现眼疲劳现象。
    3、曾某,男,29岁,河南开封人。患者是一家IT企业的程序员,经常对着电脑写程序,一坐就是一天,项目催得紧的时候,晚上还经常熬夜,最近他总感觉头痛,本以为是休息不好,过两天就没事了,可持续一周后仍未缓解,于是患者赶紧到医院检查,经检查为眼疲劳,患者头痛主要是用眼过度、眼睛太累造成的,使用本发明中药滴眼液治疗,使用1个疗程后,症状有所患者,继续使用1个疗程后,症状消失,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4、谢某,男,32岁,陕西铜川人。患者长期从事电脑工作,极易视疲劳,眼酸痛胀,给予本发明中药滴眼液治疗,使用1个疗程后,症状消失,视疲劳减轻,痊愈。
    5、沈某,女,41岁,江西新余人。患者在去医院眼科检查时,眼睛已经有了在电脑前工作4年的纪录,在最近一个星期,眼睛出现了这样一些症状,如看东西久了就模糊、眼睛干涩、头昏头痛,严重时还出现恶心、呕吐等,经检查这是眼疲劳的症状,使用本发明中药滴眼液治疗,使用1个疗程后,症状有所好转, 继续使用2个疗程后,眼睛恢复正常。
    6、傅某,男,36岁,甘肃张掖人。患者额头疼痛,从上个月开始到现在,额头疼痛越来越厉害,眼疲劳,看东西就心慌,经医生推荐使用本发明中药滴眼液治疗,使用1个疗程后,额头疼痛症状消失,眼睛恢复正常。

    关 键  词:
    一种 治疗 疲劳 中药 滴眼液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治疗眼疲劳的中药滴眼液及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8847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