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感应式离心离合器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心离合器,具体为一种电磁感应式离心离合器。
背景技术
离合器是实现主动和从动部分在同轴线上传递运动以及动力时具有接合或分离功能的装置,是机器传动机构中常用的机械部件。
离心式离合器结构简单、尺寸紧凑,通过控制传动轴的转速就可控制其结合或分离,无需专门的操纵机构,因此是在机械产品上广泛使用的一种离合器。
传统离心离合器在结合时是靠摩擦片与从动件之间结合时产生的摩擦力使从动件跟随主动件运转,此种结构的离合器摩擦片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将非常容易产生发热和磨损,进而将造成整个离合器工作可靠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彻底解决摩擦片的发热和磨损问题,提高离合器可靠性的电磁感应式离心离合器。
本方案中的电磁感应式离心离合器,包括传动轴和从动壳,传动轴与外部动力轴连接,传动轴上周向均布有至少四个凸起,从动壳上开有与凸起数量相同的凹槽,凹槽与凸起两两相对,凹槽内放置有直流励磁绕组线圈,直流励磁绕组通电后产生的磁场依次通过从动壳、空气隙、凸起和空气隙最后回到从动壳形成闭合回路,传动轴上还设有用于检测传动轴转速的速度传感器。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是:外部动力轴带动传动轴进行运动,当速度传感器检测到传动轴转速在离合器结合转速以下时,直流励磁绕组未通电,此时从动外壳将处于静止状态,当速度传感器检测到传动轴转速达到同步转速时,此时向直流励磁绕组中通入电流,直流励磁绕组将在其周围产生磁场,该磁场的磁力线将依次通过从动壳、空气隙、凸起和空气隙并最后回到从动壳形成闭合回路,根据电磁感应定理,凸起旋转切割磁力线时将产生感应电势,该感应电势在凸起中将产生涡流,该涡流与磁场相互作用将产生电磁力,此电磁力的作用方向是阻碍凸起与直流励磁绕组的相对运动,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从动壳将随传动轴一起运动。
本方案与传统离心离合器相比优点在于,主动件与从动件之间运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转矩的传递,两者之间无任何机械连接,从而避免了传统离心离合器中的摩擦片发热严重,摩擦片易损坏的问题,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进一步,为了减少直流励磁绕组磁力线的泄漏,从动壳外套设有减少漏磁的隔磁环。
进一步,为了使从动壳的受力均匀,凸起和凹槽均为周向均布的六个。
进一步,传动轴与外部动力轴通过花键进行连接,花键配合的工作性能稳定且拆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传动轴1、凸起2、从动壳3、直流励磁绕组4、隔磁环5。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电磁感应式离心离合器,包括传动轴1,传动轴1内圆处开有内花键,传动轴1内花键与外部动力轴的外花键进行配合连接,在传动轴1上还设有用于检测传动轴1转速的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根据检测到的传动轴1的转速确定是否向直流励磁绕组4中通入电流。
在传动轴1外圆处周向均布有六个凸起2,凸起2采用磁导率大的材料制成,凸起2的一侧与传动轴1相接,传动轴1另一侧与从动壳3内圆存在一定的距离。
从动壳3与传动轴1同心设置,从动轴内圆轮廓半径大于凸起2的外轮廓所在圆弧半径,在从动壳3上与凸起2相对的位置设有凹槽,凹槽与凸起2一一对应,在凹槽内均放置有直流励磁绕组4,直流励磁绕组4在通入直流电时其周围将产生磁场,该磁场的磁力线将依次通过从动壳3、空气隙、凸起2和空气隙最后再回到从动壳3形成闭合的回路。
在从动壳3外圆处还套有隔磁环5,隔磁环5采用导磁率小的材料制成,隔磁环5套设在从动壳3外圆用于减少直流励磁绕组4磁力线的泄漏。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