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在井下重复坐封的封隔器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井下封堵作业工具的技术改进,特别是一种可在井下重复坐封的封隔器。
二、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公知的油田井下封隔器种类很多,以适用不同情况的开采作业。但由于设计和结构的限制,大多数封隔器不能满足井下重复坐封、解封使用的需要。使很多油田依旧使用传统老式或不能重复坐封的封隔器,封隔器一旦在施工作业中发生了中途坐封、错封或串封等意外情况时,此时则必须将封隔器提升到地面,拆下卡瓦,把其重新放回到工作位置,组装后再放到井下指定部位,才能进行第二次坐封作业,这样的封隔器存在着工作效率低和作业成本高的问题;另外部分能重复坐封的封隔器,又因卡爪和卡环易损坏,重复坐封使用的次数有限,使其寿命短、可靠性低,因此也不够理想。
三、本实用新型内容
1、目的
本实用新型地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在井下重复坐封的封隔器,它可以在不提升到井上的情况下,不用重新拆装卡瓦,便可多次重复完成坐封作业,而且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2、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外心管、调整环、卡瓦、卡瓦座、锁套组成的可在井下重复坐封的封隔器,其特殊之处是把卡瓦套装在卡瓦座的外面,卡瓦座与调整环通过螺纹分别固定在外心管上。
本实用新型实现方案中,其特殊之处是在卡瓦座上端外园上设一环形限位台,在卡瓦上端内园上设一环形限位肩。
本实用新型实现方案中,其特殊之处是卡瓦座上端外园上的环形限位台与卡瓦上端内园上的环形限位肩相配合。
3、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封隔器整体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省工、省力,重复坐封次数明显优于棘爪、卡环锁紧机构。由于设计上采用卡瓦与卡瓦座上的环形台、肩限位,而解决了封隔器的多次重复坐封、解封问题,另外预留了卡瓦与调整环之间的自动缓冲间隙,克服了原来卡瓦齿尖递进锁紧时存在的锯齿式跳跃现象,避免了卡瓦齿尖过早损坏,从而增加了锁紧机构的重复使用次数,提高了封隔器的整体寿命。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卡瓦与卡瓦座部件装配图;
图中:1.上接头;2.阀套;3.中心管;4.外心管;5.胶筒;6.隔环;7.调节环;8.卡瓦;9.卡瓦座;10.支承套;11.锁套;12.缸体;13.下接头;14.限位肩;15.限位台;16.进水孔;17.工作腔。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用于石油开发中分层注水或堵水等作业。实施时,将本实用新型与配套工具及管柱连接后下放到预定井位。
在图1、图2中,与支承套(10)连在一起的中心管(3)的下部设有进水孔(10),中心管(3)的上端与上接头(1)连接;阀套(2)与上接头(1)滑动配合,与外心管(4)用螺纹连接。上端带有环形限位肩(14)的卡瓦(8)套装在上端带有环形限位(15)的台卡瓦座(9)的外面,调整环(7)装在卡瓦(8)与锁套(11)之间,调整环(7)与卡瓦座(9)分别用螺纹固定在外心管(4)上,锁套上部装有隔环(6),隔环上部的外心管(4)上套装着数个胶筒(5)。锁套(11)的下部设有缸体(12),缸体(12)下部的与下接头(13)配合,并通过螺纹与中心管(3)的下端相连接。
坐封时,液压经中心管(1)下部的进水孔(16)进入缸体(12)与下接头(13)之间的环形工作腔(17),随着工作腔(17)内液压的升高,推动缸体(12)及锁套(11)上行,经隔环(6)的侧面不断挤压胶筒(5),使胶筒直径涨大,同时锁套(11)逐渐与卡瓦(8)相啮合,由于卡瓦上端与调整环预留了缓冲间隙,因此啮合时受力得到缓解,当达到坐封压力时,停止供压,卡瓦(8)在锁套(11)的作用下紧紧锁住,使胶筒(5)无法弹回,始终处于密封状态,实现坐封。
解封时,上提管柱,中心管(3)及其相连接的外径呈阶梯形的支承套(10)一起上升,当支承套(10)下部直径小的部位升到卡瓦座(9)的卡头位置时,卡头松开卡瓦(8),卡瓦失去支撑后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复位,与锁套(11)脱开,胶筒(5)得到释放,反弹收回,外径复原,实现解封。解封过程中,由于卡瓦(8)套装在卡瓦座(9)的外面,卡瓦(8)上端内园上的环形限位肩(14)被卡瓦座(9)上端外园上的环形限位台(15)挡住,仍留在卡瓦座内,与其他零部件一起恢复到坐封前的状态。如需再次坐封,按上次坐封方法重复操作,即可实现下次坐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