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混凝土结构物组合型加固补强层.pdf

  • 上传人:li****8
  • 文档编号:1863827
  • 上传时间:2018-07-18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344.3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247996.1

    申请日:

    2002.08.26

    公开号:

    CN2595929Y

    公开日:

    2003.12.3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3.12.31|||授权

    IPC分类号:

    E04G23/02

    主分类号:

    E04G23/02

    申请人:

    深圳市海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何唯平; 汤惠工

    地址:

    518040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车公庙天安数码城F3.8栋C、D座七、八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凝土结构物的组合型加固补强技术,它是将芳纶纤维布和碳纤维布分层交替粘贴在结构物上,形成组合加固补强层。它有效地改善了混凝土结构物纤维补强结构的力学性能,与单独使用芳纶纤维布所形成的加固补强层相比,组合型加固补强层的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得到明显提高,减小了补强结构的变形(特别是梁板的挠度);与单独使用碳纤维补强层相比,组合型加固补强层的承受动荷载性能和局部冲击性能均得到明显提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混凝土结构物组合型加同补强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型加 固补强层由芳纶纤维布层和碳纤维布层构成,芳纶纤维布通过底胶与碳纤维 布交替粘贴形成层状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结构物组合型加固补强层,其特征在于: 混凝土结构物加固补强层的外层上可涂刷防护装饰层。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凝土结构物组合型加固补强层,其特征 在于:胶粘在混凝土结构物表面层可以是碳纤维布层。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凝土结构物组合型加固补强层,其特征 在于:胶粘在混凝土结构物表面层可以是芳纶纤维布层。

    说明书


    混凝土结构物组合型加固补强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结构物的加固层,特别是用于混凝土结构物加固补强的纤维补强层结构。背景技术    混凝土结构物由于涉及或施工缺陷、功能荷载增加、经年使用以及偶然事件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表面剥落、裂缝、钢筋外露及锈蚀等现象,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物的功能和使用安全。目前,业界采用多种加固补强技术解决这些问题。

        常见的混凝土结构物补强技术有贴钢板和外包钢补强、体外预应力补强、复合材料补强(主要包括:玻璃纤维补强、芳纶纤维补强、碳纤维补强)等技术,从近几年国内外的发展趋势看,以芳纶纤维补强和碳纤维补强技术更具优势。

        但就芳纶纤维和碳纤维来说,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缺点。芳纶纤维的极限延伸率高,加固后结构在极端条件下破坏时变形大,可以起到预警作用,并且芳纶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剪性能,尤其具有良好的承受动载能力和抗局部冲击性能,但芳纶纤维的弹性模量低,在限制梁板的挠度方面不如碳纤维。而碳纤维的弹性模量高、延伸率低,破坏特点常为脆性损坏,碳纤维承受动载和局部冲击能力较芳纶差。在现有的补强施工中,芳纶纤维布或碳纤维布均是单独使用,材料本身的弱点在加固修复中自然也有所体现。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凝土结构物地组合型加固补强技术,尤其在多层纤维加固补强结构中的应用。它是将芳纶纤维布和碳纤维布分层交替粘贴在混凝土结构物上,形成组合加固补强层,既发挥了芳纶纤维布和碳纤维布各自的优点,同时又对各自的弱点进行了补充,从而优化了加固补强层的技术性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混凝土结构物的上面胶粘一层芳纶纤维布层,然后再在芳纶纤维布层上面胶粘一层碳纤维层,最后再碳纤维层的外部涂刷一层防护装饰层。

        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结构组合型加固补强层所用的芳纶纤维布和碳纤维布可以交替使用,即胶粘在混凝土结构物表面层的也可以是碳纤维布层,然后,碳纤维布层上再胶粘芳纶纤维布层。

        依次类推,可以采取第一层为芳纶纤维布或碳纤维布,第二层交替另外一种纤维布;可以依据混凝土结构物的实际需要加固情况,考虑粘贴多层补强层,从而形成组合型加固补强层。

        本实用新型可以这样实现,经过表面处理的混凝土结构物上涂底胶粘层(如:先后涂底胶与环氧树脂胶,形成底胶粘层);芳纶纤维布(或碳纤维布)粘贴在底胶粘层上,形成第一层补强层;

        第一层补强层表面涂胶粘层(如:环氧树脂),碳纤维布(或芳纶纤维布)粘贴在胶粘层上,形成第二层补强层;

        组合型加固补强层外层可以涂刷外部防护装饰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结构物组合型加固补强层的有益效果是明显的,它有效地改善了混凝土结构物纤维补强结构的力学性能,与单独使用芳纶纤维布所形成的加固补强层相比,组合型加固补强层的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得到明显提高,减小了补强结构的变形(特别是梁板的挠度);与但是使用碳纤维补强层相比,组合型加固补强层的承受动载性能和局部抗冲击性能均得到明显提高,补强后结构的破坏特点趋向于塑性破坏。因此,这种组合型加固补强层克服了芳纶纤维或碳纤维单独使用的缺点,补强效果更佳。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视图及各实施例的结构视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例1的结构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例2的结构视图;

        图中:  1.混凝土层   2.底胶粘层   3.芳纶纤维布   4.碳纤维布层   5.防护装饰层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对桥柱进行补强加固,如图2中所示的组合型加固补强层,在对桥面进行表面处理后,通过底胶,桥柱面混凝土层1上面粘贴着芳纶纤维布层3,碳纤维布层4粘贴在芳纶纤维布3上面,防护装饰层5涂刷在碳纤维布层4上面,形成芳纶纤维-碳纤维结构的混凝土结构物组合型加固补强层结构。其中芳纶纤维布为“路威2008”芳纶纤维布,规格:AK-40(深圳海川公司),碳纤维布为“同砼牌”碳纤维布,规格:CFS2-3.55-220-012-300(上海同砼碳纤维布有限公司)。

        实施例2:对桥梁进行加固补强,如图3中所示的组合型加固补强层,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后,通过底胶,桥梁表面混凝土层1上面粘贴着碳纤维布层4,芳纶纤维布层3粘贴在碳纤维布层4上面,芳纶纤维布层3上面涂刷有防护装饰层5,形成碳纤维-芳纶纤维结构的混凝土结构物组合型加固补强层。其中芳纶纤维布为路威2008芳纶纤维布,(规格:AK-60深圳海川公司),碳纤维布为碳纤维布为“同砼牌”碳纤维布,规格:CFS2-3.55-220-017-100(上海同砼碳纤维布有限公司)。

    关 键  词:
    混凝土结构 组合 加固 补强层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混凝土结构物组合型加固补强层.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86382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