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路桥过渡搭接板.pdf

  • 上传人:62****3
  • 文档编号:1861331
  • 上传时间:2018-07-18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381.17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20108167.5

    申请日:

    2007.04.12

    公开号:

    CN201027297Y

    公开日:

    2008.02.2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1C 11/02申请日:20070412授权公告日:20080227终止日期:20110412|||授权

    IPC分类号:

    E01C11/02; E01D19/06

    主分类号:

    E01C11/02

    申请人:

    陈少东

    发明人:

    陈少东

    地址:

    325603浙江省乐清市北白象镇中洋田南路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建设领域中连接软基路面和硬基路面之间的一种建筑构件,特别是指用于桥与公路之间起到连接作用的路桥过渡搭接板;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路桥过渡搭接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带储料腔的本体,所述的本体上开设有与储料腔贯通的出料孔和进料孔,出料孔设置在本体的下底面上,所述的进料孔设置在本体的上端面或侧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范围广的一种新型的路桥过渡搭接板。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路桥过渡搭接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带储料腔的本体,所述的本体上开设有与储料腔贯通的出料孔和进料孔,出料孔设置在本体的下底面上,所述的进料孔设置在本体的上端面或侧面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桥过渡搭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内设置有加强柱,所述本体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观察储料腔物料的观察孔,所述的进料孔上设置有堵板,所述的出料孔均匀的分布在本体的下底面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路桥过渡搭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位于下底面的两端处设置有搭接的肩阶。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桥过渡搭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孔、观察孔、出料孔、储料腔、加强柱与本体都是一次性制作完成。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路桥过渡搭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孔、观察孔、出料孔、储料腔、加强柱与本体都是一次性制作完成。

    说明书

    说明书路桥过渡搭接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公路建设领域中连接软基路面和硬基路面之间的一种建筑构件,特别是指用于桥与公路之间起到连接作用的路桥过渡搭接板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处理软基路面和硬基路面的对接;桥、涵面和路面的对接时,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预压法:采用坚向排水井、石灰桩,首先采用与路堤相同的总负荷对桥台路基进行预压,待地基沉降稳定后再卸去预压负荷;2、平衡压重路堤法:在预压法基础上采用桥柱式桥台,在预压沉降完成后的路堤上钻孔置桩;3、桥头搭板:采用较长的和埋置较深的搭板,用以消除沉降所造成的错台;4、过渡路面法:待路堤沉降稳定后,再加铺面层修整高差。但是,无论采用上述何种方式进行软基路面和硬基路面的对接或桥、涵面和路面的对接时,都无法避免沉降所带来的一系列后果:1、错台、断裂、调车等现象时有发生,给使用功能和寿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2、维护时必须封闭道路,破坏原来的道路、搭板后重新填充压实,然后在做上新的路面和搭板;3、修复这些道路工程量大、材料消耗高、经济损失大。
    一种专利号为200520124827.X的公路防桥头跳车设施,包括有桥头处理层、桥头搭板及搭板桩,桥头搭板置于若干个搭板桩上,并浇注在一起;在桥头搭板上铺有桥头处理层。这种方案制造成本比较高,搭板桩的设置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并且受地理位置的影响,所以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很少运用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范围广的一种新型的路桥过渡搭接板。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路桥过渡搭接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带储料腔的本体,所述的本体上开设有与储料腔贯通的出料孔和进料孔,出料孔设置在本体的下底面上,所述的进料孔设置在本体的上端面或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本体内设置有加强柱,所述本体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观察储料腔物料的观察孔,所述的进料孔上设置有堵板,所述的出料孔均匀的分布在本体的下底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是:所述本体的位于下底面的两端处设置有搭接的肩阶。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进料孔、观察孔、出料孔、储料腔、加强柱与本体都是一次性制作完成。
    有益效果:通过采用所述的本体上开设有与储料腔贯通的出料孔和进料孔,出料孔设置在本体的下底面上,所述的进料孔设置在本体的上端面或侧面上这种方案,这样我们就可以从进料孔中把搭接板的储料腔内灌装泥土或沙子,再把搭接板架设在软基路面和硬基路面的对接处,时间一长,当软基路面下沉后,搭接板内的泥土或沙子随着振动就从搭接板的出料孔中漏出,弥补了软基路面的下沉,从而实现路面的平整。又由于所述的本体内设置有加强柱,所述本体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观察储料腔物料的观察孔,所述的进料孔上设置有堵板,所述的出料孔均匀的分布在本体的下底面上,这样维修人员就可以从观察孔中随时看到储料腔内部的物料,防止储料腔内的物料漏光而损坏搭接板。又由于所述本体的位于下底面的两端处设置有搭接的肩阶;所述的进料孔、观察孔、出料孔、储料腔、加强柱与本体都是一次性制作完成,这样结构比较合理,特别是制造简单,使用也很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路桥过渡搭接板,包括有带储料腔11的本体1,所述的本体1上开设有与储料腔11贯通的出料孔121和进料孔131,出料孔121设置在本体1的下底面12上,所述的进料孔131设置在本体1的上端面13上,当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在本体1的侧面上;利用上述结构后,我们就可以从进料孔131中向搭接板的储料腔11内灌装物料2,如泥土或沙子,再把搭接板架设在软基路面3和硬基路面4的对接处,时间一长,当软基路面3下沉后,搭接板内的泥土或沙子随着振动就从搭接板的出料孔121中漏出,弥补了软基路面3的下沉,从而实现路面的平整,这里搭接板的振动是由于车辆行驶压在搭接板上实现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增加搭接板的坚固度,所述的本体1内设置有加强柱14。另外为了维修人员能够看到储料腔11内部的物料2,防止储料腔11内的物料2漏光而损坏搭接板,所述本体1的上端面13上设置有观察储料2腔物料的观察孔132,当然在进料孔131设置在本体1的上端面13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不设置观察孔132,而是把进料孔131同时当成观察孔的作用;为了防止物料2从进料孔131中漏出,所述的进料孔131上设置有堵板133;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使搭接板在振动时,内部的物料2更好的补充的软基面3的下沉,所述的出料孔121均匀的分布在本体1的下底面12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使该搭接板在具体运用过程中更加方便,且在一定意思上,防止搭接板横向移动,所述本体1的位于下底面12的两端处设置有搭接的肩阶15,当然,在这里我们也可以不设置肩阶15,使搭接板的主框架成柜形。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通常搭接板还是要用水泥混合土浇注成的,所以所述的进料孔131、观察孔132、出料孔121、储料腔11、加强柱14与本体1都是一次性制作完成,这样使该产品的加工非常方便。
    最后我们还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搭接板上表面可以直接作为路面,也可以铺设柏油或其它物料后再作为路的路面。
    当然,本实用新型除了上述所叙的实施例,任何在基于本发明的总的发明思想所做出的任何改进或变通,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过渡 搭接板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路桥过渡搭接板.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86133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