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一种栓接式预制方桩.pdf

  • 上传人:a2
  • 文档编号:1861265
  • 上传时间:2018-07-18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442.47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1458595.6

    申请日:

    2016.12.29

    公开号:

    CN206328747U

    公开日:

    2017.07.1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2D5/24; E02D5/52

    主分类号:

    E02D5/24

    申请人:

    温州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蔡烽; 徐斌; 李崇铃; 李朝晖; 金国平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垟儿路7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7

    代理人:

    吴万华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栓接式预制方桩。其特征在于:包括首节预制桩、末节预制桩、第一连接框、第二连接框、螺栓、螺母;首节预制桩上端固定设置第一连接框或第二连接框;末节预制桩下端对应设置第二连接框或第一连接框;第一连接框能插入第二连接框内,且其外侧壁与第二连接框的内侧壁相贴合,第一连接框、第二连接框的侧壁对应设有若干通孔,螺栓能穿过第一连接框与第二连接框上相对应的通孔,并通过螺母固定;首节预制桩、末节预制桩内还设有与其本身长度相同的注浆管,首节预制桩与末节预制桩内的注浆管相互对应连通。其优点在于不但具有可靠的连接,而且在软土地基中能提供较高的抗压和抗拔承载力,并且施工快速方便,经济性价比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栓接式预制方桩,其特征在于:包括首节预制桩(1)、末节预制桩(2)、第一连接
    框(4)、第二连接框(5)、螺栓(6)、螺母(7);
    所述首节预制桩(1)上端固定设置第一连接框(4)或第二连接框(5);
    所述末节预制桩(2)下端对应设置第二连接框(5)或第一连接框(4);
    所述第一连接框(4)能插入第二连接框(5)内,且其外侧壁与第二连接框(5)的内侧壁
    相贴合,所述第一连接框(4)、第二连接框(5)的侧壁对应设有若干通孔,所述螺栓(6)能穿
    过第一连接框(4)与第二连接框(5)上相对应的通孔,并通过螺母(7)固定;
    所述首节预制桩(1)、末节预制桩(2)内还设有与其本身长度相同的注浆管(8),所述首
    节预制桩(1)与末节预制桩(2)内的注浆管(8)相互对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栓接式预制方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首节预制桩(1)与末节预
    制桩(2)之间设有若干中间节预制桩(3),所述中间节预制桩(3)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框(4),
    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框(5),其内部设有注浆管(8);所述首节预制桩(1)、中间节预制桩
    (3)、末节预制桩(2)之间均通过第一连接框(4)、第二连接框(5)配合连接,且其注浆管(8)
    与首节预制桩(1)、末节预制桩(2)内的注浆管(8)相互对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栓接式预制方桩,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注浆管(8)分别放置
    于首节预制桩(1)、末节预制桩(2)、中间节预制桩(3)的正中心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栓接式预制方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框(4)与第二连
    接框(5)呈方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栓接式预制方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框(4)与第二连
    接框(5)的每一侧侧壁均设有3个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栓接式预制方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框(4)、第二连接
    框(5)外表面还涂有防腐蚀涂料。

    说明书

    一种栓接式预制方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基础领域,尤其是一种栓接式预制方桩。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建筑桩基基础的普及,混凝土预制方桩以其施工简
    单、快速、经济等优点,尤其在土质松软的南方地区受到广泛地应用;但混凝土预制方桩的
    应用同样存在诸多的问题,如桩与桩之间的连接接头个数、接头强度和桩长的限制而影响
    抗压和抗拔承载力性能等;

    目前混凝土预制方桩连接接头普遍采用焊接法、法兰连接以及硫磺胶泥连接三
    种。焊接法连接主要靠外包角钢和桩端预埋的钢板焊接,靠焊缝的抗剪强度承担上下桩之
    间的抗拔力,然而其焊缝质量难以保证,工人焊接需要一定时间,过久则容易造成桩难以再
    打入土体,且焊接角钢包在桩体外围,在桩体下压过程中会产生多余的摩阻力;法兰连接是
    通过法兰盘用螺栓拉紧使其紧密结合,有较好的强度和紧密性,应用范围较广,但法兰连接
    不能很快地装配和卸载,制造成本较高;硫磺胶泥连接属于桩端预留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
    锚接法,并灌入一种热塑冷硬的材料使其达到一定粘结强度,其缺点是桩接头受向上拔力
    容易脱开,抗拔性能较弱。

    混凝土预制方桩的单桩承载力不仅受桩体本身的强度影响,还受到地基土的承载
    力包括侧阻力和端阻力影响。在温州、宁波、上海等南方软土地区土质较差,建筑桩基基础
    大多采用长桩或超长桩,由于混凝土预制方桩受连接接头个数和桩长限制,一旦地基承载
    力不足,桩体抗压和抗拔承载力均无法满足设计要求,从而不得不放弃预制方桩采用其它
    桩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栓接式预制方桩,不但具有可靠
    的连接,而且在软土地基中能提供较高的抗压和抗拔承载力,并且施工快速方便,经济性价
    比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栓接式预制方桩,包括首节预制桩、末节预制
    桩、第一连接框、第二连接框、螺栓、螺母;所述首节预制桩上端固定设置第一连接框或第二
    连接框;所述末节预制桩下端对应设置第二连接框或第一连接框;所述第一连接框能插入
    第二连接框内,且其外侧壁与第二连接框的内侧壁相贴合,所述第一连接框、第二连接框的
    侧壁对应设有若干通孔,所述螺栓能穿过第一连接框与第二连接框上相对应的通孔,并通
    过螺母固定;所述首节预制桩、末节预制桩内还设有与其本身长度相同的注浆管,所述首节
    预制桩与末节预制桩内的注浆管相互对应连通。

    所述首节预制桩与末节预制桩之间设有若干中间节预制桩,所述中间节预制桩一
    端设有第一连接框,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框,其内部设有注浆管;所述首节预制桩、中间节
    预制桩、末节预制桩之间均通过第一连接框、第二连接框配合连接,且其注浆管与首节预制
    桩、末节预制桩内的注浆管相互对应连通。

    各个所述注浆管分别放置于首节预制桩、末节预制桩、中间节预制桩的正中心位
    置。

    所述第一连接框与第二连接框呈方形结构。

    所述第一连接框与第二连接框的每一侧侧壁均设有3个通孔。

    所述第一连接框、第二连接框外表面还涂有防腐蚀涂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形式简单,工厂制作方便,可实现批量生产;

    2、通过螺栓连接,连接结构形式简单受力明确,理论上可承受较大的抗拔力,且用
    钢量少,生产造价低廉,经济优势明显;

    3、通过螺栓连接,能在较短时间内即可连接好桩与桩之间的接头并连续施打桩
    基,施工速度较快,避免下节桩置于土中过久而难以下压;

    4、通过注浆加固桩端和桩侧地基土,提高桩端承载力和桩侧摩阻力,理论上可承
    受较大的抗压和抗拔承载力,且注浆后可使全桩接头处连接成整体,承载力性能优秀;

    5、解决南方等地区因土质松软而采用长桩或超长桩的桩基基础,使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栓接式预制方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栓接式预制方桩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首节预制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间节预制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末节预制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间节预制桩的正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间节预制桩的俯视图。

    图中1-首节预制桩,2-中间节预制桩,3-末节预制桩,4-第一连接框,5-第二连接
    框,6-螺栓,7-螺母,8-注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栓接式预制方桩,包括首节预制桩1、末节预制桩2、一根中间节预
    制桩3、第一连接框4、第二连接框5,螺栓6、螺母7。

    所述首节预制桩1上端固定设置第一连接框4;所述中间节预制桩3的下端固定设
    置第二连接框5,上端设置固定设置第一连接框4;所述末节预制桩2的下端固定设置第二连
    接框5;

    所述第一连接框4、第二连接框5呈方形金属框结构,其外表面还涂有防腐蚀涂料,
    所述第一连接框4能插入第二连接框5内,且其外侧壁与第二连接框5的内侧壁相贴合;所述
    第一连接框4、第二连接框5的每一侧侧壁上均开设有3个通孔,所述螺栓6能穿过第一连接
    框4与第二连接框5上相对应的通孔,并通过螺母7固定;

    所述首节预制桩1、中间节预制桩3、末节预制桩2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框4、第二连接
    框5相互配合,并通过螺栓6、螺母7固定连接。

    上述结构不仅结构形式简单,工厂制作方便,可实现批量生产;而且通过螺栓连
    接,使得连接结构形式简单受力明确,理论上可承受较大的抗拔力,且用钢量少,生产造价
    低廉,经济优势明显,还能在较短时间内即可连接好桩与桩之间的接头并连续施打桩基,施
    工速度较快,避免下节桩置于土中过久而难以下压。

    其中,中间节预制桩3不局限于一根,根据具体预制方桩需求而定。

    而且所述第一连接框、第二连接框的位置也可相互对换,即第二连接框设置在首
    节预制桩的上端、第一连接框设置在末节预制桩的下端。

    如图所示,所述首节预制桩1、末节预制桩2、中间节预制桩3内正中心位置的位置
    均设有与其本身长度相同的注浆管8,在注浆管8内可以喷射注浆,能够进一步加固桩侧与
    桩端的地基土,达到设计所需的承载力要求;且注浆后可使全桩接头处连接成整体,承载力
    性能优秀。

    当然,注浆管8不一定在正中心位置,在实际操作中,也允许存在一定误差。

    如图所示,上述栓接式预制方桩制作过程如下:

    1)制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栓接式预制方桩的各个部件,第一连接框4、第二连接框
    5,螺栓6、螺母7;

    2)先将绑扎好的钢筋笼置于预制桩模板内,根据首节预制桩1或末节预制桩2或中
    间节预制桩3相对应的结构需要,将第一连接框4预埋在桩顶处,将第二连接框5预埋在桩端
    处,同时将注浆管2放置于正中心位置,并浇筑混凝土振捣养护成型;

    3)将成型后的预制方桩运至施工现场,精确测量并放样打入点位置,采用锤击或
    者静压打入首节预制桩1,然后起吊中间节预制桩3,将中间节预制桩3的第二连接框5嵌入
    首节预制桩1的第一连接框4,并利用螺栓6穿过通孔,并用螺母7拧紧固定后继续向下施打,
    最后起吊末节预制桩2,将末节预制桩2的第二连接框5嵌入中间节预制桩3的第一连接框4,
    并利用螺栓6穿过通孔,并用螺母7拧紧固定后继续向下施打,使全桩打至规定标高为止;

    4)待全桩打至规定标高后,通过高压喷射注浆方式向末节预制桩2的注浆管8的管
    口注浆,利用各节桩内的注浆管8加固桩侧与桩端的地基土,直至地基达到设计承载力要
    求。

    若只有首节预制桩1与末节预制桩2,步骤3中则无需中间节预制桩3的安装步骤;
    若设有2根中间节预制桩3,步骤3中则重复中间节预制桩3的安装步骤。

    实施例不应视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改进,
    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一种 栓接式 预制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栓接式预制方桩.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86126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