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把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用于门窗的开关把手。背景技术:
在习知技术中,用于开闭门窗的方式主要是在门窗上装设一开关把手,另在门窗的框架上配设一与开关把手对应的扣片,藉旋转该开关把手卡扣于前述的扣片,以达到闭锁的效果。
上述设计,在使用上和应用上确实有缺失存在:由于前述习知的开关把手和扣片在安装前必须先对应好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经过测试校正对准后方可装设,倘若两者之间的位置没有对应准确,即会出现门窗在开闭时产生无法紧定的问题,另,由于门窗是利用开关把手扣制于扣片上的方式来限制紧密以达到闭锁门窗的动作,经长期使用后,扣片的表面常会形成磨损,进而严重地伤害材质,如是,在使用的次数不断增加时,可能会有门窗无法确实紧定的情形,导致务必更换扣片。
综合以上可知,上述习知的开关把手,在实际应用中不但会出现门窗关闭时产生无法锁紧的问题,更会造成开关把手表面磨损并进而严重地伤害材质,显然具有缺失,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缺失,提供一种用于门窗的开关把手,该开关把手不用配设扣片;而且不存在门窗关闭地锁定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用于门窗的开关把手,连设在门窗与门窗框架接合处,其特点在于:
该开关把手包括一固设于门窗的底座及一接设于底座的把手,该底座设有一枢转槽,该底座一侧开设有其内枢设有一闭锁元件的枢接槽,该把手设有一与枢转槽相组接的枢转轴,另在底座邻近闭锁元件亦设有一与枢转轴组接的凸轮,并在把手对应于枢接槽处延伸出一止挡部。
该闭锁元件与枢接槽二侧设有对应的具有挠性枢接的凸接端及凹接孔。
该闭锁元件上设有一位于凸轮位移行程内受凸轮顶掣的卡制凸体。
该把手开设有一置设枢转轴的凹槽,与枢转轴上套设有一容置于底座的枢转槽内的辅助元件相套接。
该底座上设有一曲度之凸耳。
该止挡部上凿设一入口,且于把手内的垂直位移行程末端处亦设有一抵掣部,藉由入口滑入扣合凸耳及抵掣部抵掣凸耳,以利把手开启或闭合呈垂直运动。
该止挡部与凸轮长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于设置有把手的底座中配置有一受把手连动的凸轮与枢接于底座一侧的枢接槽内,并受把手相对应于枢接槽处所延伸出的止挡部带动的闭锁元件,当闭合时,由把手带动止挡部扣合于枢设在底座侧缘上的闭锁元件表层,反之,前述把手带动凸轮使其顶掣闭锁元件反转并回复原先状态,如此,不必在门窗框架上配设一与开关把手对应的扣片,确实地免除了配设烦扰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在把手凹槽上的枢转轴套设一容置于底座的枢转槽内以达把手顺畅的辅助元件,以利开启即闭合动作。
3、本实用新型的闭锁元件与枢接槽二侧设有对应的具有挠性枢接的凸接端及凹接孔,以便利套接或强化固接效果。
如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闭锁元件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闭锁元件的动作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闭锁元件的后视开启动作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闭锁元件的后视闭合动作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闭锁元件的正视开启动作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闭锁元件的正视闭合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图3和图4分别表示本实用新型立体外观示意图、结构分解图、闭锁元件侧视图及闭锁元件动作侧视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开关把手,包括有:
一固设在门窗6的底座1,由一个以上的固接元件5穿过穿孔11接设在门窗6与门窗框架7接合处,该底座1上设有一枢转槽12及一具有曲度的凸耳15,且该底座1一侧开设一具有二凹接孔14的枢接槽13,并于其内枢接一闭锁元件4,该闭锁元件4二侧设有相对应的具有挠性并枢接于枢接槽13的凹接孔14内的凸接端41(参阅图3、图4),另在上述闭锁元件4上亦设有一位于凸轮3位移行程内受凸轮3顶掣动作的卡制凸体43。
一接设于底座1的把手2,该把手2开设有一凹槽24,且在凹槽24上设有一与枢转槽12相组接的枢转轴22,并在把手2相对应枢接槽13处延伸出一止挡部23,该止挡部23上凿设一使凸耳15适当滑入接合的入口25,并在把手2内垂直动作位移行程末端处亦设有一使前述凸耳15适当抵掣的抵掣部26,如是,使把手2作垂直开启及闭合动作,另该枢转轴22并套设有一容置在底座1的枢转槽12内,以达把手顺畅动作的辅助元件21,藉以防止在相对枢转时形成空转的现象,而达方便把手2施行开启及闭合动作。
一配置于底座1的凸轮3,系在底座1适当位置开设一可对应于前述枢转轴22上的固定孔31,该固定孔31的形状与该枢转轴22相匹配,藉一固接元件5’将该凸轮3配置在把手2相对于底座1的另一端面上,其中该凸轮3的长轴部份与止挡部23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
图5及图7分别表本实用新型闭锁元件的后视开启动作示意图及闭锁元件的正视开启动作示意图,如图所示,应用时,当逆时针旋转把手2开启门窗6时,把手2带动凸轮3运动,经止挡部23受把手2牵引离开闭锁元件4,使止挡部23上的入口25在把手2垂直运动位移行程间顺势滑入底座上的凸耳15作一扣合动作,同时,凸轮3的长轴部份推动闭锁元件4的卡制凸体43进而促使凸轮3的长轴又回复至原先抵掣于闭锁元件4底端面的位置上,使该闭锁元件4枢转形成垂立于底座1的状态,此时,门窗6失去闭锁元件4的止挡,即可作开启动作。
图6及图8分别表示本实用新型闭锁元件的后视闭合动作示意图与闭锁元件的正视闭合动作示意图,如图所示,应用时,藉由前述把手2带动上述凸轮3运动,在闭锁门窗6时,系以底座1上的枢转槽12为轴顺时针旋转把手2,如是,止挡部23上的入口25顺势滑出底座1上的凸耳15,并推动闭锁元件4的上端表层42,进而使设在把手2内垂直动作位移行程末端处的抵掣部26抵掣于底座1上的凸耳15,同时,闭锁元件4上的卡掣凸体43亦带动凸轮3随之旋转,使原先抵掣于闭锁元件4底端面上的长轴部份变换方向,形成短轴对应于止挡部23的状态,因凸轮3的短轴部份无法抵掣于闭锁元件4的底端面上,故此时闭锁元件4的底端面没有受力,如是,在闭锁元件4上缘受止挡部23扣压的情况下,该闭锁元件4则会枢转而覆盖于门窗框架7上,进而使门窗6紧闭。藉上述构件组合成一形体结构简易、设计精密且功能效果较佳的开关把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且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并不局限于此,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