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多层楼房的变压式排气道.pdf

  • 上传人:柴****2
  • 文档编号:1860217
  • 上传时间:2018-07-18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447.7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1207930.8

    申请日:

    2001.03.15

    公开号:

    CN2467663Y

    公开日:

    2001.12.2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IPC(主分类):E04F 17/02申请日:20010315授权公告日:20011226期满终止日期:20110315|||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备案合同备案号: 026400010002让与人: 林润泉受让人: 宁夏康宁科贸有限公司发明名称: 多层楼房的变压式排气道申请日: 2001-03-15授权公告日: 2001-12-26许可种类: 独占备案日期: 2002-09-28合同履行期限: 2006年12月31日,4年合同变更|||授权

    IPC分类号:

    E04F17/02

    主分类号:

    E04F17/02

    申请人:

    林润泉;

    发明人:

    林润泉

    地址:

    100029北京市朝阳区惠新南里2号院城建院宿舍楼12层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层楼房的变压式排气道,它由具有双管道结构的6节排气管道连接而成,在构成各节排气管道的相应支管道壁上均设置有进气口,在相应的主管道和支管道中设置有对应排气导向管和气流变压部件,上述部件的设置,使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各楼层排气口处相对室内呈正气压,排气管道内有味气体向室内倒流的问题,具有各楼层之间不串烟、不串味的优点,主要用于多层楼房各楼层室内气体的排放。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多层楼房的变压式排气道,由对应于6个楼层的6节排 气管道连接而成,所述各节排气管道均由相应的主管道和与之并行 排列的支管道构成双管道结构,在自下而上排列的上述各支管道的 管壁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排放相应楼层室内气体的第一进气口[14]、 第二进气口[15]、第三进气口[16]、第四进气口[20]、第五进气口[25] 和第六进气口[30],其特征在于,与第一层楼层相对应的第一排气 管道由第一主管道[1]和第一支管道[2]并行排列而成,在第一主管道 [1]与第一支管道[2]之间的第一隔板[3]上,设置有位于第一主管道[1] 之中且排气导流通道与第一支管道[2]内腔相连通的第一排气导向管 [5],与第二楼层相对应的第二排气管道,由第二主管道[6]和第二支 管道[7]并行排列而成,在所述第二主管道[6]与第二支管道[7]之间的 第二隔板[8]上,设置有位于第二主管道[6]之中且排气导流通道与第 二支管道[7]内腔相连通的第二排气导向管[10],在所述第二主管道[6] 中,设置有使其气体流通通道变窄的第一气流变压部件[11],与第三 楼层相对应的第三排气管道,由第三主管道[12]和第三支管道[13]并 行排列而成,在所述第三支管道[13]中,设置有排气导流通道与第 三进气口[16]相连通的第三排气导向管[17],与第四楼层相对应的第 四排气管道,由第四主管道[18]和第四支管道[19]并行排列而成,在 所述第四支管道[19]中,设置有排气导流通道与第四进气口[20]相连 通的第四排气导向管[21]以及使上述第四支管道[19]排气通道变窄的 第二气流变压部件[22],与第五楼层相对应的第五排气管道,由第 五主管道[23]和第五支管道[24]并行排列而成,在所述第五支管道[24] 中,设置有排气导流通道与所述第五进气口[25]相连通的第五排气 导向管[26],与第六楼层相对应的第六排气管道由第六主管道[27]和 第六支管道[28]并行排列而成,在所述第六支管道[28]中,设置有排 气导流通道与第六进气口[30]相连通的第六排气导向管[29],在所述 流通道与第六进气口[30]相连通的第六排气导向管[29],在所述第一 支管道[2]、第二支管道[7]和第三支管道[13]之间,分别设置有将各 自内腔相互隔开的相应堵板,所述第三支管道[13]与第四支管道 [19]、第五支管道[24]、第六支管道[28]相互连通,所述第一主管道[1] 与第二主管道[6]、第三主管道[12]、第四主管道[18]、第五主管道[23] 相互连通,所述第六主管道[27]的排气通道口径小于上述第五主管 道[23]的排气通道口径,所述第五主管道[23]分别与第六主管道[27]、 第六支管道[28]相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楼房的变压式排气道,其特征在 于,所述第一气流变压部件[11]、第二气流变压部件[22]设置在位于 相应排气导向管对面或侧面的管道内壁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楼房的变压式排气道,其特 征在于,所述各气流变压部件均至少有一个侧面与相应的管道内壁 之间保留有间隙。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楼房的变压式排气道,其特 征在于,所述各气流变压部件的顶部位置略高于、略低于或平齐于 相应排气导向管上端排气口所处位置。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楼房的变压式排气道,其特 征在于,所述各气流变压部件是至少由一个正面板构成的向上导流 的部件,或者是与相应管道壁构成一体结构的实心部件。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楼房的变压式排气道,其特征在 于,在所述第二支管道[7]靠近其上下两端的部位分别设置有一个堵 板;分别在第一支管道[2]和第二支管道[7]靠近各自上端的位置设置 有相应的堵板;分别在第三支管道[13]和第二支管道[7]靠近各自下 端的部位设置有相应的堵板,或者在上述第三支管道[13]靠近其下 端的部位、第二支管道[7]靠近其上端和下端的部位以及第一支管道[2] 靠近其上端的部位分别设置有一个堵板。

    说明书


    多层楼房的变压式排气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楼房排放烟气、气体的共用排风道,特别是一种各楼层之间不串烟、不串味的多层楼房(六层楼房)的变压式排气道。

        目前,多层楼房普遍使用的室内烟气及气体共用排气管道,大都由一个或并排两个圆孔形排气孔道构成,且自下而上排放烟气、气体(如卫生间内气体)。由于排气孔道为自下而上直筒式结构,各楼房的排气口又均与上述孔道相连通,打开排风设备的楼层室内气体就会向排气孔道中排放,而未打开排风设备的楼层的排气口处,就会形成正气压,致使排气孔道中的有味气体或烟气会串入未打开排风设备的楼层室内。因此其不足之处在于,未开排风设备楼层的排气口处相对其楼层室内呈现正压,排气孔道中的有味气体会串入室内,出现各楼层之间相互串烟、串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各楼层之间不相互串烟、串味的多层楼房的变压式排气道。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解决方案是,它由对应于6个楼层的6节排气管道连接而成,所述各节排气管道均由相应地主管道和与之并行排列的支管道构成双管道结构,在自下而上排列的上述各支管道的管壁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排放相应楼层室内气体的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第三进气口、第四进气口、第五进气口和第六进气口,其特点是,与第一层楼层相对应的第一排气管道由第一主管道和第一支管道并行排列而成,在第一主管道与第一支管道之间的第一隔板上,设置有位于第一主管道之中且排气导流通道与第一支管道内腔相连通的第一排气导向管,与第二楼层相对应的第二排气管道,由第二主管道和第二支管道并行排列而成,在所述第二主管道与第二支管道之间的第二隔板上,设置有位于第二主管道之中且排气导流通道与第二支管道内腔相连通的第二排气导向管,在所述第二主管道中,设置有使其气体流通通道变窄的第一气流变压部件,与第三楼层相对应的第三排气管道,由第三主管道和第三支管道并行排列而成,在所述第三支管道中,设置有排气导流通道与第三进气口相连通的第三排气导向管,与第四楼层相对应的第四排气管道,由第四主管道和第四支管道并行排列而成,在所述第四支管道中,设置有排气导流通道与第四进气口相连通的第四排气导向管以及使上述第四支管道排气通道变窄的第二气流变压部件,与第五楼层相对应的第五排气管道,由第五主管道和第五支管道并行排列而成,在所述第五支管道中,设置有排气导流通道与所述第五进气口相连通的第五排气导向管,与第六楼层相对应的第六排气管道,由第六主管道和第六支管道并行排列而成,在所述第六支管道中,设置有排气导流通道与第六进气口相连通的第六排气导向管,在所述第一支管道、第二支管道和第三支管道之间,分别设置有将各自内腔相互隔开的相应堵板,所述第三支管道与第四支管道、第五支管道、第六支管道相互连通,所述第一主管道与第二主管道、第三主管道、第四主管道、第五主管道相互连通,所述第六主管道的排气通道口径小于上述第五主管道的排气通道口径,所述第五主管道分别与第六主管道、第六支管道相连通。当第一楼层室内向第一排气管道中排放气体时,排放气体即会通过第一进气口进入第一支管道,再经第一排气导向管排向第一主管道,当排放气流向上到达第二主管道时,由于第二排气导向管与第一气流变压部件的设置,就使得排气通道变窄,向上的气流流量不变,则流速必然加快,这样气流会快速流过上述较窄通道,从而在第二排气导向管的排气口处呈现出负压或零压,此时,即使第二楼层室内排风设备未打开,也不会产生烟气、有味气体串入第二楼层室内的情形。第三楼层向第三支管道中排放气体,同样也不会串入第四楼层、第五楼层及第六楼层室内,其原理与上述原理相同,此处不再重复。

        为了使气流流速改变效果更好,不串烟不串味效果更好,最好使所述各气流变压部件的顶部位置略高于、略低于或平齐于相应排气导向管上端排气口所处位置。为了便于气流变压部件的安装,最好使所述各气流变压部件均至少有一个侧面与相应的管道内壁之间保留有间隙。上述堵板的设置数量及位置可以有如下几种情况,即在所述第二支管道靠近其上下两端的部位分别设置有一个堵板;分别在第一支管道和第二支管道靠近各自上端的位置设置有相应的堵板;分别在第三支管道和第二支管道靠近各自下端的部位设置有相应的堵板,或者在第三支管道靠进其下端的部位、第二支管道靠近其上端和下端的部位以及第一支管道靠近其上端的部位分别设置有一个堵板。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结构,各节排气管道均由并行设置的主管道和相应支管道构成双管道结构,且在相应的某些主管道或支管道中设置有排气导向管和气流变压部件,从而利用排气通道变窄时气流压力、流速变化的特性,使得各楼层排气口部位呈现稳定的负压或零压,达到各楼层室内不会倒流入其它楼层排放的烟气或有味气体的目的,因此它具有各楼层之间不串烟、不串味的优点,而且其结构较为简单,排放气体会径直向上排出,排气效率也有所提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B-B剖视图;

        图4是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C-C剖视图;

        图5是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D-D剖视图;

        图6是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E-E剖视图;

        图7是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F-F剖视图;

        在图1所示示意图中,本实用新型由对应于6个楼层的6节排气管道连接而成,所述各节排气管道均由相应的主管道和与之并行排列的支管道构成双管道结构,在自下而上排列的上述各支管道的管壁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排放相应楼层室内气体的第一进气口14、第二进气口15、第三进气口16、第四进气口20、第五进气口25和第六进气口30,在图1和图2所示A-A剖视图中,与第一层楼层相对应的第一排气管道由第一主管道1和第一支管道2并行排列而成,在第一主管道1与第一支管道2之间的第一隔板3上,设置有位于第一主管道1之中且排气导流通道与第一支管道2内腔相连通的第一排气导向管5。在图1和图3所示B-B剖视图中,与第二楼层相对应的第二排气管道,由第二主管道6和第二支管道7并行排列而成,在所述第二主管道6与第二支管道7之间的第二隔板8上,设置有位于第二主管道6之中且排气导流通道与第二支管道7内腔相连通的第二排气导向管10,在所述第二主管道6中,设置有使其气体流通通道变窄的第一气流变压部件11。在图1和图4所示C-C剖视图中,与第三楼层相对应的第三排气管道,由第三主管道12和第三支管道13并行排列而成,在所述第三支管道13中,设置有排气导流通道与第三进气口16相连通的第三排气导向管17。在图1和图5所示D-D剖视图中,与第四楼层相对应的第四排气管道,由第四主管道18和第四支管道19并行排列而成,在所述第四支管道19中,设置有排气导流通道与第四进气口20相连通的第四排气导向管21以及使上述第四支管道19排气通道变窄的第二气流变压部件22。在图1和图6所示的E-E剖视图中,与第五楼层相对应的第五排气管道,由第五主管道23和第五支管道24并行排列而成,在所述第五支管道24中,设置有排气导流通道与所述第五进气口25相连通的第五排气导向管26。在图1和图7所示F-F剖视图中,与第六楼层相对应的第六排气管道由第六主管道27和第六支管道28并行排列而成,在所述第六支管道28中,设置有排气导流通道与第六进气口30相连通的第六排气导向管29。在图1中,在第一支管道2、第二支管道7和第三支管道13之间,分别设置有将各自内腔相互隔开的相应堵板,所述第三支管道13与第四支管道19、第五支管道24、第六支管道28相互连通,第一主管道1与第二主管道6、第三主管道12、第四主管道18、第五主管道23相互连通,第六主管道27的排气通道口径小于第五主管道23的排气通道口径,第五主管道23分别与第六主管道27、第六支管道28相连通。所述各气流变压部件的顶部位置略高于、略低于或平齐于相应排气导向管上端排气口所处位置。在图1中,第一气流变压部件11的顶部所处位置、第二气流变压部件22的顶部所处位置,分别略高于与之对应的第二排气导向管10的上端排气口所处位置和第四排气导向管20的上端排气口所处位置。当然,上述各气流变压部件的顶部所处位置平齐于、略低于、大幅度高于或大幅度低于相应排气导向管排气口所处位置时的结构,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无论各气流变压部件设置在相应排气导向管对面还是侧面的管道壁面上,都可采用上述结构。上述堵板可以按如下方式设置,即在第二支管道7靠近其上下两端的部位分别设置有一个堵板;分别在第一支管道2和第二支管道7靠近各自上端的位置设置有相应的堵板;分别在第三支管道13和第二支管道7靠近各自下端的部位设置有相应的堵板,或者在第三支管道13靠近其下端的部位、第二支管道7靠近其上端和下端的部位以及第一支管道2靠近其上端的部位分别设置有一个堵板。在图1中,在第一支管道2靠近其上端的部位、第二支管道7靠近其上端及靠近其下端的部位、第三支管道13靠近其下端的部位,均设置有一个堵板,即在第一支管道2与第二支管道7对接处附近设置有2个堵板,在第二支管道7与第三支管道13对接处附近也设置有2个堵板。图1中,堵板31、32、4、9即为上述堵板。所述第一气流变压部件11、第二气流变压部件22设置在位于相应排气导向管对面或侧面的管道内壁上,图1中采取设置在排气导向管对面的管道壁面上的结构。无论是否如此设置,所述各气流变压部件均可以是至少由一个正面板构成的向上导流的部件,或者是与相应管道壁构成一体结构的实心部件,如水泥实心部件等,各气流变压部件也都可以至少有一个侧面与相应的管道内壁之间保留有间隙,上述各结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排气管道的上方也可设置有风帽(即防风防雨罩),但无论附加设置有什么部件,只要涉及上述结构,就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关 键  词:
    多层 楼房 变压 排气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多层楼房的变压式排气道.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86021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