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依山修建的楼房框架结构.pdf

  • 上传人:li****8
  • 文档编号:1851536
  • 上传时间:2018-07-18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385.3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003300.4

    申请日:

    2017.01.04

    公开号:

    CN206360078U

    公开日:

    2017.07.2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4B1/18; E02D27/00; E03F5/10

    主分类号:

    E04B1/18

    申请人:

    孙新华

    发明人:

    孙新华

    地址:

    271199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文化北路69号莱芜市环境卫生管理处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依山修建的楼房框架结构,包括基准基础平台、阶梯基础平台、山体和楼房框架主体,所述基准基础平台的一侧与山体相接触,基准基础平台靠近山体坡边处设置有阶梯基础平台,基准基础平台和阶梯基础平台的顶部设置有楼房框架主体,所述阶梯基础平台内预埋置有的加固块内置有增强杆。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增强杆、插入锥和倒刺对山体之间形成的高强抓边力和抓山土力,大幅度提高横梁与山体之间的连接稳固性,极大地增强了楼房框架主体整体的结构牢固性和稳定性,从而延长了该楼房框架结构的使用寿命,提高该楼房框架结构使用的安全系数。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依山修建的楼房框架结构,包括基准基础平台(1)、阶梯基础平台(2)、山体(3)
    和楼房框架主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基础平台(1)的一侧与山体(3)相接触,基准基
    础平台(1)靠近山体(3)坡边处设置有阶梯基础平台(2),基准基础平台(1)和阶梯基础平台
    (2)的顶部设置有楼房框架主体(4),所述楼房框架主体(4)由横梁(41)和立柱(42)组成;
    所述阶梯基础平台(2)内预埋置有的加固块(5)内置有增强杆(6),所述增强杆(6)的底
    端依次穿过横梁(41)、阶梯基础平台(2)与山体(3)内相连,增强杆(6)的杆体底端固定连接
    有位于山体(3)内的插入锥(61),增强杆(6)的杆体表面间隔设置有位于阶梯基础平台(2)
    与山体(3)内腔的倒刺(6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依山修建的楼房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基础平
    台(2)的截面外形呈Z形结构,阶梯基础平台(2)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且钢筋混凝土所采
    用的钢筋表面设有防腐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依山修建的楼房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房框架主
    体(4)内置有通风系统,通风系统包括风机和导风管,且导风管埋置于横梁(4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依山修建的楼房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基础平
    台(1)内置有污水收集池(7),且污水收集池(7)的出水管连接有污水净化设备(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依山修建的楼房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杆(6)
    的杆体表面和插入锥(61)的椎体表面均设有防水层,且增强杆(6)的安设位置与横梁(41)
    的安设位置相垂直交错。

    说明书

    一种依山修建的楼房框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依山修建的楼房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现如今的楼房建筑均是从平地而起,上面一层直接压在下面一层上,逐层垂直向
    上延伸,就完成了一座高层楼房,这种楼房的建造方法,历史悠久,在城市发展的早期,用这
    种建楼的方法建少量高楼,既能够起到城市点缀的作用,又使得居住者倍感舒适,不失为一
    种好的建楼方法,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的不断扩展,人们要想继续用这种建楼方法
    建造高楼,一是缩小楼与楼之间的间距,而是扩大占用耕地的面积,前者造成城市的高楼林
    立,身处高楼,视界只有几十米,高度的楼群,减弱了对战争的抗击打能力,后者造成大量耕
    地被占用,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极大的威胁,从而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依山修建的楼房框架
    结构。

    但是,目前市面上的依山修建的楼房框架结构,楼房框架主体整体的稳固性和稳
    定性差,常常会由于横梁和立柱以及横梁与山体之间的连接稳固性差,使得楼房框架结构
    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歪斜倒塌的情况,影响了楼房框架结构的使用寿命以及楼房框架结构使
    用的安全系数,难以满足市场以及人们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依山修建的楼房框架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
    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依山修建的楼房框架结构,包括基准基础平台、阶梯基础平台、山体和楼房框
    架主体,所述基准基础平台的一侧与山体相接触,基准基础平台靠近山体坡边处设置有阶
    梯基础平台,基准基础平台和阶梯基础平台的顶部设置有楼房框架主体,所述楼房框架主
    体由横梁和立柱组成。

    所述阶梯基础平台内预埋置有的加固块内置有增强杆,所述增强杆的底端依次穿
    过横梁、阶梯基础平台与山体内相连,增强杆的杆体底端固定连接有位于山体内的插入锥,
    增强杆的杆体表面间隔设置有位于阶梯基础平台与山体内腔的倒刺。

    优选的,所述阶梯基础平台的截面外形呈Z形结构,阶梯基础平台由钢筋混凝土浇
    筑而成,且钢筋混凝土所采用的钢筋表面设有防腐漆。

    优选的,所述楼房框架主体内置有通风系统,通风系统包括风机和导风管,且导风
    管埋置于横梁内。

    优选的,所述基准基础平台内置有污水收集池,且污水收集池的出水管连接有污
    水净化设备。

    优选的,所述增强杆的杆体表面和插入锥的椎体表面均设有防水层,且增强杆的
    安设位置与横梁的安设位置相垂直交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固块、增强杆、插入锥和倒刺,能够将楼房框架主体与山
    体稳固结合于一体,能够利用增强杆、插入锥和倒刺对山体之间形成的高强抓边力和抓山
    土力,大幅度提高横梁与山体之间的连接稳固性,使得横梁与山体之间始终保持于平衡稳
    固的状态,让横梁与立柱之间长期保持在相互垂直交错的状态,极大地增强了楼房框架主
    体整体的结构牢固性和稳定性,防止该楼房框架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歪斜倒塌的情况,
    降低该楼房框架结构发生垮塌情况的机率,从而延长了该楼房框架结构的使用寿命,提高
    该楼房框架结构使用的安全系数,且在阶梯基础平台和加固块的配合下,能够降低山体出
    现水土流失、滑坡和泥石流现象的概率,从而有利于该楼房框架结构的长期使用。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污水收集池和污水净化设备,能够迅速收集外界的污水进行
    有效净化处理后排放,使得该楼房框架结构具有环保的效果,从而有利于该楼房框架结构
    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准基础平台、2阶梯基础平台、3山体、4楼房框架主体、41横梁、42立柱、5
    加固块、6增强杆、61插入锥、62倒刺、7污水收集池、8污水净化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依山修建的楼房框架结构,包括基准基础平台1、阶梯基础平台2、山体3和楼
    房框架主体4,基准基础平台1的一侧与山体3相接触,基准基础平台1靠近山体3坡边处设置
    有阶梯基础平台2,阶梯基础平台2的截面外形呈Z形结构,阶梯基础平台2由钢筋混凝土浇
    筑而成,且钢筋混凝土所采用的钢筋表面设有防腐漆。

    基准基础平台1和阶梯基础平台2的顶部设置有楼房框架主体4,楼房框架主体4由
    横梁41和立柱42组成,楼房框架主体4内置有通风系统,通风系统包括风机和导风管,且导
    风管埋置于横梁41内。

    阶梯基础平台2内预埋置有的加固块5内置有增强杆6,增强杆6的底端依次穿过横
    梁41、阶梯基础平台2与山体3内相连,增强杆6的杆体底端固定连接有位于山体3内的插入
    锥61,增强杆6的杆体表面和插入锥61的椎体表面均设有防水层,防水层的使用能够提高增
    强杆6和插入锥61整体的抗水体腐蚀性能,从而延长增强杆6和插入锥61的使用寿命,且增
    强杆6的安设位置与横梁41的安设位置相垂直交错,增强杆6的杆体表面间隔设置有位于阶
    梯基础平台2与山体3内腔的倒刺62。

    基准基础平台1内置有污水收集池7,且污水收集池7的出水管连接有污水净化设
    备8,采用的污水收集池7和污水净化设备8,能够迅速收集外界的污水进行有效净化处理后
    排放,使得该楼房框架结构具有环保的效果,从而有利于该楼房框架结构的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固块5、增强杆6、插入锥61和倒刺62,能够将楼
    房框架主体4与山体3稳固结合于一体,能够利用增强杆6、插入锥61和倒刺62对山体3之间
    形成的高强抓边力和抓山土力,大幅度提高横梁41与山体3之间的连接稳固性,使得横梁41
    与山体3之间始终保持于平衡稳固的状态,让横梁41与立柱42之间长期保持在相互垂直交
    错的状态,极大地增强了楼房框架主体4整体的结构牢固性和稳定性,防止该楼房框架结构
    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歪斜倒塌的情况,降低该楼房框架结构发生垮塌情况的机率,从而延长
    了该楼房框架结构的使用寿命,提高该楼房框架结构使用的安全系数,且在阶梯基础平台2
    和加固块5的配合下,能够降低山体3出现水土流失、滑坡和泥石流现象的概率,从而有利于
    该楼房框架结构的长期使用,解决了楼房框架主体4整体的稳固性和稳定性差,楼房框架结
    构的使用寿命短,安全系数低的问题。

    实施例:沿山势而建的居民住宅小区:在一座垂直高度为60米,切斜度为45︒~60︒
    的山坡上,沿山势建起20级基础平台,对基础平台上展宽后建筑20层的楼房,基础平台之间
    以斜行轿厢电梯和步行楼梯相连,每一个门洞两部电梯,每个楼层上四户,每个门洞72户,
    供共有十个门洞,可以容纳720户,地下一层是车库,一层以及顶层皆布置通风系统、排水系
    统,供水系统等服务措施,中间皆是住户。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
    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关 键  词:
    一种 修建 楼房 框架结构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依山修建的楼房框架结构.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85153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