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宽通道剪式扇门装置.pdf

  • 上传人:b***
  • 文档编号:1845398
  • 上传时间:2018-07-18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657.51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1385658.X

    申请日:

    2016.12.16

    公开号:

    CN206352447U

    公开日:

    2017.07.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5F15/608(2015.01)I; E05D13/00

    主分类号:

    E05F15/608

    申请人:

    广州新科佳都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彭树林; 王亮; 邱志文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建工路4号新太科技大厦6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代理人:

    邵穗娟;汤喜友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宽通道剪式扇门装置,包括机架、扇门和驱动机构,所述扇门包括外门板和内门板;驱动机构包括动力输出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第一连杆组件和包括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的第二连杆组件,第一连杆的其中一端与动力输出机构传动连接,并由所述动力输出机构带动所述第一连杆转动;第一连杆的另外一端枢接于第二连杆的其中一端,第二连杆的另外一端枢接于外门板上;第四连杆的中部枢接于外门板上,第四连杆的其中一端枢接于第三连杆的其中一端,第三连杆的另一端枢接于内门板上;第四连杆的另外一端枢接于第五连杆上,第五连杆的另外一端枢接于机架上;还包括导向机构。本实用新型能使扇门的开合更稳定,降低故障率。

    权利要求书

    1.宽通道剪式扇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扇门和用于驱动扇门开合的驱动机
    构,所述扇门包括铰接在机架上的外门板和铰接在外门板上的内门板;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动力输出机构、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
    杆,第一连杆的其中一端与动力输出机构传动连接,并由所述动力输出机构带动所述第一
    连杆转动;第一连杆的另外一端枢接于第二连杆的其中一端,第二连杆的另外一端枢接于
    外门板上;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包括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所述第四连杆的中部枢
    接于外门板上,所述第四连杆的其中一端枢接于第三连杆的其中一端,所述第三连杆的另
    一端枢接于内门板上;所述第四连杆的另外一端枢接于第五连杆上,所述第五连杆的另外
    一端枢接于机架上;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开设在机架上的滑槽和滑动嵌装
    于滑槽的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安装在外门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通道剪式扇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延伸轨迹呈弧形
    并贯穿所述机架侧壁的相对两侧,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固定在外门板且穿过所述滑槽的连接
    杆和间隔枢接于连接杆的外滚轮和内滚轮,所述外滚轮和内滚轮分置于所述机架侧壁的两
    侧,且所述外滚轮和内滚轮分别与所述机架侧壁滚动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通道剪式扇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
    弹簧的其中一端固定在机架上,所述复位弹簧的另外一端固定在外门板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通道剪式扇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门板和机架之间安装
    有用于在扇门展开时对外门板施加缓冲力的缓冲弹性元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通道剪式扇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机构包括电机
    和蜗轮蜗杆机构,所述电机竖向设置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蜗轮蜗杆机构传动相连,所述
    蜗轮蜗杆机构用于带动第二连杆绕水平轴线转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通道剪式扇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门板开设有用于容纳
    内门板的容纳腔;还包括安装在内门板边缘并用于与容纳腔相对两腔壁滚动配合的第二滚
    轮,所述第二滚轮的直径大于所述内门板的厚度,且所述第二滚轮的直径小于所述容纳腔
    的宽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宽通道剪式扇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带动内门
    板在收纳于所述容纳腔内的位置和伸出于所述容纳腔外的位置之间转动,还包控制器和分
    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在检测到内门板转
    动至伸出于容纳腔外的位置时将检测的信号传递至控制器;第二传感器用于在检测到内门
    板转动至收纳于所述容纳腔的位置时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第一
    传感器所检测的信号时关闭动力输出机构,且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第二传感器检测的
    信号时关闭动力输出机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通道剪式扇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门板包括硬质的安装
    组件和设置于安装组件外并裹覆在安装组件外表面的软质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宽通道剪式扇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层与所述安装组件
    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板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在安装板上
    的固定板和由固定板远离安装板一端的相对两侧分别向外弯折延伸形成的加强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宽通道剪式扇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包括连接板和
    弯折板,所述连接板一侧固定在固定板上,另一侧与弯折板固定连接;两所述弯折板沿远离
    彼此的方向延伸。

    说明书

    宽通道剪式扇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宽通道剪式扇门装置。

    背景技术

    宽通道剪式扇门装置是一种用于控制行人快速进出的装置,它不仅可以应用到轨
    道交通行业,也可用到一些综合娱乐场所、大型会堂以及高端商务等行业,扇门装置包括固
    定架和扇门,由于部分通道较宽,一般扇门装置采用包含有内门板和外门板的扇门,而现有
    的宽道剪式扇门在开合的过程中,由于齿轮传动的方式对扇门的展开产生较大的冲力,且
    扇门只采用了铰接的连接方式,导致扇门开合时产生较大的振动及晃动,进而使故障率较
    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宽通道剪式扇门装置,其
    能使扇门的开合更稳定,降低故障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宽通道剪式扇门装置,包括机架、扇门和用于驱动扇门开合的驱动机构,所述扇门
    包括铰接在机架上的外门板和铰接在外门板上的内门板;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动力输出机
    构、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
    的其中一端与动力输出机构传动连接,并由所述动力输出机构带动所述第一连杆转动;第
    一连杆的另外一端枢接于第二连杆的其中一端,第二连杆的另外一端枢接于外门板上;所
    述第二连杆组件包括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所述第四连杆的中部枢接于外门板
    上,所述第四连杆的其中一端枢接于第三连杆的其中一端,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枢接于
    内门板上;所述第四连杆的另外一端枢接于第五连杆上,所述第五连杆的另外一端枢接于
    机架上;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开设在机架上的滑槽和滑动嵌装于滑槽的滑
    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安装在外门板上。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延伸轨迹呈弧形并贯穿所述机架侧壁的相对两侧,所述滑动
    组件包括固定在外门板且穿过所述滑槽的连接杆和间隔枢接于连接杆的外滚轮和内滚轮,
    所述外滚轮和内滚轮分置于所述机架侧壁的两侧,且所述外滚轮和内滚轮分别与所述机架
    侧壁滚动配合。

    优选的,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其中一端固定在机架上,所述复位弹簧
    的另外一端固定在外门板上。

    优选的,所述外门板和机架之间安装有用于在扇门展开时对外门板施加缓冲力的
    缓冲弹性元件。

    优选的,所述动力输出机构包括电机和蜗轮蜗杆机构,所述电机竖向设置且所述
    电机的输出轴与蜗轮蜗杆机构传动相连,所述蜗轮蜗杆机构用于带动第二连杆绕水平轴线
    转动。

    优选的,所述外门板开设有用于容纳内门板的容纳腔;还包括安装在内门板边缘
    并与容纳腔相对两腔壁滚动配合的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的直径大于所述内门板的厚
    度,且所述第二滚轮的直径小于所述容纳腔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带动内门板在收纳于所述容纳腔内的位置和伸出于所
    述容纳腔外的位置之间转动,还包控制器和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
    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在检测到内门板转动至伸出于容纳腔外的位置时将检测的信号
    传递至控制器;第二传感器用于在检测到内门板转动至收纳于所述容纳腔的位置时将信号
    传递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第一传感器所检测的信号时关闭动力输出机构,
    且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第二传感器检测的信号时关闭动力输出机构。

    优选的,所述外门板包括硬质的安装组件和设置于安装组件外并裹覆在安装组件
    外表面的软质层。

    优选的,所述软质层与所述安装组件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
    板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在安装板上的固定板和由固定板远离安装板一端的相对
    两侧分别向外弯折延伸形成的加强板。

    优选的,所述加强板包括连接板和弯折板,所述连接板一侧固定在固定板上,另一
    侧与弯折板固定连接;两所述弯折板沿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连杆组件和第
    二连杆组件的配合将动力输出机构的动力以较为缓和的力传递至扇门,降低对扇门的冲
    力,且使扇门受力平衡,降低振动幅度,同时配合导向机构降低扇门转动过程中振动及晃动
    的程度,使扇门的开合更稳定,进而降低扇门的故障率,提高扇门的运行可靠性和使用寿
    命。再者,扇门采用连接件并配合注塑成型的方式,使得软质层与安装组件的连接更牢固,
    进一步延伸扇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宽通道剪式扇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正面);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宽通道剪式扇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背面);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宽通道剪式扇门装置的扇门的结构示意图(去掉表层的软质
    层);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宽通道剪式扇门装置的扇门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外门板;21、软质层;22、安装板;23、连接件;231、加强板;2311、连
    接板;2312、弯折板;232、固定板;3、内门板;4、驱动机构;41、动力输出机构;411、电机;412、
    蜗轮蜗杆机构;42、第一连杆组件;421、第一连杆;422、第二连杆;43、第二连杆组件;431、第
    三连杆;432、第四连杆;433、第五连杆;5、导向机构;51、滑槽;52、滑动组件;6、第二滚轮;7、
    复位弹簧;81、第一传感器;82、第二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4所示,宽通道剪式扇门装置,包括机架1、扇门和用于驱动扇门开合的驱动
    机构4,所述扇门包括铰接在机架1上的外门板2和铰接在外门板2上的内门板3;所述驱动机
    构4包括动力输出机构41、第一连杆组件42和第二连杆组件43,所述第一连杆组件42包括第
    一连杆421和第二连杆422,第一连杆421的其中一端与动力输出机构41传动连接,并由所述
    动力输出机构41带动所述第一连杆421转动;第一连杆421的另外一端枢接于第二连杆422
    的其中一端,第二连杆422的另外一端枢接于外门板2上;所述第二连杆组件43包括第三连
    杆431、第四连杆432和第五连杆433,所述第四连杆432的中部枢接于外门板2上,所述第四
    连杆432的其中一端枢接于第三连杆431的其中一端,所述第三连杆431的另一端枢接于内
    门板3上;所述第四连杆432的另外一端枢接于第五连杆433上,所述第五连杆433的另外一
    端枢接于机架1上;还包括导向机构5,所述导向机构5包括开设在机架1上的滑槽51和滑动
    嵌装于滑槽51的滑动组件52,所述滑动组件52安装在外门板2上。

    本宽通道剪式扇门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启动动力输出机构41正向转动并带动第一
    连杆421和第二连杆422转动,进而带动外门板2向外转动,且滑动组件52沿滑槽51运动,与
    此同时,内门板3随外门板2向外转动,但由于第五连杆433的一端枢接在机架1上,在第四连
    杆432随外门板2转动时,第五连杆433对第四连杆432产生反作用力而使第四连杆432发生
    转动并传递至第三连杆431,从而带动内门板3相对外门板2发生向外转动,进而实现扇门的
    展开;改变动力输出机构41的输出方向,动力输出机构41反向转动并带动第一连杆421和第
    二连杆422转动,带动外门板2向内转动,且滑动组件52沿滑槽51运动,与此同时,内门板3随
    外门板2转动,但由于第五连杆433的一端枢接在机架1上,在第四连杆432随外门板2转动
    时,第五连杆433对第四连杆432产生反作用力而使第四连杆432发生转动并传递至第三连
    杆431,从而带动内门板3相对外门板2发生向内转动,进而实现扇门的合拢。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扇门展开过程中,在第一连杆421和第二连杆422的配合下,将
    动力输出机构41的动力以较为缓和的力传递至外门板2和内门板3,使扇门受力平衡且所受
    冲力较小,且外门板2的转动过程中,再通过滑动组件52与滑槽51的导向配合作用,对外门
    板2具有限位的作用,降低了外门板2在转动过程中晃动及振动的程度,并传递较为稳定的
    力至内门板3,使扇门可稳定地进行开合,降低了扇门的故障率,提高扇门的运行可靠性和
    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槽51的延伸轨迹呈弧形并贯穿所述机架1侧壁的相对两侧,
    所述滑动组件52包括固定在外门板2且一端穿过所述滑槽51的连接杆和间隔枢接于连接杆
    的外滚轮和内滚轮,所述外滚轮和内滚轮分置于所述机架1侧壁的两侧,且所述外滚轮和内
    滚轮分别与所述机架1侧壁滚动配合,外门板2转动时,第一滚轮贴于机架1外壁并沿滑槽51
    的轨迹运动,通过第一滚轮容纳滚动部,限制外门板2的前后晃动及振动。

    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复位弹簧7,所述复位弹簧7两端分别固定在机架1和外门板
    2上,利用复位弹簧7提供门板复位的力,可降低能源的损耗,节约成本;同时在驱动机构4发
    生故障时,仍能将门板复位,不影响扇门装置的正常使用。

    为了进一步降低外门板2展开时所受的冲力,所述外门板2和机架1之间安装有用
    于在扇门展开时对外门板2施加缓冲力的缓冲弹性元件,优选的,所述缓冲弹性元件可优选
    为缓冲弹簧,可将缓冲弹簧套设在外门板2与机架1的铰接轴上,缓冲弹簧的其中一弹簧臂
    固定在机架1上,缓冲弹簧的另一弹簧臂固定外门板2上,配合机架1和外门板2常规的安装
    方式,可简化结构,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缓冲弹簧可优选为扭簧。

    为了减少扇门装置的宽度,优选的,所述动力输出机构41包括电机411和蜗轮蜗杆
    机构412,所述电机411竖向设置且所述电机411的输出轴与蜗轮蜗杆机构412传动相连,所
    述蜗轮蜗杆机构412用于带动第一连杆421绕水平轴线转动,由于电机411的长度较长,本实
    施例将电机411竖向设置,减少整体宽度,充分利用竖向空间,同时配合蜗轮蜗杆机构412,
    将绕竖向轴线转动的力转换为绕横向轴线转动的力,以使第一连杆421转动的顺利执行,本
    实施例的电机411也可采用液压缸等等可实现旋转动作的现有的驱动装置;根据公知常识,
    所述蜗轮蜗杆机构412一般包括蜗轮与蜗杆,本实施例中,蜗杆的其中一端与电机411的输
    出轴传动连接,蜗杆的另一端与蜗轮啮合,且蜗轮与第一连杆421传动连接,进而实现蜗轮
    蜗杆机构412带动第一连杆421转动。

    为了内门板3仅采用铰接的方式安装在外门板2内,内门板3易发生晃动,或贴合在
    外门板2上使转动摩擦增大,本实施例中,所述外门板2开设有用于容纳内门板3的容纳腔;
    还包括安装在内门板3边缘并用于与所述容纳腔相对两腔壁滚动配合的第二滚轮6,且所述
    第二滚轮6的直径大于所述内门板3的厚度,且所述第二滚轮6的直径小于所述容纳腔的宽
    度,通过设置第二滚轮6缩小与外门板2的距离,进一步降低晃动程度,同时,采用第二滚轮6
    可减小内门板3在转动过程中与外门板2之间的摩擦,使转动更顺畅。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4用于带动所述内门板3可在收纳于所述容纳腔内的
    位置和伸出于所述容纳腔外的位置之间转动,还包控制器和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第一
    传感器81和第二传感器82,所述第一传感器81用于在检测到内门板3转动至伸出于容纳腔
    的位置时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第二传感器82用于在检测到内门板3转动至收纳于所述容
    纳腔外的位置时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到第一传感器81检测的信号时
    关闭动力输出机构41,且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第二传感器82检测的信号时关闭动力输
    出机构41。本实施例中,控制器、第一传感器81和第二传感器82采用现有的装置,将第一传
    感器81安装在第五连接杆的下方,扇门展开时,第五连接杆转动并靠近第一传感器81,第一
    传感器81将检测到的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关闭动力输出机构41;第二传感器82安装
    在第一传动组件的上方,扇门合拢时,第一连杆组件42靠近第二传感器82,第二传感器82将
    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关闭动力输出装置。

    由于外门板2在不断的开合过程中会与机架1发生一定的摩擦,为了保护扇门结构
    不被破坏,所述外门板2包括硬质的安装组件和设置于安装组件外并裹覆在安装组件外表
    面的软质层21,所述软质层21与所述安装组件通过注塑一体成型,采用利用软质层21的可
    变形的性能和韧性,在受到外力时,发生一定的形变,降低受损的程度,对安装组件进行保
    护,延长扇门的使用寿命。

    由于软质层21容易容安装组件上脱落,所述软质层21与所述安装组件通过注塑一
    体成型,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板22和连接件23,所述连接件23包括固定在安装板22上的
    固定板232和由固定板232远离安装板22一端的相对两侧分别向外弯折延伸形成的加强板
    231,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并配合加强板231,软质层21在与安装板22结合的同时也与加强
    板231发生结合,通过双重结合的作用,同时,弯折延伸形成的加强板231与安装板22之间形
    成一定的容纳空间,可防止软质层21脱离安装板22,进而加强软质层21与硬质层之间结合
    的牢固强度,提高本闸门门扇的使用寿命,节约成本。

    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加强板231包括连接板2311和弯折板2312,所述连接
    板2311一侧固定在固定板232上,另一侧与弯折板2312固定连接;两所述弯折板2312沿远离
    彼此的方向延伸。避免弯折板2312遮挡于固定板232上方,而不利于软质层21的注塑,方便
    加工过程,且可避免软质层21之间产生间隙而导致自身结合力度不足的问题。同时,连接板
    2311将加强板231撑起使其尽量处于软质层21的中间厚度的位置,均衡作用力,平衡整体的
    粘结强度。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
    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
    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通道 剪式扇门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宽通道剪式扇门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84539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