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田钻井侧驱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井侧驱,具体涉及一种油田钻井侧驱。
背景技术
经过勘探发现储油区块,指利用专用设备和技术,在预先选定的地表位置处,向下
或一侧钻出一定直径的圆柱孔眼,并钻达地下油气层的工作。钻井就是利用钻机设备及破
岩工具破碎地层形成井筒的工艺过程,目的是进行地质评价、发现油气藏、开发油气藏。施
工工序:钻进、洗井、接单根、起下钻、完钻。固井就是向井内下入一定尺寸的套管串,并在其
周围注入水泥浆,把套管固定的井壁上,避免井壁坍塌。施工工序:下套管至预定深度、装水
泥头,循环泥浆,接地面管线、打隔离液、注水泥、顶胶塞、替泥浆、碰压、注水泥结束,候凝。
侧钻就是为了特殊的工艺需要,在原有井眼轨迹(直井、定向井、水平井均可)的基础上,使
用特殊的侧钻工具使钻头的钻进轨迹按照预先的设计偏离原井眼轨迹的过程。侧钻井施工
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作业前的准备,主要包括设备准备、窗口位置的确定、井眼
与管柱的准备、做人工井底等工作;第二阶段是段铣或开窗;第三阶段是裸眼钻进阶段。侧
钻井与打井相比,有如下特点:辅助时间长,纯钻时间短;开窗后进入深部地层,没有快速钻
进,又因钻具与井眼之间的环空小,钻井液排量仅为打井的l/3左右;一般采用31/2钻杆,钻
杆柔性大,限制钻压、转盘转速的提高,仅为打井时的l/3左右;由于地层可钻性差,钻压、转
盘转速低,机械钻速较低。油田钻井使用的一个侧驱,现有侧驱在油田吸油的过程中出现故
障不能快速而有效的进行制停的问题,从而方便人们进行检修的问题,为此提供了一种油
田钻井侧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现有的侧驱在油田吸油的过程中出
现故障不能快速而有效的进行制停的问题,提供一种油田钻井侧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田钻井侧驱,包括电机、第一带轮、涨紧环、盘式制动器、
平键、输出轴、刹车盘、第二带轮、骨架密封圈、圆柱滚子轴承、推力调心滚子轴承、内啮合齿
轮泵、油箱、圆柱滚子轴承、第一骨架密封圈、连接壳、第二骨架密封圈、调整螺帽、第一青铜
衬套、碳纤维盘根、青铜环、石墨盘根、第二青铜衬套和青铜导向套,所述电机的顶端设有所
述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上设有所述涨紧环,所述第一带轮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二带轮,所
述第二带轮的一侧设有所述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一侧设有所述平键,所述平键的一侧设
有所述盘式制动器,所述输出轴的另一侧设有所述刹车盘,所述刹车盘的底端设有所述骨
架密封圈,所述骨架密封圈的底端设有所述圆柱滚子轴承,所述圆柱滚子轴承的底端设有
所述推力调心滚子轴承,所述推力调心滚子轴承的底端设有所述内啮合齿轮泵,所述内啮
合齿轮泵的一侧设有所述油箱,所述内啮合齿轮泵的底端设有所述圆柱滚子轴承,所述圆
柱滚子轴承的底端设有所述第一骨架密封圈,所述第一骨架密封圈的底端设有所述连接
壳,所述连接壳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二骨架密封圈,所述第二骨架密封圈的底端设有所述调
整螺帽,所述调整螺帽的底端设有所述第一青铜衬套,所述第一青铜衬套的底端设有所述
碳纤维盘根,所述碳纤维盘根的底端设有所述青铜环,所述青铜环的底端设有所述石墨盘
根,所述石墨盘根的底端设有所述第二青铜衬套,所述第二青铜衬套的底端设有所述青铜
导向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机额定工作速度20至500rpm,最大
工作扭矩2030N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电机上的电机轴通过
所述涨紧环连接,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第二带轮通过所述平键和所述涨紧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啮合齿轮泵通过圆销与所述输出轴
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骨架密封圈、调整螺帽、所述第一
青铜衬套、所述碳纤维盘根、所述青铜环、所述石墨盘根、所述第二青铜衬套和所述青铜导
向套构成组合密封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是一种油田钻井侧驱,该装置的最大好
处就是能让侧驱驱动油泵吸油过程中停电能快速而有效的进行制停,方便员工进行检修,
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维修时间,保障维修人员的安全,让油田钻井侧驱驱动油泵吸油更加方
便,灵活性强,不需要等机器慢慢停下,而消耗时间,结构简单,方便推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
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2、第一带轮;3、涨紧环;4、盘式制动器;5、平键;6、输出轴;7、刹车
盘;8、第二带轮;9、骨架密封圈;10、圆柱滚子轴承;11、推力调心滚子轴承;12、内啮合齿轮
泵;13、油箱;14、圆柱滚子轴承;15、第一骨架密封圈;16、连接壳;17、第二骨架密封圈;18、
调整螺帽;19、第一青铜衬套;20、碳纤维盘根;21、青铜环;22、石墨盘根;23、第二青铜衬套;
24、青铜导向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
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田钻井侧驱,包括电机1、第一带轮2、涨紧环3、
盘式制动器4、平键5、输出轴6、刹车盘7、第二带轮8、骨架密封圈9、圆柱滚子轴承10、推力调
心滚子轴承11、内啮合齿轮泵12、油箱13、圆柱滚子轴承14、第一骨架密封圈15、连接壳16、
第二骨架密封圈17、调整螺帽18、第一青铜衬套19、碳纤维盘根20、青铜环21、石墨盘根22、
第二青铜衬套23和青铜导向套24,电机1的顶端设有第一带轮2,第一带轮2上设有涨紧环3,
第一带轮2的一侧设有第二带轮8,第二带轮8的一侧设有输出轴6,输出轴6的一侧设有平键
5,平键5的一侧设有盘式制动器4,输出轴6的另一侧设有刹车盘7,刹车盘7的底端设有骨架
密封圈9,骨架密封圈9的底端设有圆柱滚子轴承10,圆柱滚子轴承10的底端设有推力调心
滚子轴承11,推力调心滚子轴承11的底端设有内啮合齿轮泵12,内啮合齿轮泵12的一侧设
有油箱13,内啮合齿轮泵12的底端设有圆柱滚子轴承14,圆柱滚子轴承14的底端设有第一
骨架密封圈15,第一骨架密封圈15的底端设有连接壳16,连接壳16的一侧设有第二骨架密
封圈17,第二骨架密封圈17的底端设有调整螺帽18,调整螺帽18的底端设有第一青铜衬套
19,第一青铜衬套19的底端设有碳纤维盘根20,碳纤维盘根20的底端设有青铜环21,青铜环
21的底端设有石墨盘根22,石墨盘根22的底端设有第二青铜衬套23,第二青铜衬套23的底
端设有青铜导向套24。
电机1额定工作速度20至500rpm,最大工作扭矩2030Nm,让电机以20转每分钟工
作。
第一带轮2与电机1上的电机轴通过涨紧环3连接,输出轴6与第二带轮8通过平键5
和涨紧环3连接,带动输出轴转动。
内啮合齿轮泵12通过圆销与输出轴6连接,为轴承提供润滑。
第二骨架密封圈17、调整螺帽18、第一青铜衬套19、碳纤维盘根20、青铜环21、石墨
盘根22、第二青铜衬套23和青铜导向套24构成组合密封机构。用于分隔驱动头和井内流体,
青铜隔套用于稳定光杆,盘根用于液体泄露。
该装置是一种油田钻井侧驱,该装置的驱动头额定工作速度20至500rpm,最大工
作扭矩2030Nm,,让驱动头的电机以20转每分钟工作,通过三角带传动方式,从而带动输出
轴旋转,为油井下的单螺杆泵提供动力,第一带轮2与电机1上的电机轴通过涨紧环3连接,
输出轴6与第二带轮8通过平键5和涨紧环3连接,三角带可以通过电机支架来调整松紧,内
啮合齿轮泵12通过圆销与输出轴6连接,带动齿轮泵工作,为上轴承提供润滑,由于该装置
为螺杆泵需要逆时针转动释放能量,井下油管中的倒流出泵体也同样造成逆时针转动,另
外,驱动头与螺杆泵连接的光杆由于失去动力,由于扭力作用造成逆时针转动,这时输出轴
出现倒转,为内啮合齿轮泵12提供动力,内置的内啮合齿轮泵12为上轴承提供润滑,并产生
操纵盘式制动器的压力,盘式制动器通过流量控制阀控制压力,一但反转速度超过50转/
分,倒旋过程中制动自动实现,当速度低于50转/分,卡钳松弛,释放系统扭矩,当速度增加
时,卡钳再次啮合,循环不断重复,直到释放多用扭矩,第二骨架密封圈17、调整螺帽18、第
一青铜衬套19、碳纤维盘根20、青铜环21、石墨盘根22、第二青铜衬套23和青铜导向套24构
成组合密封机构。用于分隔驱动头和井内流体,青铜隔套用于稳定光杆,盘根用于液体泄
露。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是一种油田钻井侧驱,该装置的最大好
处就是能让侧驱驱动油泵吸油过程中停电能快速而有效的进行制停,方便员工进行检修,
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维修时间,保障维修人员的安全,让油田钻井侧驱驱动油泵吸油更加方
便,灵活性强,不需要等机器慢慢停下,而消耗时间,结构简单,方便推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
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
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
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