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百叶窗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百叶窗。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在建筑方面的应用通常采用以下几种形式:(1)集成于墙面的应用形
式;(2)采用透光太阳能电池结构作为窗户的应用形式;(3)采用屋顶集成的应用形式。上述
方式对于已经投入使用的建筑来说,安装太阳能电池需要另外施工,二次施工存在诸多的
不便和安全隐患,不利于太阳能电池的普及和推广。为此,急需一种安装方便,不用改变建
筑原有结构,并可以有效收集太阳能的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百叶窗,采用太阳能电池作为百
叶窗的百叶栅格,在提供百叶窗常规功能外,还可进行电力的输出,为用电端供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伏百叶窗,包括:由光伏电池制成的百叶栅格、承托所述
百叶栅格的梯带、正极引线、负极引线;所述梯带用于调节百叶栅格的角度;所述正极引线
通过柔性导线与每块所述百叶栅格的正极接触层连接,所述负极引线通过柔性导线与每块
所述百叶栅格的负极接触层连接,所述正极引线和所述负极引线的输出端连接用电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百叶窗,采用太阳能电池作为百叶窗的百叶栅格,外观与
普通百叶窗没有差异,在提供百叶窗常规功能外,还可进行电力的输出,电力输出最大可做
到300W/㎡;不同百叶角度位置均可收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传输至用电端加以利用,充
分利用了清洁能源;安装方便,不用改变建筑原有结构即可有效收集太阳能,特别适合高楼
建筑等不便安装的地方,大幅拓宽了光伏产品在建筑一体化和建筑节能方面的应用,节省
了应用成本和集成时间。
优选地,所述梯带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正极引线和所述负极引线设置在所述梯
带内。
优选地,还包括正极绝缘引线和负极绝缘引线,所述正极绝缘引线通过柔性导线
与每块所述百叶栅格的正极接触层连接,所述负极绝缘引线通过柔性导线与每块所述百叶
栅格的负极接触层连接,所述正极绝缘引线和所述负极绝缘引线均接地。
优选地,所述正极绝缘引线和所述负极绝缘引线设置在所述梯带内。
优选地,所述正极引线、所述负极引线、所述正极绝缘引线和所述负极绝缘引线均
由柔性导线制成。
优选地,所述百叶栅格由刚性光伏电池制成。
优选地,所述百叶栅格由柔性光伏电池制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
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
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
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百叶窗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源组件的光伏百叶窗的正视图。
附图标记:
1-百叶栅格;2-梯带;3-正极引线;4-负极引线;11-正极接触层;12-负极接触层
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
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
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百叶窗,包括:由光伏电池制成的百叶栅格
1、承托百叶栅格1的梯带2、正极引线3、负极引线4;梯带2用于调节百叶栅格1的角度;正极
引线3通过柔性导线与每块百叶栅格1的正极接触层11连接,负极引线4通过柔性导线与每
块百叶栅格1的负极接触层12连接,柔性导线连接的方式保证在调节百叶栅格1角度时,正
极引线3、负极引线4与光伏电池连接的可靠性;正极引线3和负极引线4的输出端连接用电
设备,光伏电池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后通过正极引线3和负极引线4供给用电设备。如图2所
示,当百叶窗完全闭合时,光伏电池亦可以通过正极引线3和负极引线4将电能供给用电设
备。
本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百叶窗,采用太阳能电池作为百叶窗的百叶栅格,外观与普
通百叶窗没有差异,在提供百叶窗常规功能外,还可进行电力的输出,电力输出最大可做到
300W/㎡;不同百叶角度位置均可收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传输至用电端加以利用,充分
利用了清洁能源;安装方便,不用改变建筑原有结构即可有效收集太阳能,特别适合高楼建
筑等不便安装的地方,大幅拓宽了光伏产品在建筑一体化和建筑节能方面的应用,节省了
应用成本和集成时间。
进一步地,梯带2为中空管状结构,正极引线3和负极引线4设置在梯带2内。采用正
极引线3、负极引线4和梯带2复合集成的办法,避免了冗余结构,安装使用更加方便、安全,
同时梯带2也对正极引线2和负极引线3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百叶窗还包括正极绝缘引线和负极绝缘引线,正
极绝缘引线通过柔性导线与每块百叶栅格1的正极接触层连接,负极绝缘引线通过柔性导
线与每块百叶栅格1的负极接触层连接,正极绝缘引线和负极绝缘引线均接地,一旦太阳能
电池发生漏电,漏电电流就会通过电正极绝缘引线和负极绝缘引线导走,避免出现漏电的
现象,提高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正极绝缘引线和负极绝缘引线也可以设置在梯带内,通过
绝缘层与正极引线3、负极引线4阻隔开。
其中,正极引线3、负极引线4、正极绝缘引线和负极绝缘引线均由柔性导线制成,
这可以降低正极引线3、负极引线4、正极绝缘引线和负极绝缘引线在调节百叶栅格1角度过
程中的磨损率,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其中,百叶栅格1可以选用刚性光伏电池或柔性光伏电池制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
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
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
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
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