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一种地下水利用装置.pdf

  • 上传人:e1
  • 文档编号:1833911
  • 上传时间:2018-07-17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200.9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1209912.0

    申请日:

    2016.11.09

    公开号:

    CN206205049U

    公开日:

    2017.05.3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3B3/06

    主分类号:

    E03B3/06

    申请人:

    北京崇建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华杰; 于坤

    地址:

    100061 北京市东城区左安门内大街8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代理人:

    张海英;林波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水利用装置,属于水利用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施工场地用水量大、施工成本高的问题而设计。本实用新型地下水利用装置,包括储水箱,储水箱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通过进水管及进水泵与降水井连通,出水口通过送水管及输水泵与用水点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地下水节约了施工场地之前消耗的市政水水资源、节约了施工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地下水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箱(1),所述储水箱(1)上设置有进水口
    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进水管(2)及进水泵与降水井(3)连通,所述出水口通过送水管
    (4)及输水泵与用水点(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1)侧壁的近所述
    储水箱(1)的顶部处设置有溢水口(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水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水口(8)与所述储水箱
    (1)顶部的距离为15-50c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水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水口(8)通过排水管(9)
    与降水井(3)连通,或所述溢水口(8)通过排水管(9)与其他储水容器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地下水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1)的进水
    口通过连通管(6)与市政给水管(7)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水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1)与所述市政给
    水管(7)之间的连通管(6)上设置有控制阀。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地下水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为PE管
    或PP管;和/或,所述送水管(4)为PE管或PP管。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地下水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上设置
    有位于所述进水泵前的过滤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地下水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上设置
    有流量控制阀;和/或,所述送水管(4)上设置有流量控制阀。

    说明书

    一种地下水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水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施工场地通常需要大量用水。目前,施工现场施工的水源大多接自市政给水。但由
    于施工过程中需要用水的部位多、用水量大,且存在浪费水的情况,造成施工成本大幅增
    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地下水利用装置,回收地下水的同时节约用水。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水利用装置,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
    水口通过进水管及进水泵与降水井连通,所述出水口通过送水管及输水泵与用水点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箱侧壁的近所述储水箱的顶部处设置有溢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溢水口与所述储水箱顶部的距离为15-50cm。

    进一步地,所述溢水口通过排水管与降水井连通,或所述溢水口通过排水管与其
    他储水容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箱的进水口通过连通管与市政给水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箱与所述市政给水管之间的连通管上设置有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为PE管或PP管;和/或,所述送水管为PE管或PP管。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位于所述进水泵前的过滤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流量控制阀;和/或,所述送水管上设置有流量控
    制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储水箱收集降水井中抽出的水,并将其储存的水向各用水点(比
    如施工场地)输送,通过利用地下水节约了施工场地之前消耗的市政水水资源、节约了施工
    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一提供的地下水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储水箱;2、进水管;3、降水井;4、送水管;5、用水点;6、连通管;7、市政给水管;8、
    溢水口;9、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1提供的站台门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优选实施例一:

    本优选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地下水利用装置,主要应用于建筑施工场地,以利用
    基坑内降水井中的地下水。请参阅图1,本优选实施例一提供的地下水利用装置包括储水箱
    1,储水箱1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通过进水管2及进水泵与降水井3连通,出水口
    通过送水管4及输水泵与用水点5连通。储水箱1优选但不局限为上端封闭的容器,也可以为
    上端开口的容器。

    本实施例通过储水箱1收集降水井3中抽出的水,并将其储存的水向各用水点5(比
    如施工场地)输送,通过利用地下水节约了施工场地之前消耗的市政水水资源、节约了施工
    成本。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储水箱1的进水口还通过连通管6与市政给水管7连通,以在
    水箱内储水量不足且急需用水的情况下向水箱补水,以保证储水箱1中有足够的水量。

    进一步地,储水箱1与市政给水管7之间的连通管6上设置有控制阀,控制阀用于开
    启和关闭连通管6。平时控制阀门为关闭状态,以关闭连通管6;在现场用水量较大,降水井3
    内水量不足以满足水箱储水要求时,控制阀开启连通管6,为储水箱1补水。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水管2上设置有流量控制阀以控制进水速度;和/或,出水
    管上设置有流量控制阀以控制出水速度。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储水箱1侧壁的近储水箱1的顶部处设置有溢水口8,以避免
    在储水箱1为上端封闭的容器时,储水箱1中水量过多挤压容器。

    溢水口8的位置没有具体限制,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置。但考虑到储水箱1的
    充分利用,优选地,溢水口8与储水箱1顶部的距离为15-50cm,更优选地,溢水口8与储水箱1
    顶部的距离为20cm、25cm、25cm或30cm。

    溢水口8可以通过排水管9与为储水箱1供水的降水井3或其他降水井3连通,在储
    水箱1中的储水达到最高液位时,多余的水通过溢水口8排至降水井3,循环补充储水箱1水
    量。溢水口8也可以通过排水管9与其他储水容器连通。

    进水管2、送水管4、连通管6、排水管9的材质没有具体限制。但考虑到管体的强度
    和成本,进水管2、送水管4、连通管6、排水管9均可以为PE管或PP管。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水管2上设置有位于进水泵前的过滤装置,以避免水中的
    颗粒等杂质损坏泵体,延长进水泵的使用寿命。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
    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
    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一种 地下水 利用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地下水利用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83391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