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行业中,外墙板采用预制的方式进行工厂化生产,然后现场组装,因而
能实现标准化,且质量可控,高效快捷。目前,多采用剪力墙结构作为外墙板结构体系,但
是,目前剪力墙结构的外墙板结构体系生产率较低,人工投入较大,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
且传统的防水方式通常是在接缝处打防水胶,不仅施工的工作量大,而且防水胶随着时间
的长久会出现老化,最后导致漏水现象的发生,影响装配式建筑的防水性能和建筑质量。
综上所述,亟需开发一种施工方便、防水效果好的外墙板安装节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施工方便、防水效果好的外墙板安装节点。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包括上外墙板、下外墙
板和楼板,所述楼板搭设在下外墙板上,所述下外墙板顶部浇筑有现浇层,所述上外墙板和
下外墙板采用灌浆套筒连接,所述上外墙板与下外墙板的连接界面设置有防水企口,所述
下外墙板的纵筋穿过现浇层并伸入所述上外墙板的灌浆套筒内,在所述灌浆套筒中灌入浆
料形成钢筋对接的浆锚连接接头;所述上外墙板与下外墙板之间预留有拼接缝,所述拼接
缝的内侧和外侧均设有密封件,所述上外墙板和/或下外墙板设有注浆孔,通过所述注浆孔
在所述拼接缝中灌注有防水浆料。墙板的装配过程中,待下外墙板与楼板装配完成后,进行
现浇层的浇筑,然后在下外墙板顶面和现浇层上面设置密封件,优选在密封件与下外墙板
接触部打上胶水,所述胶水优选为防水胶;所述楼板可以是预制楼板,也可是叠合楼板,也
可以是全现浇制作,当楼板为叠合楼板时,上述在下外墙板顶部浇筑的现浇层即为叠合楼
板的现浇层。随着上外墙板的落位,上外墙板的底面紧贴密封件的上面,这样,所述上外墙
板与下外墙板之间预留的拼接缝由密封件围合,所述下外墙板的纵筋穿过现浇层伸入所述
上外墙板的灌浆套筒内,然后在灌浆套筒内灌浆对插入灌浆套筒内的纵筋进行浆锚。拼装
完成后,通过设置在上外墙板或下外墙板中的注浆孔在所述拼接缝中灌注有防水浆料,形
成一层防水层,可有效阻止室外雨水渗漏至室内,提供了可靠的防水保证,同时外墙板界面
设置的防水企口,也可阻止室外雨水渗漏至室内。装配完成后,为了提高防水效果,可在上
外墙板和下外墙板的连接处的内、外侧采用防水胶封堵。本实用新型采用设置防水企口以
及在拼接缝灌浆形成防水层将拼接缝封堵的措施,综合防治,彻底解决了外墙板的防水问
题,提高了装配式建筑的建筑质量。
进一步,所述防水企口为下墙板内侧高、外侧低的高差防水企口。
进一步,所述防水企口包括设置在下外墙板的榫头和设置在上外墙板的榫槽,所
述榫头伸入至所述榫槽内。所述榫槽可以是在上外墙板预制的过程中预留,也可以是安装
过程中开设,针对保温外墙板,所述榫槽优选设置在保温层,这样装配过程中仅需将上外墙
板底部的保温层挖掉部分即可形成榫槽,简化施工程序,同时降低施工难度。
进一步,所述上外墙板和/或下外墙板上设有两个以上的注浆孔。由于外墙板具有
一定的宽度,一方面仅设置一个注浆孔很难将上外墙板和下外墙板之间的拼接缝完全填充
密实,另一方面设置多个孔可同时注浆,提高施工效率。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注浆孔可以是
灌浆套管的灌浆孔,也可以是在上外墙板和/或下外墙板的预制过程中设置的。
进一步,所述上外墙板和/或下外墙板上设有排气孔。如此设置,注浆过程中有利
拼接缝中空气的排出。
进一步,所述密封件底部涂覆有胶黏剂或设有双面胶。如此设置,有利于密封件固
定在下外墙板上,避免上墙板落位的过程中密封件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密封件的密封
性。所述密封件的形状优选为矩形框,其四边与下外墙板顶面大小相匹配。
进一步,所述上外墙板的底面和下外墙板的顶面为粗糙面。如此设置,防水浆料与
上外墙板的底部和下外墙板的顶部连接更加紧密。
进一步,所述下墙板顶部设有至少一个盲孔。如此设置,在注浆的过程中,所述盲
孔中灌注有浆料,这样,拼接缝中形成的防水层与下外墙板结构上连接更为牢固。
进一步,所述注浆孔为空心孔或预埋的空心套管。所述空心孔墙板的预制过程中
抽芯形成,注浆孔优选通过预埋空心套管的方式形成,成型更为容易。
进一步,所述防水浆料为防水砂浆或泡沫混凝土。防水砂浆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耐
久性,抗渗性,密实性和极高的粘接力以及极强的防水防腐效果。采用泡沫混凝土也具备防
水的作用,同时起到阻断热桥的作用。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
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外墙板安装节点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所涉及的外墙板安装节点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外墙板安装节点的剖视图。
图中:
1上外墙板 2下外墙板 3密封件 4注浆孔
5防水层 6高差防水企口 7榫槽 8榫头
22灌浆套筒 23纵筋 24楼板 25现浇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
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文件的描
述,可以对本文件中实施例中以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相应组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下,参照图1和图2,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包括上外墙板1、下
外墙板2和楼板24,所述楼板24搭设在下外墙板2上,所述下外墙板2顶部浇筑有现浇层25,
所述上外墙板1和下外墙板2采用灌浆套筒22连接,所述上外墙板1与下外墙板2的连接界面
设置有防水企口,所述下外墙板2的纵筋23穿过现浇层25并伸入所述上外墙板1的灌浆套筒
22内,在所述灌浆套筒22中灌入浆料形成钢筋对接的浆锚连接接头;所述上外墙板1与下外
墙板2之间预留有拼接缝,所述拼接缝的内侧和外侧均设有密封件3,所述上外墙板1和/或
下外墙板2设有注浆孔4,通过所述注浆孔4在所述拼接缝中灌注有防水浆料。墙板的装配过
程中,待下外墙板2与楼板24装配完成后,进行现浇层25的浇筑,然后在下外墙板2顶面和现
浇层25上面设置密封件,优选在密封件3与下外墙板2接触部打上胶水,所述胶水优选为防
水胶;所述楼板24可以是预制楼板,也可是叠合楼板,也可以是全现浇制作,当楼板24为叠
合楼板时,上述在下外墙板2顶部浇筑的现浇层25即为叠合楼板的现浇层。随着上外墙板1
的落位,上外墙板1的底面紧贴密封件3的上面,这样,所述上外墙板1与下外墙板2之间预留
的拼接缝由密封件3围合,所述下外墙板2的纵筋23穿过现浇层25伸入所述上外墙板1的灌
浆套筒22内,然后在灌浆套筒22内灌浆对插入灌浆套筒22内的纵筋23进行浆锚。拼装完成
后,通过设置在上外墙板1或下外墙板2中的注浆孔4在所述拼接缝中灌注有防水浆料,形成
一层防水层5,可有效阻止室外雨水渗漏至室内,提供了可靠的防水保证,同时外墙板界面
设置的防水企口,也可阻止室外雨水渗漏至室内。装配完成后,为了提高防水效果,可在上
外墙板1和下外墙板2的连接处的内、外侧采用防水胶封堵。本实用新型采用设置防水企口
以及在拼接缝灌浆形成防水层5将拼接缝封堵的措施,综合防治,彻底解决了外墙板的防水
问题,提高了装配式建筑的建筑质量。所述的防水浆料可以是膨胀砂浆或膨胀混凝土,也可
以是泡沫砂浆或泡沫混凝土,当然并不局限于上述的防水材料,应当理解为任意可以适用
于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材料。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述防水企口为下墙
板内侧高、外侧低的高差防水企口6。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述防水企口包括设
置在下外墙板2的榫头8和设置在上外墙板1的榫槽7,所述榫头8伸入至所述榫槽7内。所述
榫槽7可以是在上外墙板1预制的过程中预留,也可以是安装过程中开设,针对保温外墙板,
所述榫槽7优选设置在保温层,这样装配过程中仅需将上外墙板1底部的保温层挖掉部分即
可形成榫槽7,简化施工程序,同时降低施工难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述上外墙板1和/或
下外墙板2上设有两个以上的注浆孔4。由于外墙板具有一定的宽度,一方面仅设置一个注
浆孔4很难将上外墙板1和下外墙板2之间的拼接缝完全填充密实,另一方面设置多个孔可
同时注浆,提高施工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上外墙板1和/或下外墙
板2上设有排气孔。如此设置,注浆过程中有利拼接缝中空气的排出。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3底部涂覆有胶黏
剂或设有双面胶。如此设置,有利于密封件3固定在下外墙板2上,避免上墙板落位的过程中
密封件3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密封件3的密封性。所述密封件3的形状优选为矩形框,其
四边与下外墙板2顶面大小相匹配。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上外墙板1的底面和下外
墙板2的顶面为粗糙面。如此设置,防水浆料与上外墙板1的底部和下外墙板2的顶部连接更
加紧密。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下墙板顶部设有至少一
个盲孔。如此设置,在注浆的过程中,所述盲孔中灌注有浆料,这样,拼接缝中形成的防水层
5与下外墙板2结构上连接更为牢固。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述注浆孔4为空心孔
或预埋的空心套管。所述空心孔墙板的预制过程中抽芯形成,注浆孔4优选通过预埋空心套
管的方式形成,成型更为容易。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水浆料为防水砂浆或
泡沫混凝土。防水砂浆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耐久性,抗渗性,密实性和极高的粘接力以及极
强的防水防腐效果。采用泡沫混凝土也具备防水的作用,同时起到阻断热桥的作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灌浆套筒22的内壁设有
钢瓣。本实用新型钢瓣的设置增大了灌浆套筒22整体刚度,满足刚度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减
少灌浆套筒22壁厚,节省材料。同时在外径相同的情况下减少壁厚,增加了灌浆料,使得灌
浆更加密实,钢筋与灌浆套筒22整体的粘结性能更强。此外,灌入的浆体在灌浆套筒22内形
成与套筒内空及钢瓣相匹配的锁固结构,大幅度提高了钢筋的锚固可靠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钢瓣上开设过浆孔或导
浆槽。过浆孔或导浆槽的设置一方面保证灌浆料向连接端流动时有足够的流动空间,充实
整个灌浆套筒,同时可将钢瓣之间的间隙中的灌浆料连接成整体,增加灌浆套筒22与灌浆
料之间的结合力,灌浆料的整体性更强,进而有效增加灌浆料对钢筋的握裹力。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过浆孔或导浆槽沿灌浆
套筒22的周向设置。如此,通过过浆孔或导浆槽将钢瓣之间的间隙连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
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