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瓦片的抗风装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瓦片的抗风装置,属于建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农村房屋的屋面多数采用传统小青瓦和彩钢瓦,一般屋面的做法是在
椽子上铺设望板,瓦片与瓦片在望板上搭接起来,相邻瓦片间的连接很少采用粘结材料。每
年夏季,在江苏苏中部分农村都会发生因大风掀起屋面瓦片,造成农民房屋损坏、财产损失
的现象。抗风瓦片的使用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遇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克服传统瓦片抗风能力的不足,
提供一种瓦片的抗风装置,该装置能在原有瓦片的基础上有效提高瓦片的整体抗风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瓦片的抗风装置,其特征是,
包括分别置于相邻两瓦片内侧的套管、一端与望板连接的支杆、两根横杆,两根横杆的一端
分别插接于套管内,另一端通过连杆相互连接在一起,支杆的另一端连接于连杆中部。
两根横杆相互平行。
所述横杆长度大于套管的长度。
所述支杆的另一端缠绕连接于连杆中部。
所述支杆、横杆、连杆均为钢丝制成。
本实用新型涉及瓦片的制作和施工技术,提高了瓦片抗风的整体稳定性。在传统
瓦片的制作过程中设置一定长度的孔(即套管),该孔置于瓦片的内部,然后在施工的过程
中,用钢丝(即两端分别连接有横杆的连杆)将瓦片一片一片的连接起来,这样瓦片与瓦片
就形成了一个整体,提高了抗风性能。同时,将连接瓦片的钢丝(即连杆)与屋面的望板用钢
丝(即支杆)再次连接,这样瓦片就与屋面形成了整体,再次提高了抗风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能有效的解决传统屋面在大
风中被吹起的问题,避免因大风引起的农民房屋损坏、财产损失的现象,制作简单,可操作
性比较强,施工也比较方便,容易被广大农村地区所接受,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套管、2连杆、3瓦片、4支杆、5望板、6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青瓦屋面的情形如下。
一种瓦片的抗风装置,包括分别置于相邻两瓦片3内侧的套管1、一端与望板5连接
的支杆4、两根横杆6,两根横杆的一端分别插接于套管内,另一端通过连杆2相互连接在一
起,支杆的另一端缠绕连接于连杆中部。
其中,两根横杆相互平行,横杆长度大于套管的长度,支杆、横杆、连杆均为钢丝制
成。
在青瓦凹面中间(即弧形瓦片内侧的顶部)设置一个有一定长度的小细管(套管),
在施工的时候,将凸面向上(即内侧向下、外侧向上)的青瓦上下瓦片(即相邻两个搭接的瓦
片)用钢丝通过小细管串联起来,即两横杆分别套进相邻瓦片的套管内,并用连杆将两横杆
连接起来。而凸面向下(内侧向上、外侧向下)的青瓦瓦片不需要钢丝连接,可通过其二侧凸
面向上的青瓦固定。最后,竖向小钢丝(支杆)将串联瓦片的钢丝(连杆)与屋面的望板连接
起来,该结构增强了房屋屋面的抗风能力,在强风作用小,保证了房屋屋面瓦片不会被掀
起。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彩钢瓦屋面的情形如下。
一种瓦片的抗风装置,包括分别置于相邻两瓦片3内侧的套管1、一端与望板5连接
的支杆4、两根横杆6,两根横杆的一端分别插接于套管内,另一端通过连杆2相互连接在一
起,支杆的另一端缠绕连接于连杆中部。
其中,两根横杆相互平行,横杆长度大于套管的长度,支杆、横杆、连杆均为钢丝制
成。
由于每片彩钢瓦有两个弧形面,因此,相邻两片彩钢瓦之间需要设置两个抗风装
置。
在每片彩钢瓦的两个弧形面内侧分别设置一个有一定长度的小细管(套管),四根
横杆分别插接于相邻两片彩钢瓦内侧的套管内,然后用连杆分别连接对应位置处的两根横
杆,从而将彩钢瓦串联起来。竖向小钢丝(支杆)将串联彩钢瓦片的钢丝(连杆)与屋面的望
板连接起来,该结构增强了房屋屋面的抗风能力,在强风作用小,保证了房屋屋面瓦片不会
被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