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柱塞式注水泵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水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柱塞式注水泵。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与生产的高度发展,石油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长,为了更好地开采有
限的地下储油,提高石油产量,油田生产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成为了油田生产的关键。目前
大多数油田注水井的注水压力较高,且注水井回注污水时,水质较差、腐蚀性强、水温高等
很容易造成注水泵的阀芯、阀片、法兰、组合阀、盘根总成等易损坏部件使用寿命的缩短,加
之发生故障后不能及时排除,造成注水泵曲轴折断、轴瓦过热损坏、泵体振动过大等事故的
发生,可能会影响正常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柱塞式注水泵,通过设置磁性器控制机身
的运动,在压力传感器的作用下使的液力缸注射压力更加简单。而且发生故障时能及时停
止,在组合阀上安装组合弹簧片,减轻了注水压力,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柱塞式注水泵,包括机身和
组合阀,所述机身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磁性器曲轴,所述机身的左面还安装有后盖板,且后
盖板的上表面安装有开关传和O型圈,且磁性器设置在O型圈的左方,在磁性器的上端还固
定安装有感器,在机身的两底面上均安装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的上端安装有连接阀,
连接阀通过旋转螺柱与柱塞相连,
所述组合阀通过安装在其内侧的转动块固定连接有组合弹簧片,且组合弹簧片的
一端穿过柱塞的出口与设置在柱塞外壁上的的固定块固定连接,在组合阀的右侧面上还安
装有压力传感,且压力传感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液力缸,液力缸通过连接杆与液压马达滑
动连接,所述液力缸通过滑槽滑动安装有阀罩。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曲轴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 轴瓦,轴瓦
通过连接螺栓连接有连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杆的右端还固定安装有十字头销,
且十字头销镶嵌在密封盒的内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O型圈的上通过油封安装有中间杆,且
中间杆的左端连接在密封盒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柱塞式注水泵,通过设置磁性器,
推动机身在曲轴的带动下转动,使传动装置能够自动打开,设置压力传感器,使曲轴打开
时,能够带动连杆向外滑动,而且配合连接阀,不仅使连接杆更加方便移动,而且使柱塞更
加方便传输压力,使注水压力相对减少,在组合阀上安装组合弹簧片,可以使组合阀感知压
力,可以有效减少机器因为承压过重而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身;2-O型圈;3-后盖板;4-开关传感器;5-磁性器;6-传动装置;7-曲轴;
8-连杆;9-连接螺栓;10-轴瓦;11-十字头销;12-油封;13-密封盒;14-中间杆;15-柱塞;16-
缓冲层;17-组合阀;18-转动块;19-压力传感器;20-液力缸;21-滑槽;22-阀罩;23-连接杆;
24-液压马达;25-连接阀;26-旋转螺柱;27-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柱塞式注水泵,包括机身1和组合
阀17,所述机身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磁性器5和O型圈2, 且磁性器5设置在O型圈2的左方,
在O型圈2的上通过油封12安装有中间杆14,且中间杆14的左端连接在密封盒13上,在磁性
器5的上端还固定安装有曲轴7,在曲轴7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轴瓦10,轴瓦10通过连接螺栓
9连接有连杆8,所述机身1的左面还安装有后盖板3,且后盖板3的上表面安装有开关传感器
4,在机身1的两底面上均安装有传动装置6,所述传动装置6的上端安装有连接阀25,连接阀
25通过旋转螺柱26与柱塞15相连。所述组合阀17通过安装在其内侧的转动块18固定连接有
组合弹簧片16,且组合弹簧片16的一端穿过柱塞15的出口与设置在柱塞15外壁上的的固定
块27固定连接,在组合阀17的右侧面上还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9,且压力传感器19的右侧固
定安装有液力缸20,液力缸20通过连接杆23与液压马达24滑动连接,所述液力缸20通过滑
槽21滑动安装有阀罩22。
该柱塞式注水泵,通过设置磁性器,推动机身在曲轴的带动下转动,使传动装置能
够自动打开,设置压力传感器,使曲轴打开时,能够带动连杆向外滑动,而且配合连接阀,不
仅使连接杆更加方便移动,而且使柱塞更加方便传输压力,使注水压力相对减少,在组合阀
上安装组合弹簧片,可以使组合阀感知压力,可以有效减少机器因为承压过重而损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