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个性化引导的停车库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交通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个性化引导的停车库。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越来越
多,由于不合理的城市规划,停车设施的短缺、管理不善及其他一些原因,导致道路资源一
天比一天紧张,交通供需矛盾日益显现出来。尤其是在静态交通中,传统停车场已经不能满
足越来越多的停车需要。基于停车难的现实问题,让静态交通在道路上停车,对于本来就拥
挤的动态交通和一寸土一寸金的城市空地上,无疑会让已经拥挤的道路问题越来越严重。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城市面临的停车难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办法。机械式智能立体车库的
出现,很好地解决了世界各国停车难的问题,近年来,开始出现8个车位以上的中大型立体
循环停车库,在这种机械式结构中,为了实现循环取车的功能,驱动结构承受很大的负荷,
在机械车库的两端都设置有提升盘,两个提升盘之间依靠一根很长的轴实现两端的上升相
位一致,由于提升盘中间的这一根轴扭矩较大,所述会出现这跟轴长度和直径都很大,造成
加工困难,产品的重量居高不下,灵活性差。
另外,私家车型号种类很多,司机的驾驶水平个体差异也很大,由于循环停车库的
立柱宽度通常都是大于停车篮的宽度,司机不小心会因为车辆没有摆正而引起刮擦,造成
不必要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个性化引导的停车库,在立柱上安装
红外测距传感仪,配合支架上的LED灯以解决现有的循环停车库引起的车辆与停车篮之间
的刮擦的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个性化引导的停车库,其特征
在于,包括驱动系统、支架,所述驱动系统固定设置在支架上,所述驱动系统包括电机、减速
机、提升盘,所述电机竖直固定设置在减速机的上方,进车口两侧的立柱上都设有红外测距
传感仪,进车口前方对应的支架上设有LED灯;所述提升盘为环形,所述提升盘的内侧设有
与提升盘转动配合的滚轮,所述滚轮均匀布置在提升盘内侧圆周上;所述滚轮外圆周设有
矩形槽,所述提升盘内侧设有与所述矩形槽对应的环形凸起,所述提升盘通过环形凸起和
滚轮配合,还包括驱动链轮组,所述驱动链轮组包括一个链轮和一个齿轮,所述链轮和齿轮
同轴,所述链轮与减速机的输出轴采用链传动,所述齿轮与所述内齿圈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提升盘的内侧还设有内齿圈。
进一步地,还包括机架,所述滚轮转动设置在机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包括固定轴、轮缘,所述轮缘与固定轴一端转动支承连接,所
述固定轴的另一端呈锥形。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的压力角为3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滚轮作为提升盘的旋转支撑,避免了一根跨越整个停车平台的长
距离低速轴的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在高速轴上的轴来保证两端的同步性和受力均匀性,使
得整个循环停车库的重量较小,且加工、安装、维护的难度大大降低;减速机输出轴与链轮
之间采用链传动,保证精确的传动比。
红外测距传感仪安装在立柱上,配合LED灯红色和绿色的变化,在车辆经过立柱在
进入停车篮之前会提醒司机盆友,车辆有没有摆正,避免了司机因两侧距离把握不准而引
起刮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个性化引导的停车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个性化引导的停车库提升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提升盘的A-A剖视图;
图5是停车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个性化引导的停车库,包括驱动系统18、支架
13,驱动系统18固定设置在支架13上,驱动系统18包括电机17、减速机16、提升盘1,电机17
竖直固定设置在减速机16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支架13与立柱20焊接在一起,立柱20有四
根,都固定在地面,四根立柱20位于一个矩形的四个角上,共同形成对整个循环车库支架13
的支撑,支架13与立柱20都是钢结构,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立柱20是整个循环车库的
骨架,驱动系统18安装在支架13的侧面,即在矩形车库的较短的边那一面;驱动系统从上到
下为电机17、减速机16、链轮3、提升盘1;电机17竖直地固定在减速机16上方,是为了使循环
停车库占用的横向空间更小,链轮3与减速机16的输出轴采用链传动,可以保证其传动的精
度。减速机16与支架13螺栓连接,电机17与减速机16也是螺栓连接;提升盘1驱动一根循环
链14,循环链14靠近驱动系统18,在竖直的平面内循环,在支架13的顶部,也有与提升盘1相
同的链轮作为循环链14的转向机构;循环链14上有用于停车篮22悬挂的循环挂钩15,循环
挂钩15均布在循环链14上,与循环链14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循环挂钩15有八个。
循环挂钩15上悬挂停车篮19,停车篮22的结构如图5所示,停车篮19与循环挂钩15
转动连接,支架13上设有循环滑道,停车篮19的两端设有与支架13上的滑道相匹配的滑轮
21,这样使得停车篮在循环的时候更加稳定。
进车口两侧的立柱20上都设有红外测距传感仪22,进车口前方对应的支架13上设
有LED灯23,在本实施例中,车辆在进入停车库之间,要经过两根立柱20形成的进车口,两根
立柱20之间的距离大于停车篮19的宽度,司机盆友在开车经过立柱20时,两侧的红外测距
传感仪22会判断车辆与立柱之间的距离,因为,立柱20与停车篮19外沿的距离是固定的,就
可以计算该车辆能不能顺利进入停车篮19,如果车辆宽度多大或者车辆为摆正,不能进入
停车篮19,LED灯23显示红色,反之,如果经过红外测距仪22的检测,能够顺利进入停车篮
19,LED灯23则显示绿色,这样,车主就能在进入停车篮19之间获得反馈信息,避免刮擦。
电机17、减速机16在整个循环停车库中只有一套,而循环链14、提升盘1、链轮3在
循环停车库的两侧对称设置,中间通过贯通循环停车库两侧的链轮3的旋转轴保持传动平
衡。
如图2所示,提升盘1为环形,提升盘1的内侧设有与提升盘1转动配合的滚轮2,滚
轮2均匀布置在提升盘1内侧圆周上;提升盘1的外缘侧上均匀布置有弧形槽6,弧形槽6与循
环链14啮合。
提升盘1的内侧还设有内齿圈5,即在提升盘1的内缘处是内齿圈5,内齿圈5的旋转
轴心与提升盘1的轴心重合。
如图4所示,滚轮2外圆周设有矩形槽9,提升盘1内侧设有与矩形槽9对应的环形凸
起7,提升盘1通过环形凸起7和滚轮2配合。即提升盘1的内缘在沿轴线的这段距离上,除了
设置有内齿圈5以外,还设有一个环形的凸起7,这个环形的凸起7的轴心与提升盘1和内齿
圈5的轴心都重合,在内齿圈5与环形凸起7之间有环形的间隙隔开。
如图2、图3所示,滚轮2转动设置在支架13上;具体的,滚轮2包括了固定轴12、轮缘
8,矩形槽9开设在轮缘8上,轮缘8与短轴之间通过轴承转动支承连接;轴承通过端部的压紧
片10和轴肩11定位;短轴12与支架13连接的一端设为锥形,即方便与支架13装配,也使二者
的连接可靠紧固;滚轮2上的矩形槽9与环形凸起7相卡合,即起到支撑作用,也能相对转动,
省去了直径较大的提升盘轴承座以及两边提升盘之间的低速传动轴。
驱动链轮组包括一个链轮3和一个齿轮4,链轮3和齿轮4同轴,齿轮4与内齿圈5啮
合;立体循环停车库的驱动力从链轮3传入,齿轮4与链轮3同轴,且齿轮4的直径远小于链轮
3的直径,起到减速增矩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4的压力角为30°,之所以不采用标准压力角,是因为考虑到齿
轮4的强度问题,在我们国家的标准压力角最大的25°,经过核算,在立体循环停车库中,采
用25°的压力角时,齿根的强度仍然不够理想,为了获得足够的齿根宽度,我们采用非标压
力角30°,解决该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
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