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免清理隔离带结构.pdf

  • 上传人:r5
  • 文档编号:1814784
  • 上传时间:2018-07-17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459.6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1061289.4

    申请日:

    2015.12.17

    公开号:

    CN205421102U

    公开日:

    2016.08.0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1F 15/02申请日:20151217授权公告日:20160803终止日期:20161217|||授权

    IPC分类号:

    E01F15/02; A01G31/02

    主分类号:

    E01F15/02

    申请人:

    重庆锴环建材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远兰

    地址:

    400000 重庆市江北区大石坝大路村7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代理人:

    张文军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免清理隔离带结构,其关键在于:包括底座,底座上对称并排置有两个条形水槽,底座和条形水槽一体成型结构,且该一体成型结构中空,形成填充腔,填充腔内填充有沙子;条形水槽内等距设置有隔板,隔板将条形水槽分隔为至少两个水箱;相邻水箱的端口齐平,箱底呈阶梯型依次降低;水箱的左右侧壁上均开设有通孔;水箱的槽壁上方设置有多个凸起,水箱的端口上方覆盖有水平滤网,水平滤网的边角分别系在凸起上,水平滤网的中心处设置有开口。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提供了一种免清理隔离带结构,相邻水箱内的水可以流动形成“活水”,有效防止现有水箱内的“死水”易腐烂变臭的问题,降低人工维护的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免清理隔离带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座(12),所述底座(12)上对称并排置有两个条形水槽(1),所述
    底座(12)和所述条形水槽(1)一体成型结构,且该一体成型结构中空,形成
    填充腔,所述填充腔内填充有沙子;
    所述条形水槽(1)内等距设置有隔板(2),隔板(2)将条形水槽(1)分
    隔为至少两个水箱(3);相邻水箱(3)的端口齐平,箱底呈阶梯型依次降低;
    所述水箱(3)的左右侧壁上均开设有通孔(4);
    所述水箱(3)的槽壁上方设置有多个凸起(3a),所述水箱(3)的端口上
    方覆盖有水平滤网(3b),所述水平滤网(3b)的边角分别系在所述凸起(3a)
    上,所述水平滤网(3b)的中心处设置有开口(3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免清理隔离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水箱(3)
    的左侧通孔(4)高度都大于其右侧通孔(4)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免清理隔离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通孔(4)
    的高度大于其所在水箱(3)深度的1/2,小于其所在水箱(3)深度的2/3。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免清理隔离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
    (4)交错分布在靠近所述水箱(3)的前后壁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免清理隔离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2)
    的底端开设有摩擦槽纹(22),所述条形水槽(1)的两外侧槽壁上贴有反光条
    (7)。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免清理隔离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两个所述条形
    水槽(1)的左端安装有水泵(5),所述水泵(5)的输出端连接有三通管(6),
    所述三通管(6)两端分别与左右条形水槽(1)上最左端通孔(4)相连。

    说明书

    免清理隔离带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公路园林和城市园林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免清理隔离
    带结构。

    背景技术

    公路园林和城市园林可以绿化公路和城市环境,为此,现代的城市园林建
    设和公路园林设计中,都采用了绿化植被作为隔离带,用于道路隔离。

    传统的隔离带都是利用金属护栏作为隔离防护,再在金属护栏中种植陆生
    植物,金属护栏由于自重较轻,需要螺栓将护栏钉在路面。其缺点非常明显,1、
    两道金属护栏对车辆的防撞和缓冲效果有限。大型客货车很容易冲破护栏;2、
    陆生植物生长迅速,很容易蔓延出金属护栏,影响道路视线,经常需要人工浇
    水和修剪枝叶,人工维护成本很高;3、现有的隔离带水培箱内的水无法流动形
    成“死水”,易腐烂变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免清理隔离带结构,相邻水箱内的水可
    以流动形成“活水”,有效防止现有水箱内的“死水”易腐烂变臭的问题,降
    低人工维护的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表述一种免清理隔离带结构,其关键在于:
    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对称并排置有两个条形水槽,所述底座和所述条形水槽
    一体成型结构,且该一体成型结构中空,形成填充腔,所述填充腔内填充有沙
    子;

    所述条形水槽内等距设置有隔板,隔板将条形水槽分隔为至少两个水箱;
    相邻水箱的端口齐平,箱底呈阶梯型依次降低;所述水箱的左右侧壁上均开设
    有通孔;

    所述水箱的槽壁上方设置有多个凸起,所述水箱的端口上方覆盖有水平滤
    网,所述水平滤网的边角分别系在所述凸起上,所述水平滤网的中心处设置有
    开口。

    基于上述结构的设计,当发生撞击时,车子撞向所述条形水槽的槽壁,撞
    击力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槽壁破损,其内填充的沙子等漏出来,形成松软的沙
    子缓冲区,不仅对撞击的车辆起到较好的缓冲效果,且有效保护车内的司机和
    乘客;所述水箱的左右侧壁上均开设有通孔,位于水箱左侧侧壁上的通孔形成
    该水箱的进水口,位于其右侧壁上的通孔形成该水箱的出水口;左侧水箱的出
    水口为右侧水箱的进水口,基于此,相邻水箱经通孔相通,在条形水槽内形成
    一条水流通路。使用时,在条形水槽的左侧安装水泵,将水抽进条形水槽内,
    水从条形水槽的右侧流出。使用时,在条形水箱的左侧安装水泵,将水抽进条
    形水箱内,水从条形水箱的右侧流出。将水生植物置于所述开口上,水生植物
    的根系位于所述水平滤网下方,吸收所述水箱内的水分,由于水生植物上方半
    径较大,水生植物可抵在所述开口上,这样设计,使得水生植物的落叶直接落
    到所述水平滤网上,而无法落到水箱内,避免落叶因长期泡水而腐烂。

    进一步地,每个水箱的左侧通孔高度都大于其右侧通孔高度。这样设计,
    方便相邻水箱内的水靠自身重力依次流入下一个水箱,还可控制水箱的水位永
    远不大于其左侧出水口的高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右侧通孔的高度大于其所在水箱深度的1/2,小于其所在
    水箱深度的2/3。由于水生植物培养时,应将其根系的一半或三分之一置于水面
    上方,保证水生植物根系呼吸,防止根部腐烂。

    在具体实施时,为加大条形水槽内水流动量,所述通孔交错分布在靠近所
    述水箱的前后壁处。这样,进水口与出水口在水箱内基本呈对角线分布,水分
    必须从水箱的一个角流向对角才可流出该水箱,最大限度的保证水箱内水的流
    动量。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底座的底端开设有摩擦槽纹,所述条形水槽的两外侧
    槽壁上贴有反光条。

    在两个所述条形水槽的左端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三通管,
    所述三通管两端分别与左右条形水槽上最左端通孔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提供了一种免清理隔离带结构,相邻水箱内的
    水可以流动形成“活水”,有效防止现有水箱内的“死水”易腐烂变臭的问题,
    降低人工维护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图1的条形水槽的使用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3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免清理隔离带结构,其关键在于:包括底座12,所述底
    座12上对称并排置有两个条形水槽1,所述底座12和所述条形水槽1一体成型
    结构,且该一体成型结构中空,形成填充腔,所述填充腔内填充有沙子;

    如图2所示,所述条形水槽1内等距设置有隔板2,隔板2将条形水槽1分
    隔为至少两个水箱3;相邻水箱3的端口齐平,箱底呈阶梯型依次降低;所述水
    箱3的左右侧壁上均开设有通孔4;

    如图3所示,所述水箱3的槽壁上方设置有多个凸起3a,所述水箱3的端
    口上方覆盖有水平滤网3b,所述水平滤网3b的边角分别系在所述凸起3a上,
    所述水平滤网3b的中心处设置有开口3c。

    基于上述结构的设计,使用时,将水生植物置于水箱3内,水生植物不会
    象陆生植物轻易蔓延到道路上,影响视线;当发生撞击时,车子撞向所述条形
    水槽1的槽壁,撞击力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槽壁破损,其内填充的沙子等漏出
    来,形成松软的沙子缓冲区,不仅对撞击的车辆起到较好的缓冲效果,且有效
    保护车内的司机和乘客;所述水箱3的左右侧壁上均开设有通孔4,位于水箱3
    左侧侧壁上的通孔4形成该水箱3的进水口,位于其右侧壁上的通孔4形成该
    水箱3的出水口;左侧水箱3的出水口为右侧水箱3的进水口,基于此,相邻
    水箱3经通孔4相通,在条形水槽1内形成一条水流通路。使用时,在条形水
    槽1的左侧安装水泵,将水抽进条形水槽1内,水从条形水槽1的右侧流出。
    将水生植物置于所述开口3c上,水生植物的根系位于所述水平滤网3b下方,
    吸收所述水箱3内的水分,由于水生植物上方半径较大,水生植物可抵在所述
    开口3c上,这样设计,使得水生植物的落叶直接落到所述水平滤网3b上,而
    无法落到水箱3内,避免落叶因长期泡水而腐烂。

    从图4还可看出,每个水箱3的左侧通孔4高度都大于其右侧通孔4高度。
    这样设计,方便相邻水箱3内的水靠自身重力依次流入下一个水箱3,还可控制
    水箱3的水位永远不大于其左侧出水口的高度。

    所述右侧通孔4的高度大于其所在水箱3深度的1/2,小于其所在水箱3深
    度的2/3。由于水生植物培养时,应将其根系的一半或三分之一置于水面上方,
    保证水生植物根系呼吸,防止根部腐烂。

    在本实施例中,为加大条形水槽1内水流动量,所述通孔4交错分布在靠
    近所述水箱3的前后壁处,其结构如图3所示。这样,进水口与出水口在水箱
    内基本呈对角线分布,水分必须从水箱3的一个角流向对角才可流出该水箱3,
    最大限度的保证水箱内水的流动量。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底座12的底端开设有摩擦槽纹22,所述
    条形水槽1的两外侧槽壁上贴有反光条7。

    在两个所述条形水槽1的左端安装有水泵5,所述水泵5的输出端连接有三
    通管6,所述三通管6两端分别与左右条形水槽1上最左端通孔4相连。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
    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清理 隔离带 结构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免清理隔离带结构.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81478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