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倾斜建物的高效防水窗体型材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材料及施工建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用于倾斜建物的高效防水窗体型材。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推动,建筑窗体及外墙的施工日益增多,建筑窗体作为常用建筑材料应用于多种的建筑外墙的场合下。通常情况下,建筑外挂形的窗体多固定在垂直的墙体外侧,当遇到降雨时,雨水冲刷建筑外墙体,并不易在窗体的安装处留存。但随着建筑类型的增多,建筑外墙体结构的多样化,建筑出现倾斜面安装窗体的情形。当普通外挂窗体安装于倾斜建物外表面时,其窗体的连接处处于暴露状态,在窗体的开启过程中,极易造成进水的情况。对此,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在窗体开合处添加密封条的方式给予解决,但该方法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并未解决雨水的寄存问题,从而防水效果并未得到改进,因此,现有的倾斜建物表面的窗体不易在雨天使用,防水、排水效果差,且易老化、使用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窗体实施于倾斜建筑物外墙时,防水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用于倾斜建物的高效防水窗体型材,其特征在于,包括,软密封条、窗框型材及窗页型材,所述窗页型材与所述窗框型材相应;所述窗框型材底部与倾斜建物的表面固定连接,倾斜上边缘与所述窗页型材连接,所述窗页型材与所述窗框型材的连接端设置遮雨框,所述遮雨框遮挡位于所述窗框型材与窗页型材连接处的上方,所述软密封条一侧与所述遮雨框的边缘固定连接,使所述窗页型材沿所述连接端旋转向外开启或关闭过程中,所述软密封条的另一侧封闭于所述窗框型材与窗页型材的连接开口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遮雨框的壁厚为1.2~3.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遮雨框的外端为内弯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窗框型材的两侧开设排水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窗页型材包括:窗页支撑型材及窗页连接型材;所述窗页连接型材与所述窗页支撑型材通过抗震阻尼梁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窗框型材包括:窗框支撑型材及窗框连接型材;所述窗框连接型材与所述窗框支撑型材通过抗震阻尼梁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抗震阻尼梁为平行设置的多个抗震阻尼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窗框型材或窗页型材的壁厚为1.2~3.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窗框型材或窗页型材的材料为铝合金或塑钢材料。
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窗框型材及窗页型材之间设置连接遮挡结构,有效防止了雨水对窗框型材及窗页型材连接处的渗漏及侵蚀,从而避免了雨水的渗漏,特别是在雨天打开窗体后,也不使雨水流入室内,因此,延长了窗体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窗体的防水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用于倾斜建物的高效防水窗体型材的关闭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用于倾斜建物的高效防水窗体型材的开启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用于倾斜建物的高效防水窗体型材的在开启状态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用于倾斜建物的高效防水窗体型材的在关闭状态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用于倾斜建物的高效防水窗体型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用于倾斜建物的高效防水窗体型材,包括,窗框型材10及窗页型材20及软密封条60三个主要组件。其中,窗页型材20与窗框型材10相应与窗体的形状相应。窗框型材10底部与倾斜建物30的表面外墙体通过螺栓等方式固定连接,其窗框型材10的倾斜上边缘11与窗页型材20通过连接件40固定连接。窗页型材20与窗框型材10的连接端设置遮雨框50,遮雨框50可通过条形型材的方式给予实现,通过连接结构与窗页型材20的连接端21处连接。遮雨框50遮挡位于窗框型材10与窗页型材20连接处的上方,其延出的长度可使窗页型材20沿连接端旋转向外开启,如图2所示。软密封条60的一侧具有连接凸块61,在遮雨框50的开口处边缘开设与之对应的凹槽,从而使软密封条60通过凸块61与遮雨框50的开口边缘的凹槽装配后固定连接,如图3~4所示,使窗页型材沿连接端11旋转向外开启或关闭过程中,软密封条60的另一侧封闭于窗框型材与窗页型材的连接开口处。从而当降雨时,雨水将直接淋到遮雨框50的上方,从而有效防止了雨水向窗框内的渗透。上述遮雨框50的壁厚可优选为1.2~3.0mm,在保证一定连接强度的同时,可有效起到防水的作用。为使窗体的密封更好,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遮雨框50的外端形状为内弯形状。上述窗框型材10或窗页型材20的材料为铝合金或塑钢材料。
为使窗体的密封效果更好,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窗框型材10的两侧开设排水槽。从而,避免了窗框型材10内积水的情况,利于积水排出,减小了对窗体的腐蚀。
为提高窗体的抗震及降噪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窗页型材20包括:窗页支撑型材22及窗页连接型材23;窗页连接型材23与窗页支撑型材22通过窗页抗震阻尼梁24固定连接。窗框型材10包括:窗框支撑型材12及窗框连接型材13。窗框连接型材12与窗框支撑型材13通过窗框抗震阻尼梁14固定连接。上述窗页抗震阻尼梁或窗框抗震阻尼梁为平行设置的多个抗震阻尼梁。
为减小对窗体的磕碰,降低窗体的易损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遮雨框50的外弯角为10×45°倒角。窗框型材10或窗页型材20的壁厚为1.2~3.0mm。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