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灌溉用调节蓄水池.pdf

  • 上传人:1520****312
  • 文档编号:1807417
  • 上传时间:2018-07-17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309.2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1036110.X

    申请日:

    2015.12.13

    公开号:

    CN205206443U

    公开日:

    2016.05.0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H 7/18申请日:20151213授权公告日:20160504终止日期:20161213|||授权

    IPC分类号:

    E04H7/18

    主分类号:

    E04H7/18

    申请人:

    刘桂雁

    发明人:

    刘桂雁

    地址:

    125000 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港区龙湾大街76-42号楼4单元60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灌溉用调节蓄水池,包括:呈圆柱体结构的蓄水池本体,所述蓄水池本体包括:池壁和池底,所述池底设有出水孔,所述池壁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池壁和第二池壁,所述第二池壁与所述池底相连,所述池底底部设置有卵石垫层,所述第一池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圈梁,所述圈梁沿所述第一池壁高度方向每间隔1m设置1道。本实用新型节省投资,可降低工程造价,防渗效果非常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权利要求书

    1.灌溉用调节蓄水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圆柱体结构的蓄水池本体,
    所述蓄水池本体包括:池壁和池底,所述池底设有出水孔,所述池壁包括连接
    在一起的第一池壁和第二池壁,所述第二池壁与所述池底相连,所述池底底部
    设置有卵石垫层,所述第一池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圈梁,所述圈梁沿所述第一
    池壁高度方向每间隔1m设置1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溉用调节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池壁
    为钢筋混凝土池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溉用调节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底为钢
    筋混凝土池底,厚度为2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溉用调节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圈梁为4
    个,所述圈梁为钢筋混凝土圈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溉用调节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池壁
    的内表面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一砂浆抹面层、第一防水涂料层和第二砂浆抹
    面层,所述第一池壁的外表面设有第三砂浆抹面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灌溉用调节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砂浆
    抹面层、第二砂浆抹面层和第三砂浆抹面层的厚度均为20mm,第一防水涂料层
    的厚度为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溉用调节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底的表
    面上设置有防渗层,所述防渗层由下表面至上表面依次包括第二防水涂料层和
    第四砂浆抹面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灌溉用调节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水
    涂料层的厚度为2mm,第四砂浆抹面层的厚度为20mm。

    说明书

    灌溉用调节蓄水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灌溉用调节蓄水池。

    背景技术

    由于地球上人口分布与淡水资源分布不成比例,加上水资源污染和使用过
    程中的浪费,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存在着淡水资源紧张的情况。随着经济的
    不断发展,人们对淡水的需求不断增加,不久的将来,淡水资源紧缺将成为世
    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严峻问题。因此如何利用水利设施进行蓄水,就成为目前解
    决我国淡水资源紧缺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我们多个城市修建了很多的引水上山工程,其中的建筑物调节蓄水
    池采用的是红砖砌筑,防渗砂浆进行防渗,效果有限,成本高,此外,红砖是
    国家限制使用的建筑材料,防渗砂浆在施工时要求时间短,在时间上不易控制,
    影响施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灌溉用调节蓄水池,施工易
    控制,防渗效果好,节省费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灌溉用调节蓄水池,包括:呈圆柱体结构的蓄水池本体,所述蓄水池本体
    包括:池壁和池底,所述池底设有出水孔,所述池壁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池
    壁和第二池壁,所述第二池壁与所述池底相连,所述池底底部设置有卵石垫层,
    所述第一池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圈梁,所述圈梁沿所述第一池壁高度方向每间
    隔1m设置1道。

    优选的,所述第二池壁为钢筋混凝土池壁。

    优选的,所述池底为钢筋混凝土池底,厚度为200mm。

    优选的,所述圈梁为4个,所述圈梁为钢筋混凝土圈梁。

    优选的,所述第一池壁的内表面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一砂浆抹面层、第
    一防水涂料层和第二砂浆抹面层,所述第一池壁的外表面设有第三砂浆抹面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砂浆抹面层、第二砂浆抹面层和第三砂浆抹面层的厚度
    均为20mm,第一防水涂料层的厚度为2mm。

    优选的,所述池底的表面上设置有防渗层,所述防渗层由下表面至上表面
    依次包括第二防水涂料层和第四砂浆抹面层。

    优选的,所述第二防水涂料层的厚度为2mm,第四砂浆抹面层的厚度为
    20mm。

    本实用新型采用全新的结构设计,用水泥砖取替红砖,加强防渗措施,用
    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取替防渗砂浆,施工易控制,防渗效果好于防渗砂浆,
    节省费用,值得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灌溉用调节蓄水池的俯视图;

    图2为图1沿A-A面的切面图。

    图中:1、圈梁;2、第一池壁;3、第二池壁;4、池底;5、卵石垫层;6、
    出水孔;7、砂浆抹面层;8、内表面;9、防渗层;10、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
    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
    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
    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本文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
    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
    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
    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
    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
    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
    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上”、“下”、
    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
    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连接”不限于具体的连接形式,可以是直接连接,
    也可以是通过其他部件间接连接,可以是不可拆卸的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的
    连接,可以是电气或信号连接,也可以是机械或物理连接。

    图1和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灌溉用调节蓄水池的结构示
    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灌溉用调节蓄水池,包括:呈圆柱体结构的蓄水池
    本体,部分蓄水池本体埋入在地面10以下,下挖深度为1200-1500mm,在冻层
    以下,保证池底不发生冻胀破坏,蓄水池本体包括:池壁和池底4,池壁包括连
    接在一起的第一池壁2和第二池壁3,第一池壁2为水泥砂浆砌筑的水泥砖池
    壁,第二池壁3为与池底4相连的钢筋混凝土池壁,池底4底部还设置有卵石
    垫层5,所述卵石垫层5的厚度为200mm,卵石垫层5的表层在浇筑混凝土前
    用M5砂浆抹平,其中,池底4为钢筋混凝土池底,厚度为200mm,第一池壁2
    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圈梁1,本实施例中的圈梁1为4个,第一池壁2被圈梁1间
    隔分成4段,每段高度为1000mm,宽度为240mm,第二池壁3的高度为500mm,
    宽度为240mm。

    优选的,圈梁1为钢筋混凝土圈梁,沿池壁高度方向每间隔1m设置1道,
    共设置4道,每个圈梁宽度为240mm,高度为200mm。

    进一步地,池底4上设有出水孔6,所述出水孔6的孔径为160mm;所述
    第一池壁2的内表面8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一砂浆抹面层、第一防水涂料层
    和第二砂浆抹面层,所述第一池壁2的外表面设有第三砂浆抹面层7,其中,第
    一砂浆抹面层、第二砂浆抹面层和第三砂浆抹面层7的厚度均为20mm,第一防
    水涂料层的厚度为2mm,所述池底4的钢筋混凝土表面上设置有防渗层9,钢
    筋混凝土面上的防渗层9由下表面至上表面依次包括第二防水涂料层和第四砂
    浆抹面层,第二防水涂料层的厚度为2mm,第四砂浆抹面层的厚度为20mm。

    本实施例中,第二池壁3与池底4相连,可增强结构整体性,保证结构安
    全适用、耐久。池底4与第二池壁3交接处最易渗水,因此,本实施例采用整
    体浇筑,保证蓄水池不渗水,安全适用。池底4设有钢筋混凝土,增加防渗性。
    此外,本实施例还设有卵石垫层5,能排除地下渗水,预防地基不均匀沉陷时池
    底板发生变形。卵石垫层5表面砂浆抹平可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跑浆、不漏浆,
    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

    在具体应用中,本实施例的水泥砖尺寸为240*115*53mm,标号MU10.0,
    外形完整,色泽均一;钢筋混凝土为C20型号,砌筑砂浆采用水泥砂浆,标号
    M10。抹面砂浆采用水泥砂浆,标号M20;防水涂料采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
    卵石垫层采用5-100mm混料;抹模砂浆为水泥砂浆,标号M5。

    应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规模可根据用水量及工程地质条件综合考虑确
    定,同时考虑施工因素多采用圆桶形,内直径5m,净深5.3m,但本实用新型不
    对其进行具体限定,可根据实际生产自行设定,但设计思想均在本实用新型的
    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受力条件好,能承受较大水压力。每间隔1000mm设置钢筋混
    凝土圈梁,增强结构整体性,保证结构安全适用、耐久。采用水泥砖取替红砖,
    并且加强防渗措施,用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取替防渗砂浆,施工易控制,
    防渗效果好于防渗砂浆,节省费用,降低工程造价,值得推广和应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
    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
    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灌溉 调节 蓄水池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灌溉用调节蓄水池.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80741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