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降水管过滤装置.pdf

  • 上传人:大师****2
  • 文档编号:1805717
  • 上传时间:2018-07-17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310.5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1055620.1

    申请日:

    2015.12.17

    公开号:

    CN205242416U

    公开日:

    2016.05.1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2D 19/10申请日:20151217授权公告日:20160518终止日期:20161217|||授权

    IPC分类号:

    E02D19/10

    主分类号:

    E02D19/10

    申请人: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发明人:

    张智; 宋功业; 冯郁馨

    地址:

    221116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新区学院路2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楼高潮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降水管过滤装置是为降水管过滤水中杂质而设计的,属于建筑施工领域;降水管过滤装置是由降水管、降水滤管、管接头、降水滤管外包层、透水混凝土管与砂滤层组成的;降水管在降水滤管的上部,通过管接头与降水滤管连接;降水滤管外包层附着在降水滤管的外表面,置于透水混凝土管内部;透水混凝土管与粘土层之间填筑砂滤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地下水被抽取前能将水中的杂质过滤干净,防止水中的杂质被抽取后堵塞设备。

    权利要求书

    1.降水管过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装置是由降水管(1)、降水滤管(2)、管接头(3)、降水滤管外包层(4)、透水混凝土管(5)与砂滤层(6)组成的;降水管(1)在降水滤管(2)的上部,通过管接头(3)与降水滤管(2)连接;降水滤管外包层(4)附着在降水滤管(2)的外表面,置于透水混凝土管(5)内部;透水混凝土管(5)与粘土层(7)之间填筑砂滤层(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水管过滤装置,其特征是,降水管(1)是管状部件,上端与抽水设备连接,空腹腔与抽水设备相同;降水管(1)下端外表面有螺纹,螺纹与管接头(3)的内螺纹配套,通过管接头(3)与降水滤管(2)连接;降水管(1)与管接头(3)和降水滤管(2)同心;降水管(1)工作时除与地面设备的连接部位外露地面,大部分垂直埋于地下土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水管过滤装置,其特征是,降水滤管(2)是与降水管(1)同心的管桩状部件,通过管接头(3)与降水管(1)连接,工作时置于降水管(1)与管接头(3)的下部,垂直埋于地下土中;降水滤管(2)的上端空腹腔与管接头(3)和降水管(1)的空腹腔是相通的,下端密封;降水滤管(2)的管壁上钻有梅花形布置的小孔,使管壁内外相通;降水滤管(2)的外表面,全部被降水滤管外包层(4)覆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水管过滤装置,其特征是,管接头(3)是两端有螺纹,中间外部为正六角形的管状接头,两端分别与降水管(1)和降水滤管(2)连接;管接头(3)的空腹腔的内设置了水平过滤网,网眼的直径略大于水分子直径,水与气能从管接头(3)的过滤网中顺利通过,水中的杂质则通不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水管过滤装置,其特征是,降水滤管外包层(4)是由多层过滤材料组成的;降水滤管外包层(4)通过每层的包裹与缠绕,使之与降水滤管(2)成为整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水管过滤装置,其特征是,透水混凝土管(5)是用大孔混凝土制成的管道,管壁上的孔能使水自由通过。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水管过滤装置,其特征是,砂滤层(6)是在透水混凝土管(5)安装后,在透水混凝土管(5)与粘土层(7)之间填筑的砂子作为过滤层。

    说明书

    降水管过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降水管过滤装置,是为降水管过滤水中杂质而设计的,属于建筑施工领域。

    背景技术

    进行地下工程施工时,经常遇到地下水妨碍施工,工程上大多采用降水的方法施工;降水的方法就是采用降水设备,将地下水抽出,使施工区域处于干燥状态便于施工;在抽取地下水过程中,由于地下水是含在土中的,抽取地下水的同时,经常将混在水中的泥沙一并抽出,这样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被抽出的泥沙也容易堵塞抽水设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降水管过滤装置,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方案的具体做法是:降水管过滤装置是由降水管、降水滤管、管接头、降水滤管外包层、透水混凝土管与砂滤层组成的;降水管在降水滤管的上部,通过管接头与降水滤管连接;降水滤管外包层附着在降水滤管的外表面,置于透水混凝土管内部;透水混凝土管与粘土层之间填筑砂滤层。

    降水管是管状部件,优先推荐采用直径38-48毫米,壁厚3-3.5毫米的无缝钢管制作;降水管上端通过软的塑料管或橡胶管与抽水设备连接,空腹腔与抽水设备相同;降水管下端外表面有螺纹,螺纹长度20-30毫米,螺距为3-4毫米,螺纹与管接头的内螺纹配套,通过管接头与降水滤管连接;降水管与管接头和降水滤管同心;降水管工作时除与地面设备的连接部位外露地面,大部分垂直埋于地下土中。

    降水滤管是与降水管同心的管桩状部件,优先推荐采用直径50-60毫米,壁厚3.5-4毫米的无缝钢管制作;降水滤管通过管接头与降水管连接,工作时置于降水管与管接头的下部,垂直埋于地下土中;降水滤管的上端空腹腔与管接头和降水管的空腹腔是相通的,下端密封;降水滤管的管壁上钻有梅花形布置的小孔,使管壁内外相通;降水滤管的外表面,全部被降水滤管外包层覆盖。

    管接头是两端有螺纹,中间外部为正六角形的管状接头;管接头的两端有螺纹分别与降水管和降水滤管的螺纹配套;管接头两端分别与降水管和降水滤管连接;管接头的空腹腔的内设置了水平过滤网,网眼的直径略大于水分子直径,水与气能从管接头的过滤网中顺利通过,水中的杂质则通不过。

    降水滤管外包层是由多层过滤材料组成的;优先推荐贴近降水滤管管壁的第一层用尼龙网布覆盖,用尼龙线缠绕;第二层用麻布覆盖用22号铁丝缠绕;第三层用无纺纤维布覆盖,外用焊接铁丝网罩固定;降水滤管外包层通过每层的包裹与缠绕,使之与降水滤管成为整体。

    透水混凝土管是用大孔混凝土制成的管道,管壁上的孔能使水自由通过,降水前垂直安装在待降水部位的土中。

    砂滤层是在透水混凝土管安装后,在透水混凝土管与粘土层之间填筑的砂子作为过滤层,优先推荐采用中粗砂填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地下水被抽取前能将水中的杂质过滤干净,防止水中的杂质被抽取后堵塞设备。

    附图说明

    图1降水管过滤装置示意图;

    图中:1-降水管;2-降水滤管;3-管接头;4-降水滤管外包层;5-透水混凝土管;6-砂滤层;7-粘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某工程采用如图1所示的降水管过滤装置进行降水施工,将抽水设备采用软质塑料管与降水管连接后,通电开动抽水设备,土中水就会通过砂滤层、透水混凝土管、降水滤管外包层,进入降水管,土中水被排出,沙和土以及其他杂质被挡在管外,即使有微量杂质进入降水管,也被管接头3中的过滤层挡在滤管中,不会进入抽水设备,造成设备磨损。

    降水管过滤装置是由降水管1、降水滤管2、管接头3、降水滤管外包层4、透水混凝土管5与砂滤层6组成的;降水管1在降水滤管2的上部,通过管接头3与降水滤管2连接;降水滤管外包层4附着在降水滤管2的外表面,置于透水混凝土管5内部;透水混凝土管5与粘土层7之间填筑砂滤层6。

    降水管1是管状部件,采用直径48毫米,壁厚3.5毫米的无缝钢管制作;降水管1上端通过软的塑料管或橡胶管与抽水设备连接,空腹腔与抽水设备相同;降水管1下端外表面有螺纹,螺纹长度30毫米,螺距为3.5毫米,螺纹与管接头3的内螺纹配套,通过管接头3与降水滤管2连接;降水管1与管接头3和降水滤管2同心;降水管1工作时除与地面设备的连接部位外露地面,大部分垂直埋于地下土中。

    降水滤管2是与降水管1同心的管桩状部件,采用直径50毫米,壁厚3.5毫米的无缝钢管制作;降水滤管2通过管接头3与降水管1连接,工作时置于降水管1与管接头3的下部,垂直埋于地下土中;降水滤管2的上端空腹腔与管接头3和降水管1的空腹腔是相通的,下端密封;降水滤管2的管壁上钻有梅花形布置的小孔,使管壁内外相通;降水滤管2的外表面,全部被降水滤管外包层4覆盖。

    管接头3是两端有螺纹,中间外部为正六角形的管状接头;管接头3的两端有螺纹分别与降水管1和降水滤管2的螺纹配套;管接头3两端分别与降水管1和降水滤管2连接;管接头3的空腹腔的内设置了水平过滤网,网眼的直径略大于水分子直径,水与气能从管接头3的过滤网中顺利通过,水中的杂质则通不过。

    降水滤管外包层4是由多层过滤材料组成的;贴近降水滤管2管壁的第一层用尼龙网布覆盖,用尼龙线缠绕;第二层用麻布覆盖用22号铁丝缠绕;第三层用无纺纤维布覆盖,外用焊接铁丝网罩固定;降水滤管外包层4通过每层的包裹与缠绕,使之与降水滤管2成为整体。

    透水混凝土管5是用大孔混凝土制成的管道,管壁上的孔能使水自由通过,降水前垂直安装在待降水部位的土中。

    砂滤层6是在透水混凝土管5安装后,在透水混凝土管5与粘土层7之间填筑的砂子作为过滤层,优先推荐采用中粗砂填筑,砂滤层填充完毕后,在砂滤层6的顶部500毫米的区域内,用粘土塞严塞实。

    关 键  词:
    降水 过滤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降水管过滤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80571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