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用于移动房屋的底座.pdf

  • 上传人:奻奴
  • 文档编号:1805502
  • 上传时间:2018-07-17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309.1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0899388.3

    申请日:

    2015.11.11

    公开号:

    CN205242626U

    公开日:

    2016.05.1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B 1/343申请日:20151111授权公告日:20160518终止日期:20161111|||授权

    IPC分类号:

    E04B1/343

    主分类号:

    E04B1/343

    申请人:

    安徽大篷车移动房屋集成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磊; 倪前学; 黄玮

    地址:

    231202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桃花镇长安工业聚集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代理人:

    王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房屋建筑领域,具体是涉及用于移动房屋的底座。该底座包括固定于房屋底部且用于承重的底梁,所述底梁上设有用于吊装的吊耳。所述底梁包括相互平行布置的第一横梁、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靠近端部的梁体上对称设有所述吊耳。所述吊耳包括可与吊装机构连接的第一方管以及套设在第一方管外的第二方管,所述的第一方管可沿第二方管轴向移动,第二方管与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焊接且轴向平行。该底座中吊耳可直接与吊装机构相连用于移动房屋的移动过程,操作简单、快速、移动过程不会对房屋本体造成损坏。上述结构的底梁的强度更高,在用于承载房屋时更稳定,安全性也更高。

    权利要求书

    1.用于移动房屋的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房屋底部且用于承重的底梁(40),所述底梁(40)上设有用于吊装的吊耳(50);所述底梁(40)包括相互平行布置的第一横梁(41)、第二横梁(42),所述第一横梁(41)、第二横梁(42)靠近端部的梁体上对称设有所述吊耳(5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50)包括可与吊装机构连接的第一方管(51)以及套设在第一方管(51)外的第二方管(52),所述的第一方管(51)可沿第二方管(52)轴向移动,第二方管(52)与第一横梁(41)、第二横梁(42)焊接且轴向平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梁(40)还包括方形框梁(43)以及与第一横梁(41)、第二横梁(42)平行的第三横梁(44),所述第一横梁(41)、第二横梁(42)对称布置于方形框梁(43)中并与方形框梁(43)的一组相对边正交,所述第一横梁(41)、第二横梁(42)的两端均凸出于方形框梁(43)以外相等的距离,所述第三横梁(44)的两端与方形框梁(43)相连且位于第一横梁(41)、第二横梁(42)中间,所述第一横梁(41)、第二横梁(42)、方形框梁(43)、第三横梁(44)为一体式钢构结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41)与方形框梁(43)的交叉处分别对应设有第一加强钢筋(45a),第一加强钢筋(45a)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横梁(41)、方形框梁(43)焊接;所述第二横梁(42)与方形框梁(43)的交叉处分别对应设有第二加强钢筋(45b),所述第二加强钢筋(45b)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横梁(42)、方形框梁(43)焊接。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管(5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挡板(53),所述的挡板(53)的板面与第一方管(51)的轴向垂直,所述挡板(53)在第二方管(52)外且挡板(53)的板面尺寸大于第二方管(52)的内径。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钢筋(45a)与第一横梁(41)上的吊耳(50)分别布置在第一横梁(41)的两侧;所述第二加强钢筋(45b)与第二横梁(42)上的吊耳(50)分别布置在第二横梁(42)的两侧。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梁(40)和吊耳(50)均由镀锌钢板构成。

    说明书

    用于移动房屋的底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房屋建筑领域,具体是涉及用于移动房屋的底座。

    背景技术

    移动房屋是一种可以方便组装、移动的居室,这种房屋在西方国家常见。
    移动房屋与地面基础安装后如何实现移动的功能,通常情况下是先利用支撑
    架对移动房屋本体结构进行支撑和固定,然后通过起吊装置直接作用于支撑
    架,而使得位于支撑架上的房屋本体结构与支撑架一同被吊起而实现移动。
    该移动方式存在的问题是:支撑架的安装过程中可能会对房屋造成一定的损
    坏,且安装繁琐,吊装结束还需要进行拆除,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用于移动房屋的底座,该底座可直接与吊装机
    构相连用于移动房屋的移动过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用于移动房屋的底座,包括固定于房屋底部且用于承重的底梁,所述底
    梁上设有用于吊装的吊耳。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梁包括相互平行布置的第一横梁、第二横梁,
    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靠近端部的梁体上对称设有所述吊耳。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吊耳包括可与吊装机构连接的第一方管以及套
    设在第一方管外的第二方管,所述的第一方管可沿第二方管轴向移动,第二
    方管与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焊接且轴向平行。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梁还包括方形框梁以及与第一横梁、第二横
    梁平行的第三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对称布置于方形框梁中并与方
    形框梁的一组相对边正交,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的两端均凸出于方形框
    梁以外相等的距离,所述第三横梁的两端与方形框梁相连且位于第一横梁、
    第二横梁中间,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方形框梁、第三横梁为一体式钢
    构结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横梁与方形框梁的交叉处分别对应设有第
    一加强钢筋,第一加强钢筋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横梁、方形框梁焊接;所述第
    二横梁与方形框梁的交叉处分别对应设有第二加强钢筋,所述第二加强钢筋
    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横梁、方形框梁焊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方管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的挡板
    的板面与第一方管的轴向垂直,所述挡板在第二方管外且挡板的板面尺寸大
    于第二方管的内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加强钢筋与第一横梁上的吊耳分别布置在
    第一横梁的两侧;所述第二加强钢筋与第二横梁上的吊耳分别布置在第二横
    梁的两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底梁和吊耳均由镀锌钢板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底座中吊耳可直接与吊装机构相连用于移动房屋的移动过程,
    操作简单、快速、移动过程不会对房屋本体造成损坏。

    (2)上述结构的底梁的强度更高,在用于承载房屋时更稳定,安全性
    也更高。

    (3)吊耳中第一方管连接的挡板对第一方管在第二方管中的移动起着
    限制作用,防止第一方管脱出第二方管,另外挡板还可以保证第一方管在与
    吊装机构连接时的可靠性,防止吊装时发生滑脱的情况。当房屋重新安装定
    位后,第一方管可以推入第二方管中隐蔽起来,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具体含义如下:

    40-底梁41-第一横梁42-第二横梁43-方形框梁44-第三横梁
    45a-第一加强钢筋45b-第二加强钢筋50-吊耳51-第一方管
    52-第二方管53-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用于移动房屋的底座,包括固定于房屋底部且用于承重的底梁40,所述
    底梁40上设有用于吊装的吊耳50。该底座在房屋修建时就与房屋为一体式
    结构,可以随房屋的移动而移动。那么当需要对房屋进行移动时,就可以通
    过吊耳50直接与吊装机构相连,实现房屋的移动,操作简单、快速、移动
    过程不会对房屋本体造成损坏,保证了房屋在吊装和移动过程中结构的稳
    定。

    所述底梁40包括相互平行布置的第一横梁41、第二横梁42,所述第一
    横梁41、第二横梁42靠近端部的梁体上对称设有所述吊耳50。即在吊装过
    程中,房屋本体的重量全部落在第一横梁41、第二横梁42上,吊装机构直
    接作用于第一横梁41、第二横梁42上的吊耳50来实现房屋的移动。

    所述吊耳50包括可与吊装机构连接的第一方管51以及套设在第一方管
    51外的第二方管52,所述的第一方管51可沿第二方管52轴向移动,第二方
    管52与第一横梁41、第二横梁42焊接且轴向平行。上述吊耳50在使用时,
    是通过将第一方管51不完全抽出于第二方管52并使其突出于房屋的外壁,
    再将第一方管51与吊装机构连接,由于该底梁40也是用于承重的,所以房
    屋的重心基本落在底梁40上,通过在底梁上对称设置吊耳50即可非常平稳
    地将房屋进行吊装,避免了房屋的倾斜受损情况。

    所述底梁40还包括方形框梁43以及与第一横梁41、第二横梁42平行
    的第三横梁44,所述第一横梁41、第二横梁42对称布置于方形框梁43中
    并与方形框梁43的一组相对边正交,所述第一横梁41、第二横梁42的两端
    均凸出于方形框梁43以外相等的距离,所述第三横梁44的两端与方形框梁
    43相连且位于第一横梁41、第二横梁42中间,所述第一横梁41、第二横梁
    42、方形框梁43、第三横梁44为一体式钢构结构。该底梁40采用焊接方式
    进行连接,其中方形框梁43的拐角部位采用45度焊接方式进行焊接,即焊
    接相连的两根方管端面呈45度,这样的连接结构更为稳定可靠。上述结构
    的底梁40结构强度更高,在用于承载房屋时的稳定性、安全性更高。

    所述第一横梁41与方形框梁43的交叉处分别对应设有第一加强钢筋
    45a,第一加强钢筋45a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横梁41、方形框梁43焊接;所述
    第二横梁42与方形框梁43的交叉处分别对应设有第二加强钢筋45b,所述
    第二加强钢筋45b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横梁42、方形框梁43焊接。第一加强
    钢筋45a和第二加强钢筋45b可以进一步确保底梁40的结构强度以及房屋
    在吊装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所述第一方管5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挡板53,所述的挡板53的板面与第
    一方管51的轴向垂直,所述挡板53在第二方管52外且挡板53的板面尺寸
    大于第二方管52的内径。即第一方管51连接的挡板53对第一方管51在第
    二方管52中的移动起着限制作用,防止第一方管51脱出第二方管52,另外
    挡板53还可以保证第一方管51在与吊装机构连接时的可靠性,防止吊装时
    发生滑脱的情况。当房屋重新安装定位后,第一方管51可以推入第二方管
    52中隐蔽起来,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而传统的吊耳机构是采用圆管,且
    圆管结构的吊耳在用于起吊过程时,吊装绳索易于在圆管上滑动甚至滑脱,
    且吊装结束后也无法像本发明中吊耳那样进行伸缩隐藏。相比较而言,本发
    明中方管结构的吊耳在用于吊装时结构更稳定,且整体重量更轻。

    所述第一加强钢筋45a与第一横梁41上的吊耳50分别布置在第一横梁
    41的两侧;所述第二加强钢筋45b与第二横梁42上的吊耳50分别布置在第
    二横梁42的两侧。这样设置主要还是为了保证底梁40的结构可靠性,使得
    吊装时底梁40的受力均匀,进一步确保吊装和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
    性。

    所述的底梁40和吊耳50均由镀锌钢板构成。镀锌钢板具有防腐蚀性能,
    可以有效延长房屋的使用寿命。

    关 键  词:
    用于 移动 房屋 底座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用于移动房屋的底座.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80550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