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综合管廊中污水管道的冲淤装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综合管廊中污水管
道的冲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综合管廊入廊的管线种类主要为电力、通信、给水、热力、燃气等
非重力管道。重力管的入廊条件较为苛刻,而雨污水管道由于为重力管,入廊
的布置方式同样受到较大的限制。
为了降低对污水管道布置方式的限制,污水管采用压力流放置在管廊底
部,这样布置受到的限制较少,但具体细节处理难度较大。
由于在污水管道入廊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清淤及维修问题。为了解
决上述问题,通常在管廊内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检查井,检查井与地面相通以
便于清理淤泥和对管廊进行检修。但是,检查井的设置,不仅增加了施工成本,
而且在管廊中的实施难度较大。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研究一种不需设置检查井即可实现对污水管道
进行检测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冲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的用于综合管廊中污水管道的冲淤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综合管廊中污水管道的冲淤
装置,至少包括污水管道,所述污水管道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斜三通管道,多个
所述斜三通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污水管道相连通,所述斜三通
的第三端与所述污水管道倾斜设置且与位于集水坑的排水泵出水管相连通;所
述斜三通的第三端与所述排水泵出水管之间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置
有气冲接口,所述气冲接口通过出气管道连通于空压机出气管。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斜三通的第三端与所述连接管之间设置有渐
缩管,所述渐缩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斜三通的第三端,所述渐缩管的另一端连
接于所述连接管。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排水泵出水管之间设置有第一
阀门。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气管道与所述空压机出气管之间设置有第
二阀门。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斜三通的第三端与所述污水管道之间的倾斜
角度为45°。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相邻所述斜三通管道之间的间隔为50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设计,在污水管道上间隔
设置斜三通,斜三通降低了对污水管道布置方式的限制,而且简化了施工工艺,
缩短了施工周期,节约了成本。
另外,在连接管与排水泵出水管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在出气管道与空压
机出气管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两个阀门的设置便于实现在气冲洗和水冲洗之
间进行转换,同时也便于根据需要同时选择气冲洗和水冲洗,简化了操作难度,
扩大了装置的应用范围。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
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气冲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综合管廊中污水管道的冲淤
装置,至少包括污水管道1,污水管道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斜三通管道,多个
斜三通的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分别与相邻的污水管道1相连通,斜三通的第
三端23与污水管道1倾斜设置且与位于集水坑的排水泵出水管6相连通。作
为优选,相邻斜三通管道之间的间隔为50m。
斜三通的设置不仅降低了对污水管道布置方式的限制,而且简化了施工工
艺,缩短了施工周期,节约了成本。
为了便于清淤,斜三通的第三端23与污水管道1之间的倾斜角度优选为
45°。
如图1所示,斜三通的第三端23与排水泵出水管6之间设置有连接管4,
连接管4上设置有气冲接口41,气冲接口41通过出气管道42连通于空压机出
气管8。
如图1所示,斜三通的第三端23与连接管4之间设置有渐缩管3,渐缩管
3的一端连接于斜三通的第三端23,渐缩管3的另一端连接于连接管4。渐缩
管3的设置,解决了斜三通第三端与连接管之间口径不一致的问题。
如图1所示,连接管4与排水泵出水管6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5。如图2
所示,出气管道42与空压机出气管8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7。当需要对污水管
道进行水冲洗时,打开第一阀门5;当需要气冲洗时,打开第二阀门7;当需
要同时进行气冲洗和水冲洗时,同时打开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即可。同时,根
据不同段的淤泥情况,可以选择性地打开其中某段的阀门进行由针对性的清
洗,降低了清洗强度,节约了时间。
因此,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设置,便于实现在气冲洗和水冲洗之间进行
转换,同时也便于根据需要同时选择气冲洗和水冲洗,简化了操作难度,扩大
了应用范围。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
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
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
确定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