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跌水组景.pdf

  • 上传人:Y0****01
  • 文档编号:1803670
  • 上传时间:2018-07-17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293.5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0949162.X

    申请日:

    2015.11.25

    公开号:

    CN205296916U

    公开日:

    2016.06.0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4H3/10; E02B1/00; B44C5/06

    主分类号:

    E04H3/10

    申请人: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发明人:

    谢绮云; 陈智斌; 黎茵; 萧志维; 司徒嘉韵

    地址:

    51006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建设大马路1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代理人:

    郝传鑫;黄华莲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造跌水景观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跌水组景;包括储水区、观景区和绿化区,所述绿化区和所述观景区环绕所述储水区,所述绿化区内设置跌水装置;所述跌水装置包括跌水基座、跌水柱体、跌水口和跌水台阶,所述跌水柱体设于所述跌水基座上,所述跌水柱体其中一组相对的侧面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固定在所述跌水基座上,所述跌水口位于所述跌水柱体与所述跌水基座之间,所述跌水台阶与所述跌水基座连接并设于所述跌水口的下方;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跌水组景,结构多样化,增加观赏的乐趣,且将绿化与跌水结合,既统一又保证跌水效果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跌水组景,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区、观景区和绿化区,
    所述绿化区和所述观景区环绕所述储水区,所述绿化区内设置跌水装
    置;
    所述跌水装置包括跌水基座、跌水柱体、跌水口和跌水台阶,所
    述跌水柱体设于所述跌水基座上,所述跌水柱体其中一组相对的侧面
    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固定在所述跌水基座上,所述跌水口位于所述跌
    水柱体与所述跌水基座之间,所述跌水台阶与所述跌水基座连接并设
    于所述跌水口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跌水组景,其特征在于:所述跌水基
    座上设置有跌水槽,所述跌水槽由所述跌水口延伸至所述储水区的上
    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跌水组景,其特征在于:所述跌水装
    置设为多个;多个所述跌水装置间隔布置在所述绿化区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跌水组景,其特征在于:所
    述凸台采用花岗石材质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跌水组景,其特征在于:所
    述跌水柱体另一组相对的侧面设为凹面,所述凹面上设置有凸起雕
    花。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跌水组景,其特征在于:跌
    水组景还包括叠石区,所述叠石区设置在所述绿化区与所述观景区交
    界处。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跌水组景,其特征在于:所
    述跌水基座采用荔枝面石材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跌水组景,其特征在于:所
    述储水区内设置有多个呈矩阵分布的石墩。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跌水组景,其特征在于:所
    述观景区内设置有呈阶梯状分布的多个跌水通道。

    说明书

    跌水组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造跌水景观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跌水组
    景。

    背景技术

    跌水是由落水造成的景观,有瀑布和流水等形式。一般而言,瀑
    布是指自然形态的落水景观,多与假山、溪流等结合;而跌水是指规
    则形态的落水景观,多与此同时建筑、景墙、挡土墙等结合。瀑布与
    跌水表现了水的坠落之美。瀑布之美是原始的、自然的,富有野趣,
    它更适合于自然山水园林;跌水则更具形式之美和工艺之美,其规则
    整齐的形态,比较适合于简洁明快的现代园林和城市环境,目前,人
    造跌水景观也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要素。现有技术的人造跌水结构
    的跌水通过储水池给水,一般是通过地理位置的高度差来实现的,结
    构形式单一,且绿化与跌水不统一,且在出水口的跌水流速较大,整
    体跌水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跌水组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跌水
    结构形式单一、绿化与跌水不统一,且跌水流速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跌水组景,包括储
    水区、观景区和绿化区,所述绿化区和所述观景区环绕所述储水区,
    所述绿化区内设置跌水装置;所述跌水装置包括跌水基座、设置在所
    述跌水基座上的跌水柱体、跌水口以及与所述跌水口连通的跌水台
    阶,所述跌水柱体的两侧位于所述跌水基座上设有凸台,所述跌水口
    位于所述跌水柱体与所述跌水基座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为了便于控制水的面积以及水的流速,所述跌水
    基座上设置有跌水槽,所述跌水槽由所述跌水口延伸至所述储水区的
    上方。

    作为优选方案,考虑到绿化区内形成更好地跌水效果,所述跌水
    装置设为多个;多个所述跌水装置间隔布置在所述绿化区内。

    作为优选方案,考虑到跌水装置整体的耐气候性好,所述凸台采
    用花岗石材质制成。

    作为优选方案,考虑到便于雕花的同时保证跌水主体整体的美观
    性,所述跌水柱体另一组相对的侧面设为凹面,所述凹面上设置有凸
    起雕花。

    作为优选方案,考虑到跌水组景整体的统一性,增加观赏乐趣和
    美感,跌水组景还包括叠石区,所述叠石区设置在绿化区与观景区交
    界处。

    作为优选方案,考虑到增加跌水基座的立体感有更好地视觉效
    果,所述跌水基座采用荔枝面石材制成。

    作为优选方案,为了增加游客的乐趣,可以到储水区上近距离感
    受到跌水景观带来的快乐,所述储水区内设置有多个呈矩阵分布的石
    墩。

    作为优选方案,为了增加跌水效果以及与游客的互动性,所述观
    景区内设置有呈阶梯状分布的多个跌水通道。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跌水组景,其具有以下技术效果:绿化
    区和观景区环绕储水区,在绿化区内设置跌水装置,并通过跌水基座、
    跌水柱体、跌水口、凸台以及跌水台阶的层级设置,使得景观结构的
    多样化,增加观赏的乐趣,且观景区、储水区、跌水装置和绿化区的
    分布合理,通过将绿化与跌水结合的跌水口,跌水台阶进一步引出水
    流,减缓水流速度,既统一又保证跌水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跌水组景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A面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跌水组景的跌水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

    图中:1-储水区,2-石墩,3-观景区,31-跌水通道,4-跌水装
    置,41-跌水柱体,42-凸起雕花,43-凹面,44-凸台,45-跌水基座,
    46-跌水口,47-跌水台阶,48-跌水槽,5-绿化区,6-叠石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跌水组景,包括储水区1、
    观景区3和绿化区5,绿化区5和观景区3环绕储水区1设置,绿化
    区5内设置跌水装置4;跌水装置4包括跌水基座45、跌水柱体41、
    跌水口46和跌水台阶47,跌水柱体41设于跌水基座45上,跌水柱
    体41其中一组相对的侧面设有凸台44,凸台44固定在跌水基座45
    上,跌水口46位于跌水柱体41与跌水基座45之间,跌水台阶47与
    跌水基座45连接并设于跌水口46的下方。

    此外,跌水基座45上设置跌水槽48,跌水槽48由跌水口46延
    伸至储水区1上方,便于控制水的面积以及水的流速。跌水装置4设
    为多个;多个跌水装置4间隔布置在绿化区5内,以便于在绿化区内
    形成更好地跌水效果。凸台44采用花岗石材质制成,有助于使得跌
    水装置4整体的耐气候性好。

    具体地,跌水柱体41另一组相对的侧面设为凹面43,凹面43
    上设置凸起雕花42,便于雕花的同时保证跌水主体41整体的美观性。

    此外,考虑到跌水组景整体的统一性,增加观赏乐趣和美感,跌
    水组景还包括叠石区6,叠石区6设置在绿化区5与观景区3交界处。
    跌水基座45采用荔枝面石材制成,增加跌水基座45的立体感有更好
    地视觉效果,同时粗糙面的结构有助于减缓水流速度。

    储水区1内设置有多个呈矩阵分布的石墩2,增加游客的乐趣,
    可以到储水区1上近距离感受到跌水景观带来的快乐。此外,还可以
    在观景区3内设置呈阶梯状分布的多个跌水通道31,以增加跌水效
    果以及与游客的互动性。值得说明的是,多个跌水通道31可以通过
    给水管道分别连通到储水区。

    此外,在跌水基座45的下方还可以设素砼层,并用素土夯实,
    以提高跌水装置4整体的强度,还可以在跌水基座45上表面作凿面,
    便于水流通过,提高跌水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跌水组景,绿化区和观景区环绕储水
    区,绿化区内设置跌水装置,绿化与跌水结合的跌水口,通过跌水台
    阶进一步控制水流,克服了现有技术跌水结构形式单一、绿化与跌水
    不统一,且跌水流速大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
    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
    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

    关 键  词:
    跌水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跌水组景.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80367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