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室外侧空气引入的型材框结构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用于室外侧空气引入的型材框结构,属于建筑门窗的框架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技术中,对于室内空气的净化,一般采用空气净化器的形式。但是空气净化器只承担了室内空气净化的作用,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产生任何增加。如需对室内含氧量进行增加,还是需要通过引入室外侧空气的方式进行。目前常见的室内外通风换气方式是采用在墙壁上开设通气孔,安装换气扇来实现,这种较为传统的换气方式不仅要破坏室内墙体结构,而且增加能耗。
现有一种专门安装在门窗下口处实现新风引入和空气净化的装置,其采用下口整框通长的形式实现下口新风和净化设备的安装,采用窗两侧附框处安装科恩达式出风原理的风口形式实现空气的输出。
现代建筑的窗洞口设计中部分洞口的下口与地面齐平,即采用落地窗形式,并且门洞口一般为与地面齐平或略高于地面的设计。当该类门窗需要考虑结合空气引入和空气净化功能时,现有的这种安装在门窗洞口处的新风引入和空气净化装置将不能实现产品的安装,尤其是室外侧空气引入的进风口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能防止引入外侧空气时会出现雨水直接进入或渗入的现象,确保室外空气有效安全引入的用于室外侧空气引入的型材框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用于室外侧空气引入的型材框结构,它包括一带有中空腔体的型材条,所述型材条的两侧端配置有横向插接在中空腔体中、实现紧配密封的封板状堵头;所述型材条的底面靠近外侧边设置有连通中空腔体的进气圆孔或槽孔,而在所述型材条的内侧面靠近上端边设置有连通中空腔体的出气圆孔或槽孔。
作为优选:所述型材条的横截面呈立式长方体,在其底面的外侧边上向下延伸有一小段遮挡住进气圆孔或槽孔的挡水片,而在其内侧外的上部位于出气圆孔或槽孔的上方横向设置有水平外伸一小段或上下平行两小段连接固定片。
作为优选:所述型材条的两端侧中空腔体一内壁面上设置有沿上下布置的至少两个凸条,而对应的封板状堵头上一侧边相应设置有可嵌入凸条的凹槽;所述的进气圆孔或槽孔包括至少排成一排由多个进气圆孔或槽孔组成;所述的出气圆孔或槽孔也包括至少排成一排由多个进气圆孔或槽孔组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能防止引入外侧空气时会出现雨水直接进入或渗入的现象,确保室外空气有效安全引入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介绍: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室外侧空气引入的型材框结构,它包括一带有中空腔体1的型材条2,所述型材条2的两侧端配置有横向插接在中空腔体1中、实现紧配密封的封板状堵头3;所述型材条2的底面靠近外侧边设置有连通中空腔体1的进气圆孔或槽孔4,而在所述型材条2的内侧面靠近上端边设置有连通中空腔体1的出气圆孔或槽孔5。
图中所示,所述型材条2的横截面呈立式长方体,在其底面的外侧边上向下延伸有一小段遮挡住进气圆孔或槽孔4的挡水片6,而在其内侧外的上部位于出气圆孔或槽孔5的上方横向设置有水平外伸一小段或上下平行两小段连接固定片7,通过它可以连接断桥隔热条。
本实用新型所述型材条2的两端侧中空腔体1一内壁面上设置有沿上下布置的至少两个凸条8,而对应的封板状堵头3上一侧边相应设置有可嵌入凸条的凹槽9;所述的进气圆孔或槽孔4包括至少排成一排由多个进气圆孔或槽孔组成;所述的出气圆孔或槽孔5也包括至少排成一排由多个进气圆孔或槽孔组成。